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CSD耦合分析的内置竖向挡板TLD高层建筑风振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连杨 吴玖荣 +2 位作者 钟文坤 傅继阳 黄鹏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1,共10页
调谐液体阻尼器(TLD)是高层建筑风振控制常用的阻尼器。纯水TLD系统的阻尼比较小,在其内部增设内置挡板,可显著增加其阻尼比而提高振动控制效果。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开源软件OpenFOAM对带竖向挡板的TLD系统内的液体晃荡进行CF... 调谐液体阻尼器(TLD)是高层建筑风振控制常用的阻尼器。纯水TLD系统的阻尼比较小,在其内部增设内置挡板,可显著增加其阻尼比而提高振动控制效果。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开源软件OpenFOAM对带竖向挡板的TLD系统内的液体晃荡进行CFD仿真,并以第三代风振控制Benchmark模型为计算实例,对其风致响应进行计算结构动力学(CSD)时程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FD/CSD耦合作用的TLD-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数值算法,对顶部设置带有竖向挡板的TLD系统的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此类TLD系统对高层建筑风致响应的控制效率。不同重现期风荷载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此类TLD系统对结构风致响应的控制效果显著。与实时混合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数值算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振控制 高层建筑 内置竖向挡板TLD CFD/CSD耦合作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质量高层结构风振基底剪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云 周和鸿 吴玖荣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73,共9页
针对荷载规范中顺风向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公式难以准确评估非均匀质量的高层结构基底剪力,提出竖向空间相关性折算系数η_(z)和质量转换系数m_(cn),分别考虑了多自由度体系与无限自由度体系两者竖向空间相关性的差异和质量非均匀分布对... 针对荷载规范中顺风向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公式难以准确评估非均匀质量的高层结构基底剪力,提出竖向空间相关性折算系数η_(z)和质量转换系数m_(cn),分别考虑了多自由度体系与无限自由度体系两者竖向空间相关性的差异和质量非均匀分布对基底剪力的影响,对规范方法进行改进,结合两个算例进行验证;同时分析振型系数、建筑高度和地貌类型对η_(z)的影响.研究表明:竖向空间相关性折算系数η_(z)能反映多自由度体系与无限自由度体系两者竖向空间相关性的差异对基底剪力的影响,算例考虑该影响与否的误差分别为1.2%和2.8%;质量转换系数m_(cn)能反映质量非均匀分布对基底剪力的影响,算例考虑该影响与否的误差为小于5%和等于28.5%;两系数结合规范方法可准确计算非均匀质量高层结构风振基底剪力.η_(z)随着地面粗糙度增加和建筑高度增加而增大,随着指数型振型系数的指数增大而减小;η_(z)参数分析的最小值为0.922,误差可达5%以上;当设计不考虑多自由度体系和无限自由度体系两者竖向空间相关性的差异对基底剪力的影响时,按多自由度体系计算是偏于安全的.针对不同工程,质量转换系数m_(cn)取值需根据具体楼层质量与振型系数计算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荷载规范 基底剪力 竖向空间相关性折算系数 质量转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层CFRP层合板结构的振动频率与剩余压缩强度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静静 张芝芳 +1 位作者 罗子微 刘文迪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损伤,为研究分层损伤对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压缩强度的影响,本文对含有不同预制分层缺陷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模态测试,提取固有频率,并通过静强度压缩试验得到剩余压缩强度。主...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损伤,为研究分层损伤对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压缩强度的影响,本文对含有不同预制分层缺陷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模态测试,提取固有频率,并通过静强度压缩试验得到剩余压缩强度。主要研究了在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中间界面预埋不同尺寸的穿透型分层对其固有频率及剩余压缩强度的影响。基于ABAQUS平台建立了含预制分层的复合材料结构有限元模型,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分析分层损伤对频率以及剩余压缩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的固有频率随预制分层损伤面积增加而下降;与无初始损伤试件相比,含有预制分层的试件,其压缩破坏的位置主要集中在预制分层缺陷的铺层,且随预制分层的尺寸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分层扩展;改变层合板的铺层时,随着分层损伤尺寸增加,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压缩强度与其固有频率均逐渐下降;试验和仿真分析皆表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固有频率与其剩余压缩强度具有定量的关联性,但关联性受铺层影响,改变铺层将导致二者的指数关系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分层 固有频率 剩余压缩强度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液柱阻尼器-结构系统风致振动响应的CFD/CSD耦合分析方法
4
作者 黄鹏 吴玖荣 +2 位作者 傅继阳 孙连杨 王加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6-245,254,共11页
针对调谐液柱阻尼器(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 TLCD)难以建立其精确的非线性理论分析模型,且其力学性能试验成本高和耗时长等问题,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对TLCD系统的力学性能和动力特征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 针对调谐液柱阻尼器(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 TLCD)难以建立其精确的非线性理论分析模型,且其力学性能试验成本高和耗时长等问题,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对TLCD系统的力学性能和动力特征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结构动力学(CFD/CSD)耦合分析方法,求解带TLCD系统的高层建筑结构的风致动力响应。通过开展某一TLCD系统在特定底部激励下的力学性能和动力特性试验,得到其内液体晃荡的自由液面波高和晃动力时程,验证了CFD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准确地分析TLCD水箱内液体的非线性晃动特征。随后对风工程领域广泛采用的76层建筑结构振动控制Benchmark模型,假设其顶部设置TLCD系统时主体结构在三种风速重现期(10、50和100年)风速对应的横风向动力风荷载激励下的风致控制效率,采用提出的CFD/CSD耦合分析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耦合分析结果表明,TLCD系统对Benchmark模型的风致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响应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加速度响应的控制效果要优于对位移响应的控制效果。该研究方法可为复杂TLCD系统对高层建筑的风振控制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液柱阻尼器(TLCD) 高层结构 风振控制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计算结构动力学(CSD) CFD/CSD耦合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环境下CFRP层合板的弯曲疲劳寿命与结构频率的关联性研究
5
作者 吕林泽 张芝芳 +1 位作者 郑铭峰 江剑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层合结构在温湿环境下的疲劳性能会加速退化,影响结构使用安全,缩短结构服役寿命。为研究温湿环境下FRP结构的弯曲疲劳行为,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水浴吸湿试验,对达到吸湿平衡状态...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层合结构在温湿环境下的疲劳性能会加速退化,影响结构使用安全,缩短结构服役寿命。为研究温湿环境下FRP结构的弯曲疲劳行为,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水浴吸湿试验,对达到吸湿平衡状态的试件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和模态测试。试验过程中,每隔一定循环次数会停止施加弯曲疲劳荷载,对试件进行模态测试以获取在该疲劳状态下CFRP层合板的固有频率。结果表明:疲劳破坏发生在夹持端部位,主要表现为横截面处的脆性断裂,断口处呈现锯齿状;随着循环次数增加,CFRP试件的振动频率先突降后渐降,且频率下降幅度顺序为高温湿态(ETW)>常温湿态(RTW)>常温干态(RTD);相比RTD工况,RTW和ETW工况下CFRP试件的弯曲疲劳寿命分别下降8.96%和21.2%,表明温度和湿度耦合作用比单一作用对CFRP层合板的弯曲疲劳寿命影响更大,且温度比湿度因素对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大。本文还推导了结构振动频率与CFRP层合板的弯曲疲劳寿命之间的定量关联公式,为基于结构频率预测FRP层合板的剩余弯曲疲劳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效应 复合材料层合板 弯曲疲劳寿命 结构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百米级高层隔震结构风致效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谭佳俊 谭平 +1 位作者 吴玖荣 冯德民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4,共8页
现行规范采用静力设计的方法可能对高层隔震结构的风致效应考虑不足,为此深入研究了高层隔震结构抗风设计与风致效应,结合现行规范提出高层隔震结构风致效应分析框架,并针对中国某百米级实际工程隔震结构展开风致效应的分析与评估。结... 现行规范采用静力设计的方法可能对高层隔震结构的风致效应考虑不足,为此深入研究了高层隔震结构抗风设计与风致效应,结合现行规范提出高层隔震结构风致效应分析框架,并针对中国某百米级实际工程隔震结构展开风致效应的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现行规范采用等效静力的计算方式低估了高层隔震结构实际所受的脉动风作用,通过风荷载时程分析发现,隔震层X、Y向的水平剪力相比风荷载标准值作用分别增加了23.8%和27.7%,但从设计的角度出发,现行规范取1.4的分项系数能满足隔震层抗风稳定性的要求;在10年一遇风荷载作用下,高层隔震结构顶部存在舒适度的问题,最大风振加速度达到16.2 cm·m^(-2),超出规范限值8%;在1年一遇风荷载作用下,高层隔震结构顶部的最大风振加速度达到7.6 cm·m^(-2),其居住舒适性更难以满足,高层隔震结构的舒适度问题在今后的抗风设计中应予以重视;提出的分析框架能较系统和全面地反映高层隔震结构风致效应,可为现行规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隔震结构 抗风设计 风致效应 抗风稳定性 风振舒适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台风全局化结构及风场特征实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运成 傅继阳 +2 位作者 李秋胜 陈柏纬 陈雯超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9-146,共18页
基于探空气球、雷达风廓线仪等设备长期观测数据,对影响华南地区热带气旋的全局化结构及风场特征进行了实测研究。以典型台风为例,考察了系统水平及垂直主结构特征,揭示了台风双眼壁结构、眼壁置换现象以及登陆后结构的轴非对称变化特... 基于探空气球、雷达风廓线仪等设备长期观测数据,对影响华南地区热带气旋的全局化结构及风场特征进行了实测研究。以典型台风为例,考察了系统水平及垂直主结构特征,揭示了台风双眼壁结构、眼壁置换现象以及登陆后结构的轴非对称变化特征。提出了台风气压场水平轴非对称模型和垂直剖线模型,分析了台风气压场两关键参数(最大风速半径及Holland-B)数值分布特征及其与其他参数间的内在关系。采用复合分析技术,对不同来流状况下台风边界层风场特征进行研究,考察了风速剖线低空急流和风向随高度偏转的特征及其随径向距离和来流地貌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以低空急流为特征的台风垂直剖线经验模型,为精确化评估高层建筑风荷载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全局化结构及风场特征的认识,并为合理评估该地区台风风灾害及构筑物台风风效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实测 全局化结构 风场 风剖线模型 轴非对称气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CFRP增强水泥的导电性能研究
8
作者 吴震华 刘尧 张芝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8-53,共6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re-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CFRP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边角料,这部分废弃物若不妥善处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re-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CFRP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边角料,这部分废弃物若不妥善处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本文将CFRP加工成型过程中的边角料废弃物进行处理后掺入水泥中,研究回收CFRP边角料对水泥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合适的掺量会增强水泥的抗压和抗折性能;当回收CFRP在水泥中的掺量不高时,水泥电阻率的降低效果并不明显;当回收CFRP在水泥中的掺量达到4%时,水泥基材料电阻率急剧下降;当回收CFRP在水泥中的掺量继续增加时,水泥内部由回收CFRP中的碳纤维形成了一个搭接式的导电通路机制,电阻率已降低到最小且不随着龄期发生明显变化。研究还表明水泥电阻率随着水泥试块龄期的增长而升高,并且在干燥过程中水泥电阻率随着含水率的减少先升高再降低。当前的研究不单单可以解决CFRP浪费的问题,同样可以大大地缓解CFRP废弃物给人类带来的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CFRP 边角料 力学性能 电阻率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层合板的二次低速冲击及剩余压缩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景东 潘静雯 +2 位作者 张芝芳 江剑 黎健斌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0-247,共8页
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在结构的相同位置进行二次低速冲击,考察二次冲击时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冲击后的剩余压缩强度,并与单次冲击的结果进行对比。在总冲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 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在结构的相同位置进行二次低速冲击,考察二次冲击时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冲击后的剩余压缩强度,并与单次冲击的结果进行对比。在总冲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落锤法对CFRP层合板进行冲击试验,得到结构单次和二次冲击的动力响应、能量吸收规律。采用超声波C扫描技术观测CFRP层合板内部的冲击损伤后,对CFRP层合板进行剩余压缩强度试验。系统研究和对比了单次和二次冲击对CFRP层合板在结构动力响应、能量吸收、损伤情况和剩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冲击能量分别为20 J、30 J、40 J时,二次冲击层合板试件吸收的总能量分别是单次冲击的52.50%、67.56%、81.41%,损伤总面积分别是单次冲击的60.58%、64.59%、80.60%;单次冲击后结构的剩余压缩强度分别是二次冲击的76.76%、78.65%、92.40%。此外,CAI-冲击能量、CAI-吸收能量和CAI-损伤面积曲线均在20 J的冲击能量下存在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二次低速冲击 剩余压缩强度 动力响应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净浆/砂浆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庄培镇 马玉玮 +2 位作者 罗甜恬 刘卫森 傅继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78-3589,共12页
开展碱激发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研究了矿渣掺量及细骨料掺量对碱激发净浆/砂浆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的掺入能够显著提高碱激发净浆/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 开展碱激发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研究了矿渣掺量及细骨料掺量对碱激发净浆/砂浆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的掺入能够显著提高碱激发净浆/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细骨料掺量增多会降低抗压强度,但会提高弹性模量。净浆28 d弹性模量在12.83~19.53 GPa,砂浆28 d弹性模量在18.72~23.10 GPa。细骨料掺量为40%(质量分数)时,砂浆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出现明显下降,弹性模量变大。采用分段式方程对碱激发矿渣/粉煤灰净浆/砂浆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良好。拟合结果表明碱激发净浆/砂浆应力-应变下降段曲线随矿渣掺量与龄期增加而变陡,反映材料脆性增强,与上升段曲线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材料 矿渣 粉煤灰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峰值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龄期再生块体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继豪 马玉玮 +1 位作者 刘春晖 傅继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3,59,共7页
分别探讨了龄期和不同取代率对再生块体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其中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圆柱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当再生块体取代率不高于30%时,不同龄期下立方体、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均随再生块体取代率增... 分别探讨了龄期和不同取代率对再生块体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其中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圆柱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当再生块体取代率不高于30%时,不同龄期下立方体、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均随再生块体取代率增大而提高。特别是当龄期为1 d时,最大增长幅度达到79%。此外,再生块体的掺入也能提高早龄期弹性模量。基于试验结果,得到了再生块体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预测式。最后,通过研究再生块体混凝土微观结构随龄期增长的发展情况可知,再生块体旧水泥石-骨料界面过渡区是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最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块体混凝土 龄期 取代率 抗压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弯曲疲劳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迪 张芝芳 王景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8-489,共12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因其轻质高强、抗疲劳性能优异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铁路交通和绿色能源等领域。FRP复合材料结构,如:复合材料桨叶和桥面板在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承受弯曲疲劳的荷载。笔者主要针对国内外...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因其轻质高强、抗疲劳性能优异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铁路交通和绿色能源等领域。FRP复合材料结构,如:复合材料桨叶和桥面板在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承受弯曲疲劳的荷载。笔者主要针对国内外复合材料的弯曲疲劳行为进行了总结,首先介绍了复合材料3种弯曲疲劳性能测试的加载方式,包括:三点弯曲、四点弯曲和单点弯曲,总结了各种加载方式测量弯曲疲劳性能的原理和试验装置;然后针对复合材料在弯曲疲劳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弯曲疲劳破坏模式、损伤机制等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在现有研究中复合材料弯曲疲劳行为存在的不足,以期为未来复合材料在弯曲疲劳行为的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弯曲疲劳 弯曲疲劳破坏模式 弯曲疲劳损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作用下拱式振动能采集器的非线性力-电响应分析
13
作者 杨智诚 刘爱荣 +1 位作者 何运成 傅继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37,43,共5页
以拱式振动能采集器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研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拱式振动能采集器的非线性力-电响应,分别讨论荷载幅值、扭转约束、负载电阻与结构几何等因素对采集器输出电压和电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 以拱式振动能采集器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研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拱式振动能采集器的非线性力-电响应,分别讨论荷载幅值、扭转约束、负载电阻与结构几何等因素对采集器输出电压和电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较大情况下,拱式振动能采集器发生非线性动力跳跃变形,此时采集器产生电能显著增大,体现出非线性条件下拱式振动能采集器的优势。在不同负载电阻条件下拱式振动能采集器有效输出电压随电阻阻值增大而增大,并最终趋于开路电压,而电能输出功率则随电阻阻值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特别地,当拱的长细比>200时,采集器的有效输出电压随拱长细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冲击 能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域屈服固接耗能钢棒阻尼器数值模拟及分析
14
作者 陈晓桐 叶茂 +2 位作者 杨琳怡 李炫 谢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6,共9页
为改善现有金属阻尼器受力不均、延展性小、震后难以更换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全域屈服耗能钢棒阻尼器,用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阻尼器采用耗能钢棒作为耗能元件,耗能钢棒经过截面设计后能实现全截面同时屈服,且方便震后更换。通过... 为改善现有金属阻尼器受力不均、延展性小、震后难以更换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全域屈服耗能钢棒阻尼器,用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阻尼器采用耗能钢棒作为耗能元件,耗能钢棒经过截面设计后能实现全截面同时屈服,且方便震后更换。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表明全域屈服耗能钢棒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验证了全域耗能钢棒阻尼器设计合理性,可有效提升钢棒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最后探究了钢棒半径、数量、长度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耗能钢棒能实现全截面屈服,滞回曲线饱满,性能稳定优越。耗能钢棒半径、长度、数量对阻尼器性能影响显著。阻尼器的耗能性能与钢棒半径、数量成正比,与钢棒长度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 耗能钢棒 金属阻尼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矩理论和迁移学习的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创涟 周佛保 +3 位作者 刘爱荣 陈炳聪 黄永辉 叶锡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108-15117,共10页
针对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数据获取成本高、噪声干扰多且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矩理论和迁移学习的矩特征迁移(moment feature transfer network,MTNet)裂缝识别模型。为减小由数据不足引起的过拟合以及提高水下混凝土结构裂... 针对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数据获取成本高、噪声干扰多且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矩理论和迁移学习的矩特征迁移(moment feature transfer network,MTNet)裂缝识别模型。为减小由数据不足引起的过拟合以及提高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识别精度,首先,提出多尺度矩特征算法提取裂缝的形状和纹理信息,降低背景噪声对裂缝识别的影响;其次,提出矩特征嵌入模块,该模块能有效地将多尺度矩特征算法融合到神经网络模型中;然后,提出MTNet模型用于裂缝识别,该模型融合了特征的矩信息和注意力模块,不仅可以提取裂缝特征的语义信息还能抑制背景噪声,从而提升水下混凝土结构裂缝分割质量;最后,建立水下混凝土裂缝数据集作为迁移学习的目标域数据集,以此降低样本不足对裂缝识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裂缝识别MTNet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泛化性能,能够准确识别复杂背景下水下混凝土的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混凝土 裂缝识别 图像矩理论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基m法的组合梁栓钉剪力件剪切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家慧 张石波 +1 位作者 黄永辉 李平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90-1697,共8页
首先将混凝土中的栓钉类比为土体中的桩基;然后根据m法建立了混凝土中栓钉变形的平衡微分方程;再采用幂级数法对该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栓钉剪切刚度计算的通用公式及荷载-滑移本构关系曲线。将本文推导的理论结果与国内外文献... 首先将混凝土中的栓钉类比为土体中的桩基;然后根据m法建立了混凝土中栓钉变形的平衡微分方程;再采用幂级数法对该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栓钉剪切刚度计算的通用公式及荷载-滑移本构关系曲线。将本文推导的理论结果与国内外文献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剪力件 桩基 M法 剪切刚度 理论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塑性铰节点的设计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子仪 叶茂 +1 位作者 刘建武 袁金秀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3-1430,共8页
为适应可更换、高耗能装配式预制构件连接的发展趋势,针对现有连接构造复杂、传力路径不明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塑性铰节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塑性铰节点的构造特点,并建立了5种新型塑性铰节点ABAQUS数值模型,通过施加单调荷载和... 为适应可更换、高耗能装配式预制构件连接的发展趋势,针对现有连接构造复杂、传力路径不明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塑性铰节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塑性铰节点的构造特点,并建立了5种新型塑性铰节点ABAQUS数值模型,通过施加单调荷载和变幅循环荷载,探讨节点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研究表明:5种不同构造特点的新型塑性铰节点具备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能够实现设计目标。两种荷载峰值时,实心钢板节点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分别为330.81kN、12.18kN/mm和315.33kN、12.04kN/mm,实心钢板节点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和刚度;基于累积耗能方面,曲面钢板节点具备更好的耗能能力,但此节点初始刚度较小,承载力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塑性铰 数值模型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研发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尧 吴震华 +1 位作者 张芝芳 欧阳小伟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116,共7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CFRP)在生产、应用与报废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逐年增多,如何处置该类废弃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CFRP目前主要的回收形式与回收方法,然后聚焦于回收CFRP被添加...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CFRP)在生产、应用与报废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逐年增多,如何处置该类废弃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CFRP目前主要的回收形式与回收方法,然后聚焦于回收CFRP被添加到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现状。现有研究表明加入CFRP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有明显效果,对其耐高温性以及导电性也有显著提升。这证明了使用回收CFRP开发多功能水泥材料的可能性,为回收CFRP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废弃物资源化都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CFRP 混凝土 水泥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节点阻尼器对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伟豪 叶茂 +1 位作者 章武亮 袁金秀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96-1603,共8页
为解决小位移下传统节点阻尼器不能充分发挥其耗能能力问题,开发出了基于杠杆原理的新型放大式阻尼器,以实现小位移高耗能。本文首先介绍了阻尼器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给出了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探讨放大式阻尼器的效... 为解决小位移下传统节点阻尼器不能充分发挥其耗能能力问题,开发出了基于杠杆原理的新型放大式阻尼器,以实现小位移高耗能。本文首先介绍了阻尼器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给出了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探讨放大式阻尼器的效果;再基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主要对比有控结构中布置放大式阻尼器和无放大式阻尼器时的能力曲线、性能点、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及塑性铰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与无放大式阻尼器对比,布置放大式阻尼器的承载力增幅在10.0%左右;性能点对应剪力和位移减幅分别提高2.3%~3.1%和10.4%~12.3%;最大层间位移及薄弱层层间位移角减幅分别提高12.7%~15.0%和9.5%~11.2%。研究结果证明放大式阻尼器相比无放大式阻尼器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式阻尼器 力学性能 杠杆原理 混凝土框架 静力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环境下圆弧拱的面内非线性屈曲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学松 刘爱荣 +1 位作者 招启嵩 刘璐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69-4076,共8页
为了避免拱在热环境下的失稳,以热环境下固接圆弧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拱顶径向集中力下的面内非线性屈曲行为,基于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非线性平衡微分方程,跟踪了屈曲平衡路径,得到了拱的极值点屈曲和分岔屈曲荷载的理论解析解。并... 为了避免拱在热环境下的失稳,以热环境下固接圆弧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拱顶径向集中力下的面内非线性屈曲行为,基于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非线性平衡微分方程,跟踪了屈曲平衡路径,得到了拱的极值点屈曲和分岔屈曲荷载的理论解析解。并采用有限元数值结果验证了理论解的准确性,揭示了在热环境和集中力作用下拱的非线性极值点屈曲与分岔屈曲行为的区别与联系。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力作用下温度显著影响圆弧拱的非线性屈曲行为,极值点屈曲和分岔屈曲荷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拱的上下极值点荷载随修正长细比的增大而增大;分岔屈曲最大温差随着修正长细比的增大而急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拱 拱顶集中力 热环境 面内 非线性 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