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尿免疫化学非反应性白蛋白及其在早期诊断儿童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梅爱 万根平 +4 位作者 骆明勇 梁肖云 赵小媛 吴冬燕 张小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25-1627,共3页
目的:研究尿免疫化学非反应性白蛋白的检测对早期诊断儿童糖尿病肾病的意义,探讨HPLC法测定尿白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8份糖尿病患儿的随机尿标本,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免疫比浊法对其进行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标准品和... 目的:研究尿免疫化学非反应性白蛋白的检测对早期诊断儿童糖尿病肾病的意义,探讨HPLC法测定尿白蛋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8份糖尿病患儿的随机尿标本,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免疫比浊法对其进行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标准品和尿液标本的白蛋白出峰时间均为14.3min,58例糖尿病患儿尿液中,由HPLC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的尿白蛋白分别为9.6-195.1mg/L和0-158.6mg/L,在每份标本中HPLC法的测定结果均高于免疫比浊法(P<0.05)。HPLC法检出的微量白蛋白尿41例(70.7%),免疫比浊法检出22例(37.9%)。结论:HPLC法能检出全部的尿白蛋白,比免疫化学法检测出更多的尿微量白蛋白,可更早期诊断糖尿病患儿是否伴有持续性白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化学非反应性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婴幼儿感染Noro病毒基因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钟家禹 周荣 +2 位作者 朱冰 区文玑 龚四堂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73-278,共6页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中感染Noro病毒的基因型。方法 用Clustal W比对GⅡ组Noro病毒后,设计处于ORF1与ORF2连接点两旁两对简并引物,进行巢式RT—PCR扩增出目标片段,克隆于T载体上,测定序列,对ORF1与ORF2连接点两旁序列和衣...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中感染Noro病毒的基因型。方法 用Clustal W比对GⅡ组Noro病毒后,设计处于ORF1与ORF2连接点两旁两对简并引物,进行巢式RT—PCR扩增出目标片段,克隆于T载体上,测定序列,对ORF1与ORF2连接点两旁序列和衣壳蛋白N/S区用Clustal W进行同源性分析,用phylip 3.65软件、邻接法构建进化树。结果 标本NVgz100、NVgz10成功扩增出ORF1与ORF2连接点两旁1208bp片段(相对于Hawaii virus,U07611位置为4476—5683),包含ORF1的3’端RdRp的大部分基因和ORF2基因的5’端的S区。对标本NVgz100、NVgz10与另一实验NVgz01(DQ369797)的1208bp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3份标本与GⅠ组同源性为58%~61%,与GⅡ组同源性为74%~92%;将这3份标本与GⅠ、GⅡ组构建进化树,可发现NVgz100、NVgz10和NVgz01与GⅡ组Bristol等病毒密切相关,将NVgz100、NVgz10和NVgz01的衣壳蛋白N/S区与GⅡ组各基酬型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3份标本与GⅡ4基因型Camberwell、Bristolt Grimsby同源性较高(92%~96%),与其他基因型同源性为70%~73%,以N/S区构建进化树可发现3份标本与Camberwell、Bristol、Grimsby、Lordsdale处于同一簇中。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Noro病毒株以GⅡ组为主,病毒流行的基因型为与Camberwell、Bristol、Grimsby和Lordsdale等密切相关的GⅡ-4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o病毒 GⅡ-4基因型 同源性比较 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疱疹类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焕辉 何翠娟 +4 位作者 朱冰 万根平 谢健屏 赖桂香 常汝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77-877,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疱疹类病毒感染 ITP 抗体检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Colti病毒感染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焕辉 常汝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C olti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LISA)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198例患儿血清标本263份(双份血清65例,单份血清133例)的IgG抗体。用反向... 目的:了解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C olti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 LISA)法检测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广州市儿童医院住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198例患儿血清标本263份(双份血清65例,单份血清133例)的IgG抗体。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乙脑病毒抗体。结果:65例患儿的双份血清C olti病毒抗体滴度呈4倍或以上增高的7例,阳性率为10.8%(7/65),其中8倍或16倍升高者5例(7.7%,5/65),可以确诊为C olti病毒感染。133例患儿的单份血清阳性为10例,阳性率为7.5%(10/133)。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有4种血清抗体反应类型,第1种是仅查到C olti病毒抗体,占2.53%(5/198);第2种是仅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2.53%(5/198);第3种是既查到C olti病毒抗体,又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6.06%(12/198);第4种是既未查到C olti病毒抗体,又未查到乙脑病毒抗体,占88.88%(176/198)。结论:以上检测为我市首次检测到C olti病毒抗体,说明我市不仅存在C olti病毒引起的感染,而且也存在C olti病毒引起的脑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蜱病毒属 抗体 Colti病毒感染 儿童病毒性脑炎 感染研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患儿 病毒抗体滴度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血清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亓文宝 罗满林 +4 位作者 周荣 白培胜 贺东生 刘镇明 黄毓茂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3-886,共4页
目的建立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分枝杆菌的插入序列IS1081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标准曲线,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实验,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的敏感性达到了10个拷贝,且... 目的建立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分枝杆菌的插入序列IS1081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标准曲线,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实验,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的敏感性达到了10个拷贝,且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对30份PPD试验和巢式PCR检测都为阳性的临床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结果全部为阳性;而对PPD检测阳性,巢式PCR检测为阴性的15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时,2份为阳性;在对2份PPD检测阴性而巢式PCR检测阳性的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也为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了牛结核病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对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和牛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巢式PCR P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CYP1B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光强 华亮 +2 位作者 朱冰 刘晓敏 周荣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2-732,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基因突变分析 CYP1B1 青光眼患者 中国 B1基因 致盲性眼病 儿童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血管内皮损伤/再生伴内膜增生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谭红梅 赵明奇 +4 位作者 吴伟康 孙娟 李艳 罗汉川 梁天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71-2073,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稳定的小鼠血管内皮损伤/再生及内膜增生模型。方法:用改良的空气干燥法造成小鼠颈总动脉内皮剥脱损伤模型。术后活体灌注Evans蓝染料以评估受损内皮再生情况,并取受损部分动脉作纵向切片,行CD31内皮细胞标志抗原检测... 目的:探讨如何建立稳定的小鼠血管内皮损伤/再生及内膜增生模型。方法:用改良的空气干燥法造成小鼠颈总动脉内皮剥脱损伤模型。术后活体灌注Evans蓝染料以评估受损内皮再生情况,并取受损部分动脉作纵向切片,行CD31内皮细胞标志抗原检测。术后4周常规组织学检测内膜增生肥厚情况。结果:内皮损伤术后内皮完全剥脱,Evans蓝染色完全,未见CD31抗原表达,随着术后时间延长,Evans蓝染色部分从损伤边缘开始,逐渐向中心区缩小,CD31抗原表达逐渐增多。术后7 d仍可见部分损伤血管未再内皮化。术后4周可见明显新生内膜增生。结论:用改良的空气干燥法可以建立稳定的小鼠动脉内皮损伤/再生模型,并且伴有明显的新生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损伤 内皮细胞 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流感病毒B/Guangzhou/01/2007株HA基因重组3型腺病毒的构建
8
作者 鲁俊鹏 田新贵 +3 位作者 罗满林 李海涛 周志超 周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目的:构建包含有B型流感病毒B/Guangzhou/01/2007株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3型腺病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得到HA基因,酶切后克隆至3型腺病毒穿梭质粒pSK-CMV,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SK-CMV-HA,然后在大肠杆菌BJ5183内进行经NotI和EcoRV线性化... 目的:构建包含有B型流感病毒B/Guangzhou/01/2007株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3型腺病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得到HA基因,酶切后克隆至3型腺病毒穿梭质粒pSK-CMV,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SK-CMV-HA,然后在大肠杆菌BJ5183内进行经NotI和EcoRV线性化的pSK-CMV-HA和经RsrⅡ线性化的骨架质粒pBRAdV3△E3的同源重组,AsiSI酶切线性化重组腺病毒质粒pBRAdV3△E3-HA后脂质体法转染HEp-2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和增殖后得到重组腺病毒rAdV3△E3-HA,并且通过病变观察、扫描电镜、RT-PCR、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基因组的包装和HA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将HA基因克隆入pSK-CMV获得重组穿梭质粒pSK-CMV-HA,线性化的pSK-CMV-HA与pBRAdV3△E3同源重组后获得pBRAdV3△E3-HA,线性化的pBRAdV3△E3-HA转染HEp-2细胞观察到细胞病变和HA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带有H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V3△E3-HA,为B型流感病毒-3型腺病毒二联活苗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流感病毒 HA基因 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病毒N蛋白的表达与DNA疫苗的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向开军 曾其毅 +2 位作者 丁勇强 朱冰 周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1-733,737,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N蛋白,并构建其DNA疫苗。方法:构建含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QEN,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N蛋白。采用Ni2+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将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B中,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SecN。...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N蛋白,并构建其DNA疫苗。方法:构建含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QEN,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N蛋白。采用Ni2+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将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B中,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SecN。以其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并用ELISA法检测其与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N蛋白及天然全病毒N蛋白的反应性。结果:重组N蛋白能与DNA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以及SARS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SARS-CoV病毒颗粒也可与DNA疫苗免疫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重组N蛋白保留了病毒的一些特异性抗原表位,可作为用ELISA法检测SARS-CoV的抗原。构建的DNA疫苗可在小鼠体内产生高效价的抗SARS病毒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从而为该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N蛋白 表达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Cγ1在大肠癌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秀梅 华亮 罗深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研究磷脂酶Cγ1(PLCγ1)在大肠癌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免疫细胞化学,酶谱分析及RT-PCR等技术,分析了大肠癌细胞LoVo中,PLCγ1在表皮生长因子(EGF)刺激下对相关信号分子核因子-KappaB(NF-κB)、... 目的研究磷脂酶Cγ1(PLCγ1)在大肠癌细胞中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免疫细胞化学,酶谱分析及RT-PCR等技术,分析了大肠癌细胞LoVo中,PLCγ1在表皮生长因子(EGF)刺激下对相关信号分子核因子-Kappa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的活性与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GF处理组胞核阳性率显著增高,从26.91%±2.84%升高至40.83%±4.36%,而2.5μmol/LU73122处理组中胞核的阳性率则降低至12.20%±1.89%。同时,EGF刺激前若以2.5μmol/LU73122预处理,胞核阳性的细胞与只用EGF处理组相比也显著减少,从40.83%±4.36%降至18.21%±1.34%。EMSA结果显示,EGF处理细胞后可以增强NF-κB的活性,而U73122则可部分抑制其活性。RT-PCR结果表明,EGF处理细胞后,PLCγ1和NF-κB对于MMP-2与TIMP-2在mRNA水平的表达无显著影响。酶谱分析结果同时表明EGF处理细胞后,PLCγ1和NF-κB对于MMP-2酶原的表达及激活也无显著影响。结论在大肠癌细胞LoVo中,EGF可作为PLCγ1的上游刺激物,NF-κB作为其下游分子参与PLCγ1作用的发挥,而MMP-2、TIMP-2则不参与PLCγ1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γ1 信号传导 NF-ΚB 明胶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