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玉型Al_(2)O_(3)与片状BN复合填充聚苯硫醚制备高导热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芳 陆嘉晟 +2 位作者 籍少敏 霍延平 赵经纬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以聚苯硫醚(PPS)为基体,刚玉型Al_(2)O_(3)与少量片状BN为复合导热填料,采用低温高压的模压工艺制备了Al_(2)O_(3)/PPS/BN高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粒径及含量、PPS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一种高导热Al_(2)O... 以聚苯硫醚(PPS)为基体,刚玉型Al_(2)O_(3)与少量片状BN为复合导热填料,采用低温高压的模压工艺制备了Al_(2)O_(3)/PPS/BN高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粒径及含量、PPS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一种高导热Al_(2)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导热测量仪、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试样的形貌、导热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w(Al_(2)O_(3))为89%,w(BN)为3%,w(PPS)为8%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率达5.44 W/(m·K),最高导热率是环氧树脂的21.76倍,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氮化硼 氧化铝 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碳源对橄榄石型正极材料LiFePO_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夏继才 王殿龙 +1 位作者 杨春巍 刘建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2-85,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及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RD,SEM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考察了蔗糖、石墨两种碳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两种碳源的添加对LiFePO4...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及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RD,SEM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考察了蔗糖、石墨两种碳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两种碳源的添加对LiFePO4的晶体结构没有明显的影响;SEM表明,掺杂后,样品的粒径变小;充放电测试表明,和未掺杂的LiFePO4相比掺杂石墨和掺杂蔗糖的LiFePO4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8.85 mAh.g-1和126.2 mAh.g-1,高于纯的LiFePO4正极材料的容量90 mAh.g-1。经100次循环后,掺杂蔗糖、掺杂石墨及未掺杂的LiFePO4样品的容量衰减率分别为0.02%,1.2%和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C正极材料 两种碳源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掺杂对LiFePO_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夏继才 王殿龙 +1 位作者 张若昕 伊廷锋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8年第11期23-26,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惰性气氛下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及其Ni2+掺杂正极材料,采用XRD,SEM和充放电等方法对目标材料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掺杂少量Ni2+后的LiFePO4晶体结构并未发生变化;SEM观察发现,掺杂后,样品的粒径变小;充放电测试得...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惰性气氛下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及其Ni2+掺杂正极材料,采用XRD,SEM和充放电等方法对目标材料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掺杂少量Ni2+后的LiFePO4晶体结构并未发生变化;SEM观察发现,掺杂后,样品的粒径变小;充放电测试得出,比未掺杂的LiFePO4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45mAh·g-1,高于纯的LiFePO4正极材料的容量90mAh·g-1,经100次循环后掺杂Ni2+的LiFePO4和LiFePO4样品的容量保有率分别为91%和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n0.05Fe0.95PO4 LIFEPO4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4
作者 罗海英 聂如杏 +1 位作者 郭敬 李会敏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8-632,共5页
为准确、高效地测定电解液的残余量,建立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含量测试的方法。该方法为电池全生命周期内电解液组分及消耗量监测研究提供支撑。将一定量的联苯溶液与软包装电池中的电解液混合后离心分离,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联... 为准确、高效地测定电解液的残余量,建立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含量测试的方法。该方法为电池全生命周期内电解液组分及消耗量监测研究提供支撑。将一定量的联苯溶液与软包装电池中的电解液混合后离心分离,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联苯含量,密度校正后,计算电解液的含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中加入3.1~3.4 g的联苯溶液,在40℃下静置浸润72 h,为最佳条件,误差平均值小于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含量 相对标准偏差(R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VQ/s-LDPE/SiO_2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利萍 孙志松 +1 位作者 李彬 刘述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91,93,共5页
以硅烷接枝改性低密度聚乙烯(s-LDPE)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二氧化硅(MVQ/SiO2)混炼胶补强,尿素为物理发泡剂,采用溶析成孔法制备了开孔MVQ/s-LDPE/SiO2泡沫材料,系统研究了MVQ/s-LDPE共混比和尿素发泡剂用量对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 以硅烷接枝改性低密度聚乙烯(s-LDPE)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二氧化硅(MVQ/SiO2)混炼胶补强,尿素为物理发泡剂,采用溶析成孔法制备了开孔MVQ/s-LDPE/SiO2泡沫材料,系统研究了MVQ/s-LDPE共混比和尿素发泡剂用量对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泡沫材料孔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s-LDPE用量增加,MVQ/s-LDPE/SiO2泡沫材料的邵氏A硬度、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加,抗压缩变形能力增强,补强作用明显;随发泡剂用量增大,泡沫材料泡孔分布更加均匀,孔隙率增加,力学强度和抗压缩变形能力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硅烷接枝改性LDPE MVQs-LDPE比 尿素发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用阳离子化天然大分子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英瑜 张若昕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8,共5页
介绍了几种阳离子改性天然大分子物质在造纸过程中的研究应用情况。分析了瓜尔胶、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常见天然大分子物质阳离子化的方法及在造纸行业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阳离子化 天然大分子 造纸 阳离子天然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三异丙酯对层状富锂正极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健辉 余乐 +1 位作者 范伟贞 赵经纬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4-158,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成膜添加剂硼酸三异丙酯(TPBi)的作用机理。通过充电微分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TPBi用作电解液添加剂的电化学行为;采用XRD、SEM和透射电镜测试,分析层状富锂正极材料的晶相结构和表面形貌;使用电感...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成膜添加剂硼酸三异丙酯(TPBi)的作用机理。通过充电微分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TPBi用作电解液添加剂的电化学行为;采用XRD、SEM和透射电镜测试,分析层状富锂正极材料的晶相结构和表面形貌;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锂片表面进行分析。TPBi能优先于电解液在层状富锂正极材料表面氧化,形成保护膜,抑制电解液的分解,减少过渡金属离子的溶出,改善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2%TPBi用作添加剂在2.0~4.8 V充放电,层状富锂正极材料以0.5 C循环190次,容量保持率从未添加的26%提升到90%,4.0 C放电比容量从未添加的96 m Ah/g提升到136 m Ah/g;石墨负极材料以0.5 C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从未添加的22%提高到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三异丙酯(TPBi) 添加剂 层状富锂正极材料 循环性能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三氟乙基碳酸酯对高电压三元材料的影响
8
作者 义丽玲 刘蕊 +1 位作者 全家岸 周立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1-365,共5页
以1 mol/L LiPF_(6)/EC+DEC+EMC(质量比3∶5∶2)为基础电解液,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5%和7%的添加剂甲基三氟乙基碳酸酯(FEMC),研究FEMC对电极/电解液界面和电池性能的影响。添加FEMC,可以在三元正极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 以1 mol/L LiPF_(6)/EC+DEC+EMC(质量比3∶5∶2)为基础电解液,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5%和7%的添加剂甲基三氟乙基碳酸酯(FEMC),研究FEMC对电极/电解液界面和电池性能的影响。添加FEMC,可以在三元正极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表面形成一层包覆均匀的电解质界面膜(CEI),电池的阻抗由160.3Ω降低至108.2Ω。在2.70~4.35 V充放电,添加5%FEMC的电池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5 C倍率下,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4%;在5.0 C大倍率下,放电比容量由96.3 mAh/g提高至140.3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电压 电解液 添加剂 甲基三氟乙基碳酸酯(FE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ICON型Na_(1+x)Zr_(2)Si_(x)P_(3-x)O_(12)固态电解质及其钠金属电池研究进展
9
作者 许希军 林见烽 +2 位作者 罗雄伟 赵经纬 霍延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38,共15页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实现了商业化。然而,有限的锂资源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钠离子电池展现出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电化学特性,并且钠盐资源更加丰富,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钠离子电池使用的是有机电解液,这存...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实现了商业化。然而,有限的锂资源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钠离子电池展现出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电化学特性,并且钠盐资源更加丰富,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钠离子电池使用的是有机电解液,这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如漏液和燃烧等,采用固态电解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仍有待提升,且材料制备的一致性及与电极间的界面阻抗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针对离子电导率的问题,总结分析了不同价态离子取代的影响。针对存在的界面问题,从正极、负极两侧分析了现有Na_(1+x)Zr_(2)Si_(x)P_(3-x)O_(12)电解质的界面改性方法。最后,对Na_(1+x)Zr_(2)Si_(x)P_(3-x)O_(12)电解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望推动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Na_(1+x)Zr_(2)Si_(x)P_(3-x)O_(12) 离子电导率 界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氟二草酸硼酸锂对LiFePO_4/石墨电池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付茂华 黄可龙 +2 位作者 刘素琴 刘建生 李永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85-1990,共6页
研究了二氟二草酸硼酸锂(LiODFB)作为锂盐加入到碳酸丙烯酯(PC)+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质量比为1∶1∶3)混合溶剂中对LiFePO4/石墨电池高温(60℃)循环性能的影响.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了电解液的电化学窗口.通过等离子... 研究了二氟二草酸硼酸锂(LiODFB)作为锂盐加入到碳酸丙烯酯(PC)+碳酸乙烯酯(EC)+碳酸甲乙酯(EMC)(质量比为1∶1∶3)混合溶剂中对LiFePO4/石墨电池高温(60℃)循环性能的影响.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了电解液的电化学窗口.通过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和能量散射光谱(EDS)对LiFePO4材料高温条件下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分析了石墨负极表面的固体电解液相界面(SEI)膜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一方面LiODFB基电解液能抑制LiFePO4材料在高温条件下Fe(II)的溶解,防止溶解的Fe(II)在石墨上还原,有效地降低电池阻抗;另一方面,在LiODFB基电解液中形成的石墨负极表面SEI膜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能显著提高LiFePO4/石墨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 二氟二草酸硼酸锂 LiFePO4/石墨电池 高温性能 SEI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锂盐对超支化/梳状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户献雷 梁晓旭 +3 位作者 章明秋 张若昕 张利萍 阮文红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541,共7页
利用PVA侧链上的羟基的化学活性,采用超支化聚胺-酯对改性纳米SiO_2和PVA接枝改性,并加入不同锂盐,制备了SiO_2-g-HBPAE/PVA-g-HBPAE超支化/梳状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利用SEM观察了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采用DSC、拉伸实验以及介... 利用PVA侧链上的羟基的化学活性,采用超支化聚胺-酯对改性纳米SiO_2和PVA接枝改性,并加入不同锂盐,制备了SiO_2-g-HBPAE/PVA-g-HBPAE超支化/梳状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利用SEM观察了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采用DSC、拉伸实验以及介电谱研究了锂盐种类及添加量对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接枝改善了SiO_2和基体的界面相容性;磺酸类锂盐在复合材料中表现出自增塑现象,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大幅度下降;LiClO_4在基体中的离解能力强于Li CF_3SO_3和Li N(SO_3CF_3)_2;当Li CF3SO3添加量为20%(by mass,下文同)时,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达到最大值2.58×10-6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烯醇 超支化聚胺-酯 梳状大分子 锂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氟硼酸四乙基铵对超级电容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红梅 刘胜奇 +2 位作者 刘素琴 刘建生 李永坤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研究了四氟硼酸四乙基铵(Et4,NBF4)添加到LiPF6基电解液(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质量比为1∶1∶1)对(LiMn2O4+活性炭(AC))/Li4Ti5O12超级电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线性扫描(LSV)、循环伏安(CV)及电池充放电... 研究了四氟硼酸四乙基铵(Et4,NBF4)添加到LiPF6基电解液(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质量比为1∶1∶1)对(LiMn2O4+活性炭(AC))/Li4Ti5O12超级电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线性扫描(LSV)、循环伏安(CV)及电池充放电等测试结果表明:Et4NBF4盐改变了复合电解液中离子对的结构,提高了复合电解液的高电压稳定性和电导率.在实验条件下,随着复合盐电解液中Et4NBF4含量的增加,电池放电容量也增加,含有Et4NBF4与LiPF6物质的量的比为4∶1的电解液的电池电化学性能最好,在4C倍率下循环5,000周后,容量还有86.8,mA·h,保持率为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硼酸四乙基铵 复合盐 超级电容电池 (LiMn2O4+AC) LI4TI5O12 Et4 NBF4 (LiMn2 O4+AC) Li4 Ti5 O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锂盐——二氟草酸硼酸锂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茂华 刘素琴 +1 位作者 刘建生 李永坤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6-318,共3页
介绍了二氟草酸硼酸锂(LiODFB)的基本特性。LiODFB作为锂盐用于电解液中,对不同正极和石墨负极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显著提高电池的高、低温性能。综述了LiODFB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二氟草酸硼酸锂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氟磷酸锂改善LiNi_(0.6)Co_(0.2)Mn_(0.2)O_2电池的高温性能
14
作者 李雪峰 范伟贞 +1 位作者 李军 杨红梅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将二氟磷酸锂(LiPO_2F_2)作为添加剂来改善LiNi_(0.6)Co_(0.2)Mn_(0.2)O_2电池高温贮存性能。相对于没有添加LiPO_2F_2的电池,电解液中添加1%LiPO_2F_2的电池在高温60℃下贮存14 d,容量保持率提高6.05%,容量恢复率提高6.01%,并能抑制电... 将二氟磷酸锂(LiPO_2F_2)作为添加剂来改善LiNi_(0.6)Co_(0.2)Mn_(0.2)O_2电池高温贮存性能。相对于没有添加LiPO_2F_2的电池,电解液中添加1%LiPO_2F_2的电池在高温60℃下贮存14 d,容量保持率提高6.05%,容量恢复率提高6.01%,并能抑制电池高温产气。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电池高温贮存前后的阻抗行为,用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电极表面进行分析,发现LiPO_2F_2能够在正极表面形成热稳定性好且可降低界面阻抗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磷酸锂(LiPO2F2) 添加剂 高温贮存 石黑/LiNi0.6Co0.2Mn0.2O2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导电墨水在电子印刷线路板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晓芳 陈嘉苗 +5 位作者 陆嘉晟 罗继业 籍少敏 霍延平 赵经纬 方岩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70-280,共11页
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人们更多开始关注纳米材料在电子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中的应用,新型、高效、经济、环保的技术方法逐渐替代传统制造工艺。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纳米材料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和新型印制电路板制... 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人们更多开始关注纳米材料在电子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中的应用,新型、高效、经济、环保的技术方法逐渐替代传统制造工艺。本文综述了不同种纳米材料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和新型印制电路板制备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比不同反应物、添加剂以及不同方法对最终生成的纳米铜导电墨水性能的影响,针对性介绍了适应于不同要求的纳米材料制备工艺技术。此外,介绍了不同的烧结工艺和打印工艺对最终生成PCB线路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覆铜板刻蚀电路技术污染大、材料浪费、工艺复杂等缺点,新工艺结合纳米材料性能,利用高精度设备,着重向低成本、少污染、时间短、能耗低的方向进行一系列研究,文章还讨论了未来PCB行业在5G的应用发展方向和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喷墨打印 烧结 环境 印刷电路板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苯甲醚对锂离子电池防过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彪 黄可龙 +2 位作者 刘素琴 刘建生 李永坤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4-1056,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扫描、充放电循环、过充测试等手段,研究了2-氯苯甲醚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对电池的防过充性能及常温循环寿命、高温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2-氯苯甲醚的氧化峰电位为4.67V(vs.Li/Li+),在磷酸铁锂电池中与石墨负... 采用循环伏安扫描、充放电循环、过充测试等手段,研究了2-氯苯甲醚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对电池的防过充性能及常温循环寿命、高温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2-氯苯甲醚的氧化峰电位为4.67V(vs.Li/Li+),在磷酸铁锂电池中与石墨负极具有较好的相容性。0.5C/5h、1C/3h过充时不漏液、不起火、不爆炸;作为添加剂使用时电池1C倍率常温循环338次容量保持率为81.4%;60℃高温1C倍率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为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添加剂 过充保护 2-氯苯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V_2O_5纳米棒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文达 陈占军 +1 位作者 卢东亮 陈红雨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通过简单、无需催化剂和模板的水热合成路径,制备五氧化二钒(V2O5)纳米棒。用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制备的V2O5纳米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长度达到数微米,宽度... 通过简单、无需催化剂和模板的水热合成路径,制备五氧化二钒(V2O5)纳米棒。用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分析。制备的V2O5纳米棒具有较高的结晶度,长度达到数微米,宽度和厚度分别为50 nm和20~30 nm。制备的V2O5纳米棒以1.00 A/g的电流在1.50~3.75 V充放电,比容量能稳定在140 mA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V2O5) 纳米棒 水热合成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成型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利萍 杨化彪 +2 位作者 杨思广 林祥坚 曾幸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研究了不含ATH的硅橡胶体系中,交联密度、硅氢与乙烯基比例(Si-H/Vi)对加成型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持Si—H/Vi(摩尔比)在2~3之间时,采用VMQ硅树脂提高体系的乙烯基含量,调节硅橡胶交联密度,可使加... 研究了不含ATH的硅橡胶体系中,交联密度、硅氢与乙烯基比例(Si-H/Vi)对加成型硅橡胶耐漏电起痕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持Si—H/Vi(摩尔比)在2~3之间时,采用VMQ硅树脂提高体系的乙烯基含量,调节硅橡胶交联密度,可使加成型硅橡胶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漏电起痕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起痕 交联密度 树脂胶 加成型硅橡胶 电缆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与LiFePO4的相容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春巍 张若昕 +2 位作者 胡信国 刘建生 赵夫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54-557,共4页
随着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究深入,LiFePO4正极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有希望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LiFePO_4正极材料与有机电解质之间的成膜机制;系统阐述了LiFePO_4正极材料在电解质中的溶解问题,从改变电解质组成和寻找有效的添加剂两个方... 随着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究深入,LiFePO4正极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有希望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LiFePO_4正极材料与有机电解质之间的成膜机制;系统阐述了LiFePO_4正极材料在电解质中的溶解问题,从改变电解质组成和寻找有效的添加剂两个方面论述了改善LiFePO_4与电解质相容性的基本途径,最后对解决LiFePO_4与电解质的相容性问题方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LIFEPO4 有机电解质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分离胶制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利萍 罗啸秋 白洪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26,共3页
简要介绍了血液分离胶的工作原理,综述了以有机硅材料或高分子碳氢化合物材料为基础制备血液分离胶的方法。从具有更好生理惰性与化学稳定性,减少血液分离胶对检测结果影响等方面来说,有机硅材料仍将是今后开发新型血液分离胶主体材料... 简要介绍了血液分离胶的工作原理,综述了以有机硅材料或高分子碳氢化合物材料为基础制备血液分离胶的方法。从具有更好生理惰性与化学稳定性,减少血液分离胶对检测结果影响等方面来说,有机硅材料仍将是今后开发新型血液分离胶主体材料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离胶 制备 有机硅材料 高分子碳氢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