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压敏胶粘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洪科 张震 +1 位作者 张德聪 司银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19,22,共4页
聚合物压敏胶的粘弹性与其粘接性能密切相关。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各类型压敏胶粘弹性的研究状况,并指出压敏胶粘弹性研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 压敏胶 粘弹性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纳米SiO_2有机-无机复合压敏胶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国军 张桂霞 +2 位作者 曾汉民 潘慧铭 李建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有机-无机复合压敏胶乳液。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能有效地被分散到纳米量级并以此量级与原位生成的聚丙烯酸酯复合,纳米粒子的引入能同时提高乳液的内聚力和剥离强度,可制得初粘力...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有机-无机复合压敏胶乳液。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能有效地被分散到纳米量级并以此量级与原位生成的聚丙烯酸酯复合,纳米粒子的引入能同时提高乳液的内聚力和剥离强度,可制得初粘力>20#球、持粘力>100 h、180°剥离强度达到11 N/25 mm以上的高性能乳液型压敏胶。700 L釜进行的放大性实验无残渣或凝胶生成,性能也与小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纳米SIO2 有机-无机复合 压敏胶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反应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红强 叶超贤 +3 位作者 蔡阿满 胡哲 曾幸荣 吴伟卿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采用预乳化及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丙烯酸(AA)、过硫酸钾(KPS)、乳化剂及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复合乳胶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A、KPS、乳化剂和... 采用预乳化及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丙烯酸(AA)、过硫酸钾(KPS)、乳化剂及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复合乳胶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A、KPS、乳化剂和纳米二氧化钛的用量分别为3.0%,0.5%,3.3%和2.0%时,体系中的凝胶较少,具有良好的聚合反应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反应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国军 张桂霞 +2 位作者 曾汉民 潘慧铭 李建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76,共4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压敏胶乳液。纳米SiO2无需表面处理,即能有效地被分散成初始粒子状态,并在纳米尺度上与原位生成的聚丙烯酸酯复合。SiO2因界面作用富集于乳胶粒子的表面,使整个粒子具有类似于“草...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压敏胶乳液。纳米SiO2无需表面处理,即能有效地被分散成初始粒子状态,并在纳米尺度上与原位生成的聚丙烯酸酯复合。SiO2因界面作用富集于乳胶粒子的表面,使整个粒子具有类似于“草莓”般的形貌。纳米SiO2可显著改善聚丙烯酸酯胶膜的流变性能和压敏性能,除初黏会略微下降外,持黏和180°剥离强度可同时提高,其中180°剥离强度能提高到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 纳米SIO2 压敏胶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悬浮聚合制备含氟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共聚物胶乳 被引量:5
5
作者 彭顺金 李建宗 武利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8,共4页
用普通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考察了含氟丙烯酸酯(FA)和烷基丙烯酸酯(AA s)共聚单体在水相中的分散;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引发剂体系对不同氟单体体系的悬浮共聚合的影响;初步表征了FA/AA s共聚物胶乳及其乳胶膜的一些基本性质。实... 用普通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考察了含氟丙烯酸酯(FA)和烷基丙烯酸酯(AA s)共聚单体在水相中的分散;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引发剂体系对不同氟单体体系的悬浮共聚合的影响;初步表征了FA/AA s共聚物胶乳及其乳胶膜的一些基本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用普通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复合可以制备得到分散稳定的含氟单体分散系;无须加入有机溶剂,FA和AA s可以实现有效共聚合,其共聚物乳胶粒子为多相形态结构;线形共聚物乳胶膜可以溶于典型的有机溶剂(如THF)中;而一定交联程度的共聚物乳胶膜则表现出了氟材料特有的疏水疏油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悬浮聚合 聚台物胶乳 疏水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增黏树脂的合成及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柴坤刚 任清刚 +2 位作者 麦堪成 唐敏锋 吴伟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2,共3页
丙烯酸松香与丙烯酸-2-羟乙酯发生部分酯化反应可制得既含双键又含羧基的丙烯酸松香单-2-(丙烯酰氧基)乙酯(ARAE),将ARAE溶解在丙烯酸酯单体中,通过乳液共聚法使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中直接接上松香增黏基团。用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分... 丙烯酸松香与丙烯酸-2-羟乙酯发生部分酯化反应可制得既含双键又含羧基的丙烯酸松香单-2-(丙烯酰氧基)乙酯(ARAE),将ARAE溶解在丙烯酸酯单体中,通过乳液共聚法使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中直接接上松香增黏基团。用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共聚实现了ARAE与丙烯酸酯分子链的有机结合,且两者相容性很好。在主配方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节ARAE的用量,可得到性能良好的乳液型压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增黏树脂 丙烯酸松香 丙烯酸酯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丙烯酸改性聚有机硅氧烷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海银 曾幸荣 +2 位作者 吴伟卿 唐敏峰 任清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132,共3页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正硅酸乙酯(Si-28)、六甲基二硅氧烷(MM)的受控水解反应制备了含有丙烯酰氧基团的聚硅氧烷预聚体,对合成的预聚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预聚物分子中含有大量... 利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正硅酸乙酯(Si-28)、六甲基二硅氧烷(MM)的受控水解反应制备了含有丙烯酰氧基团的聚硅氧烷预聚体,对合成的预聚物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预聚物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羟基与不饱和双键基团),可进行紫外光引发固化。同时考察了反应原料用量对硅氧烷预聚体及其固化后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六甲基二硅氧烷用量的增加其热稳定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预聚物 聚硅氧烷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烯烃共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彭顺金 吴伟卿 +1 位作者 李建宗 武利民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25,27,共6页
概述了氟烯烃共聚物树脂的发展,总结了氟烯烃与其他单体共聚合的相关研究。大多数情况下,氟烯烃单体的共聚反应得到的是随机共聚物。虽然聚合反应涉及的含氟单体和共聚单体种类很多,但最终聚合物按其性能和应用主要包括热塑性体、弹性... 概述了氟烯烃共聚物树脂的发展,总结了氟烯烃与其他单体共聚合的相关研究。大多数情况下,氟烯烃单体的共聚反应得到的是随机共聚物。虽然聚合反应涉及的含氟单体和共聚单体种类很多,但最终聚合物按其性能和应用主要包括热塑性体、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3类。通过筛选一些特定功能性的单体参与聚合反应,可以使得含氟聚合物的某些性能如溶解性、交联固化性、附着力等得到补偿。此外,文中列出了一些氟烯烃单体的Q-e参数,并从理论上讨论了共聚物的结构;简述了吸电子氟烯烃单体与供电子全质子单体间的交替共聚行为,并列举了具体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烯烃 共聚合 氟聚合物 竞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压敏胶带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敏锋 吴伟卿 +2 位作者 曾幸荣 梁文学 邱洪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93,共3页
将SBS/丙烯酸酯胶液经UV固化制成压敏胶带,分析了胶液组成、光引发剂的种类与用量、UV辐照时间等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将SBS/丙烯酸酯胶液应用于保护膜胶带,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HCP为光引发剂,UV辐照25s时胶液可固化完全,... 将SBS/丙烯酸酯胶液经UV固化制成压敏胶带,分析了胶液组成、光引发剂的种类与用量、UV辐照时间等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将SBS/丙烯酸酯胶液应用于保护膜胶带,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HCP为光引发剂,UV辐照25s时胶液可固化完全,并获得较好的粘接性能。SBS/丙烯酸酯胶液还可用于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保护膜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压敏胶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基丙烯酸油酸甲酯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文学 吴伟卿 邱学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以植物油基环氧油酸甲酯(EMO)为原料,合成功能性高分子单体丙烯酸油酸甲酯(AMO)。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研究表明,AMO分子中具有明显的丙烯酸基的特征吸收峰。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分析,AMO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2℃。研究了... 以植物油基环氧油酸甲酯(EMO)为原料,合成功能性高分子单体丙烯酸油酸甲酯(AMO)。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研究表明,AMO分子中具有明显的丙烯酸基的特征吸收峰。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分析,AMO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82℃。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表明N,N二甲基甲苄胺比三苯基膦更适合EMO催化加成AMO。将AMO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可以制备出低粘、可剥离压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油酸甲酯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油酸丁酯压敏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文学 吴伟卿 邱学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115,125,共4页
利用植物油基环氧油酸丁酯(EBO)为原料,合成功能性高分子单体丙烯酸油酸丁酯(ABO)。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研究表明,ABO分子中具有明显的丙烯酸基的特征吸收峰。示差扫描量热仪测试ABO的玻璃化温度(Tg)为-84.5℃。适合ABO加成反应... 利用植物油基环氧油酸丁酯(EBO)为原料,合成功能性高分子单体丙烯酸油酸丁酯(ABO)。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研究表明,ABO分子中具有明显的丙烯酸基的特征吸收峰。示差扫描量热仪测试ABO的玻璃化温度(Tg)为-84.5℃。适合ABO加成反应的催化剂为N,N二甲基苯胺。通过ABO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制备出低粘、无残留的压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油酸丁酯 压敏胶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杜方凯 李梦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79,共6页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工艺合成了乙酰乙酰氧基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以乙二胺为交联剂对其进行了交联改性。探讨了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AAEM)用量对乳液及胶膜压敏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AEM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粒...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工艺合成了乙酰乙酰氧基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以乙二胺为交联剂对其进行了交联改性。探讨了交联单体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AAEM)用量对乳液及胶膜压敏粘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AEM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变大,乳胶膜耐水性能显著提高。当AAEM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wt,质量分数)时,所制备的压敏胶带具有很好的压敏粘接性能平衡和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改性 乳液 交联 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 压敏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