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基因组Survey及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1
作者 赖洁 叶树政 +6 位作者 黄文炜 李斯迅 邓彬华 韩崇 龚剑 桂林 李强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3-432,共10页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是我国南部重要经济鱼类,为了解其基因组特征及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首次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珠江和赣江水系光倒刺鲃基因组进行Survey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出两者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果显示珠江和赣...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是我国南部重要经济鱼类,为了解其基因组特征及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首次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珠江和赣江水系光倒刺鲃基因组进行Survey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出两者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果显示珠江和赣江水系光倒刺鲃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769.91 Mb和1846.46 Mb,均为简单杂合型基因组。珠江和赣江水系光倒刺鲃线粒体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6543 bp和16546 bp,除16S rRNA、tRNA-Leu(UUA)和D-loop区外,两水系其他线粒体基因长度一致。光倒刺鲃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中出现不完整的密码子T/TA。tRNA中除tRNA-Ser(GCT)外,其他均能折叠形成正常二级结构。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计算各水系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使用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赣江和桐江水系光倒刺鲃亲缘关系最近,台湾水系光倒刺鲃与大陆水系的亲缘关系较远,台湾种群光倒刺鲃可能是有效种。该研究旨在为研究光倒刺鲃群体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学提供基础信息,为今后其种质鉴定、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倒刺鲃 基因组Survey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基酚异构体的组成、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彦 高源 +2 位作者 马盛韬 龚剑 余应新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壬基酚(NPs)是一类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在土壤及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难降解,并在生物体内具有蓄积性和高毒性,被列入我国“十四五”新污染物管控名单。NPs理论上存在211种同分异构体,而工业品NPs则是由50~80种同分... 壬基酚(NPs)是一类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较强的亲脂性,在土壤及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难降解,并在生物体内具有蓄积性和高毒性,被列入我国“十四五”新污染物管控名单。NPs理论上存在211种同分异构体,而工业品NPs则是由50~80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已有充分证据显示NPs的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呈异构体特异性差异,因此,必须从异构体分子水平上厘清NPs的环境行为、人体暴露及潜在毒性效应等,从而更精准地评估及预测其生态与健康风险。本文归纳了近些年国内外学者针对NPs同分异构体理化性质、工业品组成特征、环境行为及潜在的毒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的瓶颈进行了梳理,展望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同分异构体 环境行为 组成特征 雌激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翠琴 李颖 +4 位作者 常淑萍 陈永亨 陈迪云 龚剑 许良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2-457,共6页
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SFO-DLL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水样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效率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十二烷醇萃取剂20μL、萃取温度60℃、离子强度20 g/L、萃取时间1 ... 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SFO-DLL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水样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效率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十二烷醇萃取剂20μL、萃取温度60℃、离子强度20 g/L、萃取时间1 min。6种PAEs在2~2 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5~0.999 9,检出限(S/N=3)为0.3~0.6μg/L。对自来水、湖水、江水、污水、海水、市售塑料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进行测定,能检测到部分PAEs。对加标水样进行回收率试验(10、100和1 000μg/L),6种PAEs的回收率为84.9%~94.5%,相对标准偏差为4.1%~6.8%(n=5)。该法环保、简单,可用于实际水样中6种PAEs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分散液液微萃取 悬浮固化 邻苯二甲酸酯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聚乙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同步处理废水中硫酸盐和铬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鸿郭 林洁松 +6 位作者 吴梦杰 温项斯 陈光仕 邓康蓝 陈梓莹 陈永亨 陈迪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1-1053,1062,共4页
含Cr(Ⅵ)和硫酸盐废水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一种内聚已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探讨这种新型吸附剂对Cr(Ⅵ)、SO2-4分别为100、200mg/L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小... 含Cr(Ⅵ)和硫酸盐废水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一种内聚已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探讨这种新型吸附剂对Cr(Ⅵ)、SO2-4分别为100、200mg/L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对废水中Cr(Ⅵ)和SO2-4具有较好去除效果,Cr(Ⅵ)和SO2-4去除量分别高达341.87、1 680μg/g,去除率分别高达97.43%、99.30%。红外谱图、电子扫描图分析表明,固定化小球网状结构构成了细菌免受环境因素干扰的亲水微环境,硫酸盐还原在去除Cr(Ⅵ)和SO2-4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固定化 乙醇 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沉积物中24种皮质类固醇激素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永顺 龚剑 +3 位作者 杨可欣 林粲源 吴翠琴 张舒寒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沉积物中皮质类固醇激素(CSs)的痕量分析对探究其在环境多介质中的赋存状况和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样中糖皮质激素的测定,对基质更为复杂的环境固体样品中CSs的定量分析研究仍十分有限亦缺乏针对性、系统... 沉积物中皮质类固醇激素(CSs)的痕量分析对探究其在环境多介质中的赋存状况和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样中糖皮质激素的测定,对基质更为复杂的环境固体样品中CSs的定量分析研究仍十分有限亦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且目标物未能覆盖大多数常见常用的糖/盐CSs。本研究系统地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和仪器分析中影响24种CSs测定准确性和灵敏度的条件,建立了采用超声波提取联合固相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沉积物中24种CSs的分析方法。沉积物经冷冻干燥、研磨后,取2.0 g样品采用甲醇-丙酮(1∶1,v/v)超声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LC-NH_(2)小柱二次净化,甲醇定容。目标物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8)反相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柱温30℃,进样量5μL,以乙腈和0.1%(v/v)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下采用动态多反应(DMRM)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测定24种目标化合物,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4种CSs的方法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14~1.25μg/kg和0.26~2.26μg/kg,工作曲线在1.0~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在5、20、50μg/kg的基质加标水平下,24种CSs的平均回收率为64.9%~125.1%,相对标准偏差为0.4%~12.6%(n=5)。应用该方法测定了3份珠江三角洲河流沉积物,其中有11种目标物被检出,含量范围为1.25~29.38μg/kg。该方法净化效率高,灵敏可靠,适用于环境沉积物中多种天然和合成CSs的痕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皮质类固醇激素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残渣改性制备海绵状吸附材料及其对Pb(Ⅱ)、Cu(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邱钰茵 王娜娜 肖唐付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80-3189,共10页
本研究以浸泡过的茶叶为原材料,在强碱条件下进行黄原酸化改性,利用冷沉淀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三维海绵状茶叶残渣改性吸附材料.该材料形状规则,呈多孔立体结构,便于固液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该海绵状改性茶叶残渣对Pb(Ⅱ)、Cu(Ⅱ)和Cd(Ⅱ)... 本研究以浸泡过的茶叶为原材料,在强碱条件下进行黄原酸化改性,利用冷沉淀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三维海绵状茶叶残渣改性吸附材料.该材料形状规则,呈多孔立体结构,便于固液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该海绵状改性茶叶残渣对Pb(Ⅱ)、Cu(Ⅱ)和Cd(Ⅱ)的吸附4 h内达到平衡,其吸附行为受化学吸附控制,属于均一的单层吸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6.05、41.98、39.25 mg·g-1,吸附选择性遵循Pb(Ⅱ)>Cu(Ⅱ)>Cd(Ⅱ).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光谱学分析结果表明,离子交换作用、含杂原子基团的络合作用和微沉淀作用是海绵状改性茶叶残渣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残渣 海绵 生物吸附 重金属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真菌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依林 殷茹 +1 位作者 王剑桥 肖唐付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8-1422,1428,共6页
介绍了白腐真菌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历程,阐述了各类典型行业产生废水的现状。白腐真菌作为一类对木质素具有独特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修复领域。同时详细介绍了白腐真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以及白腐真菌应用... 介绍了白腐真菌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历程,阐述了各类典型行业产生废水的现状。白腐真菌作为一类对木质素具有独特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修复领域。同时详细介绍了白腐真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以及白腐真菌应用于印染、造纸、农药和医疗等典型行业废水处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针对白腐真菌处理有机污染废水领域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应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和侧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微生物降解 有机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