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研磨加工渗氮性能实验及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初 陈宥丞 +3 位作者 周佳华 覃哲 赵传 张建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一般的渗氮工艺存在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设备结构复杂等缺点。该研究在轴承的强化研磨加工过程中,通以不同时间的氮气,利用X射线能谱联用仪对各组试样的化学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和谱图,并将通入氮气加工前后轴承套... 一般的渗氮工艺存在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设备结构复杂等缺点。该研究在轴承的强化研磨加工过程中,通以不同时间的氮气,利用X射线能谱联用仪对各组试样的化学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和谱图,并将通入氮气加工前后轴承套圈表面的元素成分和重量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渗氮功能的强化研磨加工提高了轴承套圈表面形的氮元素含量,更容易在轴承套圈表面形成含硼-氮化学物理膜层,以此作为强化研磨机的性能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强化研磨 渗氮 表面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研磨喷射角度对轴承套圈加工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晓初 赵传 +3 位作者 周文波 单士印 张超 温溢恒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38,共4页
强化研磨是一种新型轴承强化加工方法,集合了强化塑性、研磨微切削以及摩擦化学加工技术。在额定转速时对喷射角度进行单一变量试验,检测轴承套圈内圈沟道表面粗糙度与硬度的变化,分析喷射角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探讨粗糙度... 强化研磨是一种新型轴承强化加工方法,集合了强化塑性、研磨微切削以及摩擦化学加工技术。在额定转速时对喷射角度进行单一变量试验,检测轴承套圈内圈沟道表面粗糙度与硬度的变化,分析喷射角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探讨粗糙度与硬度的分布均匀性,以提高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研磨 轴承套圈 喷射角度 加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研磨加工中喷射压力对模具钢表面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陶建华 卢进星 +2 位作者 黎达成 韩金刚 吴庭筠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49,共3页
为了得到强化研磨中喷射压力对模具钢表面硬度影响规律,使用控制变量法把试样分成7组,对7组不同喷射压力下的试样进行硬度测量,推导出喷射压力对模具钢表面硬度的影响规律。该实验对试样精加工和采用了特定强化研磨料的配比,通过JMTT数... 为了得到强化研磨中喷射压力对模具钢表面硬度影响规律,使用控制变量法把试样分成7组,对7组不同喷射压力下的试样进行硬度测量,推导出喷射压力对模具钢表面硬度的影响规律。该实验对试样精加工和采用了特定强化研磨料的配比,通过JMTT数字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量,以压入硬度作为衡量模具钢表面硬度标准。结果表明喷射压力逐渐增加时,强度提升明显,当喷射压力再增大时,材料的硬度最后会趋于水平,增加不明显,加工后表面硬度可由50HRC提升至53~54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 强化研磨 表面硬度 喷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研磨中微凹坑对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初 谢鑫成 +1 位作者 张超 段伟健 《工具技术》 2019年第5期28-30,共3页
为了研究强化研磨中产生的微凹坑对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轴承强化研磨加工的原理,通过对强化研磨加工后的轴承进行摩擦磨损对比试验,对比和分析了轴承的摩擦系数。结果表明:经过强化研磨加工后的轴承钢板的摩擦系数相比未加工的轴... 为了研究强化研磨中产生的微凹坑对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轴承强化研磨加工的原理,通过对强化研磨加工后的轴承进行摩擦磨损对比试验,对比和分析了轴承的摩擦系数。结果表明:经过强化研磨加工后的轴承钢板的摩擦系数相比未加工的轴承钢板降低了16%-19%;经过对已加工和未加工轴承钢板表面的电镜扫描图像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经强化研磨加工会使轴承表面产生微凹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凹坑 强化研磨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研磨中加工参数对微凹坑形貌的影响
5
作者 刘晓初 谢鑫成 +1 位作者 张超 康军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35,139,共4页
文章通过控制加工参数单一变量的方法进行强化研磨试验,来探究强化研磨中不同的加工参数对轴承表面微凹坑形貌的影响,然后利用扫描电镜得到轴承表面的形貌图。根据形貌图先从横向上对凹坑面积占有率A进行表征,再从纵向上对深谷区容积SV... 文章通过控制加工参数单一变量的方法进行强化研磨试验,来探究强化研磨中不同的加工参数对轴承表面微凹坑形貌的影响,然后利用扫描电镜得到轴承表面的形貌图。根据形貌图先从横向上对凹坑面积占有率A进行表征,再从纵向上对深谷区容积SV值与面积占比百分值之比λ进行表征,最后分析强化研磨加工参数与微凹坑表征结果的联系。结果表明:喷射压力、喷射时间和研磨料钢珠质量占比三个加工参数中,喷射压力、喷射时间与凹坑面积呈一定的非线性正比关系,而钢珠质量占比与凹坑面积呈一定的反比关系,喷射压力与凹坑深度呈正比关系,而研磨料钢珠质量占比,喷射时间与凹坑深度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研磨 微凹坑 加工参数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研磨轴承套圈残余应力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初 赵传 +3 位作者 李凡 覃哲 周文波 陈凡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8,共4页
为了得到残余应力在深度方向的分布关系,对6组不同强化研磨加工时间下的试样进行了金相分析,推导出了强化研磨时间对强化层厚度的影响规律。经过SEM分析,对强化层进行了分区,解释了强化研磨产生残余应力的实质原因。然后对强化研磨残余... 为了得到残余应力在深度方向的分布关系,对6组不同强化研磨加工时间下的试样进行了金相分析,推导出了强化研磨时间对强化层厚度的影响规律。经过SEM分析,对强化层进行了分区,解释了强化研磨产生残余应力的实质原因。然后对强化研磨残余应力场进行检测,并对应力释放造成的影响通过弹性理论计算并加以修正。结果表明强化研磨工艺喷射比较均匀,随着测量深度地增加,残余应力值随之增加。在30μm深度以上,残余压应力衰减很快,在120μm深度左右,基本上没有残余应力,在150μm^180μm之间,残余应力会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强化研磨 强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研磨喷射装置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初 何铨鹏 +3 位作者 龚伟威 谈世松 郭莹莹 王豪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62,共4页
为了提高研磨喷射装置的稳定性,在研究强化研磨系统工作原理和装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5-why分析法推断出该装置左右移动时产生振动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导杆受力模型。此外,通过Matlab计算出优化设计前导杆挠度的最大值,验证了因... 为了提高研磨喷射装置的稳定性,在研究强化研磨系统工作原理和装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5-why分析法推断出该装置左右移动时产生振动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导杆受力模型。此外,通过Matlab计算出优化设计前导杆挠度的最大值,验证了因导杆弯曲变形过大而使螺杆受力的推论,并根据导杆最大挠度与横截面直径关系来确定导杆的最优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研磨 喷射装置 优化设计 导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预应力磨削实验研究
8
作者 刘晓初 陈凡 +3 位作者 何铨鹏 冯明松 郭莹莹 黄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3,共4页
基于一种预应力切削方法及理论,进行了GCr15轴承钢预应力磨削实验,对磨削力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磨削力随砂轮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工件速度、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基本不受预应力的影响;随着预... 基于一种预应力切削方法及理论,进行了GCr15轴承钢预应力磨削实验,对磨削力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加工后的工件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磨削力随砂轮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工件速度、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基本不受预应力的影响;随着预应力的增大,加工表面的残余拉应力逐渐下降,逐渐产生残余压应力,磨削烧伤程度和凹痕深度略微加深,但预应力在某一区间时,工件表面质量较好,且存在残余压应力,从而验证了超高速预应力磨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超高速磨削 表面形貌 GCR15轴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表面残余应力对滚道接触应力及裂纹扩展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初 姜引 +3 位作者 陈凡 陈宥丞 赵传 张超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5,共4页
强化研磨能在轴承表面产生残余应力,为了研究此残余应力对轴承滚珠滚道接触应力及对轴承裂纹扩展速度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滚珠滚道的接触应力,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残余应力对轴承滚珠滚道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残余... 强化研磨能在轴承表面产生残余应力,为了研究此残余应力对轴承滚珠滚道接触应力及对轴承裂纹扩展速度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滚珠滚道的接触应力,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残余应力对轴承滚珠滚道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残余应力和没有残余应力相比的内外套圈接触应力,接触应力增加或减少的量均不超过7.3%,这说明周向(切向)的残余应力对轴承滚道接触应力的影响较小,而轴向的残余应力对滚道接触应力的影响亦如此。最后利用FRANC3D分析了残余应力对裂纹扩展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增加了裂纹前缘的SIF,残余压应力减少了裂纹前缘的S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接触应力 裂纹扩展 S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r15轴承钢超高速磨削表面粗糙度与烧伤试验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晓初 陈凡 +2 位作者 何铨鹏 冯明松 姬武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34,39,共4页
为了探究超高速磨削条件下GCr15轴承钢表面粗糙度与烧伤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砂轮速度、工件速度下GCr15轴承钢超高速正交磨削试验,并测量了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加工表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烧伤,当砂轮速度为150~160m/s,... 为了探究超高速磨削条件下GCr15轴承钢表面粗糙度与烧伤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砂轮速度、工件速度下GCr15轴承钢超高速正交磨削试验,并测量了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加工表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烧伤,当砂轮速度为150~160m/s,工件速度为3~5m/min时烧伤最为严重。且在一定范围内,砂轮速度增大、工件速度增大都会造成粗糙度增加。通过烧伤表面三维形貌分析,揭示了烧伤会增加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并分析出了合适的磨削加工参数,为超高速磨削GCr15轴承钢时避免发生磨削表面烧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超高速磨削 表面粗糙度 磨削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套圈超高速离心磨削预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晓初 何铨鹏 +2 位作者 代东波 陈凡 郭莹莹 《轴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4,共6页
为探索超高速离心磨削电磁无心夹具下工件预应力与转速的耦合规律,利用空间应力求解法推导出套圈在惯性力和磁吸力作用下的预应力表达式;通过实例考察周向应力和轴向应力在工件表面的分布情况,验证了超高速离心磨削的可行性;在计算工件... 为探索超高速离心磨削电磁无心夹具下工件预应力与转速的耦合规律,利用空间应力求解法推导出套圈在惯性力和磁吸力作用下的预应力表达式;通过实例考察周向应力和轴向应力在工件表面的分布情况,验证了超高速离心磨削的可行性;在计算工件表面周向预应力时可按平面问题进行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超高速离心磨削 电磁无心夹具 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磨削中极压添加剂对GCr15轴承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晓初 赵传 +3 位作者 单士印 张超 周文波 龚伟威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5,29,共5页
配制含不同极压添加剂(硫系、氯系、磷系)的磨削液,通过超高速磨削试验,运用表面粗糙度仪及超景深显微镜等仪器分析不同极压添加剂对GCr15轴承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探讨极压添加剂在磨削加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的含硫系、氯系... 配制含不同极压添加剂(硫系、氯系、磷系)的磨削液,通过超高速磨削试验,运用表面粗糙度仪及超景深显微镜等仪器分析不同极压添加剂对GCr15轴承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探讨极压添加剂在磨削加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究的含硫系、氯系和磷系磨削液中,含硫化脂肪油的磨削液和含氯化石蜡的磨削液对改善GCr15轴承钢磨削表面质量有明显的效果;含硫化脂肪油的磨削液的润滑性能最好,这是因为在磨削过程中,硫化脂肪油分解出活性硫并与金属磨削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有利于减摩抗磨的Fe S或Fe2S3等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压添加剂 超高速磨削 GCR15轴承钢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磨削过程中磨削热分布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初 赵传 +3 位作者 覃哲 周佳华 周文波 代东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共5页
基于过去的磨削热分布率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计算磨削热分布率的新方法,用超高速磨床对GCr15轴承钢进行了超高速磨削实验,得到了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与工件表面磨削温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磨削力、磨削温度与砂轮线速度、磨削... 基于过去的磨削热分布率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计算磨削热分布率的新方法,用超高速磨床对GCr15轴承钢进行了超高速磨削实验,得到了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与工件表面磨削温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磨削力、磨削温度与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的关系,计算出热量分配率R,实验证明R的值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加,变化规律比较明显,都是先大幅上升,然后缓慢下降,在相同砂轮线速度下,热量分布率R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降幅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磨削 磨削热 热量分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无心夹具在轴承超高速离心磨削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晓初 代东波 +3 位作者 何铨鹏 冯明松 陈凡 龚伟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5-49,共5页
以轴承内圈为研究对象,对超高速离心磨削加工过程中电磁无心夹具的磁极、定位形式、偏心象限进行分析和选择,结果表明:当定位形式是以工件外圆定位时,偏心量位于第一或第二象限加工效果最好;同时对摩擦合力进行分析,得出了摩擦合力的计... 以轴承内圈为研究对象,对超高速离心磨削加工过程中电磁无心夹具的磁极、定位形式、偏心象限进行分析和选择,结果表明:当定位形式是以工件外圆定位时,偏心量位于第一或第二象限加工效果最好;同时对摩擦合力进行分析,得出了摩擦合力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计算了工件电主轴的功率,为电主轴的选型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结果为电磁无心夹具的设计与安装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离心磨削 电磁无心夹具 摩擦合力 电主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离心磨床电主轴仿真分析
15
作者 刘晓初 赵传 +3 位作者 张超 单士印 周文波 何铨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53-155,共3页
超高速离心磨床是一种新型的磨床,与传统超高速磨床相比,其CNB砂轮上装了一个电主轴。在确定其电主轴几何尺寸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考察模型是否存在干涉、关键零部件的受力情况与刚度等,分析不同的转速... 超高速离心磨床是一种新型的磨床,与传统超高速磨床相比,其CNB砂轮上装了一个电主轴。在确定其电主轴几何尺寸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考察模型是否存在干涉、关键零部件的受力情况与刚度等,分析不同的转速对电主轴刚度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离心磨床 电主轴 仿真分析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