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炫 叶茂 +2 位作者 江进 章武亮 袁金秀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1357,共7页
针对普通节点阻尼器在层间位移角较小时无法充分发挥阻尼器性能的问题,基于杠杆原理提出一种新型位移放大式节点阻尼器。首先介绍阻尼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并建立数值模型;然后建立含阻尼器的多尺度框架模型,开展结构静、动力弹塑性分... 针对普通节点阻尼器在层间位移角较小时无法充分发挥阻尼器性能的问题,基于杠杆原理提出一种新型位移放大式节点阻尼器。首先介绍阻尼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并建立数值模型;然后建立含阻尼器的多尺度框架模型,开展结构静、动力弹塑性分析,探讨位移放大阻尼器与无放大阻尼器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放大式节点阻尼器耗能能力为无放大阻尼器的5.7倍;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相比布置无放大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布置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基底剪力响应分别减少13%、6%,层间位移角分别减少13%、11%,有效提升了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放大阻尼器 抗震性能 多尺度框架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螺栓拼接接头传力特性的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永辉 王荣辉 +1 位作者 刘长海 刘小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98,共6页
为研究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接头力学性能与受力状态,对2组试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研究。分析各排螺栓传力比、芯板及拼接板截面应力状态、接触面摩擦应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各排螺栓传力比呈马鞍型分布,两... 为研究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接头力学性能与受力状态,对2组试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研究。分析各排螺栓传力比、芯板及拼接板截面应力状态、接触面摩擦应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各排螺栓传力比呈马鞍型分布,两端大,中间小;芯板和拼接板应力沿板横向和纵向均呈波浪形分布;不同螺栓压力影响区直径均为2.85倍栓孔直径左右。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本文得到的部分经验参数可为该类节点设计验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型高强螺栓 传力特性 有限元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除冰用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电热及温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若红 傅继阳 +1 位作者 段永定 高金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制备了使用于融雪除冰的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钢纤维掺量为3.5%。进行了不同交流电压下导电混凝土升温试验,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布设12个温度传感器观察升温过程的温度场。试验结果表明,该配合比混凝土发热均匀,不存在局部过热现象。计算... 制备了使用于融雪除冰的钢纤维石墨导电混凝土,钢纤维掺量为3.5%。进行了不同交流电压下导电混凝土升温试验,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布设12个温度传感器观察升温过程的温度场。试验结果表明,该配合比混凝土发热均匀,不存在局部过热现象。计算不同电压下的混凝土升温能耗,探讨该混凝土最小能耗电压。通过检测混凝土升温过程中电流变化,给出混凝土温度与电流之间的拟合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基本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导电混凝土 融雪除冰 温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桥-墩耦合系统演变随机振动分析
4
作者 甘泉 叶茂 任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将梁简化为两端简支的欧拉-伯努利梁模型,桥墩简化为底部固结的柱,考虑两自由度车辆移动系统与桥面结构表面接触处不平整产生的随机激励,建立了移动车辆系统-桥-墩的耦合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子结构方法和演变随机过程一般理论,并应用模... 将梁简化为两端简支的欧拉-伯努利梁模型,桥墩简化为底部固结的柱,考虑两自由度车辆移动系统与桥面结构表面接触处不平整产生的随机激励,建立了移动车辆系统-桥-墩的耦合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子结构方法和演变随机过程一般理论,并应用模态分析法对车-桥-墩耦合系统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推导得到了桥墩位移、桥墩轴力、梁竖向位移协方差函数和均方值响应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数值算例,比较了跨中位移的确定性响应和跨中位移的均方根值响应,讨论了在不同桥墩高度、不同车辆移动速度、不同桥面等级下桥梁跨中竖向位移均方根、桥墩轴力均方根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车-桥-墩系统 随机振动 高架桥 子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多分层损伤的识别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梅 潘静雯 +1 位作者 江剑 张芝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30,共10页
本文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层合板受冲击后可能在多个界面发生重叠分层损伤的工程背景,研究利用多层损伤发生前后的一系列模态频率变化值来预测FRP层合板中的多分层损伤。首先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构建了含分层损伤的FRP层合板的有限元... 本文基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层合板受冲击后可能在多个界面发生重叠分层损伤的工程背景,研究利用多层损伤发生前后的一系列模态频率变化值来预测FRP层合板中的多分层损伤。首先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构建了含分层损伤的FRP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中,分层损伤被模拟为多层椭圆形态。然后,采用有限元模型生成了不同的多分层情况下对应的频率变化值,通过基于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SAGA)和支持向量机(SVM)两种逆向检测算法来识别多分层的界面、位置与大小。多分层损伤案例的验证结果表明,两种逆向检测算法SAGA和SVM均能利用损伤发生前后的频率变化值成功识别FRP层合板内的多分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多损伤 频率 损伤识别 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玉杰 陈炳聪 汪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77,共4页
为使钢纤维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对不同体积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强度、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弹性模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掺量对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弹性... 为使钢纤维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对不同体积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强度、轴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弹性模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掺量对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时,28 d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增加23.8%,劈裂抗拉强度提高78.7%;对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增幅较小;不同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试件泊松比在0.17~0.20之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轴心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聚苯乙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甜恬 刘卫森 +2 位作者 郭英健 李成业 马玉玮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3-145,共13页
文章阐述了再生聚苯乙烯(EPS)颗粒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首先对比了再生EPS与原生EPS的差异,阐述了目前所制备的再生EPS混凝土密度等级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介绍了EPS混凝土热工性能、防火性能、隔声吸波等其他性能;其次,从EPS... 文章阐述了再生聚苯乙烯(EPS)颗粒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首先对比了再生EPS与原生EPS的差异,阐述了目前所制备的再生EPS混凝土密度等级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并介绍了EPS混凝土热工性能、防火性能、隔声吸波等其他性能;其次,从EPS颗粒级配、掺量、纤维、改性剂、矿物掺合料、水灰比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再生EPS混凝土性能的因素;最后,对再生EPS混凝土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再生EPS应用于混凝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日后研究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苯乙烯 混凝土 节能环保 轻质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合材料板簧的性能比较及结构优化
8
作者 陈广豪 梁智洪 张芝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45,共11页
随着汽车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有必要对汽车部件进行优化减重设计。本文利用CATIA三维软件建立了某轻型汽车的板簧几何模型,并导入ANSYS 15.0有限元软件中,分别赋予其五种材料属性,包括传统金属材料和四种新型纤维... 随着汽车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有必要对汽车部件进行优化减重设计。本文利用CATIA三维软件建立了某轻型汽车的板簧几何模型,并导入ANSYS 15.0有限元软件中,分别赋予其五种材料属性,包括传统金属材料和四种新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E玻纤、S玻纤、碳纤、凯夫拉增强纤维)。计算并对比双片钢板板簧、双片复合材料板簧和单片复合材料板簧的应力、挠度、刚度及重量,所得结果表明,在满足板簧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单片E玻纤复合材料板簧具有最优的性价比,重量相比传统钢材板簧减轻了80%。为进一步减轻单片E玻纤复合材料板簧的重量,对其应力较小区域进行变截面宽度的结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单片变宽度E玻纤复合材料板簧重量相比优化前板簧,进一步减重5.2%。对钢板板簧及优化前后的单片E-玻纤复合材料板簧的安全系数、振动频率及应变能等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的单片变宽度E玻纤复合材料板簧性能符合要求,性价比高,且减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板簧 结构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整体节点刚域影响的钢桁梁桥空间受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黄永辉 王荣辉 饶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4,共7页
现代钢桁梁桥中大量采用整体节点技术。在建立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时,其节点刚域的处理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东莞东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带刚臂梁单元模拟钢桁梁桥整体节点板的刚度增强作用,建立全桥计算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该桥... 现代钢桁梁桥中大量采用整体节点技术。在建立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时,其节点刚域的处理关系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东莞东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带刚臂梁单元模拟钢桁梁桥整体节点板的刚度增强作用,建立全桥计算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该桥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动静载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节点刚域对桥梁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考虑节点刚域的影响时,桥梁中主桁和边主桁的挠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误差高达30%;采用刚臂梁单元考虑节点刚域影响后,误差减小约50%,而且上下弦杆以及加劲弦的应力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吻合,模态频率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也不超过5%,计算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梁桥 整体节点 刚域 刚臂 有限元模型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转体施工接触面应力分析及优化方法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仕平 唐勇 +2 位作者 袁兆勋 黄永辉 胡俊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0-1796,共7页
为了解决桥梁转体施工中大型接触体在高压状态下的接触问题,本文依据接触力学理论,考虑了聚四氟乙烯滑块在接触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提出了简化的接触力学模型。针对滑块的现行设计,采用提出的优化方法,并以茂湛铁路跨线桥为例,对其滑块分... 为了解决桥梁转体施工中大型接触体在高压状态下的接触问题,本文依据接触力学理论,考虑了聚四氟乙烯滑块在接触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提出了简化的接触力学模型。针对滑块的现行设计,采用提出的优化方法,并以茂湛铁路跨线桥为例,对其滑块分布进行了优化。相比简化前,简化模型在有限元分析中计算效率提高了近10倍。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方法可以节省22%的滑块,本文方法为转体施工的接触界面设计和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体施工 桥梁工程 桥梁施工 接触力学 接触应力 优化设计 有限元法 界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多层石墨烯增强纳米复合材料圆弧拱的参数失稳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智诚 黄永辉 吴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23-31,共9页
针对功能梯度多层石墨烯增强纳米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ultilayer graphene nano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FG-GPLRC)圆弧拱的参数失稳问题,基于Halpin-Tsai的复合材料微观力学模型和有限单元法理论建立了FG-GPLRC圆弧... 针对功能梯度多层石墨烯增强纳米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ultilayer graphene nano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FG-GPLRC)圆弧拱的参数失稳问题,基于Halpin-Tsai的复合材料微观力学模型和有限单元法理论建立了FG-GPLRC圆弧拱在拱顶作用周期荷载的运动控制方程,并转化为含阻尼项的Mathieu-Hill方程。利用Bolotin方法求解Mathieu-Hill方程获得FG-GPLRC圆弧拱的主动力不稳定区域,并分别研究了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lets,GPLs)的分布类型、质量分数、几何形状对FG-GPLRC圆弧拱动力不稳定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GPLs沿拱截面厚度方向的顶层和底层分布较多时能够明显减小FG-GPLRC圆弧拱的面内不稳定区域,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当GPL的高宽比大于4和宽厚比大于103时,GPL的几何形状对FG-GPLRC圆弧拱的动力稳定性影响不再明显,且随着结构阻尼系数的增大,FG-GPLRC圆弧拱发生参数失稳的临界荷载也增大,从而降低了结构发生动力失稳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功能梯度纳米材料 参数失稳 圆弧拱 周期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弧形板分层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静雯 袁浩凡 张芝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6期180-185,共6页
利用损伤发生前后的频率变化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弧形层合板中的分层损伤。首先建立含分层损伤的FRP弧形板有限元模型,在不同分层损伤情况下计算弧形板的频率,与无损伤弧形板比较后得到频率改变量。分别使用遗传算法、有代理模型... 利用损伤发生前后的频率变化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弧形层合板中的分层损伤。首先建立含分层损伤的FRP弧形板有限元模型,在不同分层损伤情况下计算弧形板的频率,与无损伤弧形板比较后得到频率改变量。分别使用遗传算法、有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三种逆向检测算法对分层的界面、位置和大小进行识别,发现遗传算法比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要高很多,而有代理模型的遗传算法由于采用近似模型替代遗传算法中的有限元模型,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运算效率,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损伤识别的时间是直接遗传算法的1/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弧形板 分层损伤识别 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合力的曲线梁桥最不利激励方向确定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睿为 劳天鹏 +1 位作者 邓通发 袁万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1-308,共8页
为弥补以构件响应分量作为判别标准的结构最不利激励方向确定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一种以构件合力(位移)为判别标准的结构地震动最不利激励方向确定方法.基于反应谱理论,推导出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以一座典型的曲线梁桥为例,... 为弥补以构件响应分量作为判别标准的结构最不利激励方向确定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一种以构件合力(位移)为判别标准的结构地震动最不利激励方向确定方法.基于反应谱理论,推导出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以一座典型的曲线梁桥为例,建立了全桥有限元模型,应用该方法确定曲线梁桥的最不利激励方向并与多方向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构件合力的结构地震动最不利激励方向确定方法可以综合反映构件整体的受力性能随地震动激励方向的变化情况,计算量相对较小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当以构件合力(位移)作为判别标准时,按照现行规范规定的地震动激励方向对曲线梁桥进行抗震性能验算,发现能够满足实际工程抗震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梁桥 最不利激励方向 合力 构件 反应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转向架的研发现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广豪 梁智洪 张芝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0-130,共11页
复合材料凭借着其优异性能,从航空领域快速发展到了铁路交通领域,以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对轻量化、低能耗、舒适性的需求。文章首先介绍了复合材料在国内外轨道列车上的运用情况,阐述了传统金属转向架的缺点,总结了德国、英国、法国、日本... 复合材料凭借着其优异性能,从航空领域快速发展到了铁路交通领域,以满足轨道交通车辆对轻量化、低能耗、舒适性的需求。文章首先介绍了复合材料在国内外轨道列车上的运用情况,阐述了传统金属转向架的缺点,总结了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在复合材料转向架方面的研发和试验成果,还阐述了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上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可为我国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转向架的研发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轨道交通 复合材料转向架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测量系统和全站仪对在建超高层建筑动力特性的识别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强武 吴玖荣 +1 位作者 屈康能 黄善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21-2428,共8页
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高度的逐渐增加,在风荷载、温差和塔吊动荷载的作用下主体结构在施工期的水平位移和结构动力特性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识别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其结构水平位移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变化情况,应用GPS定... 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高度的逐渐增加,在风荷载、温差和塔吊动荷载的作用下主体结构在施工期的水平位移和结构动力特性会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识别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其结构水平位移和结构的动力特性变化情况,应用GPS定位测量系统结合全自动测量机器人——全站仪,实测得到结构在施工期间在两主轴方向的位移时程。并且将GPS数据经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后,再把瞬时频率与施工期间塔楼自振频率接近的部分固有模态函数分量进行叠加,得到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动位移时程,然后再将经验模态分解后的GPS和全站仪测试数据进行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um density,PSD)分析,从而得到结构的自振频率。从而识别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估具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辨识 GPS测量系统 全站仪 希尔伯特-黄 功率谱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挡板间水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的矩形TLD水箱阻尼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文坤 吴玖荣 孙连杨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81,共11页
利用能量耗散原理,推导了底部安装有多块垂直挡板和左右侧壁对称安装有多组水平挡板的矩形TLD水箱在正弦激励荷载下的线性阻尼比估算公式,通过引入速度势函数修正因子考虑了挡板间水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矩形水箱的阻尼比计算公式进行... 利用能量耗散原理,推导了底部安装有多块垂直挡板和左右侧壁对称安装有多组水平挡板的矩形TLD水箱在正弦激励荷载下的线性阻尼比估算公式,通过引入速度势函数修正因子考虑了挡板间水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对矩形水箱的阻尼比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将考虑挡板间水动力相互作用影响与否得到的矩形水箱阻尼比计算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挡板间距较小时,挡板间的水动力相互作用对水箱的阻尼比影响较明显,不能忽视,而考虑此因素进行修正后得到的阻尼比与试验值较吻合,具有更高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TLD水箱 能量耗散原理 挡板 线性阻尼比 振动台试验 水动力相互作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板的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东晖 黄友钦 杨振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0674-10682,共9页
通过Halpin-Tsai模型来预测功能梯度石墨烯纳米增强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ultilayer graphene nano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FG-GPLRC)板的有效弹性模量,并根据混合律确定板的质量密度和泊松比。进一步基于一阶剪切变... 通过Halpin-Tsai模型来预测功能梯度石墨烯纳米增强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ultilayer graphene nano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FG-GPLRC)板的有效弹性模量,并根据混合律确定板的质量密度和泊松比。进一步基于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和四边形四节点等参元建立用有限元方法求解计算的模型来分析该复合结构的自由振动特性,通过与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在聚合物板中掺入少量(质量占比g=1%)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lets,GPLs)就可使板的自振频率提高1倍。选用表面积更大、厚度更薄的GPLs可更有效地增强聚合物板,且应尽量选用正方形的GPLs。而在板的顶层和底层掺入更多GPLs可提高增强效率,但该模式下参数变异性对动力特性的影响也较大。GPLs的弹性模量、质量密度对自振频率的影响大于基体材料的相应参数。固支边界时板的频率较高而一边固支三边自由时频率较低,而不同边界条件下各材料参数对自振频率的影响规律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板 自由振动 有限元方法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对称截面圆弧拱在局部区域径向均布荷载下的弯扭失稳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璐璐 刘爱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407-10414,共8页
为了探究单轴对称截面圆弧拱的弯扭失稳行为,研究了局部区域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单轴对称工字形截面两端铰接圆弧拱的弯扭失稳问题,考虑了剪切变形的影响,推导了失稳前拱的弯矩,轴力和剪力表达式。根据势能驻值原理和Rayleigh-Ritz法,得... 为了探究单轴对称截面圆弧拱的弯扭失稳行为,研究了局部区域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单轴对称工字形截面两端铰接圆弧拱的弯扭失稳问题,考虑了剪切变形的影响,推导了失稳前拱的弯矩,轴力和剪力表达式。根据势能驻值原理和Rayleigh-Ritz法,得到了单轴对称截面圆弧拱弯扭失稳临界荷载理论解,并将其和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截面的较宽翼缘位于拱的顶部时,拱的弯扭失稳临界荷载值会增大;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浅拱的弯扭失稳临界荷载小于不考虑剪切变形的临界荷载;局部参数对拱的弯扭失稳临界荷载影响明显,弯扭失稳临界荷载随着局部参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拱 单轴对称截面 局部区域径向均布荷载 弯扭失稳 单轴对称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