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问题的治理与执法探索 被引量:5
1
作者 冯聪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4-47,共4页
日益发展的车联网实现了"人-车-路-云"的高度信息化协同,作为车联网终端的智能汽车,其存储和传输的数据量将不逊于手机和电脑等网络终端设备,同样存在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对当前车联网技术特点进行研究梳理、探索相关产业网络... 日益发展的车联网实现了"人-车-路-云"的高度信息化协同,作为车联网终端的智能汽车,其存储和传输的数据量将不逊于手机和电脑等网络终端设备,同样存在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对当前车联网技术特点进行研究梳理、探索相关产业网络安全治理与执法创新思路、整合多方资源进行齐抓共管,将有助于公安机关在涉及车联网的新兴领域依法行使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卫、涉网案件调查执法、涉案电子数据收集提取等职能,对有效应对网络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切实提升网络安全治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智能汽车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伏两年,一举击破——广州网警侦破“买春堂”淫秽网站案
2
作者 冯聪 《信息网络安全》 2009年第11期20-20,31,共2页
2009年6月,广州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经过两年的侦察取证,一举破获由公安部督办的"810专案传播淫秽色情物品专案",摧毁了一个从事网络淫秽色情活动的特大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九名,瓦解"买春堂"、"采花堂"... 2009年6月,广州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经过两年的侦察取证,一举破获由公安部督办的"810专案传播淫秽色情物品专案",摧毁了一个从事网络淫秽色情活动的特大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九名,瓦解"买春堂"、"采花堂"、"色狼网"等一批境外淫秽网站。本文从该起案件入手,剖析了该案件的办案思路及经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淫秽色情 取证 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网络银行安全体系
3
作者 夏珑 《信息网络安全》 2007年第12期77-80,共4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信息系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金融系统。1995年,第一家网络银行在美国成立,网络银行以其特有的便利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久,我国也相继出现了网络银行。
关键词 网络银行 安全体系 计算机信息系统 金融系统 便利性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大数据资源与区块链技术办理涉数字货币犯罪的实践与构想 被引量:3
4
作者 冯聪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0-53,共4页
为有效应对当前蓬勃发展的区块链产业所带来的案件形势变化,追查电信网络诈骗及网络灰黑产业犯罪分子利用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所转移隐匿的犯罪财富,以解决公安机关面临加密数字货币难追踪取证、难查清认定、难冻结扣押等实战难题为研... 为有效应对当前蓬勃发展的区块链产业所带来的案件形势变化,追查电信网络诈骗及网络灰黑产业犯罪分子利用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所转移隐匿的犯罪财富,以解决公安机关面临加密数字货币难追踪取证、难查清认定、难冻结扣押等实战难题为研究目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实践经验,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去突破工作瓶颈,文章提出推进汇集大数据资源、提升智能化分析能力、健全联系机制等针对性举措构想,为构建涉案加密数字货币犯罪财富调查方法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大数据 加密数字货币 侦查取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物证提取和检验前的“污染”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邹国强 《信息网络安全》 2011年第6期75-76,共2页
文章分别从电子物证的定义、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总结造成电子物证在提取和检验前环节被"污染"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结果,对电子物证现场勘验提取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以期对规范电子物证的提取工作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电子物证 检材 检验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域名“防红”的运营特征及打击对策
6
作者 周聪 曾浏寰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2-65,共4页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对此,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各类法律法规,强化技术手段,及时对非法网站及信息进行屏蔽封堵。然而,仍有部分不法分子着力研究域名“防红”技术,帮助各类非法网站突破监管机构检测封堵,给互...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对此,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各类法律法规,强化技术手段,及时对非法网站及信息进行屏蔽封堵。然而,仍有部分不法分子着力研究域名“防红”技术,帮助各类非法网站突破监管机构检测封堵,给互联网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此类突破互联网监管的新型犯罪的研究,文章以广州市公安机关侦办的全国首宗域名“防红”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为样本研究,对此类犯罪的运营特征以及技术手段进行剖析,针对性提出了打防对策建议,多部门联动对域名“防红”新型网络犯罪进行封堵、打击,弥补了互联网监管的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技术 域名防封 域名“防红” 互联网治理 互联网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