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规模智能反射面辅助的近场移动通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子轩 姚刘嘉 游昌盛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8,共6页
超大规模智能反射面(Extremely Large-scale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XL-IRS)是未来6G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备选技术,其可以通过调节信号的反射来实现无线传播环境的智能可重构,从而大幅提升未来通信系统的性能。不同于现有研究... 超大规模智能反射面(Extremely Large-scale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XL-IRS)是未来6G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备选技术,其可以通过调节信号的反射来实现无线传播环境的智能可重构,从而大幅提升未来通信系统的性能。不同于现有研究工作主要关注于远场通信的小规模IRS,考虑建模更加准确的XL-IRS辅助近场通信场景。指出XL-IRS辅助通信系统中考虑近场信道模型的重要性,介绍XL-IRS系统中的近场信道建模,指出近场信道模型下的通信性能极限。从基站波束对准、XL-IRS波束训练以及波束跟踪三方面详细阐述XL-IRS辅助通信的波束管理设计方法,针对XL-IR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in, ISAC)的场景,详尽讨论其在近场通信的关键设计难题以及有前景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波束管理 近场通信 通信感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曾衍瀚 林奕涵 揭海 《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22期25-26,共2页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创新综合型的前沿专业,具备学科交叉的特点,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当前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课程...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创新综合型的前沿专业,具备学科交叉的特点,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当前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优化课程体系、‘赛创研’一体化和校企协同育人三方面出发,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旨在为物联网相关产业培养更多具备设计、开发等能力的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人才培养 物联网工程专业 ‘赛创研’一体化 校企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IoT通信的智能门锁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友槟 钟键 +3 位作者 吴添贤 麦伟健 罗鸿冲 揭海 《电子产品世界》 2021年第9期89-92,共4页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走进人们的生活,万物互联将会是将来发展的大趋势。随着90后与00后的成长,人们对智能设备的接受程度将大大提升,智能家居的普及率将迎来一波新浪潮。而智能门锁作为智能家居的一大切入点,将对...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走进人们的生活,万物互联将会是将来发展的大趋势。随着90后与00后的成长,人们对智能设备的接受程度将大大提升,智能家居的普及率将迎来一波新浪潮。而智能门锁作为智能家居的一大切入点,将对人们接受智能家居产品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市场上智能门锁的多种开锁方式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传统钥匙开锁的保留也导致其机械结构更加复杂[3]。但实际上使用智能门锁的用户几乎已不再使用钥匙开锁的方式。因此研发一款高性价比的智能门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NB-IoT通信方式,以STM32L431RC作为主控MCU设计了一款密码开锁,手机APP开锁两种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IoT 低功耗 智能门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极化1-bit相位调控智能超表面
4
作者 曹婉婉 张俊伟 +4 位作者 吴利杰 杨汉卿 戴俊彦 张珍 程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1-385,共5页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作为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以可编程的方式对空间电磁波实时调控,打破了传统信道不可控的桎梏,重构无线传输环境。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应当考虑RIS的极化特性以及斜...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作为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以可编程的方式对空间电磁波实时调控,打破了传统信道不可控的桎梏,重构无线传输环境。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应当考虑RIS的极化特性以及斜入射特性。设计了一种双极化1-bit相位调控超表面单元,其上加载两个二极管,用于独立控制两个极化方向上的相位响应。仿真验证了该单元在两个极化方向下的1-bit相位调控能力及电磁波斜入射下的1-bit相位调控能力。将所设计的单元排列成规模为10×10的阵列,并验证了其波束调控能力。结果表明,该RIS可以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稳定 双极化 移动通信 相位调控 智能超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供能智能反射面辅助移动边缘计算系统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冬 黄栩蔚 +2 位作者 罗至威 赵赛 黄高飞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92,共14页
研究了一种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新设计方案,该系统由一个配备边缘计算服务器的混合接入点(HAP)、一个配备射频能量收集电路的IRS和一个具有随机任务到达的用户端组成。为节省用户端能耗,首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协议,使... 研究了一种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新设计方案,该系统由一个配备边缘计算服务器的混合接入点(HAP)、一个配备射频能量收集电路的IRS和一个具有随机任务到达的用户端组成。为节省用户端能耗,首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协议,使系统可以根据信道状态信息、IRS电池的能量状态与用户任务队列状态,自适应地在能量收集模式、IRS辅助任务卸载模式和IRS待机任务卸载模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工作模式。然后,基于该协议,建立了系统的优化问题,在给定IRS电池的能量状态与用户任务队列的稳定性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系统工作模式和每种模式下的资源分配,最小化用户端的任务卸载与计算能耗。通过利用李雅普诺夫(Lyapunov)优化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求解,从而得到了一种高效的低复杂度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比已有的基准方案可节省50%~90%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智能反射面 无线携能通信 能量收集 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导振子佩戴位置对重放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杰 严志豪 +3 位作者 杨乔赫 陆锡坤 陈运达 桑晋秋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5,共7页
骨导振子佩戴位置会影响骨传导声重放的性能,但已有研究还不够全面和完善。针对11名双耳听力正常的受试者,采取不同的骨导振子佩戴位置,对骨传导声重放在听力阈值、主观音质评价和语言清晰度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佩戴... 骨导振子佩戴位置会影响骨传导声重放的性能,但已有研究还不够全面和完善。针对11名双耳听力正常的受试者,采取不同的骨导振子佩戴位置,对骨传导声重放在听力阈值、主观音质评价和语言清晰度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佩戴位置会影响骨传导声重放性能,髁骨位置在3个实验都表现最好,髁骨的听力阈值比乳突位置平均低8.7 dB,主观音质评价得分平均高乳突38.4分。该文的研究可为骨导振子佩戴位置的选择提供依据,并为声重放质量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传导 听力阈值 语言清晰度 主观听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E-LSTM的工艺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尚文利 石贺 +1 位作者 赵剑明 曾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61-1568,共8页
为解决工业网络安全防护中工艺数据异常检测误报率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工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向量映射等处理,再采用堆叠自编码神经网络(SAE)对工艺数据特征进行降维,根据工艺数据在传输序... 为解决工业网络安全防护中工艺数据异常检测误报率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工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向量映射等处理,再采用堆叠自编码神经网络(SAE)对工艺数据特征进行降维,根据工艺数据在传输序列间的相互关联性,设计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异常检测模型,最后进行工艺数据异常检测仿真实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模型能有效提高工艺数据异常检测准确率,并且误报率要低于传统隐马尔可夫异常检测模型,同时获得较好的异常检测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工控异常检测 自编码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毫米波NOMA系统的资源分配联合设计方案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赛 邹章晨 +1 位作者 黄高飞 唐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122,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反射面(IRS)辅助毫米波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频谱效率,研究了用户分簇、串行干扰消除(SIC)解码顺序、发射功率分配、模拟波束选择和IRS相移的联合设计方案。在发射功率约束、SIC解码速率约束、波束选择约束、SIC解码... 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反射面(IRS)辅助毫米波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频谱效率,研究了用户分簇、串行干扰消除(SIC)解码顺序、发射功率分配、模拟波束选择和IRS相移的联合设计方案。在发射功率约束、SIC解码速率约束、波束选择约束、SIC解码顺序约束、用户速率约束和IRS相移约束下,最大化系统和速率。由于离散变量、组合变量以及连续变量在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耦合,所提优化问题难以用传统的优化方法求解。为了求解该问题,首先通过查询表将SIC解码顺序变量这一组合变量转化为二进制离散变量,然后基于混合鲸鱼优化算法解耦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并基于罚函数法对优化约束建模,将非凸优化问题转换为启发式问题进行迭代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非正交多址 毫米波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耦合的反激变换器板级辐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键澄 杨汝 +2 位作者 余连德 揭海 刘佐濂 《电子技术应用》 2021年第7期5-11,共7页
辐射干扰问题是制约电源产品高频化、小型化的因素之一。基于场路耦合的仿真思路,建立MOSFET的电磁场有限元模型和高频变压器的等效高频电路模型。结合从SIwave电磁仿真软件中提取的PCB网络参数,对一款5 W输出的反激变换器的板级辐射干... 辐射干扰问题是制约电源产品高频化、小型化的因素之一。基于场路耦合的仿真思路,建立MOSFET的电磁场有限元模型和高频变压器的等效高频电路模型。结合从SIwave电磁仿真软件中提取的PCB网络参数,对一款5 W输出的反激变换器的板级辐射干扰进行联合仿真,并对比了两种高频变压器模型对远场仿真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30 MHz以内的频段3 m远场仿真超标频点与实测吻合,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且简化的变压器二电容模型具有更宽频带的适用性;所得到的近场电磁场分布表明MOSFET和变压器副边的整流二极管是主要的辐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反激变换器 辐射干扰 场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UNet网络的视网膜血管分割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鸿鑫 彭凌西 +2 位作者 彭绍湖 李动员 张一梵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3-221,共9页
现有的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存在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分割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对UNet网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U型网络(Multi-scale feature extraction based on UNet, MF-UNet)。该算法在编码和解码部分构建反卷... 现有的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存在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分割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对UNet网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U型网络(Multi-scale feature extraction based on UNet, MF-UNet)。该算法在编码和解码部分构建反卷积分割模块替代传统卷积块,使网络保留更多的血管细节信息。之后,在编码和解码中间连接部引入混合池化(Mix Pooling Moudle, MPM)和模板卷积(Template convolution, TConv),提升网络对多尺度特征的提取能力,从而提升血管的分割质量和分割效率。在两个眼底数据库DRIVE和STARE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MF-UNet算法在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和AUC表现优异,更优于UNet与其他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分割 MF-UNet 反卷积 混合池化 模板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方差和后验概率分类的快速模板匹配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煜桐 朱姗姗 +3 位作者 彭凌西 彭绍湖 谢翔 林焕然 《电子技术应用》 2023年第9期97-102,共6页
具有旋转不变性的模板匹配算法在工业制造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为解决传统的模板匹配方法在目标旋转、匹配速度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方差和后验概率分类的模板匹配方法。为减少计算量,在匹配中通过局部方差过滤掉部分候选窗口,并在... 具有旋转不变性的模板匹配算法在工业制造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为解决传统的模板匹配方法在目标旋转、匹配速度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方差和后验概率分类的模板匹配方法。为减少计算量,在匹配中通过局部方差过滤掉部分候选窗口,并在后验概率分类模块中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稳定特征点对的灰度来计算窗口相关性。使用后验概率分类计算窗口相关度能在预处理过程实现旋转不变性,并保证准确率在9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80万像素级的任意角度匹配图像上选择合适的窗口移动步长后,可将匹配时间减少到10 ms以内,相较于现有算法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模板匹配 局部方差 稳定特征点 后验概率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涡旋向心吸力的改进型水面垃圾回收装置
12
作者 郑烁桐 颜健锋 +4 位作者 李伟杰 谢洪鲸 张淑瑶 黎亦文 马颖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5期11-14,18,共5页
随着现代城市化地发展,水库内河等水体表面垃圾污染日益严重。受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涡旋启发,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款集涡旋产生和垃圾回收为一体的全自动垃圾回收装置。该装置应用“涡旋能够产生向心吸力”原理,通过圆柱环壁、导流片... 随着现代城市化地发展,水库内河等水体表面垃圾污染日益严重。受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涡旋启发,我们设计制作了一款集涡旋产生和垃圾回收为一体的全自动垃圾回收装置。该装置应用“涡旋能够产生向心吸力”原理,通过圆柱环壁、导流片和底部水泵的相互配合产生涡旋,从而达到垃圾收集的目的,具有较高效率,并能通过感应功能全自动地进行水面垃圾收集的工作。该装置设计制作独特,可拓展性强,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涡旋 水面垃圾收集 向心吸力 红外线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升压转换电路的新型软启动电路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添贤 林奕涵 《电子产品世界》 2021年第6期91-93,102,共4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升压转换电路的新型软启动电路,其核心是电容充电电路,同时提出一种自启动控制脉冲发生模块,用于控制电容充电频率及时间,保证升压转换电路具有足够的软启动时间。该电路基于GF018工艺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采用...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升压转换电路的新型软启动电路,其核心是电容充电电路,同时提出一种自启动控制脉冲发生模块,用于控制电容充电频率及时间,保证升压转换电路具有足够的软启动时间。该电路基于GF018工艺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在采用小片内电容(10 pF)的基础上,实现了较长时间的软启动过程,避免了输出电压出现过冲现象,可保证升压转换电路正常启动。该软启动电路具有结构实现简单、低功耗、面积小、集成度较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转换电路 软启动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