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广州低效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优化方法与实践
1
作者 马小毅 刘明敏 +1 位作者 何鸿杰 江雪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95,共11页
低效轨道交通站点已成为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在规划阶段通过轨道交通与国土空间的协调治理效果显著。目前各城市规划编制正处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向详细规划传导的阶段,是国土空间与交通协调的机遇期。以摆脱低客... 低效轨道交通站点已成为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在规划阶段通过轨道交通与国土空间的协调治理效果显著。目前各城市规划编制正处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向详细规划传导的阶段,是国土空间与交通协调的机遇期。以摆脱低客流状态的海傍等站为研究对象,基于多目标求解理念,从开发强度、设施占用和开发效益的角度提出数学优化方法,合理调整站点周边的用地容积率,实现客流规模的提升。以海傍和萧岗站为例分别进行验证和应用研究,证明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研究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优化的精度和实时性,有助于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重要交通设施可持续运营和周边土地利用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低效站点 国土空间规划 土地利用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的地价溢出效应研究——以广州市地铁TOD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滕丽 蔡砥 +2 位作者 钟楚捷 姜磊 吴梦霞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1010,共10页
地铁TOD开发是一种融合地铁交通和城市开发为一体的城市开发模式,对实现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地铁TOD溢出表现在TOD站域内部和站域之间,开展地铁TOD溢出研究对合理制定城市基准地价和构建公共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补偿机制具有... 地铁TOD开发是一种融合地铁交通和城市开发为一体的城市开发模式,对实现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地铁TOD溢出表现在TOD站域内部和站域之间,开展地铁TOD溢出研究对合理制定城市基准地价和构建公共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补偿机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提出了测度TOD开发溢出效应的方法和策略,并以广州220个地铁TOD站域为样本,将TOD开发5D原则转化的17个量化指标作为影响地价的潜在因素,构建了包含TOD开发溢出效应的回归模型,验证了其开发对不同类型用地地价的影响和溢出作用。研究结果显示:①将TOD开发的5D原则转化为可计算变量,为地价的影响因子提供了理论基础;②通过空间回归模型捕捉地铁TOD站域之间的地价溢出,同时向空间回归模型引入虚拟变量捕捉地铁TOD站域内的地价溢出是一种测度地铁TOD溢出的有效途径;③以地铁TOD站域为空间单元的广州市地价空间分布在市域和站域2个尺度上均表现为圈层结构和遵循距离衰减规律,但是分类型用地地价的空间分布模式在不同类型的TOD站域存在差异;④广州市从2010—2019年,除了办公地价在TOD站域内不存在溢出效应外,商业地价、住宅地价和工业地价均存在TOD站域之间和站域内的正溢出效应。相对于2010年,2019年TOD站域之间的溢出弱化,站域内部的溢出增强。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规划TOD廊道;根据TOD站域功能确定各类型土地的合理比例;优先开发近地铁站点的商业和住宅用地;考虑站域开发溢出效应,建立TOD站域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TOD 城市基准地价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系统协调性评价方法研究
3
作者 马小毅 何鸿杰 刘明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3,共8页
为促进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形成高水平互动,文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改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节点场所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代入广州实际数据,具象化描述了节点场所模型存在的4个缺陷。对应国... 为促进城市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形成高水平互动,文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场所模型改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首先分析节点场所模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适用性,并代入广州实际数据,具象化描述了节点场所模型存在的4个缺陷。对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各类场景,在后台数据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针对性地提出了易于理解、分层递进的协调性评价方法。通过广州市研究案例的校验和应用,协调性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城镇边界确定、城市总体及重要片区体检、城市更新与改造等不同尺度的规划实践,能丰富评价国土空间利用与交通系统互动的技术工具,为交通专项规划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交通系统 协调性 节点场所模型 后台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构建期大城市交通实践与探索——以广州市第三轮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小毅 张海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05,共6页
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广州市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试点工作,在建设交通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要求下,历时两年完成了第三轮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首先,梳理了影响城市交通发展的城市、人、技术和环境等因素发生的阶段性变化,认为以... 为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广州市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试点工作,在建设交通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要求下,历时两年完成了第三轮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首先,梳理了影响城市交通发展的城市、人、技术和环境等因素发生的阶段性变化,认为以往城市交通规划定位和内容面临变革。其次,基于规划实践经验,提出大城市交通规划应明确更高层次的引领性、聚焦更精准的科学性、体现更权威的政策性等应对思路。最后,总结了战略规划的规划意义、组织形式创新与效果、主要成果特点等,充分体现出国土空间规划构建期大城市系统开展交通专项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交通规划 战略规划 交通强国 城市交通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交通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作用——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江雪峰 马小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3,共8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的融合。三大规划各具特点,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交通规划作为利用和引导国土空间的关键变量,在三大规划融合中可以发挥促进融合的关键作用。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的融合。三大规划各具特点,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交通规划作为利用和引导国土空间的关键变量,在三大规划融合中可以发挥促进融合的关键作用。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充分重视交通规划的关键作用,探索应用三步协同法,发挥交通规划在调和用地矛盾、引导产业协同和引领城市定位提升方面的关键作用,促进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保值增值。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对空间多元化价值的深入认识,有必要对交通规划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作用与技术方法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30
6
作者 吴超 王其东 李珊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2,124,共7页
践行新型城镇化,健康、安全是首要保障,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十分关键。"可达性"是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本文以广州市为例,通过构建"最短路径模型"和"最大覆盖范围模型",定量分析"可... 践行新型城镇化,健康、安全是首要保障,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十分关键。"可达性"是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本文以广州市为例,通过构建"最短路径模型"和"最大覆盖范围模型",定量分析"可达性",优化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并用"交通等时线"模型对交通效率进行了评价。结论表明,基于"可达性"分析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取得较高的使用效率,确保公共设施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布局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尹彦博 何必胜 +3 位作者 陈鹏 张博健 鲁工圆 张光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9,209,共10页
编组站工作组织是铁路货物运输关键环节,为提升编组站运营效率,加快货物周转,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模型。结合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与编组站工作组织内容,分别设计本务机车、调机、车辆和列车智能体以及其智能... 编组站工作组织是铁路货物运输关键环节,为提升编组站运营效率,加快货物周转,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模型。结合多智能体仿真技术与编组站工作组织内容,分别设计本务机车、调机、车辆和列车智能体以及其智能呼叫机制、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以及智能体转换功能,从环境建模和行为建模2个维度构建了编组站智能体仿真模型,实现到达解体列车、自编始发列车和无改编中转列车的作业模拟,并能有效满足编发线列车出发功能以及移动单元的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使得仿真模型更贴合编组站的实际工作。最后,通过对实际的单向混合式二级三场编组站进行实例分析,不仅验证了仿真模型及动态进路选择与调度机制的有效性,而且通过实验分析了解编顺序与小运转列车占比对编组站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智能体仿真技术能有效进行编组站工作组织仿真,该仿真模型对于指导编组站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运 编组站仿真 多智能体技术 进路选择 解编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站交通枢纽片区交通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规划探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其东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铁路枢纽周边片区不仅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功能片区,还是城市重要的公共节点,作为交通主导地区,对交通组织、景观环境等较城市一般地区有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广州站交通枢纽片区为例,基于对交通站场周边地区现存问题的分析,从站场周边功能... 铁路枢纽周边片区不仅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功能片区,还是城市重要的公共节点,作为交通主导地区,对交通组织、景观环境等较城市一般地区有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广州站交通枢纽片区为例,基于对交通站场周边地区现存问题的分析,从站场周边功能安排、城市与站场的一体化衔接、周边开发和门户形象塑造等方面提出了交通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规划方案,推动了广州站周边地区城市功能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主导地区 交通规划与城市设计 一体化规划 广州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施的公共停车场用地规划方法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波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7-111,共5页
公共停车场规划不合理是制约推进停车场建设和发挥交通调节作用的关键。在剖析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公共停车场用地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城市整体角度出发,对公共停车场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和公共停车场规划理念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面... 公共停车场规划不合理是制约推进停车场建设和发挥交通调节作用的关键。在剖析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公共停车场用地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城市整体角度出发,对公共停车场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作用和公共停车场规划理念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面向实施的"四步骤"公共停车场用地优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州市公共停车场控制性规划的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公共停车场 用地控制 实施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需平衡的广州市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探索 被引量:12
10
作者 卞芸芸 黄嘉玲 郑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130,共7页
文章以公共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并从消费的日常性和必要性两个维度,将充电需求分为基础需求、补充需求、偶然需求和应急需求,提出以需定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思路,同时根据广州市的实践,制定了符合广州市实际的充电桩空间布局方案,以... 文章以公共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并从消费的日常性和必要性两个维度,将充电需求分为基础需求、补充需求、偶然需求和应急需求,提出以需定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思路,同时根据广州市的实践,制定了符合广州市实际的充电桩空间布局方案,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需定供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规划布局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站城融合的广州铁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邓毛颖 徐士伟 房庆恒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83,共6页
铁路客运枢纽作为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点,其布局影响城市运行的综合效能,需立足与城市的整体关系进行优化和完善。梳理中心城市以站城融合视角开展铁路枢纽布局规划优化的必要性,分析铁路站城融合现状,提出普速铁路外迁、高速... 铁路客运枢纽作为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点,其布局影响城市运行的综合效能,需立足与城市的整体关系进行优化和完善。梳理中心城市以站城融合视角开展铁路枢纽布局规划优化的必要性,分析铁路站城融合现状,提出普速铁路外迁、高速铁路引入中心城区和多站布局、互联互通的优化策略。以广州为例,提出主城区改造及新增客站,外围城区多站布局、分方向把口,形成互联互通的运输格局,运行组织上实现普速铁路外迁、高速铁路引入中心城区、货运铁路外绕等建议,为站城融合发展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铁路客运枢纽 站城融合 布局规划 中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思考与广州探索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小毅 刘明敏 卢泰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26,共5页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实践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都市圈轨道交通已成为实现都市圈时空高效组织和交通一体化的必要条件。目前,中国以超大城市为中心、1h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都市圈已初具雏形,尤其以广州为中心的都... 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实践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都市圈轨道交通已成为实现都市圈时空高效组织和交通一体化的必要条件。目前,中国以超大城市为中心、1h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都市圈已初具雏形,尤其以广州为中心的都市圈已发展相对成熟。基于都市圈内涵辨析,总结国外都市圈及轨道交通发展的相关经验,分析目前国内都市圈跨城通勤出行及轨道交通特征,回顾广州在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方面3个阶段的探索历程,总结经验并重点提出需要注意的4个方面,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和有条件地区编制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都市圈 轨道交通 规划 通勤出行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引导发展(TOD)模式在广州市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橘云 马小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30,共5页
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目标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以广州市华南板块为例,探讨了TOD模式在我国实践的效果,总结了TOD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TOD目标的实现,需要解决体制和机制创新,规划设计... 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目标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以广州市华南板块为例,探讨了TOD模式在我国实践的效果,总结了TOD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TOD目标的实现,需要解决体制和机制创新,规划设计技术手段更新,土地开发实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引导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049的广州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14
作者 杨锐烁 张海霞 +1 位作者 熊文婷 马小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4-59,共6页
分析交通战略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总结广州市过去三轮交通发展战略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紧扣交通与产业、空间、民生、资源、科技五大维度的内在关系,分析全球城市产业组织、区域空间拓展、民生出行需求、资源紧约束、新技术发展对新时期... 分析交通战略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总结广州市过去三轮交通发展战略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紧扣交通与产业、空间、民生、资源、科技五大维度的内在关系,分析全球城市产业组织、区域空间拓展、民生出行需求、资源紧约束、新技术发展对新时期广州交通的要求,借鉴世界级城市交通发展历程,明确面向2049年的新一轮交通战略思路,提出全面提升“海空铁”枢纽能级、建设多层次立体化的区域交通网、明确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模式、推进交通系统数字化融合赋能四大战略任务,支撑广州建设人人出新出彩中心型世界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战略 广州 供应链 空间 全龄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交通容量分析的公交优先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安 李发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基础设施扩容为主的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成为目前各大城市普遍采取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存在资金和建设时间持续问题,如何对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重新划分成为治堵工作的关键.本文以综合交通模型为基础,形... 基础设施扩容为主的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成为目前各大城市普遍采取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存在资金和建设时间持续问题,如何对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重新划分成为治堵工作的关键.本文以综合交通模型为基础,形成以地面公交路权优先为突破口的交通系统容量优化方法,提出交通系统人次容量定义,构建度量舒适性和可控性的评判标准,建立层次化的公交专用道布设方法,动态调整地面公交和小汽车的路网资源比,保障地面公交路权,达到小汽车和公交出行时耗的相对均衡,实现交通的个体最优向系统最优的转化,形成一条落实公交优先的新路径.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将容量分析技术应用到实际路网,提出以公交专用道方案为主的道路资源定量分配方案,落实公交优先,指导广州市交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系统容量 公交路权优先 道路资源分配 出行时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佛同城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吴羽 贺崇明 谢志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83-91,共9页
交通融合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广佛同城交通发展特征分析,研判广佛同城交通一体化发展趋势与挑战。以交通出行需求为导向,提出广佛同城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策略,构筑“共规、共建、共管、共享”的广佛同城交通一... 交通融合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广佛同城交通发展特征分析,研判广佛同城交通一体化发展趋势与挑战。以交通出行需求为导向,提出广佛同城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策略,构筑“共规、共建、共管、共享”的广佛同城交通一体化战略方案,打迄以“三港(空港、海港、铁路港)双网(高快速路网、轨道交通网)”为骨架、多层次交通枢纽互联互通、多模式交通一体融合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佛同城 交通一体化 道路网络 轨道交通 交通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与国土空间协同评价方法及应用——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胜庆 刘花 +2 位作者 顾宇忻 刘明敏 王新宁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5,共11页
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对交通的新要求,以及当前交通评价存在的若干不足,提出以交通与国土空间协同发展为核心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定性协同、定量协同、权重判定和协同评价四个阶段,并通过广州市的实践经验,阐述各个阶段技术方法。其中,定... 分析国土空间规划对交通的新要求,以及当前交通评价存在的若干不足,提出以交通与国土空间协同发展为核心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定性协同、定量协同、权重判定和协同评价四个阶段,并通过广州市的实践经验,阐述各个阶段技术方法。其中,定性协同是研究用地性质、产业功能、国土空间、交通主导方式四者之间关系,明确不同国土空间分区的主导交通方式;定量协同是研究国土空间分区的主导交通指标目标值;权重判定是确定国土空间分区内部若干主导交通指标的权重;协同评价是以交通小区为统计单元,借助城市交通模型,对比国土空间分区的主导交通指标现状值与目标值,结合权重进行汇总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分区 国土空间 主导交通指标 协同评价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车和调车作业兼备的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计划编制研究
18
作者 伍强 刘思序 +1 位作者 胡睿华 张英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5,114,共8页
到发线运用是铁路客运站作业组织的核心,其计划编制的优劣直接影响车站作业组织的效率;在铁路客运站作业中,行车和调车作业并存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编制行车和调车作业兼备的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计划尤为重要。统筹考虑到发线与咽喉... 到发线运用是铁路客运站作业组织的核心,其计划编制的优劣直接影响车站作业组织的效率;在铁路客运站作业中,行车和调车作业并存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编制行车和调车作业兼备的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计划尤为重要。统筹考虑到发线与咽喉占用、客车车底取送、单机走行换挂等约束,以最大化到发线运用的均衡性为优化目标,构建行调作业兼备的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计划编制模型,并设计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求解方法。最后,以某枢纽型客运站某时段作业列车为背景,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与算法可兼顾车站行车和调车作业,编制出均衡性和稳健性较好的到发线运用计划,能够为铁路客运站到发线运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发线运用 调车作业 铁路客运站 计划编制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广、南广高速铁路对广州城市综合交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明敏 金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60,共4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城市综合交通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贵广、南广高速铁路开通前后对广州城市综合交通的影响为例,从加强区域城市联系、优化城市居民出行结构、提升高速铁路出行预期、强化枢纽设施集疏运条件等方面进...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城市综合交通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贵广、南广高速铁路开通前后对广州城市综合交通的影响为例,从加强区域城市联系、优化城市居民出行结构、提升高速铁路出行预期、强化枢纽设施集疏运条件等方面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充分显示出高速铁路在城市综合交通中的集聚功能,对城市综合交通发展具有长期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联系 居民对外出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地铁5号线与广州轨道交通线网衔接通道方案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龚龑 谢志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6-139,共4页
在城区构建大容量的跨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提升运输效率、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佛山地铁5号线与广州轨道交通线网衔接通道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通道功能定位以及衔接规划的原则,然后分析比较了不同通道衔接点... 在城区构建大容量的跨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提升运输效率、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佛山地铁5号线与广州轨道交通线网衔接通道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通道功能定位以及衔接规划的原则,然后分析比较了不同通道衔接点的通道长度、通道功能、客流情况、工程投资等,提出佛山地铁5号线应采用多线多点的衔接模式接入广州线网,最后从通道走向及站位入手,深入分析不同通道方案实施的难点。推荐采用换乘便捷的滘口站南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市轨道交通 线网 衔接通道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