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毅生 沈家亮 陈德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资料与方法 37例中,9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4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生殖细胞瘤占70.3%(26/37),其中精原细胞瘤占54.1%(20/37),非精原... 目的探讨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资料与方法 37例中,9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4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生殖细胞瘤占70.3%(26/37),其中精原细胞瘤占54.1%(20/37),非精原细胞瘤占16.2%(6/37);非生殖细胞瘤占10.8%(4/37);肿瘤样病变占18.9%(7/37)。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多呈实性非均质性回声团块表现,肿瘤多见丰富血流;肿瘤样病变无血流。MRI、CT检查见肿瘤呈不同程度强化,肿瘤样病变无明显强化。精原细胞瘤的MRI、CT征象与其他肿瘤有明显不同。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睾丸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术前评估及预后追踪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弓状韧带压迫腹腔动脉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晚君 徐海 +3 位作者 林秀蓬 吴美仙 沈家亮 赖振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正中弓状韧带(MAL)压迫是引起腹腔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常见的原因,无症状的MAL压迫腹腔动脉所致狭窄常被漏诊。本文探讨MAL压迫腹腔动脉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征象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26例MAL压迫腹腔动脉患者,其中11例有临床症状... 目的正中弓状韧带(MAL)压迫是引起腹腔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常见的原因,无症状的MAL压迫腹腔动脉所致狭窄常被漏诊。本文探讨MAL压迫腹腔动脉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征象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26例MAL压迫腹腔动脉患者,其中11例有临床症状,15例无临床症状,回顾性分析其多层螺旋CT征象。结果 26例MAL压迫腹腔动脉患者中,14例(53.8%)腹腔动脉自腹主动脉发出的位置位于L1椎体上1/3;腹腔动脉狭窄组与腹腔动脉无狭窄组间腹腔动脉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征象:26例腹腔动脉狭窄矢状位可见动脉前壁凹陷,典型者呈钩形;横断面21例可见腹腔动脉狭窄、12例带状影;狭窄后管腔轻度扩张20例;有侧支循环8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腹腔动脉的位置和MAL压迫腹腔动脉所致狭窄的征象,为临床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动脉 缩窄 病理性 正中弓状韧带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X线、MSCTA和DSA影像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沈家亮 刘毅生 +2 位作者 李晚君 吴美仙 谭志坚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26-29,62,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X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以提高其诊断能力。方法 80例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进行足部正位、斜位照片,23例行双下肢动脉MSCTA检查,15例行患侧下肢动脉DSA检查。分析所见的影像征象。...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X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以提高其诊断能力。方法 80例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进行足部正位、斜位照片,23例行双下肢动脉MSCTA检查,15例行患侧下肢动脉DSA检查。分析所见的影像征象。结果 65例骨质疏松、骨质吸收,29例骨干萎缩,8例Charcot氏关节,5例骨质增生硬化,65例软组织病变,3例足部平片小血管钙化。38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管腔不规则狭窄。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足的重要方法,影像学检查能很好地评价糖尿病足的骨质、血管及软组织病变,有助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数字化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软骨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家亮 刘毅生 +2 位作者 李晚君 吴美仙 许剑涛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3-16,42,共5页
目的探讨颅底软骨瘤的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软骨瘤的CT征象。结果 8例病灶位于颅底鞍旁区硬膜外,病灶呈不均匀混杂密度,病灶及包膜呈轻中度强化,8例病灶内见点条状、分隔状或边缘不... 目的探讨颅底软骨瘤的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软骨瘤的CT征象。结果 8例病灶位于颅底鞍旁区硬膜外,病灶呈不均匀混杂密度,病灶及包膜呈轻中度强化,8例病灶内见点条状、分隔状或边缘不规则弧形钙化,3例邻近骨质呈压迫性骨缺损。结论在颅底鞍旁区硬膜外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中,如其内或边缘出现形态多样的钙化灶时,需考虑颅底软骨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软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