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
1
作者 吕冬雪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混凝土建筑是目前最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文章基于相关背景,从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理论、原则及要求入手,对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参数加以分析,进而提出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点,包括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抗震结构构件的... 混凝土建筑是目前最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文章基于相关背景,从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理论、原则及要求入手,对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参数加以分析,进而提出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点,包括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抗震结构构件的设计、抗震技术的应用等,并阐述了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未来趋势,旨在提升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性能,进而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建筑 抗震结构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人群热适应性的广州地区体育馆过渡季室内热环境对比研究
2
作者 陈茜 李晋 唐松林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第8期212-214,共3页
为了研究适合广州地区体育馆的热环境优化设计策略,文章对比了屋顶围护结构材质不同的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馆的主馆和副馆过渡季的热环境。首先对比两个场馆内部客观热环境指标,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得出运动人群在不同场馆内投篮、上篮、折... 为了研究适合广州地区体育馆的热环境优化设计策略,文章对比了屋顶围护结构材质不同的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馆的主馆和副馆过渡季的热环境。首先对比两个场馆内部客观热环境指标,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得出运动人群在不同场馆内投篮、上篮、折返跑三种运动过程中的温度期望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副馆室内的热环境稳定性较好;副馆中运动人群的期望温度较主馆高,在副馆运动时对热环境的接受度高。因此,覆土种植屋面作为有效的热环境优化设计方法能改善室内热环境,从而提高室内运动人群的热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体育馆 过渡季 期望温度 覆土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季覆土屋面训练馆热可接受度研究--以广东药科大学体育训练馆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赖志勇 李晋 唐松林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第6期9-11,共3页
为了研究广州地区过渡季覆土绿化屋面对人体运动热可接受度的影响,文章以广东药科大学体育训练馆为例进行实测调研,采集了运动人群的主观信息和室内外环境参数,建立了人体热感觉与操作温度的关系以及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热可接受满意度与... 为了研究广州地区过渡季覆土绿化屋面对人体运动热可接受度的影响,文章以广东药科大学体育训练馆为例进行实测调研,采集了运动人群的主观信息和室内外环境参数,建立了人体热感觉与操作温度的关系以及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热可接受满意度与操作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渡季室外环境产生较大波动情况下,覆土屋面训练馆内部仍能维持较为稳定的温度,同时得出了3种运动强度下的热可接受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训练馆 运动热可接受度 过渡季 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体育馆实测分析与研究--以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馆为例
4
作者 周艳琼 李晋 唐松林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第6期26-28,共3页
近年来,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向于多功能复合化,赛后运营时,采用主动技术来维持室内风热环境的舒适性,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密闭的场馆也会聚集CO2等有害气体,危害人的健康。文章通过对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馆进行室内风热环境... 近年来,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向于多功能复合化,赛后运营时,采用主动技术来维持室内风热环境的舒适性,一方面会带来巨大的能源浪费,另一方面密闭的场馆也会聚集CO2等有害气体,危害人的健康。文章通过对广东药科大学体育馆进行室内风热环境物理参数的现场实测获得一手场地数据,并采用CFD软件Airpak模拟的手段分析计算机模拟状态下的体育馆风热环境与实测风热环境的差异,研究采用被动技术的体育场馆的实际自然通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馆 自然通风 风热环境 室内微气候 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围岩塑性区半径和松动压力解析
5
作者 刘强 付亚伟 +2 位作者 刘晓伟 韩永帅 刘宇航 《新材料·新装饰》 2021年第2期7-8,共2页
文章基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推导了深埋圆形洞室塑性区半径和围岩松动压力,在偏平面上对表达式进行了解析;考虑到围岩强度参数的随机变异性,利用AN SYS的概率设计系统进行了可靠度分析。
关键词 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 围岩塑性区 偏平面 变异性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