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人体外周血痕sjTREC含量推断个体年龄 被引量:4
1
作者 曲冬阳 邓淑娇 +2 位作者 葛芸英 陈松 欧雪玲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56-258,272,共4页
目的验证人外周血中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signal joint T-cell receptor excision DNAcircle,sjTREC)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公式,探讨其在鉴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已知年龄的健康无关个体外周血痕样品30例,室温放置4周后,分... 目的验证人外周血中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signal joint T-cell receptor excision DNAcircle,sjTREC)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公式,探讨其在鉴定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已知年龄的健康无关个体外周血痕样品30例,室温放置4周后,分别提取血痕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测定外周血痕DNA中sjTREC含量,并选择人TATA盒结合蛋白(TATA box binding protein,TBP)序列作为内参基因。采用年龄推断公式Age=-7.1815Y-42.458±9.42(Y=dCtTBP-sjTREC)推算血痕的供体年龄,并与供体实际年龄作比较,验证方法准确性。结果在收集的30例血痕样品中均能检测到目的基因sjTREC和内参基因TBP。外周血痕sjTREC含量随供体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1)。采用本方法推断血痕个体年龄的准确率为76.67%。结论利用sjTREC含量推断血痕个体年龄的方法简单、快速、灵敏、种属特异性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血液 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验橡胶鞋底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姜红 范烨 +5 位作者 王嘉庚 陈煜太 郭鹏 满吉 杨敏男 钟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9-324,共6页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无损的检验橡胶鞋底物证的分析方法,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指明方向,为证实犯罪提供科学的依据。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压为45 k V,电流为40μA,功率为1.8 k W,样品量为1.5 cm×1.5 cm,测试...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无损的检验橡胶鞋底物证的分析方法,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指明方向,为证实犯罪提供科学的依据。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压为45 k V,电流为40μA,功率为1.8 k W,样品量为1.5 cm×1.5 cm,测试时间60 s。对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40个橡胶鞋底样品中的无机元素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考查了该方法的重现性。依据样品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的不同,可以对不同品牌、同一品牌不同种类的橡胶鞋底样品进行区分。同时,利用SPSS聚类分析-重心法作为类间定义距离,对橡胶鞋底样品进行分类,样品的聚类效果很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检验橡胶鞋底样品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无需制样且无损检材,可用于公安机关实际办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橡胶鞋底 元素种类 元素含量 聚类分析 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N1新生突变引起的马凡综合征及其基因型-表型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啟豪 梁小碧 +3 位作者 郭勇 朱浚文 胡彬 王一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7-533,共7页
目的:本研究对2个不同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的小家系进行致病基因FBN1的编码区和剪切位点突变检测,以寻找致病的突变,并初步探索马凡综合征基因型-表型的关联。方法: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确诊2个无血缘关系的... 目的:本研究对2个不同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的小家系进行致病基因FBN1的编码区和剪切位点突变检测,以寻找致病的突变,并初步探索马凡综合征基因型-表型的关联。方法: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脏超声检查确诊2个无血缘关系的家庭中原疑似为马凡综合征的3例患者。运用新一代测序对家系1的疑似患者行FBN1基因的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对检出的致病性遗传变异进行Sanger验证及在所有家系成员中验证;对于家系2的存活成员,本研究直接进行PCR扩增FBN1基因的所有编码区及剪切位点,对产物进行直接Sanger测序。另外在50个正常对照中对新发现的突变位点进行基于PCR产物的测序分析,以排除多态性;并对实验结果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所有存活的疑似患者均确诊为马凡综合征。在家系1中,我们检测到了一个FBN1基因数据库中尚未报道的新突变c.4685G>A(p.Cys1562Tyr),并且患者父母和同胞姐姐均未检测到此变异,故此突变为一个新生突变。该错义突变使第1 562位上极性中性的含硫的半胱氨酸被极性中性的含羟苯基的酪氨酸所替代,影响了fibrillin-1蛋白一个TGF-β结合结构域,导致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家系2含父母及一对同卵双胎患者,其中一患者已去世。我们在存活患者检测到1个FBN1基因的已报道致病突变c.3706T>C(p.Cys1236Arg),该突变在患者父母中不存在,故也为新生突变。结论:本文报道了一例FBN1基因的新突变及另一例由FBN1基因已知突变引起的马凡综合征,二者皆为新生突变,并在家系中进行了基因型-表型的比较,表明家系1的新突变可能与经典马凡综合征的表型相关,而家系2的已知突变确和新生儿重症马凡综合征表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FBN1基因 新生突变 基因型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咬伤致死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榆淙 龚俊 +2 位作者 郑之怀 郭勇 李学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437-438,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张某,男,53岁,某日12:45许被3只罗威纳犬咬伤,当日13:00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死者全身皮肤、口唇黏膜、双眼睑球结膜苍白;面部多处创口,创缘不整,深达皮下;双耳均见贯穿创,创口周围见散在浅表皮肤划痕;胸腹部可见... 1案例1.1简要案情张某,男,53岁,某日12:45许被3只罗威纳犬咬伤,当日13:00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死者全身皮肤、口唇黏膜、双眼睑球结膜苍白;面部多处创口,创缘不整,深达皮下;双耳均见贯穿创,创口周围见散在浅表皮肤划痕;胸腹部可见3处弧形或类椭圆形皮内、皮下出血,其边缘伴弧形排列的点、片状表皮剥脱(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创伤和损伤 失血性休克 犬咬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域名“防红”的运营特征及打击对策
5
作者 周聪 曾浏寰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2-65,共4页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对此,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各类法律法规,强化技术手段,及时对非法网站及信息进行屏蔽封堵。然而,仍有部分不法分子着力研究域名“防红”技术,帮助各类非法网站突破监管机构检测封堵,给互...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对此,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各类法律法规,强化技术手段,及时对非法网站及信息进行屏蔽封堵。然而,仍有部分不法分子着力研究域名“防红”技术,帮助各类非法网站突破监管机构检测封堵,给互联网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此类突破互联网监管的新型犯罪的研究,文章以广州市公安机关侦办的全国首宗域名“防红”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为样本研究,对此类犯罪的运营特征以及技术手段进行剖析,针对性提出了打防对策建议,多部门联动对域名“防红”新型网络犯罪进行封堵、打击,弥补了互联网监管的漏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技术 域名防封 域名“防红” 互联网治理 互联网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