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以广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冯英忠 卢泽楷 李志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28,共3页
从以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为切入点,通过论述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实验室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实验室开放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力保障等方面,对"培养能力为上、应用为本、创新为魂"的地方高校人才观作一附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人才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开放 服务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毛振南 杨占东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8,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等慢性呼吸道症状。慢阻肺已成为第三大死亡病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患病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等慢性呼吸道症状。慢阻肺已成为第三大死亡病因,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特征,防控形式十分严峻。“肠-肺”轴概念的提出为慢阻肺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是寄居在机体肠道内微生物的统称,对宿主免疫、代谢等健康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慢阻肺的发生发展,一方面慢阻肺患者和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异常,另一方面慢阻肺肠道菌群可诱发疾病样症状,而重塑肠道菌群至少部分可以延缓慢阻肺进程,减轻慢阻肺症状。本文旨在概述慢阻肺肠道微生物组最新发现,尤其是慢阻肺演进中的肠道菌群变化规律及其对慢阻肺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临床诊疗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肠道菌群 代谢 免疫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膜蛋白MmpS5/MmpL5与贝达喹啉的相互作用研究
3
作者 郑壮彬 毕利军 张立群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4-892,共9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膜蛋白MmpS5和MmpL5,并检测二者与贝达喹啉(Bdq)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MmpS5/MmpL5外排泵系统导致Bdq耐药的具体转运机制。方法:构建MmpS5和MmpL5蛋白的表达质粒,在HEK293F真核细胞和耻垢分枝杆菌中分别诱导... 目的: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膜蛋白MmpS5和MmpL5,并检测二者与贝达喹啉(Bdq)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MmpS5/MmpL5外排泵系统导致Bdq耐药的具体转运机制。方法:构建MmpS5和MmpL5蛋白的表达质粒,在HEK293F真核细胞和耻垢分枝杆菌中分别诱导表达纯化的MmpS5和MmpL5蛋白。采用差示扫描荧光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fluorimetry,DSF)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Bdq与MmpS5和MmpL5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MmpS5和MmpL5蛋白的表达质粒,并在HEK293F细胞中表达纯化MmpS5蛋白,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表达纯化MmpL5蛋白。DSF实验显示,随着Bdq浓度的增加,MmpS5的蛋白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略有降低,而MmpL5的Tm明显上升,最大增幅达5.98℃,提示MmpL5蛋白与Bdq存在结合;进一步行竞争性ELISA检测,显示随着未标记Bdq浓度的增加,MmpL5的吸光度值显著降低,表明MmpL5与生物素标记的Bdq存在相互作用,且该相互作用可被未标记Bdq竞争性抑制。结论:在MmpS5/MmpL5外排泵系统中,MmpL5蛋白与Bdq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而MmpS5蛋白与Bdq无明显相互作用,提示MmpL5可能直接外排Bdq,而MmpS5蛋白主要发挥辅助作用,不直接参与外排Bdq。这为深入理解MmpS5/MmpL5外排泵系统在Bdq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膜蛋白质类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贝达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整合 被引量:12
4
作者 桂林 巫锦雄 +3 位作者 柯德森 胡位荣 郭培国 田长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22-325,共4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生物工程类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研究表明,这种生物工程大实验平台的模式为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研究型创新型实验内容的凸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阐述了培养模式与实验体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生物工程类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研究表明,这种生物工程大实验平台的模式为学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研究型创新型实验内容的凸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阐述了培养模式与实验体系的构建,并分析了整合的重点和难点,强调了构建的特色。整合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办学水平,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生物工程专业
全文增补中
多过程处理IIa型粉色钻石的鉴定特征
5
作者 汪洋 宋中华 +3 位作者 潘迪 陶震东 陆真平 程愉涵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38,共8页
天然钻石可以通过高温高压处理产生孤氮、辐照产生空位,并经过退火过程促使孤氮和空位聚合产生NV色心,这种多过程处理可将钻石转变为粉色。处理原材料通常为Ia型钻石,色彩由N3缺陷及高浓度的NV色心共同致色,最终呈现深紫红至深红色。随... 天然钻石可以通过高温高压处理产生孤氮、辐照产生空位,并经过退火过程促使孤氮和空位聚合产生NV色心,这种多过程处理可将钻石转变为粉色。处理原材料通常为Ia型钻石,色彩由N3缺陷及高浓度的NV色心共同致色,最终呈现深紫红至深红色。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以IIa型钻石为原材料的多过程处理粉色钻石。由于其氮含量极低,处理后的钻石通常展现出更为浓郁的粉色调,且与天然NV致色的钻石及引入NV致色的合成钻石相似。为全面了解此类IIa型处理粉色钻石的鉴定特征,本文选取了两件样品进行详细的宝石学特征测试及多种光谱分析。通过宝石显微镜观察,样品呈现出明显的石墨化现象。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显示,处理钻石样品的颜色由GR1吸收、NV吸收及其发光共同形成。由于GR1和NV缺陷浓度的差异,两件处理钻石的色调略有不同,其中一件呈现橙粉色,另一件则呈现紫粉色。近红外吸收光谱观察到辐照相关的9287 cm^(-1)吸收带,而PL光谱则显示了辐照相关缺陷3H、GR1发光和595 nm吸收等特征。在DiamondView下,所观察到的典型“马赛克”状结构是区分此类多过程处理IIa型粉色钻石与合成粉色钻石的最直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色钻石 NV色心 IIa型钻石 多过程处理 辐照退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实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探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建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8-141,共4页
教学实验资源的配置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工作,既往配置以调控为主,缺少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公平和效率是衡量教学实验资源配置合理性的两项重要指标,公平表现为"配为所需",效率体现在"配为所用"。提出单台... 教学实验资源的配置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工作,既往配置以调控为主,缺少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公平和效率是衡量教学实验资源配置合理性的两项重要指标,公平表现为"配为所需",效率体现在"配为所用"。提出单台套设备年使用人时数标准和设备台套数计算方法,是教学实验资源配置由粗放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一次尝试。实践结果表明,基于公平和效率理念的教学实验资源配置对于倒逼学院重视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实验资源共享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实验配置策略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高校 合理性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DNA甲基化测序数据处理流程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妮 李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7-819,共13页
单细胞DNA甲基化测序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揭示细胞间异质性及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单细胞甲基化数据的质量与数量也在不断提高,标准化的预处理流程与合适的分析方法对确保数据的可比性与... 单细胞DNA甲基化测序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揭示细胞间异质性及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单细胞甲基化数据的质量与数量也在不断提高,标准化的预处理流程与合适的分析方法对确保数据的可比性与结果的可靠性尤为关键。然而,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分析流程来指导研究人员对现有数据进行挖掘。本文系统综述了单细胞甲基化数据预处理步骤和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相关算法和工具,并探讨了单细胞甲基化技术在脑科学、血细胞分化及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研究人员分析数据时提供指导,推动单细胞甲基化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DNA甲基化测序 表观遗传学 预处理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在结直肠癌血液标志物遗传背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万欣坤 虞诗诚 +1 位作者 梅松青 钟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3-848,共1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消化道癌症,是全球第三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CRC的早期发现对于预防转移、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遗传因素在CRC的发生中扮演...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消化道癌症,是全球第三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CRC的早期发现对于预防转移、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遗传因素在CRC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解释高达35%的疾病风险。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发现多个与CRC风险相关的遗传位点,但缺乏直接因果关系的证据。虽然传统的血液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已被广泛用于CRC诊断和监测,但在早期诊断应用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有限,仍需要开发新的能够反映遗传背景的生物标志物或其组合,以促进早期诊断和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理解这些生物标志物的遗传机制对于揭示CRC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并有助于开发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流行病学工具,通过减少观察性研究中存在的偏差问题,能够更精确地评估遗传变异与疾病间的因果关系。目前,MR分析已被用于评估多种血液标志物对CRC风险的因果影响,可更准确地表明血液标志物与CRC发病机制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本文综述了MR分析在CRC血液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CRC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孟德尔随机化 工具变量 遗传因素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抑制流感病毒诱导A549细胞炎症反应和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任智先 周倍贤 +3 位作者 王林鑫 李菁 张荣平 潘锡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0-1078,共9页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 目的 研究四方蒿中提取出的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HDF)对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细胞制作流感病毒感染模型,检测5-HDF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感染病毒后的炎症和铁死亡相关指标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和硅胶色谱法从四方蒿中提取分离获得5-HDF,并采用NMR和MS鉴定其结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HDF对A549细胞的毒性;H1N1流感病毒以0.1的感染复数感染A549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HDF对感染H1N1流感病毒后A549细胞中TRAIL和IL-8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phospho-p38 MAPK(Thr180/Tyr182)、phospho-NF-κB p65(Ser536)、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SLC7A11、GPX4等炎症、细胞凋亡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通过鼻腔接种50μL半数致死量(LD50)的H1N1流感病毒液复制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模型,以体质量变化率、肺解剖结果、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为指标,考察5-HDF(30 mg/kg、60 mg/kg)体内抗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5-HDF在0~200μg/mL对A549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P>0.05)。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5-HDF能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A549细胞中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促炎因子IL-8的表达,且5-HDF能上调SLC7A11和GPX4等抗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水平,并抑制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及凋亡因子TRAIL的表达(P<0.05)。5-HDF灌胃给药7 d,可提高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小鼠体质量降低,降低因感染H1N1流感病毒而异常升高的肺指数,并减轻其肺组织病变程度(P<0.05)。结论 本研究推测5-HDF具有一定的抗小鼠H1N1流感病毒感染作用,可能通过增加SLC7A11和GPX4的表达并抑制phospho-NF-κB p65和phospho-p38 MAPK的活化,降低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的表达,来减弱流感病毒H1N1感染A549细胞所引起的铁死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蒿 5-羟基-6 7-二甲氧基黄酮 铁死亡 抗炎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抑制蛋白PDCD4结构特性与疾病关系解析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卉 吴光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0-305,共16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CD4(programmed cell death 4)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下调并提示不良预后,是第一种被发现通过抑制翻译抵抗肿瘤转化、侵袭和转移的蛋白质。PDCD4自身结构与功能关系密切,并受细胞外信号影响,其蛋白...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PDCD4(programmed cell death 4)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下调并提示不良预后,是第一种被发现通过抑制翻译抵抗肿瘤转化、侵袭和转移的蛋白质。PDCD4自身结构与功能关系密切,并受细胞外信号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功能与人体两大信号通路PI3K-Akt-mTOR和MAPK密切相关,通过多种机制调节与肿瘤相关的其他蛋白质。本文通过解析PDCD4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总结了近年来PDCD4在凋亡、自噬、肿瘤、炎症等生理过程和疾病中的作用,为PDCD4及相关蛋白的信号传导路径研究和以它们为靶标的疾病治疗提供启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D4 翻译抑制 肿瘤 结构元件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精度的表达数量性状位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晓鹏 范小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5-806,共12页
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eQTL)表示控制基因表达量的遗传变异位点。eQTL分析是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时代鉴定疾病相关遗传位点功能的重要方法,且取得了诸多重要发现。传统的eQTL分析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合整... 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eQTL)表示控制基因表达量的遗传变异位点。eQTL分析是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时代鉴定疾病相关遗传位点功能的重要方法,且取得了诸多重要发现。传统的eQTL分析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合整体RNA测序技术,细胞间差异的基因表达水平会被掩盖,从而无法鉴定细胞类型或状态依赖的eQTL,因此也难以解析特定环境下疾病相关遗传变异位点。近年来,随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eQTL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based eQTL,sc-eQTL)研究技术逐渐成为热点,其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单细胞测序的分辨率和颗粒度挖掘细胞类型、细胞状态以及细胞动态依赖的表达变异位点,显著提升解析基因表达关联的遗传变异位点的能力,对人们探究复杂器官的形成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sc-eQTL研究的发展、设计方案、建模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等诸多方面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科研工作者挖掘致病位点,解析基因调控提供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数量性状位点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调控元件 细胞类型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辨的话语性设计思维模式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王蕾 陈泊霖 +1 位作者 刘松 郭文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4-316,共13页
目的围绕思辨设计视阈下的设计创新展开研究,通过话语性设计这一枢纽实现思辨设计与产品创新的耦合,构建基于思辨的话语性设计思维模式,为思辨设计补充方法依据。方法使用模型构建与实践论证的方法。首先,基于思辨设计的对话性及对话性... 目的围绕思辨设计视阈下的设计创新展开研究,通过话语性设计这一枢纽实现思辨设计与产品创新的耦合,构建基于思辨的话语性设计思维模式,为思辨设计补充方法依据。方法使用模型构建与实践论证的方法。首先,基于思辨设计的对话性及对话性设计鼓励对话的属性并构建两者联系;其次,融合未来思维和确认式设计思维提出基于思辨的话语性设计思维模式并对其进行阐释;最后,通过设计实践论证该思维模型的可行性。结果基于思辨的对话性设计思维模型,通过映射场景的搭建实现核心对话问题的转换,再通过感知性场景使用户置身其中,实现与设计师的对话。结论探索了确认式设计和思辨设计之外的新设计思维模式,一方面有效削弱了思辨设计的精英主义,通过具身体验将思辨论题向用户进行渗透,提升了思辨论题传播的有效性与传播广度;另一方面,该思维模式有利于设计师寻找以商业为导向的设计方法之外的替代方案,促进设计师与用户之间关系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设计 话语性设计 映射场景 感知性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在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5 位作者 谷芳秋 王玲 张钊龙 林香花 王思勤 何韶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67-2372,共6页
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是机体炎症反应中的核心效应细胞。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是一种经典的炎症小体相关的细胞因子,可通过与IL-18受体α结合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进而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因此,系统认识IL-1... 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是机体炎症反应中的核心效应细胞。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是一种经典的炎症小体相关的细胞因子,可通过与IL-18受体α结合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进而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因此,系统认识IL-18在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中的作用对于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炎性疾病的诊疗和IL-18相关生物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嗜酸性粒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伯灵芝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琼华 周玉萍 +3 位作者 陈晓 柯德森 程惠贞 田长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1-205,共5页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透析、聚乙二醇浓缩和高效液相色谱柱层析从韦伯灵芝TZC-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漆酶,其纯化倍数为37.1倍,酶活性回收率为21.3%。活性-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该漆酶由一种同工酶组成,纯化漆酶经SDS...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透析、聚乙二醇浓缩和高效液相色谱柱层析从韦伯灵芝TZC-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漆酶,其纯化倍数为37.1倍,酶活性回收率为21.3%。活性-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该漆酶由一种同工酶组成,纯化漆酶经SDS-PAGE检测显示为单一条带,其分子质量约为40kD。该漆酶催化底物ABTS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60℃,最适反应pH值为4.6,在60℃以下和pH3.0~5.0范围内保持稳定,以ABTS为底物的表观Km值为13.8μmol/L。Fe2+完全抑制酶活,Al3+和Mn2+对该漆酶也有明显抑制作用,Hg+、Cu2+和Mg2+对该酶有明显激活作用,而Zn2+、Ba2+及K+对该酶活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灵芝 漆酶 纯化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QM1基因过量表达对拟南芥气孔运动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玉萍 陈琼华 +2 位作者 陈洁珊 程惠贞 田长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4-910,共7页
拟南芥钙调素结合蛋白IQM家族共有6个成员,已证实IQM1是一个不依赖Ca2+的钙调素结合蛋白,其功能缺失突变体iqm1表现气孔开度小和根短的表型,而且突变体气孔开度并不因光、暗、脱落酸等诱导而变大或变小。该实验构建了IQM1基因双元表达... 拟南芥钙调素结合蛋白IQM家族共有6个成员,已证实IQM1是一个不依赖Ca2+的钙调素结合蛋白,其功能缺失突变体iqm1表现气孔开度小和根短的表型,而且突变体气孔开度并不因光、暗、脱落酸等诱导而变大或变小。该实验构建了IQM1基因双元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通过分子筛选及IQM1表达量分析,获得了IQM1基因过量表达植株。表型分析发现,IQM1过量表达植株在光诱导气孔开放处理后气孔开放度明显比野生型和iqm1-1增大,在暗诱导气孔关闭处理后气孔开度则显著变小;IQM1过量表达植株的主根比野生型和iqm1-1长,侧根数量比野生型和iqm1-1多,但IQM1过量表达对植株的生长形态、抽薹期、开花期及座果等方面却没有明显影响。研究表明,IQM1基因在植物气孔运动及根系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IQM1基因 气孔运动 根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伯灵芝发酵产漆酶及其对靛蓝脱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琼华 周玉萍 +3 位作者 江桂杰 李广宇 程惠贞 田长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0,共6页
从广州花都芙蓉彰分离纯化得到1株产漆酶的野生灵芝菌株,形态学与分子鉴定表明该菌株为韦伯灵芝。对该菌株液态发酵产漆酶的营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就粗酶液对靛蓝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发酵产漆酶的最佳碳源为35.0g/L麸皮... 从广州花都芙蓉彰分离纯化得到1株产漆酶的野生灵芝菌株,形态学与分子鉴定表明该菌株为韦伯灵芝。对该菌株液态发酵产漆酶的营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就粗酶液对靛蓝染料的脱色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发酵产漆酶的最佳碳源为35.0g/L麸皮和10.0g/L葡萄糖;最佳氮源为2.5g/L酵母膏;添加0.5mmol/L的Cu2+对漆酶的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在优化条件下培养6d,漆酶活力高达10943.8U/L,是优化前的68.3倍。采用漆酶粗酶液可直接对靛蓝染料(100mg/L)进行有效脱色,在pH3.0、50℃条件下反应120min,脱色率可达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灵芝 漆酶 液体发酵 靛蓝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老凉茶颗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运云 邓洁薇 +2 位作者 吴庆晖 余彦海 钟新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93-1498,1504,共7页
建立了适用于邓老凉茶颗粒质量控制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甲醇索氏萃取60 min,萃取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柱采用Waters ACQUITY HSST3 C18(150 mm×3.0 mm,1.8μm),以0.5... 建立了适用于邓老凉茶颗粒质量控制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甲醇索氏萃取60 min,萃取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柱采用Waters ACQUITY HSST3 C18(150 mm×3.0 mm,1.8μm),以0.5%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35℃。质谱采用负离子ESI模式,选择基峰离子流质量色谱图进行指纹图谱研究。32个共有峰在15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其中15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进行了确证。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邓老凉茶颗粒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15个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均达到0.960以上,表明邓老凉茶颗粒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很好。以32个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邓老凉茶颗粒样品之间的细微质量差异得到明显区分。该方法快速、高效、可靠,可有效地用于邓老凉茶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主成分分析 邓老凉茶颗粒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伯灵芝漆酶生产中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琼华 周玉萍 +2 位作者 桂林 孙莉丽 田长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9,共6页
以韦伯灵芝(Ganoderma weberianum)TZC-1为生产菌株,在前期优化的摇瓶培养条件和5 L发酵罐小试生产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对该菌株在50 L发酵罐进行中试放大,确定韦伯灵芝漆酶在50 L发酵罐的中试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3 d种龄种子按8... 以韦伯灵芝(Ganoderma weberianum)TZC-1为生产菌株,在前期优化的摇瓶培养条件和5 L发酵罐小试生产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对该菌株在50 L发酵罐进行中试放大,确定韦伯灵芝漆酶在50 L发酵罐的中试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3 d种龄种子按8%的接种量转接至发酵罐进行中试发酵,发酵温度28℃,装液量30L,采用分阶段控制p H和溶解氧浓度(DO)的策略,发酵初期(0~48 h)p H控制在6.0,48 h后p H控制在4.5~5.0范围内;0~36 h内控制搅拌转速100 r/min,通气量10 L/min;36~72 h内控制搅拌转速150 r/min,通气量15 L/min;72~96 h内控制搅拌转速200 r/min,通气量20 L/min;96 h至发酵结束搅拌转速250 r/min,通气量15L/min。发酵前72 h DO保持在15%~30%有利于菌丝生长,72 h后DO保持在10~15%有利于漆酶的积累。发酵144 h选择放罐,可获得18.8 L发酵原液,其漆酶活力可达27 667.7 U/L,是摇瓶发酵水平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灵芝 漆酶 中试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老吉广东凉茶颗粒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运云 邓洁薇 +1 位作者 余彦海 钟新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3-617,共5页
建立了适用于王老吉广东凉茶颗粒质量控制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甲醇超声萃取30 min,萃取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柱采用Waters ACQUITY HSS T3 C18(3.0mm×150 mm,1.8μm),以0.5%甲酸-乙... 建立了适用于王老吉广东凉茶颗粒质量控制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样品采用甲醇超声萃取30 min,萃取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指纹图谱分析。色谱柱采用Waters ACQUITY HSS T3 C18(3.0mm×150 mm,1.8μm),以0.5%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35℃。28个共有峰在18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通过对照品对其中4个峰进行了确证。对王老吉广东凉茶颗粒样品进行了相似度分析,23个批次样品的相似度均达到0.95以上;以28个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主成分分析,23批次样品均落在同一区域。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王老吉广东凉茶颗粒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好。该方法快速、高效、稳定,可用于王老吉广东凉茶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主成分分析 广东凉茶颗粒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门式刚架结构抗风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傅继阳 钟亮 +2 位作者 黄友钦 王艳萍 徐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5-850,共6页
为弥补目前结构抗风优化仅针对高层建筑的不足,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一大跨屋盖结构进行了抗风优化.基于风洞试验数据库获得等效静力风荷载,并根据型钢表组成离散变量搜索空间.通过约束违反协调系数,构造了一种新的适应值模型,进一步建... 为弥补目前结构抗风优化仅针对高层建筑的不足,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一大跨屋盖结构进行了抗风优化.基于风洞试验数据库获得等效静力风荷载,并根据型钢表组成离散变量搜索空间.通过约束违反协调系数,构造了一种新的适应值模型,进一步建立了粒子越界处理方法,以保证优化的可行性和收敛性.通过10次运行计算以确定门式刚架的最优设计,并在全风向角下对优化结果进行校核.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函数随迭代单调递减收敛,总质量标准差仅为其平均值的4%,平均迭代24次,说明量子粒子群算法用于门式刚架抗风优化具有较好的健壮性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粒子群算法 门式刚架 抗风优化 约束违反协调系数 越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