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在线地理编码服务分类优化模型 被引量:7
1
作者 廖薇薇 柳林 +3 位作者 周素红 宋广文 李秋萍 刘凯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3,共9页
利用在线地理编码API解决海量中文地址快速编码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单的规则对编码结果进行清洗、标记,最后通过基于系统聚类与随机森林的分类优化模型,将多平台编码结果分类处理、优化。利用广州市盗窃案件地址对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 利用在线地理编码API解决海量中文地址快速编码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简单的规则对编码结果进行清洗、标记,最后通过基于系统聚类与随机森林的分类优化模型,将多平台编码结果分类处理、优化。利用广州市盗窃案件地址对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结果表明:相比未处理的编码结果,经模型优化过的编码结果整体位置误差距离减小。高德的地理编码服务有着最好的编码质量,但训练样本的高德编码误差均值仍高达590.43 m,经模型优化后,样本的编码误差均值降至173.73 m,验证样本编码误差均值由554.88 m(高德)降至180.04 m,降低了67.49%,高德90.08%的异常编码结果被清洗优化。对于训练样本与验证样本,模型优化效果相似;对于地址类型不同的案件、位于市区与市郊的案件,模型优化效果相似,说明模型具有一定普适性。该模型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海量社会经济信息转化为空间数据,提高编码精度,为地理大数据的研究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地理编码 数据清洗 系统聚类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共生空间的类型识别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柳林 杜方叶 +3 位作者 宋广文 龙冬平 姜超 肖露子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9-1209,共11页
以ZG市公共空间盗窃、入室盗窃、寻衅滋事、接触诈骗、抢劫抢夺犯罪为研究对象,采用K均值聚类法识别不同类型的犯罪共生空间;并通过决策树模型分析了不同犯罪共生空间的特征。结果表明,ZG市犯罪共生空间可划分为4种类型:(1)无犯罪类... 以ZG市公共空间盗窃、入室盗窃、寻衅滋事、接触诈骗、抢劫抢夺犯罪为研究对象,采用K均值聚类法识别不同类型的犯罪共生空间;并通过决策树模型分析了不同犯罪共生空间的特征。结果表明,ZG市犯罪共生空间可划分为4种类型:(1)无犯罪类型共生区;(2)公共空间盗窃和接触诈骗犯罪共生区;(3)所有类型犯罪共生区;(4)入室盗窃、寻衅滋事和抢劫抢夺犯罪共生区。城市中各异的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犯罪机会,而且各类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之间存在着条件交互性作用。研究结果为制定犯罪的联合防控策略和实现有限警力的合理布控并且提高执法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共生空间 犯罪类型识别 犯罪空间特征分析 K均值聚类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犯罪类型受害者报警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柳林 宋广文 +3 位作者 肖露子 周素红 宋广钦 龙冬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98-2005,共8页
采用问卷调查数据,以理性选择理论为框架,对广州地区扒窃、诈骗、入室盗窃、暴力侵害四大犯罪类型受害者的报警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扒窃和诈骗的发生率较高,但报警率较低;入室盗窃和暴力侵害的发生率较低,但报警率较高。逻辑回归... 采用问卷调查数据,以理性选择理论为框架,对广州地区扒窃、诈骗、入室盗窃、暴力侵害四大犯罪类型受害者的报警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扒窃和诈骗的发生率较高,但报警率较低;入室盗窃和暴力侵害的发生率较低,但报警率较高。逻辑回归结果表明,损失的财产价值是影响扒窃、诈骗、入室盗窃、暴力侵害受害者报警行为的共同因素,损失越大,报警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户口状态对扒窃报警行为有影响;入室盗窃和暴力侵害的报警行为还受个人客观属性和主观感知的影响。表明西方的理性选择理论框架适用于中国的报警率研究,但在选择具体的衡量指标时应更慎重;在对用公安部门的数据进行犯罪空间分析时,应注意报警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警行为 报警率 受害者 扒窃 诈骗 入室盗窃 暴力侵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道——邻里”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城市绿道使用的影响——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战强 黄存忠 +1 位作者 柳林 刘宣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7-253,共7页
基于"绿道—邻里"视角,采集了广州典型城市绿道上的市民使用人数与类型等属性,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绿道周边建成环境(人口密度和土地类型混合度)与绿道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道周边建成环境作为绿道使用的潜在... 基于"绿道—邻里"视角,采集了广州典型城市绿道上的市民使用人数与类型等属性,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绿道周边建成环境(人口密度和土地类型混合度)与绿道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道周边建成环境作为绿道使用的潜在来源地和目的地,影响着城市绿道使用效果,步行和骑行可达范围内的居住区人口密度和绿道周边土地利用混合度均可作为绿道使用强度的解释因子,两者的增加均会带来绿道使用强度的提高;除此之外,周边居民区收入水平、年龄和时间等变量对城市绿道使用也会造成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直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使用 邻里 建成环境 可达性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行距离与住房租金关系的空间分异:探索多中心城市中的竞租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卢俊文 周素红 +1 位作者 袁奇峰 柳林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多中心建设是现代大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多元、异质的现代多中心城市需要系统地认识其空间异质性。借助住房竞租模型视角,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广州为例探讨出行距离与住房租金关系的空间分异。结果发现:①在现代城市,区位... 多中心建设是现代大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多元、异质的现代多中心城市需要系统地认识其空间异质性。借助住房竞租模型视角,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广州为例探讨出行距离与住房租金关系的空间分异。结果发现:①在现代城市,区位与出行距离都能对住房租金产生影响,但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有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②基于道路网络的邻近度分析能更有效地控制城市区位的空间异质性,在此前提下,通勤距离对住房租金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甚至出现作用截然相反的社区;可能由于受到出行制约,非通勤出行距离的局部影响并不显著。③现代多中心城市的住房竞租模型是在多种情景下发挥作用的,不同的情景组合导致出行距离与住房租金关系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路,研究中发现的具有特定出行模式的社区值得注意,并应引起多中心城市建设决策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竞租模型 出行距离 城市空间异质性 手机信令数据 空间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类型无人机数据的红树林遥感分类对比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凯 龚辉 +1 位作者 曹晶晶 朱远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2-501,共10页
使用固定翼无人机、消费级旋翼无人机和专业级旋翼无人机获取广东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多类型无人机遥感影像,使用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K-最近邻与随机森林分类器对研究区影像进行红树林树种精细分类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不同类型无人机... 使用固定翼无人机、消费级旋翼无人机和专业级旋翼无人机获取广东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多类型无人机遥感影像,使用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K-最近邻与随机森林分类器对研究区影像进行红树林树种精细分类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不同类型无人机平台在红树林资源调查应用中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固定翼无人机、消费级旋翼无人机和专业级旋翼无人机数据使用K-最近邻法的分类精度分别为:73.8%、72.8%和79.7%;使用随机森林法的分类精度分别为:81.1%、84.8%和89.3%。3种平台类型的无人机数据均适用于红树林精细分类研究,对于无人机红树林遥感数据,随机森林的分类方法优于K-最近邻方法。2)以拍摄面积与用时之比估算采集效率,固定翼无人机、消费级旋翼无人机和专业级旋翼无人机分别为0.036、0.013和0.003 km2/mmo固定翼无人机的采集效率具有明显优势。3)固定翼无人机适合大范围红树林数据采集,要求较高;消费级旋翼无人机适于获取小范围精细数据,成本低且易学易用;专业级旋翼无人机适合搭载质量稍大的如成像光谱仪、LiDAR等专业传感器获取多源数据。最后给出了无人机在红树林遥感研究中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红树林 随机森林分类 K-最近邻法 面向对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G市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相对发生概率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春霞 柳林 周素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8-1226,共9页
利用ZG市老城区2015-2016年具有个人属性的诈骗警情数据,分析女性和男性遭受非接触型诈骗相对接触型诈骗的发生概率,建立多层次Logit回归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性别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的相对发生概率均受制于个体和社区... 利用ZG市老城区2015-2016年具有个人属性的诈骗警情数据,分析女性和男性遭受非接触型诈骗相对接触型诈骗的发生概率,建立多层次Logit回归模型研究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性别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的相对发生概率均受制于个体和社区两个层次因素的影响,且社区层次均发挥主要作用。其中,女性和男性在个体层次的影响因素类似,表现为本地户籍的高水平受教育者在白天更易遭受非接触型诈骗的侵害。但在社区层次的影响因素迥异,在外来人口少、银行网点少、离婚丧偶率低、有高校的本地年轻人为主的社区,女性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相对发生概率高;而在租房比例高、农业人口少、大型零售商业网点少、低教育水平人口比例少的外来中高收入白领为主的社区,男性非接触型诈骗被害相对发生概率则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型诈骗 被害发生概率 被害性别差异 分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表性人口空间分布数据集的精度评价——以2010年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31
8
作者 林丹淳 谭敏 +2 位作者 刘凯 柳林 朱远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6-356,共11页
以人口密度差异显著的广东省为研究区,比较Worldpop、GPW v4和2种中国公里网格人口分布数据集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并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真值,按人口密度分为高、中、低3组,从误差的数值分布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定量评价4种数据集的精... 以人口密度差异显著的广东省为研究区,比较Worldpop、GPW v4和2种中国公里网格人口分布数据集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并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真值,按人口密度分为高、中、低3组,从误差的数值分布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定量评价4种数据集的精度,最后讨论估算误差的可能来源及数据适用性。结果表明,4种网格人口数据集中Worldpop整体精度最高,且在人口密集区的精度也是最高;GPW v4在低人口密度和中人口密度区域精度略高于Worldpop,但对镇街内人口分布细节刻画不够详细;2种中国公里网格人口分布数据集精度较前两者低,主要受空间化方法和模型变量的选择所限制。Worldpop适合用于人口密度中等及人口密度高区域的精细化研究,GPW v4适合用于长时序、最小研究单元大于镇街的研究,第一种中国公里网格人口分布数据集适合用于需要考虑镇街内人口分布和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第二种中国公里网格人口分布数据集适用于需要考虑人口分布细节和空间格局变化的长时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pop GPW V4 中国公里网格人口分布数据集 精度对比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G市工作日地铁站点扒窃案件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9
作者 肖露子 柳林 +3 位作者 周素红 宋广文 张春霞 陈建国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7-1234,共8页
以东南沿海城市ZG市为例,分析工作日地铁扒窃案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结合日常活动理论,探讨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时空分布上,地铁扒窃案件存在早晚2个峰值,但滞后于地铁客流量高峰;白天,地铁扒窃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在早晚... 以东南沿海城市ZG市为例,分析工作日地铁扒窃案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结合日常活动理论,探讨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时空分布上,地铁扒窃案件存在早晚2个峰值,但滞后于地铁客流量高峰;白天,地铁扒窃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在早晚时段,除中心城区外,地铁扒窃在城郊地区也有较多分布。(2)影响因素上,地铁扒窃主要受到客流量及建成环境的影响,不同时段影响的因素存在差异。客流量及换乘点在地铁运营的任意时段均对地铁扒窃有正向的影响,地铁站周边的休闲场所对地铁扒窃犯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9:00以后的时段。居住地及工作地虽然整体上对地铁扒窃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他们对地铁扒窃案件的作用方向在各时段模型中的作用力度均相反。(3)影响强度上,客流量在不同时段对地铁扒窃的影响强度存在差异,而换乘点及休闲场所在显著的时间段对地铁扒窃的影响力度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扒窃 犯罪地理 日常活动理论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森林算法在GF-2卫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力恒 刘凯 +1 位作者 朱远辉 柳林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9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中精细的空间信息可用于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为了获取基于GF-2卫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的最优特征空间,以及将旋转森林算法应用于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中,文章利用GF-2卫星影像数据,基于光谱特... "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中精细的空间信息可用于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为了获取基于GF-2卫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的最优特征空间,以及将旋转森林算法应用于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中,文章利用GF-2卫星影像数据,基于光谱特征(4个多光谱波段和1个全色波段)、指数(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及简单比值指数)和变换成分(主成分、最小噪声分离成分与独立成分)构建特征空间,应用基于决策树的旋转森林算法构建面向对象的分类规则集,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与最近邻和决策树算法的分类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光谱特征、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采用旋转森林算法得到的分类总体精度为84.85%,Kappa系数为0.819;引入指数、变换成分后分类总体精度提高4.90%,Kappa系数提高0.058;相比于最近邻分类器和决策树分类器,结合旋转森林思想的决策树分类器总体精度分别提高11.97%和15.44%,Kappa系数分别提高0.142和0.184。研究结果可为中国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信息提取及基于旋转森林算法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森林算法 土地利用分类 决策树 "高分二号"卫星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