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水中雌激素化合物的污染状况 被引量:36
1
作者 龚剑 冉勇 +2 位作者 杨余 陈迪云 马骁轩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244,共3页
分析了珠江广州河段枯水期表层水中雌激素化合物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出了双酚A(BPA)和雌酮(E1),其浓度范围分别为97.8—540.6ng·l-1(中值为145.9ng·l-1)和2.5—8.2ng·l-1(中值为4.5ng·l-1);两... 分析了珠江广州河段枯水期表层水中雌激素化合物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出了双酚A(BPA)和雌酮(E1),其浓度范围分别为97.8—540.6ng·l-1(中值为145.9ng·l-1)和2.5—8.2ng·l-1(中值为4.5ng·l-1);两种化合物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前航道的东圃大桥,最低值则在黄埔水道的黄埔港,其空间分布主要与沿途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雌酮 雌激素 表层水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流域土壤多溴联苯醚(PBDEs)的分布及环境行为 被引量:33
2
作者 邹梦遥 龚剑 冉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用索式抽提、复合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分离纯化、GC-MS分析方法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流域土壤中10种多溴联苯醚(BDE-28、-47、-66、-99、-100、-153、-154、-138、-183、-209)在土壤中的质量分数和组成分布。∑9PBDEs(不包括BDE209)的质量分数... 用索式抽提、复合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分离纯化、GC-MS分析方法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流域土壤中10种多溴联苯醚(BDE-28、-47、-66、-99、-100、-153、-154、-138、-183、-209)在土壤中的质量分数和组成分布。∑9PBDEs(不包括BDE209)的质量分数从0.133ng·g-1干物质量到3.81ng·g-1干物质量,平均质量分数为1.02ng·g-1干物质量,BDE-209的质量分数从2.38ng·g-1干物质量到66.6ng·g-1干物质量,平均质量分数为13.8ng·g-1干物质量,与欧洲背景土壤中PBDEs的质量分数水平相当。同系物的组成分布说明珠江三角洲土壤中多溴联苯醚的污染来源主要是五溴、八溴及十溴产品的使用。土壤中∑9PBDEs和各同系物的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TOC)的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有机碳均一化后BDEs单体含量的对数与其logKow正相关(除-47,r2=0.89),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吸附决定着PBDEs在环境中的分布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PBDEs) 土壤 分布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河流饮用水源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及其风险 被引量:8
3
作者 熊小萍 龚剑 +3 位作者 林粲源 周永顺 杜勇明 吴翠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6-1004,共9页
在极低的环境暴露水平(ng·L^−1—μg·L^−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就能对水生物的生殖、发育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饮用水源的安全。为深入了解珠江水源水中EEDs的污染现状,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极低的环境暴露水平(ng·L^−1—μg·L^−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就能对水生物的生殖、发育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饮用水源的安全。为深入了解珠江水源水中EEDs的污染现状,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FASPE-GC/MS)法对珠江三角洲河流饮用水源地中EEDs的含量分布和季节变异进行了调查,并评价了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发现,EEDs广泛存在于珠三角水源水中,总EEDs(ΣEEDs)的质量浓度在26.8—2460 ng·L^−1之间,平均值和中值分别为775、325 ng·L^−1;其中辛基酚(OP)、壬基酚(NP)、双酚A(BPA)和雌酮(E1)的质量浓度范围(平均值/中值)分别为<LOQ(定量限)—121 ng·L^−1(42.9/15.2 ng·L^−1)、15.2—2270 ng·L^−1(821/338 ng·L^−1)、1.19—177 ng·L^−1(56.21/52.0 ng·L^−1)、nd(未检出)—2.5 ng·L^−1(0.9 ng·L^−1/<LOQ)。各水源地EEDs总体污染水平:东江东莞段>流溪河下游>西江>北江,丰水期ΣEEDs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P<0.05)。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比,珠三角河流水源水中EEDs的污染处于中高水平。丰水/枯水期水源水中OP、NP、BPA、E1的风险商(RQ)平均值分别为0.47/0.13、2.25/0.6、0.05/0.08、0.18/0.07,可见OP、BPA、E1在两季均呈中低风险水平,NP则呈中高风险水平。丰水期和枯水期饮用水源地EEDs的危害指数(HI)范围(平均值)分别为0.28—6.05(2.95)、0.045—3.23(0.88),表明丰水期的风险水平总体高于枯水期(P<0.05)。两季高风险点(HI>1)占总点位的41.7%,均出现在流溪河下游和东江东莞段,表明以上水源地处于高生态风险水平,已对当地水生生物及饮用水安全形成严重威胁;西江和北江的饮用水源地则处于中低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饮用水源 时空分布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及其邻近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烷基酚的污染状况 被引量:8
4
作者 许雷 冉勇 +1 位作者 龚剑 陈迪云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15-1619,共5页
为确定珠江广州河段及其邻近河流水体沉积物中烷基酚的时空分布状况,对该河段表层沉积物采样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单离子扫描模式进行了烷基酚(APs)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壬基酚(NP)和辛基酚(OP)在样品中均有检出,其含量(以干质量计)范围分... 为确定珠江广州河段及其邻近河流水体沉积物中烷基酚的时空分布状况,对该河段表层沉积物采样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单离子扫描模式进行了烷基酚(APs)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壬基酚(NP)和辛基酚(OP)在样品中均有检出,其含量(以干质量计)范围分别在36.04~24694.10ng·g-1之间(中值为3717.52ng·g-1)和0.36~498.54ng·g-1之间(中值为21.10ng·g-1);珠江广州河段整体含量明显高于其邻近支流各采样点。所研究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烷基酚含量普遍高于世界上其它都市和工业中心附近地区的污染水平,其中壬基酚含量均低于对摇蚊属昆虫(Chironomus riparius)的10d半致死浓度(LC50),但两个含量最高值均已与壬基酚对小虾(shrimp)的亚急性毒性最低效应浓度(LOEC)相接近,且大部分样品中的辛基酚含量都超过了对淡水螺(Potamopyrgus antipodarum)的8周最低效应浓度值(LOEC)标准。因此,烷基酚对该区生物造成的生态风险是一个必须加以认真对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酚 壬基酚 辛基酚 沉积物 珠江广州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两条主要河流沉积物中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状况 被引量:18
5
作者 龚剑 冉勇 +1 位作者 陈迪云 杨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1-1116,共6页
为了调查珠江三角洲河流沉积物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状况,采用超声提取-衍生化-GC/MS法研究了双酚A(BPA)、雌酮(E1)、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等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在珠江广州河段和东江东莞河... 为了调查珠江三角洲河流沉积物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状况,采用超声提取-衍生化-GC/MS法研究了双酚A(BPA)、雌酮(E1)、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等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在珠江广州河段和东江东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的质量分数水平、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PA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E1和E2的检出率分别为72%和61%,其质量分数(以干质量计)分别在14.3~429.5 ng.g-1之间(中值为79.5 ng.g-1)、<1.3~10.9ng.g-1之间(中值为3.4 ng.g-1)和<0.9~2.6 ng.g-1之间(中值为1.6 ng.g-1);其余几种雌激素均未被检出。东江东莞河段沉积物中BPA的污染水平整体高于珠江广州河段,而天然雌激素的污染状况则是珠江广州河段更为严重。3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总体呈现出沿河口方向降低的分布特征,这可能与沿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规则排放以及水动力条件有关。BPA、E1、E2的质量分数均与沉积物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呈正相关,表明有机质是控制沉积物中内分泌干扰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沉积物 珠江三角洲 河流 双酚A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干扰物在珠三角河水多相中的分配及风险 被引量:4
6
作者 龚剑 冉勇 +3 位作者 黄文 杨娟 陈迪云 杨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8-523,共6页
为探究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多相体系中的分配作用及其生态风险,利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析方法,对珠江广州河段和东江东莞河段水/胶体/悬浮颗粒中的辛基酚(OP)、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 为探究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多相体系中的分配作用及其生态风险,利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析方法,对珠江广州河段和东江东莞河段水/胶体/悬浮颗粒中的辛基酚(OP)、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17β-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约60%的酚类雌激素存在于水相,约30%存在于胶体相,约10%赋存于颗粒相。DES、E2、EE2、E3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此外,NP、BPA的含量与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溶解相中OP、NP、BPA、E1的溶解有机碳归一化含量与特定紫外吸收(SUVA254)均呈正相关,表明溶解有机质与EDCs之间可能通过π-π作用相结合,其作用强度与芳香度有关。OP、NP、BPA在颗粒物/水、胶体/水间的原位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 Koc、log Kcoc)分别为:4.41±0.69、4.60±0.32、4.30±0.43和5.35±0.42、5.69±0.50、5.51±0.77,显示出胶体对EDCs有更高的吸附能力。两条河流的风险商数(RQ)在0.39~2.01之间,其中珠江广州河段为高风险区(RQ平均值为1.5),东江东莞河段为中风险区(RQ平均值为0.75),且底层水的风险高于表层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多相体系 分配 风险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河流饮用水源中皮质激素的污染与风险 被引量:5
7
作者 林粲源 龚剑 +2 位作者 熊小萍 周永顺 吴翠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752-4761,共10页
利用固相萃取联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珠三角河流饮用水源中的21种糖皮质激素(GCs)和3种盐皮质激素(MCs)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4种目标物在水源水中均有检出,检出率在8%(可的松)~75%(地夫可特)之间,总浓度(ΣCSs)(平均值/中值)为0.29~8.7n... 利用固相萃取联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珠三角河流饮用水源中的21种糖皮质激素(GCs)和3种盐皮质激素(MCs)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4种目标物在水源水中均有检出,检出率在8%(可的松)~75%(地夫可特)之间,总浓度(ΣCSs)(平均值/中值)为0.29~8.7ng/L(2.6ng/L/1.6ng/L),污染以布地奈德、丙酸氯倍他索、醛固酮为主.东江东莞段和流溪河下游水源水中肾上腺皮质激素(CSs)浓度水平总体高于西江和北江,各水源地的CSs组成与浓度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冗余分析发现,水源水中大部分CSs与水温、电导率、pH值以及溶解氧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这些环境因子是影响CSs含量分布的重要因素.CSs在珠三角河流水源地的危害指数(HI)(平均值/中值)在<0.1~0.65(0.25/0.29)之间,总体处于中低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 饮用水源 内分泌干扰物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