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挖空细胞的本质及尖锐湿疣病理诊断
被引量:
9
1
作者
彭杰
彭杰青
+3 位作者
余俐
邬全会
暴菊英
柳息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 ,寻找尖锐湿疣比较确切可行的病理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HE、HPV CAg免疫组化、HPV DNA原位杂交组化染色和超薄切片等方法检测 5 0例尖锐湿疣 ;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 ,对 2 0例尖锐湿疣进行观察。结果 鳞状...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 ,寻找尖锐湿疣比较确切可行的病理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HE、HPV CAg免疫组化、HPV DNA原位杂交组化染色和超薄切片等方法检测 5 0例尖锐湿疣 ;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 ,对 2 0例尖锐湿疣进行观察。结果 鳞状上皮呈尖细的乳头状增生 ,角化不全和乳头纤维轴索中毛细血管丛状增生 ,棘层中上部和颗粒层有多少不等的挖空细胞 ,单个散在、成群或广泛分布 ,胞质空亮 ,核皱缩成星形或毛虫样 ,无炎细胞反应。原位杂交组化HPV DNA的阳性细胞比免疫组化HPV CAg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及光镜、电镜观察 ,显示所有的挖空细胞均呈现细胞凋亡变化。结论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是由HPV所引起的凋亡细胞。从形态学上确认其凋亡特征即可确定尖锐湿疣的诊断 ,角化不全和乳头间质血管丛状增生可作佐证。难以确认挖空细胞的疑难病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空细胞
尖锐湿疣
病理诊断
原位杂交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原位末端标记观察
2
作者
彭杰
彭杰青
+3 位作者
余俐
暴菊英
柳息洪
邬全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 进一步证实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凋亡实质。方法 选自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常规活检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组化确诊为尖锐湿疣 2 0例共 2 8个标本。每例分别重新切片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进行染色 ,光镜下观察 ...
目的 进一步证实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凋亡实质。方法 选自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常规活检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组化确诊为尖锐湿疣 2 0例共 2 8个标本。每例分别重新切片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进行染色 ,光镜下观察 ,结合上次报告中的电镜照片 ,进行仔细分析。结果 在电镜下呈核膜皱缩 ,染色质边集、胞质空泡化的挖空细胞均显示原位末端标记阳性信号。结论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表皮细胞后所发生的一种特异的凋亡变化 ,可能与人体防御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挖空细胞
原位末端标记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挖空细胞的本质及尖锐湿疣病理诊断
被引量:
9
1
作者
彭杰
彭杰青
余俐
邬全会
暴菊英
柳息洪
机构
广州
医学院实验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病理
学教研室
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92-495,共4页
文摘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 ,寻找尖锐湿疣比较确切可行的病理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HE、HPV CAg免疫组化、HPV DNA原位杂交组化染色和超薄切片等方法检测 5 0例尖锐湿疣 ;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 ,对 2 0例尖锐湿疣进行观察。结果 鳞状上皮呈尖细的乳头状增生 ,角化不全和乳头纤维轴索中毛细血管丛状增生 ,棘层中上部和颗粒层有多少不等的挖空细胞 ,单个散在、成群或广泛分布 ,胞质空亮 ,核皱缩成星形或毛虫样 ,无炎细胞反应。原位杂交组化HPV DNA的阳性细胞比免疫组化HPV CAg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及光镜、电镜观察 ,显示所有的挖空细胞均呈现细胞凋亡变化。结论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是由HPV所引起的凋亡细胞。从形态学上确认其凋亡特征即可确定尖锐湿疣的诊断 ,角化不全和乳头间质血管丛状增生可作佐证。难以确认挖空细胞的疑难病例 。
关键词
挖空细胞
尖锐湿疣
病理诊断
原位杂交
形态学
Keywords
condyloma acuminatum
koilocytes
apoptosis
in situ end labelling
分类号
R752.5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原位末端标记观察
2
作者
彭杰
彭杰青
余俐
暴菊英
柳息洪
邬全会
机构
广州
医学院实验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病理
学系
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病理科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1-483,共3页
文摘
目的 进一步证实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凋亡实质。方法 选自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常规活检经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组化确诊为尖锐湿疣 2 0例共 2 8个标本。每例分别重新切片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进行染色 ,光镜下观察 ,结合上次报告中的电镜照片 ,进行仔细分析。结果 在电镜下呈核膜皱缩 ,染色质边集、胞质空泡化的挖空细胞均显示原位末端标记阳性信号。结论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表皮细胞后所发生的一种特异的凋亡变化 ,可能与人体防御系统有关。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挖空细胞
原位末端标记
观察
Keywords
condyloma acunimatum
koilocytes
apoptosis
in situ end labeling
分类号
R752.5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挖空细胞的本质及尖锐湿疣病理诊断
彭杰
彭杰青
余俐
邬全会
暴菊英
柳息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原位末端标记观察
彭杰
彭杰青
余俐
暴菊英
柳息洪
邬全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