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心理障碍及其引导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蕾 肖松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2,共3页
大学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显得差强人意,主观因素是大学生对学习思政课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障碍。当前,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先入为主的逆反心理、淡化意识形态的求知心理、片面追求的急功近利心理及认知取向和学习选择上... 大学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显得差强人意,主观因素是大学生对学习思政课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障碍。当前,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先入为主的逆反心理、淡化意识形态的求知心理、片面追求的急功近利心理及认知取向和学习选择上的排斥心理,成为影响思政课教育的主要心理障碍。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内外结合,切实排除这些心理障碍,以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心理障碍 引导 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元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3-55,共3页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促进人和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德育的核心,也是现代法制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的人本基础。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高校大学生...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促进人和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德育的核心,也是现代法制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的人本基础。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整合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法制教育 德育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大学德育考核的定位、存在问题与基本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宜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7-49,共3页
德育的本质特征与目标决定德育考核必须是对知与行的全面而完整的考核,而德育的系统结构与内容决定德育考核必须是形式多样而有机统一的整体。应试教育倾向依然突出、考核环节上知行脱节以及学校德育条块分割是当前德育考核存在的主要... 德育的本质特征与目标决定德育考核必须是对知与行的全面而完整的考核,而德育的系统结构与内容决定德育考核必须是形式多样而有机统一的整体。应试教育倾向依然突出、考核环节上知行脱节以及学校德育条块分割是当前德育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基本对策是加强对德育考核内容、德育考核形式和德育形式的整合,使学校德育产生一种合力,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考核 定位 存在问题 基本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法律基础教育透视——从药家鑫撞人又杀人案谈起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晓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药家鑫案的发生引发对中国大学基础教育的审思,大学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重构大学法律基础教育,需... 药家鑫案的发生引发对中国大学基础教育的审思,大学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重构大学法律基础教育,需尊重学科教育规律,呼唤法律启蒙、人性教育回归、健全大学生法律素质,以完成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教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基础教育 法律启蒙 人性 法律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呼唤大学生的和谐精神 被引量:2
5
作者 董世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177-179,共3页
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大学生的和谐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学生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大学... 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大学生的和谐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学生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和谐精神,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培养 大学生 和谐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法律视域中的大学生恋爱观和婚姻观教育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晓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87-89,共3页
高等学校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一个人恋爱是否和谐、婚姻是否幸福,与其持何种恋爱观、婚姻观有直接关系。良好的法律素质对大学生形成健康婚恋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是大学生人性完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法律... 高等学校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一个人恋爱是否和谐、婚姻是否幸福,与其持何种恋爱观、婚姻观有直接关系。良好的法律素质对大学生形成健康婚恋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是大学生人性完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法律的启蒙教育对构建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完善人格再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启蒙 理性 规则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绍武政权的建立与南明政治的腐败
7
作者 黄君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28,共5页
广州绍武政权的建立与南明政治的腐败黄君萍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统治近三百年的明王朝,终于被起义的农民所推翻。1644年5月(顺治元年),崇祯皇帝的从兄... 广州绍武政权的建立与南明政治的腐败黄君萍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统治近三百年的明王朝,终于被起义的农民所推翻。1644年5月(顺治元年),崇祯皇帝的从兄福王朱由崧在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拥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芝龙 广州 永历政权 隆武政权 李成栋 马士英 清兵 隆武帝 黄道周 桂王朱由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诵读经典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8
作者 罗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63,共3页
文章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源,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结合实例说明了诵读经典是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资源 诵读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部门查处高档违法建筑的职责探析——由广州强拆二沙岛违建别墅事件引发的思考
9
作者 刘智标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12期60-61,共2页
当前我国查处高档违法建筑的环境存在法制不完善、取证难度高、执法阻力大等问题,致使高档违法建筑业主在政府、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中逃避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今后,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实施有效的问责制规范权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使... 当前我国查处高档违法建筑的环境存在法制不完善、取证难度高、执法阻力大等问题,致使高档违法建筑业主在政府、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中逃避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今后,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实施有效的问责制规范权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使行政执法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谐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 高档违法建筑 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民族自信心
10
作者 吴端玲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安全观以及民族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反映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也使得传统的民族自信心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试...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安全观以及民族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反映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也使得传统的民族自信心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从民族自信心内涵分析入手,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民族自信心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自信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俊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73,共4页
处于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其中,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既产生积极影响,又会带来消极作用,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须正视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坚持思想政治教... 处于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其中,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既产生积极影响,又会带来消极作用,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必须正视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前提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培养经得起考验的社会主义新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共“党内合作”形式“最好说”的多维质疑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九占 李付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5-118,共4页
依据若干重要历史资料,多维审视国共“党内合作”的形式问题,可以得出以下新的结论:国共“党内合作”关键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它是国共合作的“惟一”形式;国共“党内合作”形式存在着内在弊端和历史局限性;在共产国际的坚持下,国共“党... 依据若干重要历史资料,多维审视国共“党内合作”的形式问题,可以得出以下新的结论:国共“党内合作”关键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它是国共合作的“惟一”形式;国共“党内合作”形式存在着内在弊端和历史局限性;在共产国际的坚持下,国共“党内合作”才得以在“病态”中维持。因此,它不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最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共产党 党内合作 形式 “最好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边缘化困境及其现代化转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松柏 李丽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7-29,共3页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重心由“思想至上”转移到“科技至上”具有历史必然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以提高学习科技的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学习革命中被边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从教育目标到教学方式完成现...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重心由“思想至上”转移到“科技至上”具有历史必然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以提高学习科技的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学习革命中被边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从教育目标到教学方式完成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主题 学习重心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边缘化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死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被引量:17
14
作者 胡宜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3-105,共3页
回避生死是我们教育的一大误区,面对当代学生日益凸现的生命体验与死亡认知需要,谈生论死,教育责无旁贷。生死观教育不同于心理咨询,生死观教育要真正进课堂必须完善课程建设、重视学生课堂参与、强化生命体验并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多... 回避生死是我们教育的一大误区,面对当代学生日益凸现的生命体验与死亡认知需要,谈生论死,教育责无旁贷。生死观教育不同于心理咨询,生死观教育要真正进课堂必须完善课程建设、重视学生课堂参与、强化生命体验并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多方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生命意识 生死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九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25,共2页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强固师德建设的思想基础,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和肾迫性的认识;其次要建立师德建设的机制体系,包括建立领导机制、强化教育机制、重视培养机制、优化考评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再次要落...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强固师德建设的思想基础,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和肾迫性的认识;其次要建立师德建设的机制体系,包括建立领导机制、强化教育机制、重视培养机制、优化考评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再次要落实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增强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建设 长效机制 培养机制 考评机制 监督机制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九占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8-170,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新开设的高校政治理论课,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握课程定位和基本任务的准确性,充分体现和突出课程的价值性,并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 纲要 教学 定位 价值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价值支撑与应有境界——从契约精神的视角看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咸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契约精神自有着充分的存立理由与特定的生成机理。从当代中国现实看,契约精神所蕴涵的基本价值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内容与价值支撑力量。但是,契约精神既不能带来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真正和谐... 契约精神自有着充分的存立理由与特定的生成机理。从当代中国现实看,契约精神所蕴涵的基本价值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内容与价值支撑力量。但是,契约精神既不能带来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真正和谐社会的建构,也不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境界之价值根本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精神 和谐社会 价值支撑 应有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和谐社会思想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丽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48,共4页
关于和谐社会,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思想资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邓小平的很多精辟论述都是重要的思想资源。邓小平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根据当代中国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成为经典的当代马克思主义。邓... 关于和谐社会,古今中外都有很多思想资源。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邓小平的很多精辟论述都是重要的思想资源。邓小平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并根据当代中国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观点,成为经典的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为中国制定了小康社会的蓝图,实际上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此同时,邓小平又在实践中探索达成和谐社会的途径,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天,当我们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候,应该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有关著述,以获得更多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和谐社会 思想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教育的协调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明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2-136,共5页
从施教目的、施教方式及施教关系来看,道德教育可以区分为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教学式德育与制度式德育、血缘式德育与业缘式德育。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的目标分野、教学式德育与制度式德育的价值间离、血缘式德育与业缘式德育的本位差异... 从施教目的、施教方式及施教关系来看,道德教育可以区分为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教学式德育与制度式德育、血缘式德育与业缘式德育。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的目标分野、教学式德育与制度式德育的价值间离、血缘式德育与业缘式德育的本位差异,既是困扰道德教育的现实矛盾,也是道德教育协调性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 教学式德育与制度式德育 血缘式德育与业缘式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整合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1,共2页
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大学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共同基础,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从实践中探寻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 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