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影响
1
作者 刘柏佑 仲崇军 +2 位作者 曹勇锋 叶晓妍 荣宏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得到有效解决,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广州市猎德涌流域排水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系统分析了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大降雨...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得到有效解决,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广州市猎德涌流域排水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系统分析了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大降雨强度达到50 mm/h时,初雨径流污染达到峰值;当汇水面积小于100 hm^(2)时,管渠排放具有明显初雨效应,当汇水面积超过100 hm^(2)后,初雨效应会逐渐削弱。通过定量化表征降雨强度、汇水面积与降雨径流污染的关系,为城市雨水处理设施布设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污染 汇水面积 降雨强度 水力水质模型 Infoworks I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平效应的模块化圆柱螺旋弹簧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汪大洋 李清庆 +1 位作者 王星 朱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99-109,共11页
圆柱螺旋弹簧沿其轴向的力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已非常丰富,但其在轴压作用下的水平力学性能研究仍非常鲜见。以模块化圆柱螺旋弹簧为研究对象,基于力学性能试验探究了模块化弹簧的刚度、极限压剪、频率相关性、加载次数相关性以及疲劳等... 圆柱螺旋弹簧沿其轴向的力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已非常丰富,但其在轴压作用下的水平力学性能研究仍非常鲜见。以模块化圆柱螺旋弹簧为研究对象,基于力学性能试验探究了模块化弹簧的刚度、极限压剪、频率相关性、加载次数相关性以及疲劳等水平、竖向力学行为,提出并验证了模块化弹簧的水平、竖向力学计算模型,以40SiMnVBE材料S-N曲线为基础,通过引入综合修正系数建立了模块化弹簧的S-N曲线。结果表明:模块化弹簧的水平刚度随轴向预压值的增大而增大,水平刚度具有方向性,0°方向高于90°方向,不同预压值下其随水平加载频率、加载圈数以及加载位移的相关性均较小;模块化弹簧的水平极限位移亦随轴向压缩量的增大而增大,增幅达30%,经历反复水平极限加载后模块化弹簧性能稳定,具有优越的自恢复能力;所提水平、竖向力学计算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模块化弹簧的力学行为,轴向、水平刚度理论与试验值误差分别为3.54%、1.32%;模块化弹簧经历1×10^(7)次轴向疲劳测试后,力学性能稳定外观形貌无损伤,基于综合修正系数建立的弹簧S-N曲线能否反映其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螺旋弹簧 水平效应 极限压剪 力学模型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编码解码网络的轨道不平顺评价方法
3
作者 杨建伟 王小慧 +3 位作者 刘佩珊 杨飞 王金海 孙培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目前无砟轨道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只适用于中短波长,难以满足大范围动态复杂线路的变化需求。如果仅依靠单一波长轨检数据评价轨道状态,会导致其他波长局部波动或潜在病害不能被有效识别的现象。通过挖掘不同波长下的轨道不平顺信息,将深... 目前无砟轨道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只适用于中短波长,难以满足大范围动态复杂线路的变化需求。如果仅依靠单一波长轨检数据评价轨道状态,会导致其他波长局部波动或潜在病害不能被有效识别的现象。通过挖掘不同波长下的轨道不平顺信息,将深度学习方法与现有评价方法相融合,提出改进的自编码解码高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DAGGAN)及自适应轨道质量指数方法(DAE_TQI),实现对轨道状态的实时监控。为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DAGGAN模型在识别单几何不平顺时的有效性,同时DAE_TQI方法可综合评价无砟轨道状态,结果可作为高速铁路轨道养护维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轨道质量指数 自编码解码网络 高斯对抗网络 自适应轨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构式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限位装置研究
4
作者 李永河 王国炎 +1 位作者 党新志 曹飒飒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3,共13页
为限制墩梁间过大的相对位移,在单根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限位装置(long-stroke shape memory alloy restrainer,LSR)的基础上,拟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棒的格构式大行程限位装置(latticed long-stroke restrainer,LLSR)。该装置由具... 为限制墩梁间过大的相对位移,在单根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限位装置(long-stroke shape memory alloy restrainer,LSR)的基础上,拟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棒的格构式大行程限位装置(latticed long-stroke restrainer,LLSR)。该装置由具有良好超弹性能和自复位性能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棒、MC尼龙、钢管和缀条或者缀板组成。SMA棒可消耗地震动能量并提供自复位能力;MC尼龙和钢管构成防屈曲体系,可防止SMA棒在受压时发生屈曲。首先,阐明单根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和格构式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的构造和工作机理;其次,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SMA棒进行拉伸试验,确定超弹性能最好的SMA棒,以超弹性能最好的SMA棒作为LSR的内芯,接着开展单根LSR的轴向拉压试验,进一步研究其力学性能;最后,以LSR试验数据为基础,并且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LLSR进行数值分析和参数分析,以数值分析和参数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LLSR不仅具有稳定的耗能能力,还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构式 阻尼器 形状记忆合金 MC尼龙 试验 自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中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绿色溶剂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江 方茜 +2 位作者 郭晓敏 梁桂容 肖子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了提高活性污泥中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下游回收过程的环保性、增强PHAs回收效率,文章采用绿色溶剂1,3-二氧五环研究PHAs回收方法。以回收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HAs回收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关键影响因... 为了提高活性污泥中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下游回收过程的环保性、增强PHAs回收效率,文章采用绿色溶剂1,3-二氧五环研究PHAs回收方法。以回收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HAs回收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预处理可以有效促进PHAs回收,影响PHAs回收的主次因素为萃取固液比>预处理时间>萃取时间。最佳PHAs回收条件为:萃取固液比1∶30 g/mL、预处理时间30 min、萃取时间2.5 h,该条件下PHAs回收率和纯度达到92.41%和95.08%。1,3-二氧五环与次氯酸钠的联合提取方法可获得良好的PHAs回收效果,为活性污泥中生物聚合物的分离提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活性污泥 溶剂萃取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邵祖 莫金旭 +4 位作者 任凤鸣 卢汉 陈步青 周庆立 李业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147,共7页
为降低橡胶混凝土(Crumb Rubber Concrete,CRC)制备过程中的碳排放,选取低碳足迹的固体废物石灰石粉(Limestone Powder,LP)部分取代水泥,通过坍落度、扩展度分析了LP对CRC工作性能的作用,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阻尼比和动弹性模量综... 为降低橡胶混凝土(Crumb Rubber Concrete,CRC)制备过程中的碳排放,选取低碳足迹的固体废物石灰石粉(Limestone Powder,LP)部分取代水泥,通过坍落度、扩展度分析了LP对CRC工作性能的作用,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阻尼比和动弹性模量综合评估了不同LP取代率对CR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XRD、SEM从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层面解释了LP对CRC性能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碳排放评价了LP对CRC的减碳效益。研究结果表明:LP改善了CRC的工作性,坍落度和扩展度均有明显提高。抗折强度在LP掺入后得到提高,折压比也随着LP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虽然抗压强度因LP的掺入有所下降,但合理的配合比保证了其能够满足应用需求。动弹性模量随着LP取代率的增加,降低幅度趋于平缓。阻尼比则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LP导致CRC水化产物减少和ITZ宽度增加是CRC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原因。CRC制备过程中的碳排放显著降低,当LP取代率为30%时降低约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石灰石粉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BR处理低C/N市政污水的除碳脱氮及传氧效能
7
作者 江兴 魏春海 +4 位作者 袁喆 翟心瑜 潘志辉 刘涛 张立秋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86-4293,共8页
采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华南典型低浓度低碳氮比市政污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258.1,30.5,36.8mg/L).结果表明,通过同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增大曝气压力,探明在HRT和优选曝气压力分别为24h和5kPa,12h和7kPa,8h和8k... 采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华南典型低浓度低碳氮比市政污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258.1,30.5,36.8mg/L).结果表明,通过同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增大曝气压力,探明在HRT和优选曝气压力分别为24h和5kPa,12h和7kPa,8h和8kPa,6h和10kPa,4h和12kPa条件下,出水COD满足一级B标准,出水氨氮和总氮均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COD、氨氮、总氮最高去除表面和容积负荷分别达到19.2,2.26,2.53g/(m^(2)·d)和1.6,0.19,0.21g/(L·d),显著高于传统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工艺.氧传质特性试验揭示,生物膜显著提高了中空纤维曝气膜的氧转移速率(19.5~40.6gO_(2)/(m^(2)·d))、氧转移效率(30.9%~59.8%)和曝气效率(34.2~48.3kgO_(2)/kWh),体现出生物膜的自主呼吸特性(即根据进水氨氮和有机物的耗氧负荷自动通过曝气膜提取所需氧气).MABR结合间歇曝气、同步混凝、定期剥离外层增殖过厚生物膜和根据污染物负荷优化调整膜组件曝气量及进出口气压,处理市政污水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节能降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低碳氮比市政污水 同步硝化反硝化 氧转移速率 氧转移效率 曝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植物-多孔混凝土-土壤耦合体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宏伟 高仁辉 +3 位作者 何松松 林钦越 胡修敏 焦楚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33,共4页
通过直剪试验,系统分析了裸土、未种植植物及不同植物配制(狗牙根、黑麦草、高羊茅)的多孔混凝土-边坡土壤耦合体的剪切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应变软化特性,可分为线弹性变形、弹塑性发展、峰后软化和残余阶段4... 通过直剪试验,系统分析了裸土、未种植植物及不同植物配制(狗牙根、黑麦草、高羊茅)的多孔混凝土-边坡土壤耦合体的剪切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应变软化特性,可分为线弹性变形、弹塑性发展、峰后软化和残余阶段4个特征阶段;(2)多孔混凝土对残余强度的贡献率最高(82.61%),其多孔结构通过咬合作用显著抑制破坏后土体滑移,而植物根系通过锚固网络和摩擦-加筋效应提升峰值剪切强度(贡献率最高达134.74%)并维持残余强度;(3)植物种类与播撒密度对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高羊茅在10~15 g/m^(2)密度下表现最优,黑麦草适宜20 g/m^(2),狗牙根超过15 g/m^(2)时因根系竞争导致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混凝土 根系 抗剪性能 作用机理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对植生混凝土中狗牙根耐碱性的影响
9
作者 陈宏伟 高仁辉 +3 位作者 林钦越 胡修敏 何松松 焦楚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5,共4页
丛枝菌根在植物抗逆性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模拟不同碱性胁迫条件(pH7.0~9.0),探究摩西球囊霉(GM)和根内球囊霉(GI)对植生混凝土中狗牙根生长情况及基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GM及GI均能显著提升狗牙根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但对种子萌... 丛枝菌根在植物抗逆性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模拟不同碱性胁迫条件(pH7.0~9.0),探究摩西球囊霉(GM)和根内球囊霉(GI)对植生混凝土中狗牙根生长情况及基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GM及GI均能显著提升狗牙根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但对种子萌发率无明显影响;(2)GM通过增加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缓解碱胁迫;(3)接种GM及GI后,可显著改善土壤养分并降低pH,总氮(TN)分别提高17.1%及11%,有效磷(AP)分别提高19.6%及21.9%;(4)主成分分析表明GM处理组抗碱性综合得分最高,接种GM可有效增强狗牙根抗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混凝土 丛枝菌根 狗牙根 耐碱性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腔室钢块-天然橡胶免承压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禹金圣 曹万林 +3 位作者 赖正聪 朱忠义 谭平 束伟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33-63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多腔室钢块-天然橡胶免承压支座,该支座复位部分和承压部分工作性能相互独立,且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和不锈钢滑动面形成摩擦副,滑移、摩擦耗散地震能量。为研究该支座水平摩擦滑移性能的稳定性及竖向承压性能的可靠性,制作了足... 提出了一种多腔室钢块-天然橡胶免承压支座,该支座复位部分和承压部分工作性能相互独立,且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和不锈钢滑动面形成摩擦副,滑移、摩擦耗散地震能量。为研究该支座水平摩擦滑移性能的稳定性及竖向承压性能的可靠性,制作了足尺支座试件,对其开展了压剪试验,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承压部分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支座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摩擦滑移性能稳定,耐磨损性能良好;极限竖向压力下多腔室承压钢块无破裂、断裂等情况,其壁厚设计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竖向承载能力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免承压支座 多腔室承压 压剪试验 摩擦滑移性能 竖向承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近距离交叉大直径输水管道振动台试验研究
11
作者 陆耀波 黄晓佳 +2 位作者 欧阳志勇 李亚东 崔杰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9,共10页
输水管道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为研究近距离交叉大直径输水管道地震响应规律,进行了模型相似比为1∶10的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单管结构工况和交叉管道工况下,结构和土层加速度反应及结构应变反应规律。对比分析表明:下穿管道存在对上部... 输水管道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为研究近距离交叉大直径输水管道地震响应规律,进行了模型相似比为1∶10的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单管结构工况和交叉管道工况下,结构和土层加速度反应及结构应变反应规律。对比分析表明:下穿管道存在对上部管道加速度响应影响复杂,取决于荷载大小、场地动力特性等;输入激励为0.1 g和0.2 g El-Centro波时,下穿管道使上部管道加速度(相对于单管道)分别减小28.0%和7.9%,而输入激励为0.4 g和0.6 g El-Centro波时,上部管道加速度峰值相对于单管道分别增大了4.9%和39.5%。下穿管道使上穿管道加速度傅里叶谱的峰值减小和频宽增大。管道最大应变峰值出现在管道下部与水平面成45°处,上穿管道应变峰值相对于单管道减小了3.6%~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线工程 大直径输水管道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观力学的GS-UHPCC界面黏结行为研究
12
作者 张亚芳 叶国诚 +2 位作者 曾科 许敬彬 包嗣海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0-2078,共9页
为探讨玻璃砂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GS-UHPCC)的界面黏结性能,开展了不同纤维埋深和加载速率下GS-UHPCC的纤维拉拔试验,定量表征了钢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黏结性能,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钢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力学性能,建立了钢纤... 为探讨玻璃砂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GS-UHPCC)的界面黏结性能,开展了不同纤维埋深和加载速率下GS-UHPCC的纤维拉拔试验,定量表征了钢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黏结性能,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钢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力学性能,建立了钢纤维的荷载-滑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埋深的增加,钢纤维与GS-UHPCC的界面黏结性能显著提高。当纤维埋深达到12和18 mm时,钢纤维的拉拔峰值荷载比纤维埋深为6 mm的试件分别增大43.81%和87.56%,且拉拔能分别增大63.27%和176.36%。此外,钢纤维与GS-UHPCC的界面黏结性能表现出明显的速率敏感性,当加载速率从0.5 mm/min增加到5.0 mm/min时,钢纤维的拉拔峰值荷载和拉拔能平均涨幅分别为27.16%和127.98%。综合考虑平均黏结强度和衰减黏结强度的荷载-滑移模型,能够有效表征钢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砂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界面黏结性能 荷载-滑移模型 纤维拉拔试验 纤维埋深 加载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开孔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性能分析研究
13
作者 庄紫绚 周云 +1 位作者 曹邕生 林一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9,共12页
针对传统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cross-co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CSBRB)破坏位置随机、钢材切割量大以及焊接长度过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开孔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perfora... 针对传统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cross-co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CSBRB)破坏位置随机、钢材切割量大以及焊接长度过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开孔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perforated cross-co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PCSBRB)。介绍了PCSBRB的构造方式及特点、给出基本力学参数的计算公式。设计6组不同开孔参数的PCSBRB及1组CSBRB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拟静力有限元分析,研究PCSBRB的构造合理性、开孔率和开孔个数对PCSBRB力学性能、耗能性能、应力分布、高阶变形特征、开孔段面内失稳现象以及等效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CSBRB构造合理,承载能力、耗能性能与CSBRB相近,PCSBRB屈服区域均位于开孔段,具有定点屈服、多点同时耗能的优势;设计合理的PCSBRB滞回曲线稳定、饱满,对称性好;开孔率过小的PSCBRB,应力集中在限位孔处,无法达到“定点屈服”的目的,开孔率过大的PCSBRB,开孔段易发生面内失稳,导致PCSBRB的承载力下降,PCSBRB的开孔率宜取33%~50%;当开孔段总长为1500 mm时,开孔数量设置为4~8性能相近;相比CSBRB,PCSBRB材料利用率更高,焊接成本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耗能支撑 开孔 十字芯 钢管混凝土 开孔率 开孔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改性UHPCC自感知性能及电极设置分析
14
作者 林伟东 史科 +3 位作者 张亚芳 包嗣海 段莉斌 许敬彬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2-418,I0001,共8页
为实现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UHPCC)的自感知性能,以炭黑作为导电填料制作改性UHPCC,通过循环压缩试验研究炭黑体积分数对UHPCC电学和自感知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四电极... 为实现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UHPCC)的自感知性能,以炭黑作为导电填料制作改性UHPCC,通过循环压缩试验研究炭黑体积分数对UHPCC电学和自感知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四电极测试法下电极埋深和电极间距对电阻率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循环压缩荷载作用下,当炭黑体积分数由0.3%增加到1.5%时,试件的电阻率变化率峰值由4.04%提升到13.31%.其中,炭黑体积分数为1.5%的试件表现出最佳的自感知性能.此外,在四电极测试法中,电极间距变化对电阻率影响较小,而电极埋深对电阻率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炭黑改性UHPCC在结构监测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自感知性能 炭黑 电阻率 有限元分析 电极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尼减振(震)橡胶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董晗拓 吴小蕙 +2 位作者 王彦峰 周云 曾振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78,共9页
针对现有土木工程结构和设备的减振(震)与隔振(震)橡胶材料耗能能力不足,通过改变橡胶材料成分提升其耗能能力的同时其刚度会增加而影响其隔振(震)性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丁基橡胶基体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材料。采用万能试验机等对新... 针对现有土木工程结构和设备的减振(震)与隔振(震)橡胶材料耗能能力不足,通过改变橡胶材料成分提升其耗能能力的同时其刚度会增加而影响其隔振(震)性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丁基橡胶基体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材料。采用万能试验机等对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材料和普通橡胶材料进行了体积压缩、单轴、平面和等双轴拉伸往复变形条件下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根据滞回性能对比分析研究其力学性能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在体积压缩试验中,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的平均压缩弹性模量比普通橡胶压缩模量高约12.4%;在单一方向变形的单轴拉伸试验中,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在150%变形以内比普通橡胶等效粘滞阻尼比和残余变形分别提升187.01%~391.67%和471.90%~625.60%,拉伸刚度降低4.82%~62.36%;在两个方向变形的平面和等双轴拉伸试验中,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在150%变形以内比普通橡胶等效粘滞阻尼比和残余变形分别提升63.73%~608.45%和365.66%~919.60%,拉伸刚度降低25.90%~81.48%,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耗能提升效果明显,耗能提升效果的同时其拉伸刚度降低。最后通过数值拟合得到能很好模拟此橡胶的非线性弹性行为的超弹性本构模型,为此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进一步研发与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尼橡胶 耗能提升效果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高阻尼减振(震)橡胶 等效粘滞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浮动式对压蝶形弹簧-拉索减震器设计与力学性能试验
16
作者 吴小蕙 王彦峰 +2 位作者 纪少锋 肖发平 汪大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浮动式对压蝶形弹簧-拉索减震器,其在拉压荷载作用下均处于受压工作状态,且初始刚度可调节;推导了减震器承载力、竖向刚度、变形能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相关设计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此基础上设计加工了该新型减震器试... 提出了一种新型浮动式对压蝶形弹簧-拉索减震器,其在拉压荷载作用下均处于受压工作状态,且初始刚度可调节;推导了减震器承载力、竖向刚度、变形能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相关设计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此基础上设计加工了该新型减震器试件,在静态、动态荷载作用下开展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减震器的合理性,揭示了减震器力学性能与加载频率、预压变形量、加载幅值之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型蝶形弹簧-拉索减震器可通过调节拉索长度、改变蝶形弹簧数量满足不同场合设计需求,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良好,在设计变形量下的相对误差仅为3.82%;相同预压变形条件下,减震器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随加载频率增大而缓慢下降;相同加载频率下,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随预压变形量增大呈线性放大趋势,等效刚度的增幅为41.37%;相同加载频率、预压变形量条件下,增大加载幅值有助于提升减震器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形弹簧 拉索 减震器 性能试验 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变阻尼TMD考虑环形水箱内液体晃动的地震响应分析
17
作者 区彤 骆杰鑫 +1 位作者 林松伟 刘彦辉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70-1877,共8页
为考虑环形水箱内液体晃动作用对两级变阻尼TMD受力性能的影响,以某实际高耸结构为例,通过ABAQUS软件建立考虑水箱为质点的整体模型以及满水状态和非满水状态的水箱液-固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液-固耦合状态下的两级变阻尼TMD地震响... 为考虑环形水箱内液体晃动作用对两级变阻尼TMD受力性能的影响,以某实际高耸结构为例,通过ABAQUS软件建立考虑水箱为质点的整体模型以及满水状态和非满水状态的水箱液-固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液-固耦合状态下的两级变阻尼TMD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较大地震激励下,考虑液体晃动作用后的两级变阻尼TMD振幅、最大阻尼力更大,并且液体晃动作用抑制了两级变阻尼TMD二级阻尼耗能的充分发挥;随着地震激励作用的增大,液-固耦合模型的基底最大剪力较质点模型大,且基底剪力随地震激励的增大,其增幅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结构 两级变阻尼 液-固耦合 环形水箱 TMD 地震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孔隙结构演变特征及强度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刊 魏智强 +1 位作者 路承功 蒲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81,共10页
为提高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水化速率,利用纳米SiO_(2)对其进行改性,成功制备出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为进一步明确复合材料强度与不同尺度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首先探究了纳米SiO_(2)对聚合物水泥砂浆水化进程、抗压强度... 为提高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水化速率,利用纳米SiO_(2)对其进行改性,成功制备出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为进一步明确复合材料强度与不同尺度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首先探究了纳米SiO_(2)对聚合物水泥砂浆水化进程、抗压强度、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孔隙量及孔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然后重点探讨了抗压强度与孔径分布和孔隙量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抗压强度与孔径分布和孔隙量两类孔隙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砂浆试件在早期及后期强度均高于聚合物水泥砂浆基准试件,且平均孔径、中值孔径降低,最可几孔径变小,大孔和毛细孔比例大幅降低,过渡孔比例增加,凝胶孔比例变化较小,改性砂浆的孔隙结构得到极大细化。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对孔径分布参数来说,平均孔径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最高;对孔隙量参数来说,毛细孔孔隙量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最高,且考虑孔径分布和孔隙量两方面的孔隙结构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孔隙结构 聚合物水泥基材料 多元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研究与应用进展
19
作者 洪乐欣 李磊 +4 位作者 车伟娴 王彦峰 王流火 方灿 吴会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变电站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技术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减排政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围绕变电站建造与运营发展了一系列的碳减排技术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碳减排效果。针对变电站物化、建造、运行、拆除等阶段组成的全生命周期,... 变电站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技术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减排政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围绕变电站建造与运营发展了一系列的碳减排技术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碳减排效果。针对变电站物化、建造、运行、拆除等阶段组成的全生命周期,对变电站碳排放来源分析、碳减排技术进展及应用效果进行综述。相关研究进展表明:首先,运行阶段在变电站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最大,占比达60%,其中主变压器的电能损耗是最重要的碳排放源;其次,通过变电站建筑的低碳设计建造、变电站设备低碳运行,也可取得明显减碳效果;最后,对未来变电站建设提出展望,应加强变电站减碳效益与经济性的综合评价,并制订低碳变电站设计与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碳排放 碳减排措施 生命周期法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板构造对地铁诱发振动响应影响研究
20
作者 张新亚 周云 +2 位作者 罗威力 李钧睿 卢梓聪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2,共9页
为研究楼板构造对地铁诱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通过优化楼板构造以减轻结构振动响应的可行性,设计制作了常规楼板、增厚楼板和增设次梁楼板,分别对3个试验楼板开展现场模型试验,研究其在现场地铁振动下的动力响应情况,以常规楼板为试验... 为研究楼板构造对地铁诱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通过优化楼板构造以减轻结构振动响应的可行性,设计制作了常规楼板、增厚楼板和增设次梁楼板,分别对3个试验楼板开展现场模型试验,研究其在现场地铁振动下的动力响应情况,以常规楼板为试验对照组,分析增大楼板厚度和增设次梁两种构造措施对试验楼板模态特征及地铁诱发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共振效应是地铁诱发楼板振动的主要原因;增大楼板厚度和增设次梁均提升了试验楼板的竖向模态频率,并缓解了楼板的共振效应,使板上的时域加速度响应降低;增大楼板厚度和增设次梁均能在较宽的频带范围降低试验楼板的振动加速度级,并分别使计权振动级降低6 dB和4 dB,改善了试验楼板的振动舒适度;增设次梁在不显著增加楼板自重和工程造价的同时,实现了与增大一倍楼板厚度相似的地铁振动减振效果。建议在对新建地铁邻近结构设计时优先考虑对楼板采用增设次梁的构造措施,以降低地铁诱发振动响应并提升楼板振动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邻近结构 地铁振动响应 楼板构造措施 振动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