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欧壮喆 徐祖荣 +3 位作者 黄邦海 陈江正 邓红生 周伟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5-8,共4页
近年来广州农业发展很快,农业技术推广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介绍了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农业技术推广平台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欧壮喆 黄邦海 +2 位作者 周伟华 邓红生 孙怀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11,共3页
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平台是整合农业技术推广资源,促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形成推广合力,提高推广实效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广州探索建立了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包括信息平台、组织平台、示范平台和工作平台四部分,为多元推广主体... 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平台是整合农业技术推广资源,促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形成推广合力,提高推广实效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广州探索建立了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包括信息平台、组织平台、示范平台和工作平台四部分,为多元推广主体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搭建了一个公共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和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推动广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 平台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性问题探讨
3
作者 黄邦海 欧壮喆 +1 位作者 邓红生 周伟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3-5,共3页
我国相关法律明确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工作的公共性,而实际执行的职能工作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工作具备显著的效用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特点,其根本属性是"... 我国相关法律明确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工作的公共性,而实际执行的职能工作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工作具备显著的效用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特点,其根本属性是"公共物品",是政府"公共财政"应当支出的范围,是政府的一项公共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 服务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源库的构建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红生 陈春荣 +2 位作者 黄邦海 刘学文 黄汉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6-17,共2页
为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区域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了广州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源库的构建研究。阐述了构建广州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源库的目的、建库的原则、技术路线与方法,以及信息源库的构成框架,并对适用的农业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及有序化,确保对信... 为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区域服务平台建设,开展了广州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源库的构建研究。阐述了构建广州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源库的目的、建库的原则、技术路线与方法,以及信息源库的构成框架,并对适用的农业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及有序化,确保对信息的有效查阅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实用技术 信息源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运作机制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彪 肖斌 +4 位作者 欧壮喆 刘建峰 陈健 邓红生 黄邦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77-179,共3页
建立以广东省农科院、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为工作主体,其他科研、教学单位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密切配合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组织体系,研究并创新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运作机制,实施有效组织运作,实现信息... 建立以广东省农科院、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为工作主体,其他科研、教学单位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密切配合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组织体系,研究并创新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运作机制,实施有效组织运作,实现信息和示范工作的有效互补,在政府的支持下,有效促进科研与推广的结合,以及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实施5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及减少损失共5.25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推广 运作机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技术与品种对华南籼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和间接碳足迹的影响
6
作者 黄南巡 张敏强 +5 位作者 叶清生 张琮焜 李健雄 王昕钰 傅友强 梁开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6,34,共10页
协同实现水稻高产和碳减排对维护国家粮食自给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为定量分析华南地区水稻生产碳足迹及构成特征,明确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碳足迹的影响,本研究在广东省4个典型的水稻产区开展田间试验,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分析... 协同实现水稻高产和碳减排对维护国家粮食自给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为定量分析华南地区水稻生产碳足迹及构成特征,明确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碳足迹的影响,本研究在广东省4个典型的水稻产区开展田间试验,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分析不同栽培技术模式的水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和间接碳足迹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广东省籼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235.3~1487.7 kg CO_(2)-eq/hm^(2),单位产量碳足迹为0.12~0.31 kg CO_(2)-eq/kg;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化肥利用效率、灌溉次数和单位产量碳足迹有显著影响。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低碳高产栽培技术显著减少氮肥用量,并提高了水稻产量,栽培技术和品种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相同技术模式下,单位产量间接碳足迹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在相同种植条件下选用高产水稻品种能有效降低单位产量碳足迹。示范区的多点试验表明,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低碳高产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增加3.67%~21.62%,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1.68%~60.81%,每季平均减少灌溉次数4次,单位面积碳足迹和单位产量碳足迹均值分别减少6.11%和16.19%。柴油和氮肥是影响间接碳足迹的关键因子,两者碳排放分别占总间接排放量49.65%~52.88%和30.62%~34.70%。平均每减少1 kg氮肥,碳足迹降低2.49 kg CO_(2)-eq/hm^(2)。水稻单位产量间接碳足迹与氮肥偏生产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提高单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能有效减少水稻单产间接碳足迹。综上表明,华南地区水稻生产可通过选用高产水稻品种,结合水肥优化栽培技术降低氮肥和灌溉水投入,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减少单位面积碳足迹和单位产量碳足迹,实现高产与低碳排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碳足迹 生命周期法 碳减排 低碳高产栽培技术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剪促萌时间对广州地区“阳光玫瑰”葡萄萌芽及花果发育的影响
7
作者 莫金奇 熊晓林 +2 位作者 杨玲 陆洁梅 黄旭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3,167,共7页
为了解不同时间修剪促萌处理对广州产区“阳光玫瑰”葡萄冬芽萌发、花果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及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冬春季不同时期对“阳光玫瑰”进行修剪促萌处理,观测各处理1个月后冬芽萌发情况和新梢长度... 为了解不同时间修剪促萌处理对广州产区“阳光玫瑰”葡萄冬芽萌发、花果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及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冬春季不同时期对“阳光玫瑰”进行修剪促萌处理,观测各处理1个月后冬芽萌发情况和新梢长度,并计算萌芽率和新梢相对长度的变异系数,观测花穗质量和退化现象,果实成熟时测定穗质量、单果质量、果实直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等果实品质参数。结果表明,11月修剪的植株萌芽率低且不整齐,表现为新梢相对长度的变异系数大,且花序退化率最高,开花期最长;2月中旬前,随修剪时间的推迟植株萌芽率、萌芽整齐度、成花率、成花质量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随着修剪时间继续推迟,冬芽萌发率虽高且整齐,开花期也更为集中,但花穗质量呈下降趋势,果实发育期缩短。1月份修剪促萌处理植株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均最高,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推迟或提早修剪促萌处理,均不利大果粒形成。不同处理间果实硬度和果肉硬度虽有差异,但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对比而言,1月下旬至2月中旬进行修剪促萌处理的“阳光玫瑰”葡萄冬芽萌发、花果发育及果实品质形成方面的综合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产期调节 物候期 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有机食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邓红生 黄邦海 +2 位作者 欧壮喆 陈坚 刘学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91-94,共4页
有机食品是当今国际一种时尚的健康食品,有机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介绍了国内有机食品发展概况,详细分析了广州市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加快广州市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当今国际一种时尚的健康食品,有机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介绍了国内有机食品发展概况,详细分析了广州市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加快广州市有机食品发展的对策,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姜目切花新品种推广应用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欧壮喆 彭声高 +1 位作者 黄邦海 郭碧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47-49,共3页
2005~2007年,在广州地区示范推广10个姜目切花新品种,制定了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实施种苗快速繁育,通过示范带动及采用有效的技术服务措施,推广应用174.3 hm2,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出进一步做好推广... 2005~2007年,在广州地区示范推广10个姜目切花新品种,制定了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及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实施种苗快速繁育,通过示范带动及采用有效的技术服务措施,推广应用174.3 hm2,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出进一步做好推广应用工作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目 切花 推广应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农业适用科技成果数据库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红生 黄汉锋 +2 位作者 黄邦海 周伟华 陈春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15,共4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农业数据库的发展情况和广州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阐述了建设广州农业适用科技成果数据库的技术方法、主要内容,并对成果信息数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类分析与录入,使其能快捷获取信息及达到资源共享。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适用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广州优势农业企业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邦海 王洋 +3 位作者 邓红生 谢秀珍 刘学文 陈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7-119,共3页
通过对优势农业企业的界定分析,介绍了广州优势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广州优势农业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快广州优势农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包括:优先和重点扶持养殖业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出口型种植业企业发展;培养一... 通过对优势农业企业的界定分析,介绍了广州优势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广州优势农业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快广州优势农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包括:优先和重点扶持养殖业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出口型种植业企业发展;培养一批新型农业企业家;搭建农业企业发展平台;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农业企业化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农业企业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流溪河流域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红生 欧壮喆 黄邦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针对流溪河流域现状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广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纲要,运用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提出对流溪河流域全面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与综合开发,将流域划分为3个农业生态区,并制定7项生态农业生产模式、9项生态农业示... 针对流溪河流域现状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广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纲要,运用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提出对流溪河流域全面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与综合开发,将流域划分为3个农业生态区,并制定7项生态农业生产模式、9项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确保流溪河水质的洁净、卫生,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与生态城市建设得到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流溪河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建立一个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结构合理、产品优质、增产增效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流溪河流域 生态农业 建设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优势农业企业行业差异比较研究
13
作者 邓红生 王洋 +4 位作者 陈坚 曹淑玲 刘学文 赵增峰 岑冠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4-116,共3页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方法,研究了农业行业因素对广州优势农业企业的影响,从生产条件、销售与市场水平、管理支出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发展潜力等方面对蔬菜、花卉、水产、畜牧4个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结...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方法,研究了农业行业因素对广州优势农业企业的影响,从生产条件、销售与市场水平、管理支出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发展潜力等方面对蔬菜、花卉、水产、畜牧4个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养殖类行业的总体状况相对较好,花卉行业则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农业企业 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优势农业企业影响因子分析
14
作者 邓红生 王洋 +4 位作者 黄邦海 谢秀珍 刘学文 赵增峰 岑冠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应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17个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广州市综合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多集中于水产与畜牧两个行业,生产与加工能力、资产与效益水平、研发与市场能力以及成本控制水平是影响优势农业企业综合实力的4个基... 应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17个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广州市综合实力较强的农业企业多集中于水产与畜牧两个行业,生产与加工能力、资产与效益水平、研发与市场能力以及成本控制水平是影响优势农业企业综合实力的4个基本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农业企业 因子分析 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秋季广州市糯玉米擂台赛品种田间试验
15
作者 王奕恒 孙怀志 +4 位作者 黄邦海 欧壮喆 吴云鹞 陆洁梅 叶青连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0-41,共2页
糯玉米也称蜡质玉米、粘玉米,营养丰富、口感好,籽粒粘软清香,皮薄无渣,鲜食糯玉米开发前景非常乐观。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广州市种植的糯玉米新品种,为种植户选用品种提供依据,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2007年秋季广州市糯... 糯玉米也称蜡质玉米、粘玉米,营养丰富、口感好,籽粒粘软清香,皮薄无渣,鲜食糯玉米开发前景非常乐观。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广州市种植的糯玉米新品种,为种植户选用品种提供依据,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2007年秋季广州市糯玉米品种擂台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玉米新品种 广州市 擂台赛 田间试验 秋季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蜡质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艳平 李嘉彬 +5 位作者 郝乐 刘振兴 马江耀 梁志凌 叶清生 柯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从广州增城中新镇发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到4株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特异基因cfb扩增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4株无乳链球菌均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从广州增城中新镇发病罗非鱼体内分离到4株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特异基因cfb扩增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4株无乳链球菌均对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孟多等敏感。选用其中的ZX1分离株分别对罗非鱼、小鼠、乳鼠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用活菌数为109个/mL的菌液腹腔注射罗非鱼,可使受感染鱼100%死亡;用活菌数为108个/mL的菌液腹腔注射小鼠和皮下注射乳鼠,在72 h内的死亡率为分别为66.7%和100%;表明分离株ZX1对罗非鱼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多重PCR检测分离株分子血清分型,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Ⅰ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 分离鉴定 人工感染 药敏试验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有机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17
作者 康起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广州 有机蔬菜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春季广州市甜玉米擂台赛品种田间试验表现
18
作者 李秀文 陆洁梅 +3 位作者 李清嘉 杜怡然 朱展翱 孙怀志 《蔬菜》 2023年第3期67-71,共5页
为筛选出适合广州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2022年春季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广州市甜玉米新优品种擂台赛,有21个甜玉米品种参试,通过系统调查、评价品种的熟性、产量、抗性、商品性、蒸煮品质等,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胜品种4个,分别是晚... 为筛选出适合广州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2022年春季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广州市甜玉米新优品种擂台赛,有21个甜玉米品种参试,通过系统调查、评价品种的熟性、产量、抗性、商品性、蒸煮品质等,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胜品种4个,分别是晚熟、丰产、商品性好、抗性较好的纯黄粒品种粤甜28号;较晚熟、丰产、品质性状好的纯黄粒品种珠甜6号;丰产、商品性好、口感好的黄白粒品种金银粟6号;早熟、丰产、商品性好的黄白粒品种粤双色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番茄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1
19
作者 郭碧瑜 周伟华 +1 位作者 叶青莲 黄邦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介绍了树番茄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以及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前景,为树番茄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树番茄 植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白鸽 陈琼贤 +5 位作者 罗少波 李强 曹健 张敏强 钟玉娟 杨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6-48,共3页
在对广州地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3414"试验,建立了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回归方程,从宏观上评价了广州地区甜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初步建立了甜玉米施肥指标体系。通过对萝岗、番禺、增城、南沙4... 在对广州地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3414"试验,建立了相对产量与土壤养分回归方程,从宏观上评价了广州地区甜玉米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初步建立了甜玉米施肥指标体系。通过对萝岗、番禺、增城、南沙4个试验点的甜玉米产量与施肥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Y=727.83+15.13N-0.28P+11.70K-0.28N2+9.025P2-0.19K2-0.16NP+0.01NK-0.13PK(R2=0.91)。对该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表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有显著的回归关系,结合单、双因素分析结果,推荐广州地区甜玉米理论每667 m2产1 000 kg的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约为24、7、19 kg。施肥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氮、钾肥的收益在一定范围内与施肥量成正比,磷肥施用量过高会出现负收益现象。施肥经济效应分析结果与三因素效应方程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甜玉米 养分丰缺指标 施肥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