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与宫体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饶金 叶倩 +4 位作者 张江宇 郜红艺 吴坤河 李辉斌 赖日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宫体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差异。方法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8例宫颈内膜样腺癌和76例宫体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宫体子宫内... 目的探讨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宫体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差异。方法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8例宫颈内膜样腺癌和76例宫体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宫体子宫内膜样腺癌在组织学形态上相似。两组标本的免疫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vimentin(0,95.45%)、CEA(100%,45.45%)、p53(12.50%,31.82%)、ER(0,54.54%)、PR(0,60.61%)、Ki-67(75.0%,12.12%)、HPV16/18(100%,3.03%)、p16(100%,46.97%)、Cam5.2(12.50%,62.12%)。两者相比,vimentin、CEA、ER、PR、p16、Ki-67、HPV16/18、PAS、Cam5.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5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免疫标记物vimentin、CEA、ER、PR、p16、Ki-67、HPV16/18、PAS、Cam5.2检测是鉴别宫颈和宫体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一种重要的有效方法,p53可作为辅助鉴别的免疫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样腺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腺母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饶金 叶倩 +4 位作者 张佳立 张江宇 郭玉娟 彭海艳 郜红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7-1078,共2页
患者女性,18岁,因青春期一直无月经来潮,近两年出现周期性下腹胀痛及腰骶部不适入院,临床诊断:原发性闭经。专科查体:第二性征发育差,双侧乳房无明显发育,幼女型外阴,棉签探入盲端长约7.0 cm。彩超示:子宫形态失常,宫腔及阴道上段... 患者女性,18岁,因青春期一直无月经来潮,近两年出现周期性下腹胀痛及腰骶部不适入院,临床诊断:原发性闭经。专科查体:第二性征发育差,双侧乳房无明显发育,幼女型外阴,棉签探入盲端长约7.0 cm。彩超示:子宫形态失常,宫腔及阴道上段内见密集光电声像,大小7.3 cm ×1.2 cm。MR示:盆腔内膀胱直肠间巨大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大小8.5 cm ×7.5 cm ×6.0 cm 。腰3、4水平,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间可见增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AFP 8917 ng/ml,HCG 22.7 IU/L。染色体检查:46,XY。行双侧附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性腺母细胞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倩 饶金 +4 位作者 易艳平 桂月娥 李辉斌 廖雨荷 赖日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tion cytology,FNAC)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 086例乳腺肿块行FNAC涂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评估肿块性质,其中221例获得术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 221例乳腺肿块的FNAC与组织...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tion cytology,FNAC)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 086例乳腺肿块行FNAC涂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评估肿块性质,其中221例获得术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 221例乳腺肿块的FNAC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分析,诊断符合率为96.83%,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86.36%,对良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为99.44%,假阴性率(漏诊率)为13.64%,假阳性率(误诊率)为0,潜在假阳性率为0.56%;阳性预测值为97.44%,阴性预测值为96.70%。结论乳腺肿物FNAC检测可准确反映乳腺病变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针穿刺 细胞学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