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地区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推广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章荣 张佳敏 +2 位作者 徐强辉 何绍恒 韩孟红 《现代农业装备》 2021年第4期81-85,共5页
介绍了广州地区使用较广泛的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总结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及装备在日常推广实践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开展针对性的思考、探索和优化,希冀不断提升蔬菜移栽机械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方式,引导蔬菜种植户... 介绍了广州地区使用较广泛的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总结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及装备在日常推广实践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开展针对性的思考、探索和优化,希冀不断提升蔬菜移栽机械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方式,引导蔬菜种植户使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蔬菜移栽,推动蔬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移栽机械 优化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探索
2
作者 徐强辉 《现代农业装备》 2020年第1期69-73,共5页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蔬菜生产模式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发展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成为趋势。亟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打破制度藩篱的制约,推进"产学研推用"深...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蔬菜生产模式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发展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成为趋势。亟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打破制度藩篱的制约,推进"产学研推用"深度融合,创新升级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和技术,推动蔬菜生产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生产 全程机械化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旅融合视阈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路径与规划设计研究--以广州增城区丝苗米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代恒 王建涛 郑欣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7期7-10,共4页
农旅融合发展既是探索未来国家农业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现代社会城市消费的需求所在。本文基于农旅融合发展思路讨论了广州市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与在地发展路径,并结合新时代下农业产业如何实... 农旅融合发展既是探索未来国家农业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现代社会城市消费的需求所在。本文基于农旅融合发展思路讨论了广州市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与在地发展路径,并结合新时代下农业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理论支撑范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农旅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规模发展提供路径探索与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发展路径 现代农业产业园 规划设计 丝苗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强辉 张佳敏 +2 位作者 郑章荣 何绍恒 韩孟红 《现代农业装备》 2022年第6期89-93,共5页
为推动智能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升广州农机化技术水平,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开展智能农机装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基础上,从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深度融合角度进行思考,探索优化智能农机装备,提高智能农机装备的实... 为推动智能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升广州农机化技术水平,本文在总结近年来开展智能农机装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基础上,从农机农艺有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深度融合角度进行思考,探索优化智能农机装备,提高智能农机装备的实用性、适用性、可靠性,促进农业机械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农机装备 研制 推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找准广州农机化发展方向 被引量:6
5
作者 何绍恒 徐强辉 +2 位作者 韩孟红 郑章荣 林阿典 《现代农业装备》 2018年第2期21-23,共3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机技术推广者提出了更高的任务和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广州市应找准方向,补齐短板,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威发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机化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甜玉米土壤墒情监测及评价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阿典 徐强辉 +5 位作者 何绍恒 杨锦标 黄卓 韩孟红 郑章荣 邱沪军 《现代农业装备》 2017年第4期55-61,共7页
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广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利用高精度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所采集的环境信息,估算甜玉米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ETc)及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并结合广东甜玉米主产区典型土壤质地类型,... 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广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利用高精度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所采集的环境信息,估算甜玉米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ETc)及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并结合广东甜玉米主产区典型土壤质地类型,初步建立了不同质地土壤相对应的墒情评价指标体系。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土壤水分实时自动监测,对不同质地土壤甜玉米墒情评价准确,可作为广东甜玉米水分精准管理的依据,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甜玉米 需水量 土壤含水率 墒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法快速测定水体中挥发酚
7
作者 陈成桐 杨金兰 +1 位作者 林颂雄 叶淑迎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快速高效测定水中挥发酚的连续流动分析方法。样品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蒸馏释放出酚,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在pH值(10.0±0.2)弱碱性介质中,被铁氰化钾氧化,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快速高效测定水中挥发酚的连续流动分析方法。样品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蒸馏释放出酚,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在pH值(10.0±0.2)弱碱性介质中,被铁氰化钾氧化,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化合物,在50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这一原理,使用AA3连续流动分析仪完成在线蒸馏及在线比色。挥发酚的质量浓度在0~0.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检出限为0.97μg/L,适用于大批量水样中痕量挥发酚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法 快速 水体 挥发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和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阿典 黄振瑞 +5 位作者 敖俊华 周文灵 陈迪文 卢颖林 江永 李奇伟 《甘蔗糖业》 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
以粤糖66号为供试作物,通过设置氮磷肥(NP)(CK)、氮磷钾肥(NPK)、钾减量配施有机肥(NP80%K+OM)、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OM)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钾和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蔗区砖红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CK)相比,施用钾... 以粤糖66号为供试作物,通过设置氮磷肥(NP)(CK)、氮磷钾肥(NPK)、钾减量配施有机肥(NP80%K+OM)、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OM)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施钾和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蔗区砖红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CK)相比,施用钾肥和有机肥能增加甘蔗分蘖率、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各施肥处理中以NPK+OM蔗茎产量、糖分和糖产量最高,分别为120.0 t/hm2、13.92%和16.3 t/hm2,比NPK处理分别增产11.1%、11.5%和22.6%;配施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甘蔗收获后,NP80%K+OM和NPK+OM处理耕层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显著高于NPK处理。NP80%K+OM处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均与NPK+OM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氮、磷养分等量投入条件下,配施钾肥、有机肥能促进甘蔗生长,提高产糖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适当钾减量(80%常规钾肥推荐量)配施有机肥并未显著降低甘蔗产量和品质,可在当地甘蔗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有机肥 产量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需水量及土壤墒情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林阿典 黄振瑞 +6 位作者 敖俊华 林翠兰 周文灵 陈迪文 卢颖林 江永 李奇伟 《甘蔗糖业》 2017年第3期16-23,共8页
土壤墒情评价是作物科学灌溉的基础。本文基于广东甘蔗主产区雷州半岛近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作物系数法估算了甘蔗需水量(ETc)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蔗全年需水量为968.32mm;不同生育期需水量不同,以伸长期需水量和日吸水... 土壤墒情评价是作物科学灌溉的基础。本文基于广东甘蔗主产区雷州半岛近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作物系数法估算了甘蔗需水量(ETc)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蔗全年需水量为968.32mm;不同生育期需水量不同,以伸长期需水量和日吸水强度最大,分别为581.13 mm和4.47 mm/d;生长前期和后期需水量较小,而生长中期需水量较大,月需水量顶峰出现在7月份,达149.8 mm。确定了甘蔗不同生育阶段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和土层湿润深度,结合甘蔗主产区典型土壤质地类型,初步建立了不同质地土壤相对应的墒情评价指标体系。田间试验表明,该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可作为粤西蔗区土壤墒情监测评价及农田水分精准管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需水量 土壤含水率 墒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典型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水质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亮东 詹建坡 王庆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浮游植物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动态变化关系到渔业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分别于2021年枯水期(3月)、丰水期(7月)和平水期(11月)对珠江3个典型河段开展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利用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评价水质现状,为珠江水污染... 浮游植物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动态变化关系到渔业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分别于2021年枯水期(3月)、丰水期(7月)和平水期(11月)对珠江3个典型河段开展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利用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评价水质现状,为珠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种类、密度、生物量和优势种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P<0.05)。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87种,3、7和11月分别鉴定出117、98和77种,平均密度分别为8.6×10^(5)、7.2×106和4.0×10^(5)个·L^(−1),生物量分别为1.2354、4.6745和0.5698 mg·L^(−1),其中丰水期北江流溪河石角段蓝藻密度高达1.18×107个·L^(−1)(达到轻微蓝藻水华水平)。上游北江流溪河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由枯水期的绿藻型演变为丰水期的绿藻-蓝藻型,全年以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和被甲栅藻博格变种双尾变型(S.armatus var.boglariensis f.bicaudatus)为优势种,下游珠江河口莲花山到大虎岛段呈硅藻型到硅藻-蓝藻型的演变,以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和细小平裂藻为优势种。Shannon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分别介于1.58~3.05、0.51~0.84和1.60~3.42。基于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显示,被调查的珠江3个典型河段水质介于轻度污染到α-中污染之间,水质仍需治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水质评价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尾水治理设施养殖场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亮东 江达均 +2 位作者 关歆 杨金兰 谷阳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为科学全面评价养殖场尾水治理设施净化效果,综合使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依据《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以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 Mn)作为监测指标,对华南地区某地市的50家... 为科学全面评价养殖场尾水治理设施净化效果,综合使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依据《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以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 Mn)作为监测指标,对华南地区某地市的50家养殖场连片池塘尾水设施治理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经过治理,养殖尾水二级排放限值达标率由治理设施进水口的84%提升到出水口的96%;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显示,尾水治理设施前环境污染物风险因子为TN和TP,治理设施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氮、磷,治理后主要污染物风险因子为TN;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显示,综合水质(I WQ指数)也得到明显提升,净化后养殖尾水对环境污染风险有限。结果显示标准治理设施较简易治理设施有更好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尾水 水质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污染物风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磷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阿典 陈雪雯 +6 位作者 黄莹 黄振瑞 陈迪文 敖俊华 周文灵 江永 李奇伟 《甘蔗糖业》 2018年第6期51-56,共6页
本文综述了甘蔗磷生理、营养特性及其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关系,结合主栽培区土壤磷库及磷肥施用现状,提出了增强甘蔗磷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磷肥科学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甘蔗 有效性 酸性红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源在砖红壤上芥蓝营养生长期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韩孟红 涂攀峰 +3 位作者 程凤娴 徐强辉 杨锦标 林阿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9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磷源在砖红壤上对芥蓝生长发育及养分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枸溶性磷源和水效性磷源对芥蓝生长、养分积累及砖红壤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的影响。[结果]施用水溶性磷源液体肥料处理对芥蓝的株高、菜薹横径、生... [目的]探讨不同磷源在砖红壤上对芥蓝生长发育及养分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枸溶性磷源和水效性磷源对芥蓝生长、养分积累及砖红壤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的影响。[结果]施用水溶性磷源液体肥料处理对芥蓝的株高、菜薹横径、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等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施用水溶性磷源液体肥料有利于促进芥蓝体内的氮、磷、钾养分积累,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改善土壤的供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红壤 芥蓝 液体肥料 养分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