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治理研究进展及主要议题分析
1
作者 王潮汐 陈晓亮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3期267-274,280,共9页
旅游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治理效能的提升对于现代治理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治理是旅游研究与政治学交叉形成的产物,主要探讨多元政治主体在旅游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方式。运用CiteSpace工具对2001-2024年国内... 旅游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治理效能的提升对于现代治理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治理是旅游研究与政治学交叉形成的产物,主要探讨多元政治主体在旅游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方式。运用CiteSpace工具对2001-2024年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进行分析,总结旅游治理研究主要议题和研究重点。结果表明:①旅游中的治理研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重视,研究热度不断增强;②对于旅游治理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可概括为三大模式(多元利益者协同旅游治理、旅游开发治理、旅游环境可持续治理)和三大主题(国家公园旅游治理、乡村旅游治理、全球化与跨境旅游治理);③在旅游治理模式的更迭中,复合的旅游治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旅游治理 治理模式 多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过程与机制——以车陂龙舟民俗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温士贤 苏志均 杨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7,共9页
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城市语境下,民俗文化被视为支撑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广州车陂社区的龙舟民俗文化为案例,探讨其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过程与机制,从而发现地方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社区治理中... 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城市语境下,民俗文化被视为支撑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广州车陂社区的龙舟民俗文化为案例,探讨其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过程与机制,从而发现地方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在龙舟民俗保护、传承、开发等关键过程中,地方文化精英和组织机构带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从物质性、精神性、情感性和生态性等多维度对龙舟民俗文化进行重构。在车陂社区治理实践中,地方文化精英充分挖掘龙舟民俗文化内涵,使其与现代社区治理的多重目标相契合,进而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新动能。该研究为当前民俗文化的保育传承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中村 社区治理 民俗文化 扒龙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具身体验视角下传统乡村旅游地的地方重构——婺源案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曾丽 高权 陈晓亮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9-79,共11页
传统乡村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地方在短时间内经历着急剧的解构和重构。如何在由旅游引发的变迁中理解乡村的地方重构问题,相关机理和实践均有待深入。近年,具身范式转换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其中,旅游情境下游客具身体验与... 传统乡村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地方在短时间内经历着急剧的解构和重构。如何在由旅游引发的变迁中理解乡村的地方重构问题,相关机理和实践均有待深入。近年,具身范式转换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其中,旅游情境下游客具身体验与地方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关系。该文首先从游客具身体验视角对旅游引发的地方重构进行了文献述评,探查游客在地方重构中的作用,并以婺源为案例地,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探查游客具身体验重构地方的过程。研究发现,在婺源"地方性-去地方化-再地方化"的地方重构过程中,游客高峰体验和日常性体验对立统一的演进过程推动了传统乡村旅游地的地方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地方重构 游客 具身体验 婺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地方动态下的旅游在地化:模式与启示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蓉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旅游的本质是基于差异性追求的地方性,因此,旅游发展时常被认为是一系列强调目的地地方性的实践。当前,旅游在地化及其对地方的重构成为理解旅游要素与地方互动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复杂过程的重要研究领域。1991年,Britton呼吁建... 旅游的本质是基于差异性追求的地方性,因此,旅游发展时常被认为是一系列强调目的地地方性的实践。当前,旅游在地化及其对地方的重构成为理解旅游要素与地方互动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复杂过程的重要研究领域。1991年,Britton呼吁建立一种“批判性旅游地理”,将全球资本主义扩张驱动下的社会空间转变引入旅游研究,这为处于理论孤立中的旅游与地方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框架。自此,旅游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即强调旅游在地化过程和策略的研究,和强调旅游对地方重构的表征与实践的研究就成为其主要的关注领域。具体来看,旅游在地化关注旅游开发者、旅游企业和游客等多主体从制度、文化、实践和意义等多个维度适应地方,甚至创造出新的地方文化形式的过程。而旅游对地方的重构则主要从物质景观、社会空间与文化符号等维度出发,探索旅游影响下的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社会互动的场所和方式、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和身份认同、社会组织与关系模式等。本期6篇笔谈围绕全球-地方动态下的旅游在地化模式、文和友及丽江旅游商品的在地化实践、新型民族文化空间重构、自然保护地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重构,以及拉萨河的改造与旅游地营建等话题,从多区域、多尺度和多维度展示出旅游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理论范式统一性与话题丰富度,为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语境下的旅游发展提出基于实证研究的解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旅游 经济与文化 旅游要素 在地化 自然保护地 旅游地理 空间重构 拉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旅游动机与文化认同关系研究——以闽南芗剧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郑春霞 丁霜青 +1 位作者 陈晓亮 郑雅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98,共9页
为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动机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以闽南芗剧为例对旅游者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为了把旅游动机和文化认同联系起来,将旅游者满意度选择为二者之间的中介。结果表明:(1)民俗文化旅游动机正向影响旅游满意度和文化认同;(2)旅游... 为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动机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以闽南芗剧为例对旅游者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为了把旅游动机和文化认同联系起来,将旅游者满意度选择为二者之间的中介。结果表明:(1)民俗文化旅游动机正向影响旅游满意度和文化认同;(2)旅游者满意度正向影响文化认同;(3)旅游者满意度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理解民俗文化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丰富旅游动机和文化认同理论研究,推动和传承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旅游动机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