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水消毒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真贤 张朝升 +2 位作者 荣宏伟 李碧清 罗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2,共3页
对中水采用臭氧、紫外线和次氯酸钠3种消毒技术进行试验比较,介绍了运用臭氧、紫外线、次氯酸钠对中水进行消毒的消毒机理。通过试验研究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对中水中粪大肠菌群的不同灭活效果。分别研究了时间和浓度对... 对中水采用臭氧、紫外线和次氯酸钠3种消毒技术进行试验比较,介绍了运用臭氧、紫外线、次氯酸钠对中水进行消毒的消毒机理。通过试验研究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对中水中粪大肠菌群的不同灭活效果。分别研究了时间和浓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对其影响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最佳的消毒时间和浓度。对紫外线消毒的粪大肠菌群复活生长进行试验研究。为中水回用的消毒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紫外线 次氯酸钠 消毒 中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江萍 胡九成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2年第1期62-67,共6页
对曝气生物滤池 (BAF)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试验 .研究表明 ,BAF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滤层高度、气水比、水力负荷和进水有机物浓度 ;得到的经验速度方程与Monod方程吻合 .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 ,BOD负荷达 6~ 10kg/ (m3... 对曝气生物滤池 (BAF)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试验 .研究表明 ,BAF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滤层高度、气水比、水力负荷和进水有机物浓度 ;得到的经验速度方程与Monod方程吻合 .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 ,BOD负荷达 6~ 10kg/ (m3 ·d) ,BOD5去除率为 80 %~ 90 %,NH3 -N去除率为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生活污水 反应动力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痕量污染物雌激素的内分泌干扰活性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鸿 樊建军 王占生 《净水技术》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雌激素近年来已成为水中的常见痕量污染物之一,该文对水中常见的雌激素种类、主要来源、物化性质、内分泌活性评价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对雌激素污染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了介绍。研究表明,重视水中雌激素污染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办... 雌激素近年来已成为水中的常见痕量污染物之一,该文对水中常见的雌激素种类、主要来源、物化性质、内分泌活性评价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对雌激素污染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了介绍。研究表明,重视水中雌激素污染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当前给排水处理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内分泌干扰物 内分泌活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氧模式对SBR反应器内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英文)
4
作者 方茜 韦朝海 +2 位作者 张朝升 张可方 杜馨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2,共8页
在不同的供氧模式下,研究了SBR法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DO、ORP和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恒定气量连续曝气反应过程中,DO、ORP和pH曲线上均出现了预示SND结束而完全硝化过程开始的折点,且经由SND过程的TN... 在不同的供氧模式下,研究了SBR法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DO、ORP和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恒定气量连续曝气反应过程中,DO、ORP和pH曲线上均出现了预示SND结束而完全硝化过程开始的折点,且经由SND过程的TN去除率随曝气量降低而增加;在恒定气量具有不同曝气百分数(AF)的间歇曝气模式下,随AF降低,DO、ORP和pH曲线上不仅没有出现折点而且均呈现趋于平直、稳定的趋势,经由SND过程的TN去除率相应增加;在恒定DO浓度连续曝气的模式下,随DO浓度从2.0 mg/L降低至0.5 mg/L时,ORP和pH值的波动变化逐渐趋于稳定且SND的脱氮效率也随之增加.通过对以上三种供氧模式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具有低AF的间歇曝气和恒定、适宜、低DO浓度范围的连续曝气两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低碳源城市污水SND过程的稳定,而且还可节省曝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供氧模式 连续曝气 间歇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对酸性红14染料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超群 姜宇朵 +3 位作者 张立秋 方茜 荣宏伟 魏春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22,共5页
采用剩余污泥作为低成本吸附剂对偶氮染料酸性红14进行批次吸附试验,发现pH是影响吸附过程的关键因素,低于等电点(pH 3~4)条件下,污泥絮体表面带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吸引作用是平衡吸附量倍增的主要原因。温度升高对吸附过程有一定的促进... 采用剩余污泥作为低成本吸附剂对偶氮染料酸性红14进行批次吸附试验,发现pH是影响吸附过程的关键因素,低于等电点(pH 3~4)条件下,污泥絮体表面带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吸引作用是平衡吸附量倍增的主要原因。温度升高对吸附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染料负荷升高,平衡吸附量和平衡质量浓度均升高,染料去除率下降。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目标平衡质量浓度或染料去除率,计算最佳染料负荷,从而指导工艺设计。试验条件下,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1/n为0.3~0.4)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自发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偶氮染料 剩余污泥 染料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淘米水投加对花生渣厌氧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吉诗敏 方茜 +1 位作者 黄周玥 黄紫龙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37-1442,共6页
在发酵温度为35℃和原料干物质(TS计)质量固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淘米水的投加对花生渣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质溶出的影响。试验设置淘米水与花生渣干物质比(TS)分别为1∶0(1#),1∶1(2#),1∶1.5(3#),1∶2(4#),1∶3(5#)和0∶1(6#)共6个处理。... 在发酵温度为35℃和原料干物质(TS计)质量固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淘米水的投加对花生渣厌氧发酵过程中有机质溶出的影响。试验设置淘米水与花生渣干物质比(TS)分别为1∶0(1#),1∶1(2#),1∶1.5(3#),1∶2(4#),1∶3(5#)和0∶1(6#)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淘米水的投加不能加速花生渣内蛋白质的溶解,且随着TS的升高,蛋白质溶出率及降解率降低;淘米水的投加明显提高了花生渣内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速率、挥发酸(VFAs)的产量及酸化率。当TS为1∶2时,4#试验组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速率、VFAs浓度及产率最高,分别为0.010/d,14 497.460 mg/L和0.54 g/g(VS),酸化率高达83.4%,产酸量为1#试验组与6#试验组总产量的1.36倍,提高了36.0%。淘米水与花生渣联合发酵以产偶数酸发酵为主导,占其总酸含量的90.0%,且不能通过调节TS配比的方式改变其发酵产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渣 淘米水 联合发酵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加载混凝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嘉诚 方茜 隋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26期95-97,101,共4页
试验所用原水取自某市污水应急处理站进水口,考察了混凝剂(PAC)、絮凝剂(PAC)、磁粉的投加量对各类指标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C最佳投加量为250mg/L,PAM最佳投加量为1.5mg/L,磁粉最佳投加量为200mg/L时,此时原水中浊度去除率达94.63... 试验所用原水取自某市污水应急处理站进水口,考察了混凝剂(PAC)、絮凝剂(PAC)、磁粉的投加量对各类指标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C最佳投加量为250mg/L,PAM最佳投加量为1.5mg/L,磁粉最佳投加量为200mg/L时,此时原水中浊度去除率达94.63%,COD去除率达55.75%,TP去除率达87.83%,色度去除率达91.62%,总氮去除率达44.02%,氨氮去除率达20.95%。同时还考察了磁粉粒径以及投加顺序对各类指标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粉最佳粒径为45μm,最佳投加顺序为"磁粉+PAC+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加载混凝 磁粉 投加量 磁粉粒径 投加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废物发酵基质释放规律对VFAs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肖英豪 方茜 贺诗雅 《中国沼气》 2018年第2期3-8,共6页
试验选用水稻壳、淘米水、花生渣和水果皮,在35℃±0.5℃条件下进行22 d的厌氧发酵处理,研究了不同有机废物厌氧发酵过程中二次基质释放对VFAs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VFAs产量的最高值分别为42.4,76.5,264.0,10.5 mg COD·... 试验选用水稻壳、淘米水、花生渣和水果皮,在35℃±0.5℃条件下进行22 d的厌氧发酵处理,研究了不同有机废物厌氧发酵过程中二次基质释放对VFAs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VFAs产量的最高值分别为42.4,76.5,264.0,10.5 mg COD·g^(-1)VS;VS的降解率分别为20.9%,59.9%,67.6%,35.6%;SCOD的减量分别为85.8,552.5,568.3,495.8 mg·g^(-1)VS。由此得出,水稻壳、淘米水、花生渣这3种的VFAs产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其VS降解率越高,SCOD减量越大,则VFAs产量越高;其中花生渣的VFAs的产量最高;而水果皮发酵液的pH值基本低于3.5,导致了VFAs产量过低。此外,NH_4^+-N和可溶性糖的释放分别对花生渣、淘米水的VFAs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有机废物 基质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