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本土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乡村地方性重构——基于阳美玉器产业的文化经济地理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槿
徐辰
朱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382,共9页
以广东揭阳的玉器生产专业村阳美村为例,从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解读本土产业发展中地方性的嵌入与重构。研究发现:本土产业在地方性多方要素的驱动与支撑下产生,在多重尺度政治经济过程作用与地方主体的响应下发展。地方性是本土产业产...
以广东揭阳的玉器生产专业村阳美村为例,从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解读本土产业发展中地方性的嵌入与重构。研究发现:本土产业在地方性多方要素的驱动与支撑下产生,在多重尺度政治经济过程作用与地方主体的响应下发展。地方性是本土产业产生并建立对外功能联系的初始条件,也是主体响应结构变动所做战略选择和地方营销的依托。在地方性嵌入产业发展的同时,生产、生活和宗教等地方活动被强化了与玉器生产相关的功能和意义,民居、街巷、宗祠等空间形制因传统功能被挤压而出现重塑。地方活动与景观的变化并未弱化地方意义,村民的地方依赖和依恋因本土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与荣誉感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本土产业
结构
主体行动
广东揭阳阳美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地缘政治话语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安宁
朱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848,共11页
援引后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批判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延续,以《人民日报》纸媒和官方微博为例,采用NVivo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美国反恐"这个当代热点地缘政治话题在两个不同媒体空间被呈现的形式。基于后人文主义思潮对物质的关注,...
援引后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批判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延续,以《人民日报》纸媒和官方微博为例,采用NVivo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美国反恐"这个当代热点地缘政治话题在两个不同媒体空间被呈现的形式。基于后人文主义思潮对物质的关注,讨论了"人"及其地缘环境认知是否受"物质"(在文中具化为网络技术)影响而动摇其在理解"人地关系"过程中的支配地位。研究发现:一方面网络技术多线参与和呈指数型信息传播的特征使得网络空间出现了多元化的声音并最终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网络地缘政治景观;另一方面,网络技术迫使当代媒体追求"快"和"新"从而摒弃了传统媒体所强调的权威、真实和逻辑性,取而代之的是情绪化的话语表述,呼应了后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人以外的要素的关注,讨论了网络技术作为一种物质要素对"人地关系"认知的影响。研究证实,受网络技术及其带来的信息革命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对具有主体性的人的地缘认识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文主义
地缘政治话语
物质性
美国反恐
因特网
NVivo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与非表征维度
被引量:
28
3
作者
郭文
朱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9-1049,共11页
采用文献归纳和理论思辨法,对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和非表征表达、关系转换及权力政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表征的本质是作为替代品指代实物符号化的实践,非表征是动态性隐蔽对象显性化的实践。表征与非表征是社会文...
采用文献归纳和理论思辨法,对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和非表征表达、关系转换及权力政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表征的本质是作为替代品指代实物符号化的实践,非表征是动态性隐蔽对象显性化的实践。表征与非表征是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重要维度,两者具有同构性和互补性;出于差异化的逻辑抽象方式,两者又存在较大的表达区分。表征主要是对特殊意义"知识节点"的关注,具有共享性、社会性、说明性和稳定性;非表征主要是对非稳定性流动知识、活力性知识和关联性知识的关注,具有经验性和情境性、具身性和体验性、结构性和交互性;表征与非表征不仅具有内在关联性,也存在转换的必要性,这是人们积极应对社会文化地理知识认识论危机的一种可能方案,也是人们更加精确认识地理知识生产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后现代地理学语境的兴起,以及人们对话语、身份等要素的关注,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与非表征方式受到了权力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使表征和非表征实践具有了表达协商的意蕴,这一研究发现将创新并拓展对表征和非表征的传统理解。未来研究应多聚焦在表征和非表征的内涵解读、内容和方法呈现层面,这既有利于丰富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达方式,也有利于人们科学指导地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地理
知识生产
表征
非表征
权力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土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乡村地方性重构——基于阳美玉器产业的文化经济地理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杨槿
徐辰
朱竑
机构
南京工业
大学
建筑学
院
中国
科学
院
南京
地理与
湖泊
研究
所/中国
科学
院
流域
地理
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
科学
院
大学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38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167,41630635,41971184)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9KJB170017)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SJA0206)资助。
文摘
以广东揭阳的玉器生产专业村阳美村为例,从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解读本土产业发展中地方性的嵌入与重构。研究发现:本土产业在地方性多方要素的驱动与支撑下产生,在多重尺度政治经济过程作用与地方主体的响应下发展。地方性是本土产业产生并建立对外功能联系的初始条件,也是主体响应结构变动所做战略选择和地方营销的依托。在地方性嵌入产业发展的同时,生产、生活和宗教等地方活动被强化了与玉器生产相关的功能和意义,民居、街巷、宗祠等空间形制因传统功能被挤压而出现重塑。地方活动与景观的变化并未弱化地方意义,村民的地方依赖和依恋因本土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与荣誉感而增强。
关键词
地方性
本土产业
结构
主体行动
广东揭阳阳美村
Keywords
placeness
local industry
structure
actions
the Yangmei Village in Jieyang of Guangdong
分类号
K901.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地缘政治话语研究
被引量:
15
2
作者
安宁
朱竑
机构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华南
师范
大学
文化
地理与
文化产业
研究
中心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84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6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49)资助~~
文摘
援引后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批判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延续,以《人民日报》纸媒和官方微博为例,采用NVivo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美国反恐"这个当代热点地缘政治话题在两个不同媒体空间被呈现的形式。基于后人文主义思潮对物质的关注,讨论了"人"及其地缘环境认知是否受"物质"(在文中具化为网络技术)影响而动摇其在理解"人地关系"过程中的支配地位。研究发现:一方面网络技术多线参与和呈指数型信息传播的特征使得网络空间出现了多元化的声音并最终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网络地缘政治景观;另一方面,网络技术迫使当代媒体追求"快"和"新"从而摒弃了传统媒体所强调的权威、真实和逻辑性,取而代之的是情绪化的话语表述,呼应了后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人以外的要素的关注,讨论了网络技术作为一种物质要素对"人地关系"认知的影响。研究证实,受网络技术及其带来的信息革命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对具有主体性的人的地缘认识产生影响。
关键词
后人文主义
地缘政治话语
物质性
美国反恐
因特网
NVivo分析
Keywords
posthumanism
geopolitical discourses
materiality
the US war on terror
Intemet
NVivo analysis
分类号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与非表征维度
被引量:
28
3
作者
郭文
朱竑
机构
南京农业
大学
人文
与社会
发展
学
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9-104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86,4197118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2018B030312004)资助。
文摘
采用文献归纳和理论思辨法,对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和非表征表达、关系转换及权力政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表征的本质是作为替代品指代实物符号化的实践,非表征是动态性隐蔽对象显性化的实践。表征与非表征是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重要维度,两者具有同构性和互补性;出于差异化的逻辑抽象方式,两者又存在较大的表达区分。表征主要是对特殊意义"知识节点"的关注,具有共享性、社会性、说明性和稳定性;非表征主要是对非稳定性流动知识、活力性知识和关联性知识的关注,具有经验性和情境性、具身性和体验性、结构性和交互性;表征与非表征不仅具有内在关联性,也存在转换的必要性,这是人们积极应对社会文化地理知识认识论危机的一种可能方案,也是人们更加精确认识地理知识生产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后现代地理学语境的兴起,以及人们对话语、身份等要素的关注,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与非表征方式受到了权力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使表征和非表征实践具有了表达协商的意蕴,这一研究发现将创新并拓展对表征和非表征的传统理解。未来研究应多聚焦在表征和非表征的内涵解读、内容和方法呈现层面,这既有利于丰富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达方式,也有利于人们科学指导地理实践。
关键词
社会文化地理
知识生产
表征
非表征
权力政治
Keywords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knowledge production
representation
non-representation
power politics
分类号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本土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乡村地方性重构——基于阳美玉器产业的文化经济地理分析
杨槿
徐辰
朱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后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地缘政治话语研究
安宁
朱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与非表征维度
郭文
朱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