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农机报废更新情况调研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林阿典 徐强辉 +2 位作者 郑章荣 何绍恒 詹建坡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5年第5期18-20,共3页
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旨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方案鼓励对老旧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旨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方案鼓励对老旧农业机械进行报废更新,以适应农业生产需求和农业机械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消费品以旧换新 农机报废更新 设备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蔬菜生产机械化推广应用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詹建坡 林阿典 +2 位作者 郑章荣 王建涛 张佳敏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7期56-58,61,共4页
蔬菜产业生产作业环节多、农艺复杂,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高昂。目前,广州多品类蔬菜适用机械还比较少,实现机械化是破解“用工难、用工贵”的关键举措。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 蔬菜产业生产作业环节多、农艺复杂,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高昂。目前,广州多品类蔬菜适用机械还比较少,实现机械化是破解“用工难、用工贵”的关键举措。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原广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深入全市6个涉农区,通过实地调查、座谈探讨、田间地头叙谈等形式,开展了蔬菜生产机械化推广应用专项调研,分析了当前蔬菜生产机械化推广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人工成本 作业环节 劳动密集型产业 蔬菜产业 用工难 关键举措 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庆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73-75,共3页
农业技术推广在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深入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主... 农业技术推广在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深入探讨了我国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环节,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提出了科学的优化策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经济增长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蔬菜移栽机作业效果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锦标 王建涛 林阿典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11期52-53,55,共3页
蔬菜种植是广州市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据统计,2022年广州市蔬菜播种面积224.05万亩,总产量411.57万吨,产值167亿,按照每天人均500g的需求量计算,广州市蔬菜生产自给率超100%。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进蔬菜移栽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部分大... 蔬菜种植是广州市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据统计,2022年广州市蔬菜播种面积224.05万亩,总产量411.57万吨,产值167亿,按照每天人均500g的需求量计算,广州市蔬菜生产自给率超100%。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进蔬菜移栽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部分大型菜场、现代农业企业购置了蔬菜育苗播种线和蔬菜移栽机,但是,从整体上看广州市的蔬菜移栽绝大部分仍是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播种面积 现代农业企业 农业产业 蔬菜种植 育苗播种 作业效果 广州地区 自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农业装备在水稻种植中的精准化应用
5
作者 何绍恒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9期160-162,共3页
精准施肥、精准喷药等技术是本研究的主要探索对象,目的是着眼于精准化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在水稻种植时,基于土壤监测和植物需求确保养分供给科学高效,是精准施肥技术所追求的目标;借助智能设备实现在病虫害防治时降低... 精准施肥、精准喷药等技术是本研究的主要探索对象,目的是着眼于精准化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在水稻种植时,基于土壤监测和植物需求确保养分供给科学高效,是精准施肥技术所追求的目标;借助智能设备实现在病虫害防治时降低农药使用量并减轻环境负担构成了精准喷药技术的核心内容;精准化技术,如精准灌溉与智能除草系统,对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与作业精度有所提升。研究结果显示出,水稻产量与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也得以削减,这全都归功于精准化技术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装备 水稻种植 精准施肥 精准喷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广州地区蔬菜种植多功能起垄机优化及发展建议
6
作者 徐强辉 郑章荣 +2 位作者 张佳敏 林阿典 何绍恒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6期37-41,共5页
广州地区拥有雨水充沛、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亚热带蔬菜的种植,也因为雨水多的气候特征,广州种植蔬菜多为典型深沟高垄的垄作蔬菜,有利于排涝保墒。同时因为雨水多的气候条件,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的情况,因此对蔬菜起垄机械... 广州地区拥有雨水充沛、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亚热带蔬菜的种植,也因为雨水多的气候特征,广州种植蔬菜多为典型深沟高垄的垄作蔬菜,有利于排涝保墒。同时因为雨水多的气候条件,土壤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的情况,因此对蔬菜起垄机械要求较高。针对传统引进起垄机械存在垄宽、垄高不匹配,适用性不强等情形,该文在总结多种类蔬菜机械化起垄示范推广实践基础上开展优化,通过适应性探索改装一款先进适用多功能起垄机械,并对促进相关机械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探索 多功能 起垄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手性拆分和测定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
7
作者 王旭峰 王强 +5 位作者 侯超苹 杨金兰 黎智广 张英侠 李惠青 黄珂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85,共7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手性拆分和测定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2次,40℃条件下氮气浓缩至近干,残渣加入2 mL 50%乙腈-水溶液溶解,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LC-MS/MS测定。使用Enanti...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手性拆分和测定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2次,40℃条件下氮气浓缩至近干,残渣加入2 mL 50%乙腈-水溶液溶解,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LC-MS/MS测定。使用EnantioPAK■Y1-R(5μm,150 mm×4.6 mm)手性色谱柱,乙腈和0.1%甲酸-5 mmol/L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方式实现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手性对映体的拆分。目标对映体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内标法测定。目标对映体在0.5~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90。水产品中对映体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2μg/kg和0.5μg/kg。在5种空白基质中添加低、中、高浓度水平的目标对映体,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6%~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6%~9.2%。该方法灵敏可靠、适用性强,可用于不同水产品中奥沙西泮和替马西泮对映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对映体 手性拆分 分散固相萃取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牙百合LbAGPS1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8
作者 张进忠 李朝生 +3 位作者 韦莉萍 陈翠云 刘翠花 孙嘉曼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61,共10页
【目的】克隆龙牙百合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编码基因(LbAGPS1),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通过调节该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百合鳞茎淀粉合成积累及膨大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龙牙百合组培苗幼嫩叶片... 【目的】克隆龙牙百合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编码基因(LbAGPS1),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为通过调节该基因表达进而促进百合鳞茎淀粉合成积累及膨大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龙牙百合组培苗幼嫩叶片中克隆到LbAGPS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LbAGPS1基因在龙牙百合叶片、鳞片、鳞茎盘等组织部位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LbAGPS1基因包含1个完整的长度为156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个由522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23.56%)、β-折叠(20.12%)、无规则卷曲(50.38%)、β-转角(5.94%)组成;LbAGPS1蛋白具有葡萄糖-1-磷酸腺苷酸转移酶特征结构,属于cl33437家族蛋白,具有PLN02241、GlgC保守结构域及9个低聚物界面特征与10个配体结合位点。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LbAGPS1蛋白与亚洲百合AGPase蛋白小亚基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LbAGPS1蛋白在烟草叶片中的表达主要定位于叶绿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bAGPS1基因主要在龙牙百合的鳞茎中表达,其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叶片与鳞茎盘的相对表达量,鳞茎中又以内部鳞片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中部、外部鳞片。【结论】LbAGPS1基因编码蛋白含有cl33437家族PLN02241、GlgC保守结构域及特征位点,主要在鳞茎的鳞片发育过程中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LbAGPS1 淀粉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9
作者 罗燕羽 黄绍力 +1 位作者 魏利国 刘伟光 《蔬菜》 2025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诱导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植株再生体系,以广东炭步文冈槟榔芋试管芋植株的叶片、叶柄、球茎薄片、茎尖和根为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芋试管芋球茎上... 为诱导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植株再生体系,以广东炭步文冈槟榔芋试管芋植株的叶片、叶柄、球茎薄片、茎尖和根为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对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芋试管芋球茎上部薄片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外植体,诱导率为83.95%;胚性愈伤组织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2 mg/L 2,4-D+0.2 mg/L 6-BA,培养20 d后可增殖3.68倍;无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的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分化率达94.8%,添加0.05 mg/L NAA的1/2MS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100.00%。该研究建立了槟榔芋胚性愈伤组织发生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为槟榔芋的种苗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后续的多倍体育种、体细胞杂交及遗传转化等试验提供了优良的受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芋 胚性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试管芋球茎薄片 外植体 再生体系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研融合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广州推广稻—稻—菜种植模式纪实
10
作者 陈易伟 王俊杰 +2 位作者 乔燕春 刘峰 张文胜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7期67-69,共3页
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在农作物品种选育及新品种示范推广方面,充分结合广州生产实践,立足产研融合,将论文写在田地里,在广州推广稻—稻—菜种植模式,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经过合理安排农时,完全可实现一年三熟,提高土地利... 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在农作物品种选育及新品种示范推广方面,充分结合广州生产实践,立足产研融合,将论文写在田地里,在广州推广稻—稻—菜种植模式,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经过合理安排农时,完全可实现一年三熟,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农业附加值,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收入。另外,推广稻—稻—菜种植模式,可显著提高广州市粮食播种面积,为保障地区粮食供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产研融合 农业生产 稻—稻—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用水量对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昊炀 韩孟红 +9 位作者 陈俊霖 陆楚盛 王俊江 廖嘉晖 陆展华 梁开明 尹媛红 叶群欢 傅友强 程雄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06,共4页
节水灌溉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水稻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以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水稻品种粤禾丝苗为材料,盆栽试验比较了4种不同灌溉用水量处理对水稻产量、生物量和水分籽粒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用水量的减少,水稻每穗... 节水灌溉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水稻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以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广的水稻品种粤禾丝苗为材料,盆栽试验比较了4种不同灌溉用水量处理对水稻产量、生物量和水分籽粒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用水量的减少,水稻每穗粒数逐渐下降,结实率逐渐增加,而水稻产量先增加后减少。与CK(长期淹水灌溉,水量38.6 L/盆)相比,T2处理(长期淹水灌溉用水量的88.6%)的水稻产量增加14.55%,T4处理(长期淹水灌溉用水量的36.8%)的水稻产量减少45.28%,但T3处理(长期淹水灌溉用水量的62.4%)无明显差异,表明减少37.6%的灌溉用水量不影响水稻产量。与CK相比,T4处理的生物量显著减少50.84%,T2和T3处理无显著差异。4个处理中T3处理的水分籽粒生产效率最高,比CK显著增加62.38%。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T3处理(减少37.6%的灌溉用水量)水稻不减产,水分籽粒生产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灌溉 产量 水分籽粒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瓜果肉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银 彭家柱 +1 位作者 汪国平 乔燕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111-118,共8页
【目的】对节瓜果肉叶绿素含量进行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研究果肉颜色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及遗传机理,为选育优质节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该研究利用节瓜自交系J16(白肉)和FJ5(绿肉)形成P_(1)、P_(2)、F_(1)、F_(2)4个世代群体,通... 【目的】对节瓜果肉叶绿素含量进行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研究果肉颜色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及遗传机理,为选育优质节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该研究利用节瓜自交系J16(白肉)和FJ5(绿肉)形成P_(1)、P_(2)、F_(1)、F_(2)4个世代群体,通过肉眼观察节瓜果肉颜色并测量其叶绿素含量,利用遗传模型分析软件包对果肉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模型的分析,得出极大似然函数值和最小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值。随后选择3个AIC值最小的模型作为备用模型并进行适合性检验。最后计算出最优遗传模型的一、二阶遗传参数,并对主基因、多基因等遗传效应值进行分析。【结果】叶绿素含量是节瓜绿色果肉形成的关键因素,节瓜F_(1)代果肉颜色和叶绿素含量介于亲本之间且稍偏向于白肉亲本(P_(1)),F_(2)代果肉颜色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数量性状特征。果肉叶绿素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MX2-ADI-ADI,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在一阶遗传参数中,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绝对值之和(d_(a)+d_(b))大于2对显性效应绝对值之和(ha+hb),且d_(a)>d_(b),表明第1对主基因的负向加性效应为主。在上位性遗传效应中,以基因加性-加性互作正向效应为主。二阶遗传参数表明,主基因遗传方差为32.1590,多基因遗传方差为1.1540,同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3.69%和3.36%。【结论】节瓜果肉颜色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均远大于多基因遗传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因此,在节瓜果肉颜色育种过程中要重视利用主基因,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以及采用组合育种的途径对节瓜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瓜 果肉颜色 叶绿素含量 遗传模型 主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钵苗插秧机栽插深度对华南优质籼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覃元钰 徐强辉 +4 位作者 林阿典 梁开明 郑章荣 黄继川 傅友强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0期35-40,共6页
早返青、早分蘖是华南籼稻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水稻机械栽插深浅显著影响返青和分蘖,对移栽期水稻早生快发具有重要影响。以华南优质籼稻南晶香占为材料,设置3个钵苗插秧机栽插深度,分别为T_(1)处理1 cm、T_(2)处理3 cm和T_(3)处理4cm... 早返青、早分蘖是华南籼稻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水稻机械栽插深浅显著影响返青和分蘖,对移栽期水稻早生快发具有重要影响。以华南优质籼稻南晶香占为材料,设置3个钵苗插秧机栽插深度,分别为T_(1)处理1 cm、T_(2)处理3 cm和T_(3)处理4cm,研究其对水稻株高、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穗数和稻谷产量在不同栽插深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栽插深度增大,平均茎蘖数减少;栽插深度对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长度会有影响,但对水稻总株高不存在显著影响;各时期T_(1)处理的生物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稻谷产量与有效穗数和总颖花数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水稻深插秧减少了水稻的分蘖,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减少了总颖花数和库容量,从而降低稻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钵体苗 机插秧 栽插深度 稻谷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节瓜越夏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燕春 彭家柱 +1 位作者 何国平 刘玉平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2期78-80,43,共4页
华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蔬菜种植难度大,生产上缺乏节瓜越夏配套栽培技术。为了解决华南地区夏季节瓜难种植的问题,从品种筛选、种子消毒催芽、培育壮苗、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着手研究,研制了一套适合华南地区节瓜越夏... 华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蔬菜种植难度大,生产上缺乏节瓜越夏配套栽培技术。为了解决华南地区夏季节瓜难种植的问题,从品种筛选、种子消毒催芽、培育壮苗、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方面着手研究,研制了一套适合华南地区节瓜越夏的配套栽培技术,已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和横沥成功推广种植,并取得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适合在华南地区夏季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瓜 抗逆性 越夏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波动对大刺鳅抗氧化指标和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海燕 束庆松 +4 位作者 王充 关歆 丁春华 邹记兴 周爱国 《渔业研究》 2024年第6期626-634,共9页
【目的】研究温度突变条件下鱼类的应激反应情况。【方法】本实验以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为材料,分析温度波动(初始温度组:28℃→低温保持组:20℃→恢复温度组:28℃)对其抗氧化指标和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大刺... 【目的】研究温度突变条件下鱼类的应激反应情况。【方法】本实验以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为材料,分析温度波动(初始温度组:28℃→低温保持组:20℃→恢复温度组:28℃)对其抗氧化指标和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大刺鳅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在温度波动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温度波动过程中显著降低(P<0.05),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低温保持组出现一定的升高,但各温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丙二醛(MDA)含量在低温保持组显著升高(P<0.05),而在恢复温度组达到与初始相当的水平。相比于初始温度组,大刺鳅鳃组织中hsp60的表达量在低温保持组显著降低,而在恢复温度组显著升高;脑组织中hsp60的表达量则在低温保持组显著上升(P<0.05)。鳃组织中hsc70的表达量在低温保持组呈下降趋势,且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脑组织中恢复温度组hsc70的表达量与低温保持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鳃和脑组织中hsp70的表达量在低温保持组显著下降,在恢复温度组显著升高(P<0.05)。鳃和脑组织中hsp90的表达量在低温保持组和恢复温度组均显著升高,均与初始温度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表明水体温度急剧波动会导致大刺鳅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对其体内不同组织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意义】本研究结果可为大刺鳅的仿生态驯化、健康养殖、环境调控和增殖养护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鳅 温度波动 抗氧化酶 酶活力 热休克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瓜苗期耐热性研究
16
作者 詹建坡 彭家柱 +1 位作者 高银 乔燕春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6期20-26,81,共8页
为分析不同节瓜种质的耐热性差异及筛选耐热节瓜材料,以21份节瓜种质为试验材料,高温胁迫5d后测定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根系活力(RA)6个... 为分析不同节瓜种质的耐热性差异及筛选耐热节瓜材料,以21份节瓜种质为试验材料,高温胁迫5d后测定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根系活力(RA)6个主要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1份节瓜种质可分为3类,第1类为耐热性较好的的材料有:FJ1728、G-2-1-1、T-12、D-2-1-3、FJ1729,第2类为耐热性中等的材料有:FJ43、025-2-1、FJ0401、FJ1732、FJ29、E-1、C-3-1、FJ50、FJ1731-2,第3类为耐热性较弱的材料有:F-2、B-4、FJ27、FJ44、FJ14、PJ1749、T-7,并建立其耐热综合评价模型为D=0.546-0.230×REC+0.326×SPAD值+0.031×SOD活性+0.029×MDA含量。研究结果可为节瓜种质创新及耐热性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瓜 耐热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丘陵山区蔬菜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的探索与优化
17
作者 聂虎子 张佳敏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10期28-30,共3页
据统计,2022年广东省蔬菜播种面积约2135万亩,总产量为3999万吨,是一个十足的蔬菜大省。随着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目前老龄化水平已超过40%,且持续呈上升态势,未来蔬菜“谁来种、怎么种”?这是一个逃避不了且需要积极探索解决... 据统计,2022年广东省蔬菜播种面积约2135万亩,总产量为3999万吨,是一个十足的蔬菜大省。随着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目前老龄化水平已超过40%,且持续呈上升态势,未来蔬菜“谁来种、怎么种”?这是一个逃避不了且需要积极探索解决的一个命题。为此,笔者及团队在长期开展蔬菜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基础上,就蔬菜种植过程中起垄、种植、采收等较耗人工的环节进行深入剖析,对适宜南方丘陵山区蔬菜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进行探索,从技术的角度尝试探索回答“谁来种菜、怎么种菜”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播种面积 机械化技术 南方丘陵山区 蔬菜种植 技术推广 老龄化水平 尝试探索 蔬菜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花纹蒲瓜廊架栽培技术
18
作者 罗伟成 黄亮华 +5 位作者 陈胜文 马斌 李伯寿 肖英银 杨光平 谭雪 《长江蔬菜》 2024年第23期16-17,共2页
花纹蒲瓜是一种观赏食用两相宜的瓜类蔬菜,也是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首选作物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廊架构造、品种介绍、播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引蔓整枝、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华南地区花纹蒲... 花纹蒲瓜是一种观赏食用两相宜的瓜类蔬菜,也是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首选作物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廊架构造、品种介绍、播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引蔓整枝、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华南地区花纹蒲瓜廊架建设与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花纹蒲瓜 廊架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特菜夜来香栽培技术
19
作者 袁凡崇 徐勋志 +2 位作者 秦晓霜 肖婉钰 戴修纯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7期22-24,共3页
夜来香[Telosma cordala (Burm. f.) Merr.]是华南地区的一种特有菜品,具有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然而,夜来香种植存在诸多问题,如命名混乱,缺乏统一的繁育体系,栽培技术不规范及病虫害防治不当等,导致其商品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不足,... 夜来香[Telosma cordala (Burm. f.) Merr.]是华南地区的一种特有菜品,具有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然而,夜来香种植存在诸多问题,如命名混乱,缺乏统一的繁育体系,栽培技术不规范及病虫害防治不当等,导致其商品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不足,影响了种植效益。对夜来香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采收和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以通过加强对夜来香的研究和科学管理,提高种植水平和产品品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夜来香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鱼类资源调查
20
作者 杨金兰 陈俊 +2 位作者 江达均 梁张慧 李万江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
为掌握珠江广州河段的鱼类资源状况,更好地保护该流域鱼类种质资源,分别于2021年枯水期(3月)、丰水期(7月)和平水期(11月),采用刺网与地笼相结合的方式对珠江广州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河段共鉴定出渔业生物102种,... 为掌握珠江广州河段的鱼类资源状况,更好地保护该流域鱼类种质资源,分别于2021年枯水期(3月)、丰水期(7月)和平水期(11月),采用刺网与地笼相结合的方式对珠江广州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河段共鉴定出渔业生物102种,隶属13目42科79属,以鲤形目和鲈形目为主;在渔获物种类组成分析中,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法(IRI)显示流溪河河段和东江北干流段的外来物种成为当地优势种,珠江口段以低值化、小型化的鱼类为主要的优势种。Shannon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分别介于2.28~3.42、0.56~0.73、1.61~4.11,处于中等及良好水平,鱼类资源相对丰富,物种多样性结构相对完好,种群结构分布均匀,群落结构较稳定。综合分析表明,珠江广州河段鱼类资源还存在鱼类种类减少、个体小型化和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的问题,应继续实行禁渔期制度、科学增殖放流和加大宣传科学放生等相关措施,来加强渔业资源的管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