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带弹性支撑多跨连续梁桥的车桥耦合演变随机振动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叶茂
张鹏
傅继阳
曹文斌
任珉
-
机构
广州大学广州市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8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125
51178126)
+1 种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J2200074
11F102010004)
-
文摘
以中间带弹性支撑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车辆简化为两自由度车辆移动系统,桥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作为输入,建立了车-弹性支撑连续梁桥的耦合力学分析模型。采用转换矩阵法获取连续梁桥的模态函数,结合状态空间理论和演变随机过程一般理论,给出了整个耦合系统演变随机响应的分析方法,并结合数值算列,探讨了跨中支座条件、桥梁截面抗弯刚度、弹性支撑位置、车辆运行速度及桥面平整度对车桥耦合系统随机响应的影响。
-
关键词
动力响应弹性支撑
多跨连续梁
演变随机响应
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
Keywords
elastic bearing
multi-span continuous beam
evolutionary random response
vehicle-bridge system
coupled vibration
-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列车动荷载下某古遗址隔振沟的减振效果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叶茂
曹保兴
郑志华
麦镇东
任珉
-
机构
广州大学广州市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汕头大学土木系
-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2-688,71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126
51208125)
+4 种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IRT1305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s2011030002800)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J2200074)
市科信局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Y2-00054)
-
文摘
以临近陇海铁路线的汉函谷关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模型上设置不同沟宽、沟深、位置、填充材料的隔振沟;利用子程序VDLOAD输入考虑轨道不平顺、附加动载、轨面波磨效应的列车荷载,并从应力分布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规格的隔振沟对该古遗址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隔振沟的沟宽对减振效果影响不大;沟深对减振效果影响很大;隔振沟的位置不同对函谷关二层关楼和一层门洞的减振效果有所不同,即隔振沟距铁路线15m时对关楼的减振效果最佳,距铁路线2m处时对门洞的减振效果最佳,而从整体上看,隔振沟设置在函谷关和铁路线中间处时减振效果最好;软性材料填充物的减振效果优于硬性材料。为减小列车移动荷载对汉函谷关的影响,建议在距离铁路线15m处设置隔振沟,隔振沟规格为宽0.8m、深5m,沟内可考虑填入软性材料填充物。
-
关键词
古遗址
列车荷载
隔振沟
减振
-
Keywords
ancient ruin,train dynamic loads,vibration isolation trench,damping effect
-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5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车流-桥耦合系统的随机响应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张鹏
叶茂
徐梅玲
皮音培
任珉
-
机构
广州大学广州市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126
51208125)
+1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S201103000280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J2200074)
-
文摘
将车辆简化为两自由度移动系统,考察在不同边界条件下,实际车流作用时由桥面不平顺引发的车桥耦合系统的随机响应。运用演变随机过程的一般理论,结合状态空间理论和模态分析法,推导得出车桥耦合系统的演变随机响应。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不同边界条件对车桥耦合系统随机响应的影响,讨论了速度与桥面等级变化时桥梁跨中位移均方根响应的变化规律。以本文所给车列为荷载,存在一个使跨中位移均方根响应峰值突然减小的速度临界值,该临界值的大小与边界条件和桥面等级无关。
-
关键词
桥面不平顺
车桥耦合系统
车流
随机振动
边界条件
-
Keywords
undulation of bridge surface
coupled vehicle-bridge system
traffic flow
random vibration
boundaryconditions
-
分类号
TU3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U441.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基于稳定等效的覆雪屋盖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黄友钦
林俊宏
岳启哲
傅继阳
-
机构
广州大学广州市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
广州大学广东省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高校工程中心
-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9-64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22801
51208126)
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2012LYM_0107)
-
文摘
为了避免屋盖结构在暴风雪中发生动力失稳,建立了基于稳定等效的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屋面积雪漂移现象;根据Budiansky-Roth准则判定了覆雪屋盖的动力稳定性;借鉴阵风荷载因子法构建了基于稳定等效的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最后,对实际双层柱面网壳进行了动力稳定性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强风下覆雪屋盖出现较为明显的失稳阶段,当风速为设计基准风速的1.0倍时,屋盖发生动力失稳,静力失稳计算可得临界风速为35.8 m/s,该结果可作为该屋盖设计的动力失稳临界风速.
-
关键词
大跨屋盖
积雪漂移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极值Ⅰ型
基于稳定等效的静力风荷载
-
Keywords
large-span roofs
snowdrifts
CFD
type I extreme value distribution
stability-base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
分类号
TU312.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离子导电砂浆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范道波
赵若红
徐安
吴昱
罗宝
-
机构
广州大学广东高校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大学广州市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
广州大学广东省工程结构抗风与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
-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308138)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基金(20124410120004)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J4100141)
-
文摘
现有导电混凝土均采用物理导电,而其中的导电材料往往存在难以搅拌均匀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离子导电的原理制备导电砂浆并阐述了其制作工艺。研究了使用直流电源时,离子导电砂浆在不同溶液质量分数和不同电压值下的电学特性。对比了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对离子导电砂浆电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直流电源时,离子导电砂浆的导电性随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降低,其电阻率则随电压值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使用交流电源时,离子导电砂浆电阻率比较稳定,随电压值变化很小,且与使用直流电源时测得的趋于稳定的电阻率值很接近。当通电时间比较长时,直流电容易产生极化效应,建议使用交流电源。
-
关键词
导电砂浆
离子
电学特性
电阻率
-
Keywords
conductive mortar
ion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electrical resistivity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形状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合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龚继豪
刘春晖
吕克文
-
机构
广州大学广东高校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大学广州市结构安全与健康监测重点实验室
广州大学广东省工程结构抗风与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9-103,共5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1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143)
+2 种基金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1201431281)
工程结构抗风与结构安全国家国际合作基地开放研究基金项目(B21521341)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6B050501004)
-
文摘
为了研究由废弃混凝土块体和新混凝土组成的再生混合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对立方体、棱柱体和圆柱体试件进行了单轴抗压试验,考察了废弃混凝土块体取代率对再生混合混凝土抗压强度和破坏形态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形状试件之间的抗压强度转换关系。3种不同形状试件的废弃混凝土块体取代率分别为0、10%、20%、30%。基于试验数据,得到了拟合公式,可用于计算再生混合混凝土圆柱体和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1)当取代率在0~30%之间时,废弃混凝土块体的取代率对再生混合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影响不大;(2)在废弃混凝土块体抗压强度大于新混凝土的情况下,随着废弃混凝土块体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合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圆柱体抗压强度均呈现增大的趋势,但是增大的幅度不同;(3)得到了再生混合混凝土棱柱体、圆柱体抗压强度预测公式,基于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块体
新混凝土
再生混合混凝土
破坏形态
抗压强度
转换系数
-
Keywords
demolished concrete blocks ( DCBs )
fresh concrete ( FC )
recycled blend concrete ( RBC )
failure mode
compressive strength
conversion factor
-
分类号
TU528.06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