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间接门静脉造影特点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靖 陈晓明 +5 位作者 朱德力 邹炎 罗源利 周少毅 陶聪 曾少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间接门脉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经超声诊断及造影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间接门脉造影血管造影图像,观察其特征性的血管造影表现,并对其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进行了评价。结果... 目的探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间接门脉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经超声诊断及造影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间接门脉造影血管造影图像,观察其特征性的血管造影表现,并对其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进行了评价。结果8例中6例清楚显示门脉主要分支近肝门处阻塞,2例门静脉主干阻塞,代之以肿块样纡曲血管并在其周围形成向肝内放射状的侧支血管影像,以及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8例血管造影均能对与分流或断流手术有关的血管解剖提供准确信息。结论儿童CTPV具有特征性的血管造影表现,间接门脉造影对CTPV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造影术 门静脉 海绵样变性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SARS与支原体肺炎的胸部影像对照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鸿圣 张明杰 +3 位作者 曾其毅 曾华松 于明华 刘立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1-574,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SARS和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38 例SARS患儿和100例MP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SARS组和MP组影像表现可为四种类型:间质浸润型: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及网状模糊影,... 目的 探讨儿童SARS和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38 例SARS患儿和100例MP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SARS组和MP组影像表现可为四种类型:间质浸润型: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及网状模糊影,部分伴肺门影增大。SARS组8例;MP组46 例。小叶实质浸润型:主要表现为斑点状、斑片状或密度不均片状影。SARS组4例;MP组13例。肺段实质浸润型:病变累及一个或一个以上肺段、叶,呈大片状实变阴影。SARS组23例,MP组36例。混合型:主要表现为斑片状阴影和网状阴影混杂,肺纹理增强较明显。SARS组3 例,MP组5例。结论 儿童SARS以大片实变、单侧受累为主;MP以间质改变为主,常伴肺门结构紊乱。二者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且注意与相似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支原体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病例追踪登记是放射诊断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
3
作者 刘立炜 《中国医院管理》 1997年第8期26-26,共1页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手术病例追踪登记、定期对照分析是放射科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诊断水平的重要一环,现将我们的体会和做法报告如下:1 方法 我科对有关手术、尸解病例进行追踪登记、对照分析开展得比较早,但真正有组织进行,并较好...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手术病例追踪登记、定期对照分析是放射科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诊断水平的重要一环,现将我们的体会和做法报告如下:1 方法 我科对有关手术、尸解病例进行追踪登记、对照分析开展得比较早,但真正有组织进行,并较好地坚持下来还是近十年的事,我们的做法如下:1.1 制订追踪内容和要求,设立登记本。追踪的主要对象是曾在放射科检查而做了手术或尸解的病例。登记内容包括姓名、住院号、x线号、临床和x线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病例 追踪登记 放射诊断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不明性质肿物CT引导经皮穿刺50例活检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志强 张靖 +2 位作者 李建明 周少毅 陶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225-322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不明性质肿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病例,以评价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技术要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儿童不明性质肿物病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不明性质肿物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病例,以评价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探讨该技术在儿童病例应用的技术要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儿童不明性质肿物病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使用自制定位标记物标记。结果:50例均成功获取病变组织,技术成功率100%,其中48例(96%)组织标本获得病理诊断。26例(52%)病灶穿刺部位出现少量液性密度阴影,其中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为20%,经过保守治疗后吸收好转,其他病例均未发现并发症。结论:儿童不明性质肿物病例使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适应证广、准确性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简单快捷等优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儿童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及随访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徐文彪 刘立炜 +2 位作者 周少毅 李建明 李燕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12 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CT诊断及随访复查 ,了解HIE的CT表现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后遗症的发生规律。方法 对 12 0例HIE患儿进行CT检查 ,初次CT扫描时间为生后 4~ 10天 ,追踪复查时间分别为生后 1个月 ,3... 目的 通过对 12 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CT诊断及随访复查 ,了解HIE的CT表现及其所产生的各种后遗症的发生规律。方法 对 12 0例HIE患儿进行CT检查 ,初次CT扫描时间为生后 4~ 10天 ,追踪复查时间分别为生后 1个月 ,3个月 ,半年 ,1年 ,1年半 ,2年及 2年以上。结果 ①本组 12 0例HIE中 ,轻度 39例 ,中度 6 7例 ,重度 14例。②HIE病灶分布在左额叶 119例 ,右额叶 119例 ,左颞叶 48例 ,右颞叶 5 2例 ,左顶叶 75例 ,右顶叶 75例 ,枕叶 18例。③合并颅内出血情况 :本组SAH 6 7例 ,IVH 5例 ,SDH 2例 ,IPH 3例 ,SHE 2例。④随访复查 :最后一次CT复查所见 ,正常 46例 ,外部性脑积水 2 8例 ,单纯脑沟加深 2 6例 ,脑软化 13例 ,脑萎缩 7例 ,脑梗塞 7例 ,脑穿通畸形 3例 ,脑钙化灶 5例 ,死亡 2例。结论 ①HIE病灶首先累及双侧额叶 ,其次为顶叶、颞叶、枕叶。②HIE以合并SAH最常见 ,中、重度HIE合并颅内出血发生率较高 ,轻度较少。③外部性脑积水和脑沟加深是HIE最常见的异常改变 ,其中大多数病例可完全或基本恢复。而脑软化、脑萎缩、脑梗塞、脑穿通畸形、脑钙化灶为不可逆性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诊断 随访观察 后遗症 治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6
作者 徐文彪 刘立炜 +2 位作者 周少毅 李建明 李燕萍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12 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CT检查、诊断及随访复查 ,探讨CT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 12 0例HIE患儿进行CT检查 ,初次CT扫描时间为生后 4~ 10d ,生后 14d所有病例均进行了新生儿行... 目的 :通过对 12 0例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CT检查、诊断及随访复查 ,探讨CT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 12 0例HIE患儿进行CT检查 ,初次CT扫描时间为生后 4~ 10d ,生后 14d所有病例均进行了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追踪复查时间分别为生后 1,3 ,6,12 ,18,2 4及 2 4个月以上。结果 :①本组 12 0例HIE中 ,轻度 3 9例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3 5 ;中度 67例 ,其中 3 4例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3 5 ,3 3例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3 5 ;重度 14例 ,梗死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3 5。②随访复查 :最后一次CT复查所见 ,正常 46例 ,外部性脑积水 2 8例 ,单纯脑沟加深 2 6例 ,脑软化 13例 ,脑萎缩 7例 ,脑梗死 7例 ,脑穿通畸形 3例 ,脑钙化灶 5例 ,死亡 2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肠套叠100例临床及介入诊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梁伟强 刘立炜 +2 位作者 罗源利 张明杰 周少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影像分析 ,评估肠套叠气灌肠复位的可能性 ,减少片面追求整复率而令患儿失去最佳的手术时机和重复不必要的X线曝射。方法 :10 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并随机点片检查 ,整复组 71例 ,手术组 2 ... 目的 :通过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影像分析 ,评估肠套叠气灌肠复位的可能性 ,减少片面追求整复率而令患儿失去最佳的手术时机和重复不必要的X线曝射。方法 :10 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并随机点片检查 ,整复组 71例 ,手术组 2 9例 ,分别对临床症状 ,术前、术中、术后气灌肠复位影像分析 ,并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组临床上多见少于 1岁的患儿 ;发病时间超过 2 4h ,血便量多 ,腹胀明显 ;影像学见大于 4cm的分叶状套头 ,位于结肠脾曲以远的肠套叠 ,多为复杂型肠套。整复组患儿发病时间多数在 2 4h内 ,血便量小或无 ,无腹胀 ,影像学见套头较小且位于结肠脾曲以近 ,多为回结型的单纯性肠套叠。结论 :符合手术组指征的小儿急性肠套叠应尽早掌握手术时机。套头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套叠 气体 灌肠 儿童 复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无水乙醇消融兔VX2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金华 鹿连伟 +3 位作者 顾仰葵 高飞 李文全 陈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2-F0002,I0001-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对兔VX2移植性肝癌消融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内植入瘤块,随机分为25℃、50℃、60℃、70℃4组,各8只,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向瘤内注入不同温度的无水乙醇各1mL,CT扫描测定碘油...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对兔VX2移植性肝癌消融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内植入瘤块,随机分为25℃、50℃、60℃、70℃4组,各8只,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向瘤内注入不同温度的无水乙醇各1mL,CT扫描测定碘油范围,一周后取肿瘤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相同剂量不同温度无水乙醇对肿瘤组织所致凝固坏死的范围。【结果】肿瘤坏死面积随温度增加而扩大,50℃组与常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和70℃组与常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组和7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结论】加热至60℃以上的无水乙醇对兔VX2移植性肝癌的消融效果较常温好,是一种不增加无水乙醇用量又能达到扩大消融范围的肝癌局部消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模型 VX2肿瘤 乙醇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消化道异物X线检查36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伟强 罗源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24-824,共1页
小儿消化道异物是常见儿科急症.因小孩不配合,往往不能主动诉说病史.或家长亦未提供确切的异物误咽史,或临床医生疏忽而易引起误漏诊,导致错误治疗^[1-3]。笔者随机搜集近年本院36例经放射学检查及临床确诊的小儿消化道异物患儿资... 小儿消化道异物是常见儿科急症.因小孩不配合,往往不能主动诉说病史.或家长亦未提供确切的异物误咽史,或临床医生疏忽而易引起误漏诊,导致错误治疗^[1-3]。笔者随机搜集近年本院36例经放射学检查及临床确诊的小儿消化道异物患儿资料,对其作回顾性复习,探讨小儿消化道异物平片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应用,提高对此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异物 小儿 X线检查 临床医生 放射学检查 儿科急症 错误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缺血性肢体bFGF动脉内灌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靖 杨文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 评价局部动脉内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改善兔部分缺血的血管重建、血液灌流和肢体功能的功效。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2 7只 ,外科结扎右股动脉各主要分支 ,制成右后肢部分缺血模型。每只兔子的左后肢作为... 目的 评价局部动脉内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改善兔部分缺血的血管重建、血液灌流和肢体功能的功效。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2 7只 ,外科结扎右股动脉各主要分支 ,制成右后肢部分缺血模型。每只兔子的左后肢作为非缺血对照组。 2 7只兔子随机分成 3组 ,动脉内灌注bFGF组 (n =9) ,静脉内灌注bFGF组 (n =9)和动脉内灌注生理盐水组 (n =9)。在动物模型制备当即及术后 8、15d分别给药或生理盐水 1次 ,每次经动脉或静脉内给予bFGF的量为 10 μg(4ml) ,或静脉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各治疗组间以及组内缺血与非缺血肢体间的差异由以下指标评价 :①术后2 2d缺血区肌肉组织的血管断面数 (VSC)、血管断面面积 (VSS)和血管断面周长 (VSP)的测算 ;②缺血肢体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的测定 ;③缺血肢体的功能和营养的观察。各组间的统计差异使用单侧检验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动脉内灌注bFGF组的VSC、VSS及VSP值较静脉内给药组和生理盐水组显著增高 (P <0 .0 1)。术后 2 2d ,所有动脉内灌注bFGF组缺血肢体的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新毛生长、功能及外观均接近正常 ;而生理盐水组的肢体缺血性表现、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和肢体功能却无明显改善。静脉内给药组的各项评价指标与生理盐水组无统计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 动脉内灌注 肢体 缺血性 生理盐水 静脉内给药 毛细血管 术后 药组 血液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错构瘤的MSCT表现
11
作者 霍梦娟 范淼 +2 位作者 杨有优 刘鸿圣 高振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5-928,共4页
目的探讨胸壁错构瘤的MSCT征象。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壁错构瘤患儿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病理起源、临床特点与MSCT表现。结果 4例为单发病变,1例为双发病变。共6处病变,其中位于左后胸壁3处,位于左前胸壁、右后胸壁、右侧胸壁... 目的探讨胸壁错构瘤的MSCT征象。方法收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壁错构瘤患儿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病理起源、临床特点与MSCT表现。结果 4例为单发病变,1例为双发病变。共6处病变,其中位于左后胸壁3处,位于左前胸壁、右后胸壁、右侧胸壁各1处,均起源于肋骨。CT均表现为肋骨膨胀性改变,局部形成凸向胸腔内或胸腔外的不均匀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内见高密度骨化或钙化影,增强后肿块部分呈轻-中度强化。结论胸壁错构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很好地显示病变起源、大小、受累肋骨的数量及邻近组织结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 错构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消融治疗肾脏肿瘤
12
作者 李文全 黄金华 +4 位作者 高飞 顾仰葵 周芳坚 韩辉 鹿连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治疗肾脏良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CT导向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手术难以切除的10例复杂性肾癌和肾错构瘤。术后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并定期...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治疗肾脏良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CT导向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手术难以切除的10例复杂性肾癌和肾错构瘤。术后严密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并定期随访复查患者肝肾功能和双肾影像学表现,监测其疗效。【结果】10例患者经平均每人3次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治疗区病灶均得到有效控制,随访期间未见复发。全部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其中2例患者顽固性血尿症状消失,1例反复包膜下出血消失。无一例出现尿瘘、肠瘘、出血、针道转移等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用于手术难以切除的肾脏良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消融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