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A引导下经皮硬化术治疗儿童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文雅 肖天 +3 位作者 李春旺 邹维 金科 张靖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硬化术治疗儿童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DSA引导下经皮硬化术治疗,根据瘤径采用分次、多种硬化剂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硬化术治疗儿童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头颈部静脉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DSA引导下经皮硬化术治疗,根据瘤径采用分次、多种硬化剂联合治疗方法。较小的单发静脉畸形仅用无水乙醇治疗,而较大、多发静脉畸形联合应用聚桂醇治疗。末次治疗结束后行MRI检查评定疗效。结果:72例患儿进行2-6次治疗。42例治愈,21例显效,9例有效。随访(3个月-2年)均未发现静脉畸形复发。不良反应:2例皮肤破溃、坏死;4例表浅皮肤破溃,愈后无瘢痕;3例出现暂时性周围神经麻痹。结论:DSA引导下经皮硬化术是治疗儿童头颈部静脉畸形的有效方法。多种硬化剂联合、分次硬化治疗的原则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无水乙醇 硬化疗法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联合局部硬化治疗儿童四肢巨大血管瘤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靖 徐宏文 +2 位作者 周少毅 李海波 陈昆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总结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儿童四肢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2008年四肢高流量血管瘤连续病例72例。年龄3~30个月,平均(6.7±2.3)个月;体重为5.8~12.0kg,平均(6.52±1.86)kg。对72例高流量血管瘤行经股动脉... 目的总结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儿童四肢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2008年四肢高流量血管瘤连续病例72例。年龄3~30个月,平均(6.7±2.3)个月;体重为5.8~12.0kg,平均(6.52±1.86)kg。对72例高流量血管瘤行经股动脉插管动脉造影,对血管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灌注博来霉素碘油乳剂,其中40例再加PVA栓塞。残余病灶再行博来霉素局部硬化注射治疗。结果 72例高流量血管瘤中60例(83.3%)仅行动脉栓塞治疗,12例(16.7%)行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注射治疗。治疗后63例(87.5%)达治愈标准,9例(12.5%)好转,有效率100%。治疗结束后平均随访12.4个月,无复发病例。4例(5.6%)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相应处理后好转。未出现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注射治疗儿童四肢血管瘤疗效好、安全、大多无瘢痕、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栓塞 治疗性 四肢 硬化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畸形硬化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少毅 张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277-4279,共3页
淋巴管畸形,通常被称为"淋巴管瘤"或者"囊状水瘤",为常见的小儿良性肿瘤,与血管瘤都是脉管先天畸形,同属错构瘤,具有畸形和肿瘤双重性。起因于淋巴管发育不良即先天性的淋巴管扩张、增生。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硬化治疗 良性肿瘤 淋巴管扩张 囊状水瘤 淋巴管瘤 先天畸形 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治疗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少毅 张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治疗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MS)的疗效。方法收集经超声、CT、生化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的KMS患儿58例,纠正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后,给予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进行治疗。结果对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经...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治疗Kasabach-Merritt综合征(KMS)的疗效。方法收集经超声、CT、生化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的KMS患儿58例,纠正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后,给予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进行治疗。结果对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术后动脉造影见瘤体基本消失;术后1周血小板[(267.66±61.50)×109/L]和纤维蛋白原[(2.64±0.40)g/L]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血小板:(35.24±12.12)×109/L,纤维蛋白原:(1.47±0.3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4例患儿接受1次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11例接受2次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3例接受3次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所有患儿均达治愈标准。结论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术治疗KM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栓塞 治疗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鉴别诊断胎儿颈部肿块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姣玲 耿秀平 +2 位作者 曾红艳 张蕊 李小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鉴别诊断胎儿颈部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胎颈部肿块胎儿的影像资料及部分胎儿染色体结果,与产后新生儿特殊检查或病理结果相比较,总结其声像图特征、鉴别诊断要点与预后。结果 129 173胎胎儿(127 577例孕妇)产...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鉴别诊断胎儿颈部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胎颈部肿块胎儿的影像资料及部分胎儿染色体结果,与产后新生儿特殊检查或病理结果相比较,总结其声像图特征、鉴别诊断要点与预后。结果 129 173胎胎儿(127 577例孕妇)产前超声共检出50胎颈部肿块。32胎经产后CDFI、MRI、CT或术后病理随访确诊,诊断淋巴管瘤20胎、血管瘤4胎、梨状窝囊肿8胎;18胎淋巴管瘤经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超声对颈部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98.00%(49/50)。26胎淋巴管瘤超声表现为多房囊性,内见粗或细分隔带回声,肿块边界不清;12胎为单房囊性,囊壁薄,囊内透声好;CDFI示6胎肿块周边及分隔上星点状血流信号,32胎肿块无血流信号。颈部血管瘤超声表现为混合性或稍低实性,内部为厚壁囊性,呈蜂窝状,边界清晰;CDFI示肿块周边及内部丰富血流信号,其中1胎示动静脉瘘血流信号。6胎梨状窝囊肿超声显示为单房薄壁囊性,2胎合并感染囊壁增厚,囊内显示液平面;CDFI示6胎囊肿周边无血流信号,2胎囊肿周边星点状血流信号。结论产前超声可应用于胎儿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颈部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气道梗阻的颈部淋巴管畸形患儿产前产后程序化管理
6
作者 吴强 钟微 +6 位作者 吕俊健 林土连 侯龙龙 夏波 顾圆圆 牛传强 何秋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26-730,共5页
目的总结伴气道梗阻的颈部淋巴管畸形(cervical lymphatic malformation with airway obstruction,CLMAO)患儿从产前评估到出生后干预程序化诊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 目的总结伴气道梗阻的颈部淋巴管畸形(cervical lymphatic malformation with airway obstruction,CLMAO)患儿从产前评估到出生后干预程序化诊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室收治的22例CLMA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于本院出生,13例由外院转入。收集并分析患儿胎儿期评估、产时处理、出生后治疗及预后等资料。根据出生后治疗方案分为早期治疗组(6例)和程序化治疗组(16例),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9例本院出生的患儿均在产前行胎儿MRI评估气管食管位移指数(tracheoesophageal displacement index,TEDI)或羊水量。其中,8例存在TEDI>12 mm或羊水过多,出生后因呼吸困难实施产时子宫外处理(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1例TEDI≤12 mm且羊水量正常者于断脐后出现呼吸困难而行气管插管。产前对气道梗阻评估准确性为88.9%(8/9)。程序化治疗组最终3例经手术治疗脱离呼吸支持。程序化治疗组与早期手术治疗组相比,气管造口例数、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39个月,两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怀疑为CLMAO的胎儿应进行TEDI及羊水量评估。与早期手术相比,程序化治疗可取得相似预后,可考虑作为CLMAO的一种新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气道梗阻 程序化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