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空间为视域:平台化时代国际传播的观念转型 |
李鲤
余威健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2
|
传播中介主体化:论社交机器人的演进 |
李鲤
邓志鹏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平台”与“小城镇”的传播互型:城乡传播研究的新锚点 |
张杰
吴毅翔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ChatGPT的技术逻辑、社会影响与传播学未来 |
张洪忠
黄民烈
张伟男
沈菲
周葆华
邹军
钟智锦
闵勇
吴晔
许小可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9
|
|
5
|
文明互鉴:国际传播共鸣的认同间性建构 |
张杰
梁眉佳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6
|
数字内容平台公共价值传播逻辑 |
任慧
李春雷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7
|
重识岭南:岭南电影超越地方的影像建构 |
彭雨晴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赋权·赋能·赋意:平台化社会时代国际传播的三重进路 |
李鲤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1
|
|
9
|
中国高校学分制30年--大学教学制度改革讨论述评 |
韩磊磊
源国伟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4
|
|
10
|
城市形象片传播中的认同建构策略 |
李鲤
田维钢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6
|
|
11
|
建设性新闻:话语、实践与认知争议 |
李鲤
罗欢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12
|
媒介·主体·方法:互联网与对外传播观念的革新 |
李鲤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3
|
当代虚拟偶像的传播路径与产业模式——以虚拟偶像团体K/DA为例 |
姚睿
黄汀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1
|
|
14
|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中的受众参与 |
钟剑茜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2
|
|
15
|
沉浸式新闻:概念辨析、叙事重构与观念反思 |
李鲤
吴瑾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16
|
人工智能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应用趋势 |
刘雪梅
杨晨熙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9
|
|
17
|
中介化乡愁:返乡青年短视频实践的意义展演与情感实现 |
罗敏
|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8
|
基于网络趣缘群体传播的社会化阅读新模式 |
李鲤
陈玉婷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9
|
媒介融合背景下节目主持人传播力生成机制 |
苏凡博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20
|
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是新闻媒体的职责 |
汪苏华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6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