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既有道路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设计研究
1
作者 白玉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5期143-147,162,共6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逐渐扩大和绿色交通出行理念的日益普及,慢行交通尤其是自行车交通开始回归。如何让自行车重新拿回通行路权,成为自行车复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文章介绍了广州市非机动车道发展建设历程,指出目前...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逐渐扩大和绿色交通出行理念的日益普及,慢行交通尤其是自行车交通开始回归。如何让自行车重新拿回通行路权,成为自行车复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文章介绍了广州市非机动车道发展建设历程,指出目前存在连续性差、精细化程度低、路权保障不足等问题,提出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和空间、型式等要求。基于路权分配理论,以人本化、精细化为目标,分别对既有道路路段、交叉口和公交站提出具体的改造提升设计指引,通过道路空间再分配指导非机动车道改造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车车道 既有道路 路权 改造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轨道交通分区票制适应性研究
2
作者 李晓玉 张森 +2 位作者 吕利民 苏跃江 谭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6-310,316,共6页
[目的]分区票制在欧洲轨道交通系统中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但在我国诸多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尚未有实践。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轨道上都市圈的加速形成,需对分区票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分区票制在我国城市及都市圈轨道... [目的]分区票制在欧洲轨道交通系统中有着较为普遍的应用,但在我国诸多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尚未有实践。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轨道上都市圈的加速形成,需对分区票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分区票制在我国城市及都市圈轨道交通的适应性进行深入探讨。[方法]经调研国外城市分区票制票价的应用案例,总结分区票制实践特点,以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为例,提出分区票制票价方案设想,并以计程票制票价为参照,从分区方案划定、计价路径设定、票价规则制定、票价公平性及票务保障能力等方面,综合探讨分区票制在我国城市及都市圈轨道交通的适应性。[结果及结论]探讨研究的结果表明,都市圈轨道交通实施分区票制,可鼓励区内多次无缝换乘,有利于都市圈轨道交通票制票价的一体化发展,但在分区边缘的设定、票价规则(基础票价及跨区票价)的制定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且分区票制对区域的土地利用形态存在要求,并可能降低企业票款的保障能力、改变城市轨道交通的计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轨道交通 分区票制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都市背景下广州市常规公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3
作者 易智君 钟志新 +1 位作者 崔昂 苏跃江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
紧紧围绕常规公交服务质量,从居民出行的角度建立一套公交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从而综合反映公交服务水平。具体从乘客的体验,对步行、候车、乘车、换乘四个环节的公交服务水平进行量化,把握各环节公交服务水平及服务短板,为公交由“规模... 紧紧围绕常规公交服务质量,从居民出行的角度建立一套公交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从而综合反映公交服务水平。具体从乘客的体验,对步行、候车、乘车、换乘四个环节的公交服务水平进行量化,把握各环节公交服务水平及服务短板,为公交由“规模增长”向“品质提升”的转型提供依据,从而为后续公交的线网优化、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都市 常规公交 服务质量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票价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晓玉 苏跃江 +1 位作者 胡郁葱 谭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9,共6页
在四网融合背景下,联通城际铁路和地铁票务系统,实现付费区无缝换乘对于轨道交通票价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国内外付费区换乘票制票价的实践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地铁线网票价的发展基础,探讨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城... 在四网融合背景下,联通城际铁路和地铁票务系统,实现付费区无缝换乘对于轨道交通票价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国内外付费区换乘票制票价的实践经验,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地铁线网票价的发展基础,探讨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城际铁路和地铁的换乘模式与票制,分析计程票制下城际铁路和地铁计价、跨制式和跨区段计价等不同策略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付费区换乘模式及同制式跨区段采取“不分段、不重新起步”和跨制式采取“分段、重新起步”的计价策略更符合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票价的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轨道交通 票价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非机动车车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5
作者 白玉 《交通与运输》 2022年第6期78-82,共5页
通过开展广州市中心城区主次干路非机动车车道现状调查,摸清非机动车车道发展现状,并对非机动车车道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发展现状和合理性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连续性差、路权保障不足、宽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被侵占现象严重等问题... 通过开展广州市中心城区主次干路非机动车车道现状调查,摸清非机动车车道发展现状,并对非机动车车道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发展现状和合理性进行评价,指出其存在连续性差、路权保障不足、宽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被侵占现象严重等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强化路权”“应设尽设”等原则,基于路权分配提出完善标志标线、增设物理隔离设施、拓宽或新增非机动车车道等优化策略。此外,结合新形势下城市交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下一步非机动车道发展策略,为科学建设和完善非机动车车道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车车道 慢行交通 路权 品质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公交立体停车场布局规划方法研究——以广州为例
6
作者 刘浦 余二威 刘兆强 《交通与港航》 2023年第1期69-76,共8页
国内大城市在土地资源紧张和公交设施需求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公交停车场由传统的“平面式”向“立体化”发展是解决公交车停放和充电两大需求的最有效途径。该文明确了新时代公交立体停车场的功能和分类,并以广州的探索和实践为例,通过... 国内大城市在土地资源紧张和公交设施需求增加的双重压力下,公交停车场由传统的“平面式”向“立体化”发展是解决公交车停放和充电两大需求的最有效途径。该文明确了新时代公交立体停车场的功能和分类,并以广州的探索和实践为例,通过分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城市交通整体的角度,提出了公交立体停车场的选址原则和规划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落地实施的布局规划“四步骤法”,即需求预测、用地摸查、综合评价、确定方案,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广州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停车场 公共交通 立体交通 布局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城市高速公路运营期碳排放治理措施研究
7
作者 李军生 潘延晖 +3 位作者 罗永强 时权 崔昂 苏跃江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5期38-43,58,共7页
以“双碳”目标为背景,全面分析了城市高速公路节能降碳框架,探讨城市高速公路运营期交能融合降碳增效的主要形态与模式,以广台高速为依托,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探索交通融合系统的技术方案、建设投资、营运成本及收益情况,... 以“双碳”目标为背景,全面分析了城市高速公路节能降碳框架,探讨城市高速公路运营期交能融合降碳增效的主要形态与模式,以广台高速为依托,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探索交通融合系统的技术方案、建设投资、营运成本及收益情况,论证其技术经济可行性,打造城市高速公路线性基础设施交能融合标杆示范项目,为高速公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高速公路 应用场景 投资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出行焦虑的异质小汽车通勤者早高峰出发时刻选择研究
8
作者 胡郁葱 骆明明 +2 位作者 潘雷 凌美宁 卢晓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24,共11页
将私人小汽车通勤者划分为Ⅰ类堵车焦虑型和Ⅱ类准点焦虑型两种类型,引入出行敏感系数(堵车焦虑系数、准点焦虑系数)和瓶颈忍耐系数来刻画两类通勤者的出行焦虑程度,在标准瓶颈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出行成本函数,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单一... 将私人小汽车通勤者划分为Ⅰ类堵车焦虑型和Ⅱ类准点焦虑型两种类型,引入出行敏感系数(堵车焦虑系数、准点焦虑系数)和瓶颈忍耐系数来刻画两类通勤者的出行焦虑程度,在标准瓶颈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出行成本函数,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单一线路和混行线路下的出发率、高峰期起止时刻和通勤者构成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当道路上仅有某一类通勤者存在时,堵车焦虑系数、瓶颈忍耐系数以及准点焦虑系数的增加均会使单一线路通勤者的系统总感知出行成本降低;混行情形1中Ⅱ类通勤者的准点焦虑系数增大时,该类通勤者数量增加,系统总感知出行成本减小,高峰期前移,瓶颈忍耐系数增大时,系统总感知出行成本减少,高峰期后移;混行情形2中Ⅰ类通勤者的堵车焦虑系数与瓶颈忍耐系数对该类群体数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不同瓶颈忍耐系数与堵车焦虑系数的组合下,该类群体的吸引力呈现单调减小、先减后增和单调增加三种不同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焦虑 瓶颈模型 异质小汽车通勤者 堵车焦虑系数 瓶颈忍耐系数 准点焦虑系数 早高峰 出发时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非机动车道改造提升设计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白玉 《交通与运输》 2023年第5期8-13,共6页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逐渐扩大和绿色出行理念的日益普及,非机动车出行需求快速增长,尤其在道路资源紧缺型城市,与传统机动车运行冲突显著。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改造提升既有道路非机动车道空间,建立连续、安全的非机动车通行体...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逐渐扩大和绿色出行理念的日益普及,非机动车出行需求快速增长,尤其在道路资源紧缺型城市,与传统机动车运行冲突显著。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改造提升既有道路非机动车道空间,建立连续、安全的非机动车通行体系十分必要。以道路资源紧缺型城市广州为例,分析目前非机动车道发展现状特征,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深层次根源,从规范突破、需求分析、资源协调等方面提出非机动车道空间改造提升策略,并制定非机动车道设置技术要点,以实例为支撑,给出改造策略具体方案,指导改造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资源 非机动车车道 路权 改造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汽车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
10
作者 苏跃江 《城市交通》 2022年第6期8-8,共1页
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网约车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交通的供需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出行方式也呈现更多样化的选择。对比之下,便捷、可靠、品质出行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公共汽车交通的... 近年来,随着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网约车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城市交通的供需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出行方式也呈现更多样化的选择。对比之下,便捷、可靠、品质出行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公共汽车交通的便捷性、可靠性不足等短板形成反差。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高峰时段的平均候车时长均超过8 min,两端接驳时间占全过程出行时耗超过35%。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公交企业通过减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企业 共享单车 供需格局 电动自行车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交通 出行时耗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属性数据的出行碳排放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跃江 温惠英 +3 位作者 袁敏贤 吴德馨 周芦芦 漆巍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3,共11页
准确分析居民出行方式的碳排放及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是精准制定交通减排措施的基础。根据居民出行调查的家庭属性、个人属性、出行属性和环境属性等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基于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构... 准确分析居民出行方式的碳排放及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是精准制定交通减排措施的基础。根据居民出行调查的家庭属性、个人属性、出行属性和环境属性等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基于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构建了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合出行活动水平、各种能源类型的碳排放系数、标准煤系数等参数,构建了基于居民属性数据的出行碳排放预测模型;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居民出行方式和碳排放总量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重要因素敏感性。结果表明:基于居民属性数据构建的碳排放预测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测各种出行方式的碳排放,较好地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和敏感性,以及全面揭示出行行为、出行方式和出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其中,起终点距最近公交站的距离或距最近地铁站的距离、自驾车费用、出行距离等是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当起终点距最近地铁站距离下降55%时,地铁出行竞争力随着距离缩短而明显提升;在公交站点密度较大的区域,起终点距最近公交站距离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不敏感;当碳排放费用增加400%时为居民出行方式和碳排放的转折点,超过转折点后小汽车出行方式难以转移;当出行距离下降幅度在90%以内时,碳排放下降速度最快,最大降幅为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居民属性数据 出行方式预测 碳排放预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和居民属性数据的出行方式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跃江 温惠英 +2 位作者 袁敏贤 吴德馨 漆巍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传统的效用理论模型以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忽略了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肢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以及部分效用相互补偿性。基于集成学习的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表达出行效用的个体偏好、差异性和补偿性,解决了不同出行特征影响因素... 传统的效用理论模型以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忽略了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肢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以及部分效用相互补偿性。基于集成学习的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表达出行效用的个体偏好、差异性和补偿性,解决了不同出行特征影响因素对于不同人群有不同效用表征问题。本文依托大样本居民属性数据,针对不同个体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感知差异,结合居民出行调查的个人属性、出行属性及环境属性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个体级居民的出行特征向量;研究构建基于集成学习方法的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模型;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这4个指标,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针对部分出行属性相似导致细分的出行方式判别精度不高,按照大类方式、慢行交通、公共交通、个体机动化交通这4个类别构建层次化LightGBM(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模型,并对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Random Forest、LightGBM、层次化LightGBM这4个模型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ightGBM模型预测慢行交通、公共交通、个体机动化等三大类出行方式的平均准确率约为87%,其中慢行交通方式预测准确率最高,为92%;预测精细化出行方式平均准确率约为78%,其中步行方式预测准确率最高,为89%;LightGBM模型适用于城市级的居民出行方式预测,是一种有效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集成学习 居民属性数据 特征向量 出行方式预测模型 LightG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汽车票价体系和补贴机制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跃江 周芦芦 +1 位作者 胡郁葱 李晓玉 《城市交通》 2022年第6期46-55,共10页
票价体系和财政补贴机制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和财政优先的重要手段。从公共管理视角阐述公共交通服务的四大特性,梳理其发展定位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中国主要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体系、运营模式、补贴机制等方面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 票价体系和财政补贴机制是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和财政优先的重要手段。从公共管理视角阐述公共交通服务的四大特性,梳理其发展定位的演变过程。对比分析中国主要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体系、运营模式、补贴机制等方面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构建与乘客出行特征相适应的票价体系、乘客出行费用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匹配的票价优惠模式以及动态调节机制,可为公共汽车线网优化奠定基础;建立成本约束、综合考核、经营分享等机制以及精细化补贴模式,有利于促进公共汽车企业降本增效。以广州市597条公共汽车线路为例进行分析显示,乘客满意度达到83分是运营成本和满意度的拐点,应避免为追求满意度无限提高运营成本导致政府补贴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汽车 票价体系 补贴机制 运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数据时间跳变的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晓杰 《交通与运输》 2022年第4期43-46,共4页
针对GPS数据时间跳变问题引起的行程时间、行程速度以及车辆运行状态变化识别等指标的计算错误,提出基于轨迹连线的时间跳变点修正方法。修正过程主要包括依据时间变量对GPS数据排序、跳变点识别并编号、跳变点修正以及修正效果评价。... 针对GPS数据时间跳变问题引起的行程时间、行程速度以及车辆运行状态变化识别等指标的计算错误,提出基于轨迹连线的时间跳变点修正方法。修正过程主要包括依据时间变量对GPS数据排序、跳变点识别并编号、跳变点修正以及修正效果评价。以西安市出租车GPS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该方法修正后,数据中跳变错误点的比例从原始的6.5%降至0.5%,车辆轨迹连线偏离度由7.0%降至1.3%,该方法修正效果好,有效提高了指标计算的准确性以及基于该指标研究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租车GPS 大数据 时间跳变 异常值 轨迹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化分区的停车发展方向及发展政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静 杨其芝 《交通与运输》 2022年第6期87-92,共6页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道路负载能力有限,各城市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合理供应停车设施,引导交通需求,逐步形成与城市资源条件和土地利用相协调,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可持续停车发展模式,才是缓解停...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道路负载能力有限,各城市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合理供应停车设施,引导交通需求,逐步形成与城市资源条件和土地利用相协调,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可持续停车发展模式,才是缓解停车供需矛盾的关键。首先,分析停车区域划分影响因素;其次,对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开发强度、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停车供需情况等3个层面叠加分析,建立城市停车差异化分区规则;最后,基于差异化分区特征评估城市停车发展方向,并以广州市为例,在城市兴趣点(POI)和广州停车现状特征基础上讨论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和适应性,提出城市停车分区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停车 停车分区 差异化分区 停车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