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影响
1
作者 刘柏佑 仲崇军 +2 位作者 曹勇锋 叶晓妍 荣宏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得到有效解决,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广州市猎德涌流域排水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系统分析了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大降雨...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得到有效解决,降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利用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广州市猎德涌流域排水系统的水力水质模型,系统分析了降雨强度和汇水面积对降雨径流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大降雨强度达到50 mm/h时,初雨径流污染达到峰值;当汇水面积小于100 hm^(2)时,管渠排放具有明显初雨效应,当汇水面积超过100 hm^(2)后,初雨效应会逐渐削弱。通过定量化表征降雨强度、汇水面积与降雨径流污染的关系,为城市雨水处理设施布设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污染 汇水面积 降雨强度 水力水质模型 Infoworks I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编码解码网络的轨道不平顺评价方法
2
作者 杨建伟 王小慧 +3 位作者 刘佩珊 杨飞 王金海 孙培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目前无砟轨道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只适用于中短波长,难以满足大范围动态复杂线路的变化需求。如果仅依靠单一波长轨检数据评价轨道状态,会导致其他波长局部波动或潜在病害不能被有效识别的现象。通过挖掘不同波长下的轨道不平顺信息,将深... 目前无砟轨道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只适用于中短波长,难以满足大范围动态复杂线路的变化需求。如果仅依靠单一波长轨检数据评价轨道状态,会导致其他波长局部波动或潜在病害不能被有效识别的现象。通过挖掘不同波长下的轨道不平顺信息,将深度学习方法与现有评价方法相融合,提出改进的自编码解码高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DAGGAN)及自适应轨道质量指数方法(DAE_TQI),实现对轨道状态的实时监控。为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DAGGAN模型在识别单几何不平顺时的有效性,同时DAE_TQI方法可综合评价无砟轨道状态,结果可作为高速铁路轨道养护维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轨道质量指数 自编码解码网络 高斯对抗网络 自适应轨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构式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限位装置研究
3
作者 李永河 王国炎 +1 位作者 党新志 曹飒飒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3,共13页
为限制墩梁间过大的相对位移,在单根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限位装置(long-stroke shape memory alloy restrainer,LSR)的基础上,拟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棒的格构式大行程限位装置(latticed long-stroke restrainer,LLSR)。该装置由具... 为限制墩梁间过大的相对位移,在单根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限位装置(long-stroke shape memory alloy restrainer,LSR)的基础上,拟提出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棒的格构式大行程限位装置(latticed long-stroke restrainer,LLSR)。该装置由具有良好超弹性能和自复位性能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棒、MC尼龙、钢管和缀条或者缀板组成。SMA棒可消耗地震动能量并提供自复位能力;MC尼龙和钢管构成防屈曲体系,可防止SMA棒在受压时发生屈曲。首先,阐明单根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和格构式大行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的构造和工作机理;其次,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SMA棒进行拉伸试验,确定超弹性能最好的SMA棒,以超弹性能最好的SMA棒作为LSR的内芯,接着开展单根LSR的轴向拉压试验,进一步研究其力学性能;最后,以LSR试验数据为基础,并且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LLSR进行数值分析和参数分析,以数值分析和参数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LLSR不仅具有稳定的耗能能力,还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构式 阻尼器 形状记忆合金 MC尼龙 试验 自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中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绿色溶剂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江 方茜 +2 位作者 郭晓敏 梁桂容 肖子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了提高活性污泥中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下游回收过程的环保性、增强PHAs回收效率,文章采用绿色溶剂1,3-二氧五环研究PHAs回收方法。以回收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HAs回收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关键影响因... 为了提高活性污泥中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下游回收过程的环保性、增强PHAs回收效率,文章采用绿色溶剂1,3-二氧五环研究PHAs回收方法。以回收率和纯度为指标,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HAs回收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预处理可以有效促进PHAs回收,影响PHAs回收的主次因素为萃取固液比>预处理时间>萃取时间。最佳PHAs回收条件为:萃取固液比1∶30 g/mL、预处理时间30 min、萃取时间2.5 h,该条件下PHAs回收率和纯度达到92.41%和95.08%。1,3-二氧五环与次氯酸钠的联合提取方法可获得良好的PHAs回收效果,为活性污泥中生物聚合物的分离提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活性污泥 溶剂萃取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邵祖 莫金旭 +4 位作者 任凤鸣 卢汉 陈步青 周庆立 李业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147,共7页
为降低橡胶混凝土(Crumb Rubber Concrete,CRC)制备过程中的碳排放,选取低碳足迹的固体废物石灰石粉(Limestone Powder,LP)部分取代水泥,通过坍落度、扩展度分析了LP对CRC工作性能的作用,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阻尼比和动弹性模量综... 为降低橡胶混凝土(Crumb Rubber Concrete,CRC)制备过程中的碳排放,选取低碳足迹的固体废物石灰石粉(Limestone Powder,LP)部分取代水泥,通过坍落度、扩展度分析了LP对CRC工作性能的作用,通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阻尼比和动弹性模量综合评估了不同LP取代率对CR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XRD、SEM从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层面解释了LP对CRC性能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碳排放评价了LP对CRC的减碳效益。研究结果表明:LP改善了CRC的工作性,坍落度和扩展度均有明显提高。抗折强度在LP掺入后得到提高,折压比也随着LP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虽然抗压强度因LP的掺入有所下降,但合理的配合比保证了其能够满足应用需求。动弹性模量随着LP取代率的增加,降低幅度趋于平缓。阻尼比则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LP导致CRC水化产物减少和ITZ宽度增加是CRC力学性能发生变化的原因。CRC制备过程中的碳排放显著降低,当LP取代率为30%时降低约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石灰石粉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BR处理低C/N市政污水的除碳脱氮及传氧效能
6
作者 江兴 魏春海 +4 位作者 袁喆 翟心瑜 潘志辉 刘涛 张立秋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86-4293,共8页
采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华南典型低浓度低碳氮比市政污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258.1,30.5,36.8mg/L).结果表明,通过同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增大曝气压力,探明在HRT和优选曝气压力分别为24h和5kPa,12h和7kPa,8h和8k... 采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华南典型低浓度低碳氮比市政污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258.1,30.5,36.8mg/L).结果表明,通过同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增大曝气压力,探明在HRT和优选曝气压力分别为24h和5kPa,12h和7kPa,8h和8kPa,6h和10kPa,4h和12kPa条件下,出水COD满足一级B标准,出水氨氮和总氮均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COD、氨氮、总氮最高去除表面和容积负荷分别达到19.2,2.26,2.53g/(m^(2)·d)和1.6,0.19,0.21g/(L·d),显著高于传统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工艺.氧传质特性试验揭示,生物膜显著提高了中空纤维曝气膜的氧转移速率(19.5~40.6gO_(2)/(m^(2)·d))、氧转移效率(30.9%~59.8%)和曝气效率(34.2~48.3kgO_(2)/kWh),体现出生物膜的自主呼吸特性(即根据进水氨氮和有机物的耗氧负荷自动通过曝气膜提取所需氧气).MABR结合间歇曝气、同步混凝、定期剥离外层增殖过厚生物膜和根据污染物负荷优化调整膜组件曝气量及进出口气压,处理市政污水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节能降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低碳氮比市政污水 同步硝化反硝化 氧转移速率 氧转移效率 曝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植物-多孔混凝土-土壤耦合体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宏伟 高仁辉 +3 位作者 何松松 林钦越 胡修敏 焦楚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33,共4页
通过直剪试验,系统分析了裸土、未种植植物及不同植物配制(狗牙根、黑麦草、高羊茅)的多孔混凝土-边坡土壤耦合体的剪切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应变软化特性,可分为线弹性变形、弹塑性发展、峰后软化和残余阶段4... 通过直剪试验,系统分析了裸土、未种植植物及不同植物配制(狗牙根、黑麦草、高羊茅)的多孔混凝土-边坡土壤耦合体的剪切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现应变软化特性,可分为线弹性变形、弹塑性发展、峰后软化和残余阶段4个特征阶段;(2)多孔混凝土对残余强度的贡献率最高(82.61%),其多孔结构通过咬合作用显著抑制破坏后土体滑移,而植物根系通过锚固网络和摩擦-加筋效应提升峰值剪切强度(贡献率最高达134.74%)并维持残余强度;(3)植物种类与播撒密度对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高羊茅在10~15 g/m^(2)密度下表现最优,黑麦草适宜20 g/m^(2),狗牙根超过15 g/m^(2)时因根系竞争导致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混凝土 根系 抗剪性能 作用机理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对植生混凝土中狗牙根耐碱性的影响
8
作者 陈宏伟 高仁辉 +3 位作者 林钦越 胡修敏 何松松 焦楚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5,共4页
丛枝菌根在植物抗逆性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模拟不同碱性胁迫条件(pH7.0~9.0),探究摩西球囊霉(GM)和根内球囊霉(GI)对植生混凝土中狗牙根生长情况及基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GM及GI均能显著提升狗牙根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但对种子萌... 丛枝菌根在植物抗逆性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模拟不同碱性胁迫条件(pH7.0~9.0),探究摩西球囊霉(GM)和根内球囊霉(GI)对植生混凝土中狗牙根生长情况及基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GM及GI均能显著提升狗牙根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但对种子萌发率无明显影响;(2)GM通过增加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缓解碱胁迫;(3)接种GM及GI后,可显著改善土壤养分并降低pH,总氮(TN)分别提高17.1%及11%,有效磷(AP)分别提高19.6%及21.9%;(4)主成分分析表明GM处理组抗碱性综合得分最高,接种GM可有效增强狗牙根抗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混凝土 丛枝菌根 狗牙根 耐碱性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腔室钢块-天然橡胶免承压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禹金圣 曹万林 +3 位作者 赖正聪 朱忠义 谭平 束伟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33-63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多腔室钢块-天然橡胶免承压支座,该支座复位部分和承压部分工作性能相互独立,且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和不锈钢滑动面形成摩擦副,滑移、摩擦耗散地震能量。为研究该支座水平摩擦滑移性能的稳定性及竖向承压性能的可靠性,制作了足... 提出了一种多腔室钢块-天然橡胶免承压支座,该支座复位部分和承压部分工作性能相互独立,且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和不锈钢滑动面形成摩擦副,滑移、摩擦耗散地震能量。为研究该支座水平摩擦滑移性能的稳定性及竖向承压性能的可靠性,制作了足尺支座试件,对其开展了压剪试验,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承压部分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支座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摩擦滑移性能稳定,耐磨损性能良好;极限竖向压力下多腔室承压钢块无破裂、断裂等情况,其壁厚设计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竖向承载能力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免承压支座 多腔室承压 压剪试验 摩擦滑移性能 竖向承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观力学的GS-UHPCC界面黏结行为研究
10
作者 张亚芳 叶国诚 +2 位作者 曾科 许敬彬 包嗣海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0-2078,共9页
为探讨玻璃砂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GS-UHPCC)的界面黏结性能,开展了不同纤维埋深和加载速率下GS-UHPCC的纤维拉拔试验,定量表征了钢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黏结性能,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钢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力学性能,建立了钢纤... 为探讨玻璃砂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GS-UHPCC)的界面黏结性能,开展了不同纤维埋深和加载速率下GS-UHPCC的纤维拉拔试验,定量表征了钢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黏结性能,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钢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力学性能,建立了钢纤维的荷载-滑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埋深的增加,钢纤维与GS-UHPCC的界面黏结性能显著提高。当纤维埋深达到12和18 mm时,钢纤维的拉拔峰值荷载比纤维埋深为6 mm的试件分别增大43.81%和87.56%,且拉拔能分别增大63.27%和176.36%。此外,钢纤维与GS-UHPCC的界面黏结性能表现出明显的速率敏感性,当加载速率从0.5 mm/min增加到5.0 mm/min时,钢纤维的拉拔峰值荷载和拉拔能平均涨幅分别为27.16%和127.98%。综合考虑平均黏结强度和衰减黏结强度的荷载-滑移模型,能够有效表征钢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砂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界面黏结性能 荷载-滑移模型 纤维拉拔试验 纤维埋深 加载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开孔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性能分析研究
11
作者 庄紫绚 周云 +1 位作者 曹邕生 林一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9,共12页
针对传统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cross-co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CSBRB)破坏位置随机、钢材切割量大以及焊接长度过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开孔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perfora... 针对传统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cross-co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CSBRB)破坏位置随机、钢材切割量大以及焊接长度过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开孔十字芯钢管混凝土防屈曲耗能支撑(perforated cross-cor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PCSBRB)。介绍了PCSBRB的构造方式及特点、给出基本力学参数的计算公式。设计6组不同开孔参数的PCSBRB及1组CSBRB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拟静力有限元分析,研究PCSBRB的构造合理性、开孔率和开孔个数对PCSBRB力学性能、耗能性能、应力分布、高阶变形特征、开孔段面内失稳现象以及等效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CSBRB构造合理,承载能力、耗能性能与CSBRB相近,PCSBRB屈服区域均位于开孔段,具有定点屈服、多点同时耗能的优势;设计合理的PCSBRB滞回曲线稳定、饱满,对称性好;开孔率过小的PSCBRB,应力集中在限位孔处,无法达到“定点屈服”的目的,开孔率过大的PCSBRB,开孔段易发生面内失稳,导致PCSBRB的承载力下降,PCSBRB的开孔率宜取33%~50%;当开孔段总长为1500 mm时,开孔数量设置为4~8性能相近;相比CSBRB,PCSBRB材料利用率更高,焊接成本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耗能支撑 开孔 十字芯 钢管混凝土 开孔率 开孔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黑改性UHPCC自感知性能及电极设置分析
12
作者 林伟东 史科 +3 位作者 张亚芳 包嗣海 段莉斌 许敬彬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2-418,I0001,共8页
为实现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UHPCC)的自感知性能,以炭黑作为导电填料制作改性UHPCC,通过循环压缩试验研究炭黑体积分数对UHPCC电学和自感知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四电极... 为实现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performance cementitious composite,UHPCC)的自感知性能,以炭黑作为导电填料制作改性UHPCC,通过循环压缩试验研究炭黑体积分数对UHPCC电学和自感知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四电极测试法下电极埋深和电极间距对电阻率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循环压缩荷载作用下,当炭黑体积分数由0.3%增加到1.5%时,试件的电阻率变化率峰值由4.04%提升到13.31%.其中,炭黑体积分数为1.5%的试件表现出最佳的自感知性能.此外,在四电极测试法中,电极间距变化对电阻率影响较小,而电极埋深对电阻率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炭黑改性UHPCC在结构监测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自感知性能 炭黑 电阻率 有限元分析 电极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尼减振(震)橡胶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董晗拓 吴小蕙 +2 位作者 王彦峰 周云 曾振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0-878,共9页
针对现有土木工程结构和设备的减振(震)与隔振(震)橡胶材料耗能能力不足,通过改变橡胶材料成分提升其耗能能力的同时其刚度会增加而影响其隔振(震)性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丁基橡胶基体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材料。采用万能试验机等对新... 针对现有土木工程结构和设备的减振(震)与隔振(震)橡胶材料耗能能力不足,通过改变橡胶材料成分提升其耗能能力的同时其刚度会增加而影响其隔振(震)性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丁基橡胶基体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材料。采用万能试验机等对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材料和普通橡胶材料进行了体积压缩、单轴、平面和等双轴拉伸往复变形条件下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根据滞回性能对比分析研究其力学性能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在体积压缩试验中,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的平均压缩弹性模量比普通橡胶压缩模量高约12.4%;在单一方向变形的单轴拉伸试验中,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在150%变形以内比普通橡胶等效粘滞阻尼比和残余变形分别提升187.01%~391.67%和471.90%~625.60%,拉伸刚度降低4.82%~62.36%;在两个方向变形的平面和等双轴拉伸试验中,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在150%变形以内比普通橡胶等效粘滞阻尼比和残余变形分别提升63.73%~608.45%和365.66%~919.60%,拉伸刚度降低25.90%~81.48%,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耗能提升效果明显,耗能提升效果的同时其拉伸刚度降低。最后通过数值拟合得到能很好模拟此橡胶的非线性弹性行为的超弹性本构模型,为此新型高阻尼减振(震)橡胶进一步研发与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尼橡胶 耗能提升效果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高阻尼减振(震)橡胶 等效粘滞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浮动式对压蝶形弹簧-拉索减震器设计与力学性能试验
14
作者 吴小蕙 王彦峰 +2 位作者 纪少锋 肖发平 汪大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浮动式对压蝶形弹簧-拉索减震器,其在拉压荷载作用下均处于受压工作状态,且初始刚度可调节;推导了减震器承载力、竖向刚度、变形能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相关设计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此基础上设计加工了该新型减震器试... 提出了一种新型浮动式对压蝶形弹簧-拉索减震器,其在拉压荷载作用下均处于受压工作状态,且初始刚度可调节;推导了减震器承载力、竖向刚度、变形能等参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相关设计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此基础上设计加工了该新型减震器试件,在静态、动态荷载作用下开展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减震器的合理性,揭示了减震器力学性能与加载频率、预压变形量、加载幅值之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型蝶形弹簧-拉索减震器可通过调节拉索长度、改变蝶形弹簧数量满足不同场合设计需求,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良好,在设计变形量下的相对误差仅为3.82%;相同预压变形条件下,减震器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随加载频率增大而缓慢下降;相同加载频率下,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随预压变形量增大呈线性放大趋势,等效刚度的增幅为41.37%;相同加载频率、预压变形量条件下,增大加载幅值有助于提升减震器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形弹簧 拉索 减震器 性能试验 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变阻尼TMD考虑环形水箱内液体晃动的地震响应分析
15
作者 区彤 骆杰鑫 +1 位作者 林松伟 刘彦辉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70-1877,共8页
为考虑环形水箱内液体晃动作用对两级变阻尼TMD受力性能的影响,以某实际高耸结构为例,通过ABAQUS软件建立考虑水箱为质点的整体模型以及满水状态和非满水状态的水箱液-固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液-固耦合状态下的两级变阻尼TMD地震响... 为考虑环形水箱内液体晃动作用对两级变阻尼TMD受力性能的影响,以某实际高耸结构为例,通过ABAQUS软件建立考虑水箱为质点的整体模型以及满水状态和非满水状态的水箱液-固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液-固耦合状态下的两级变阻尼TMD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较大地震激励下,考虑液体晃动作用后的两级变阻尼TMD振幅、最大阻尼力更大,并且液体晃动作用抑制了两级变阻尼TMD二级阻尼耗能的充分发挥;随着地震激励作用的增大,液-固耦合模型的基底最大剪力较质点模型大,且基底剪力随地震激励的增大,其增幅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结构 两级变阻尼 液-固耦合 环形水箱 TMD 地震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研究与应用进展
16
作者 洪乐欣 李磊 +4 位作者 车伟娴 王彦峰 王流火 方灿 吴会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变电站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技术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减排政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围绕变电站建造与运营发展了一系列的碳减排技术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碳减排效果。针对变电站物化、建造、运行、拆除等阶段组成的全生命周期,... 变电站作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技术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减排政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围绕变电站建造与运营发展了一系列的碳减排技术措施,取得了有益的碳减排效果。针对变电站物化、建造、运行、拆除等阶段组成的全生命周期,对变电站碳排放来源分析、碳减排技术进展及应用效果进行综述。相关研究进展表明:首先,运行阶段在变电站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最大,占比达60%,其中主变压器的电能损耗是最重要的碳排放源;其次,通过变电站建筑的低碳设计建造、变电站设备低碳运行,也可取得明显减碳效果;最后,对未来变电站建设提出展望,应加强变电站减碳效益与经济性的综合评价,并制订低碳变电站设计与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碳排放 碳减排措施 生命周期法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复混合振型分解的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设计方法研究
17
作者 孙萌 谭平 +1 位作者 李世渊 杨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106,共11页
在设防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因此根据现行建筑隔震设计标准,通常考虑隔震支座等效线性化以简化其非线性特性。本文提出了实-复混合振型等效线性化反应谱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隔震结构,并基于此方法提出一个既能考虑基础隔... 在设防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因此根据现行建筑隔震设计标准,通常考虑隔震支座等效线性化以简化其非线性特性。本文提出了实-复混合振型等效线性化反应谱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隔震结构,并基于此方法提出一个既能考虑基础隔震结构双线性滞回模型特性,且无需非线性时程分析即可评估隔震结构非线性峰值响应的设计方法。将多种等效线性化方法应用到设计方法中。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和实际案例,分别分析了峰值响应对非线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和讨论该设计方法的精度。参数化研究表明,各种等效线性化方法的精度差异较大,其中Liu精度较佳,JSSI也有一定优势。具体算例评估表明,该设计流程可以有效评估非线性隔震结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等效线性化 地震响应 非线性 实-复混合振型反应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湿地受损的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湿地模拟及管育分区
18
作者 黄晓峻 吴志峰 张棋斐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8-1709,共12页
选取包括湿地受损指数(Wetland Damage Index,WDI)在内的16个驱动因子,构建基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均衡发展4种土地变化情景,开展粤港澳大湾区2030年多情景湿地模拟,提出未来湿地受损指数(Future Wetland Damage Index,FWDI),并进... 选取包括湿地受损指数(Wetland Damage Index,WDI)在内的16个驱动因子,构建基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均衡发展4种土地变化情景,开展粤港澳大湾区2030年多情景湿地模拟,提出未来湿地受损指数(Future Wetland Damage Index,FWDI),并进行湿地管育分区。结果表明:①纳入湿地受损指数作为驱动因子的湿地模拟精度得到较好提升,PLUS模型的FoM值与总体精度分别提高至0.28、0.89。②2020—2030年,河流、水库、湖泊湿地的面积变化小,体现土地转换限制区域对湿地的保护作用;坑塘湿地的面积变化量最大,在均衡发展情景下分布更紧凑,体现经济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均衡。③2020—2030年的未来湿地受损指数结果显示湿地扩张和消失主要在连片湿地外围,湿地扩张区的未来湿地受损指数较湿地消失区低,对模拟未来湿地不变的区域有必要进一步挖掘。④未来湿地受损指数为评估未来湿地消失的风险提供具体指标,基于未来湿地受损指数构建湿地管育分区,湿地重建区是未来湿地扩张区域,主要在大湾区西部河塘密布区及沿海地带;湿地保育区是稳定分布且未来湿地受损指数低的区域,分布广泛;湿地控制区是预测湿地消失或预测不变但未来湿地受损指数高的区域,分布在大湾区中部坑塘密集区。在湿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下,研究结论为湿地精准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湿地受损 PLU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区域多混合谱选波的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
19
作者 汤浩男 于德恩 易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3,共8页
针对一致危险谱过于保守和条件均值谱偏于不保守的弊端,将一致危险谱和条件均值谱结合形成混合谱,根据场地的设定地震信息(包括震级、震中距等)确定条件周期,构建区域地震动特征相关的多混合谱。一条混合谱为某设定地震下所有条件均值... 针对一致危险谱过于保守和条件均值谱偏于不保守的弊端,将一致危险谱和条件均值谱结合形成混合谱,根据场地的设定地震信息(包括震级、震中距等)确定条件周期,构建区域地震动特征相关的多混合谱。一条混合谱为某设定地震下所有条件均值谱的包络值,具有“适度”保守的特征;多混合谱为区域混合谱的集合,可分别基于混合谱选择地震波。以某一区域为例,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获得一致危险谱、设定地震参数和条件周期,计算得到多混合谱。将多混合谱、规范反应谱及其选择的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对一座典型斜拉桥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分别对结构纵桥向和横桥向地震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高阶阵型贡献的影响,不同类别地震波作用下斜拉桥各构件受激励程度差异较大,塔柱受力(包括弯矩和剪力)受短周期地震波的影响显著;规范反应谱下斜拉桥纵向地震反应较大,其中梁体位移、塔顶位移、塔底弯矩和塔底剪力分别高于多混合谱约50%、23%、38%、19%;建议采用各混合谱所选地震波引起结构地震反应均值的包络值作为斜拉桥地震响应设计值,其“适度”保守估计了斜拉桥的地震需求,有助于降低斜拉桥造价和提升其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多混合谱 设定地震 斜拉桥 地震反应分析 地震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孔隙结构演变特征及强度预测
20
作者 李刊 魏智强 +1 位作者 路承功 蒲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81,共10页
为提高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水化速率,利用纳米SiO_(2)对其进行改性,成功制备出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为进一步明确复合材料强度与不同尺度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首先探究了纳米SiO_(2)对聚合物水泥砂浆水化进程、抗压强度... 为提高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水化速率,利用纳米SiO_(2)对其进行改性,成功制备出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为进一步明确复合材料强度与不同尺度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首先探究了纳米SiO_(2)对聚合物水泥砂浆水化进程、抗压强度、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孔隙量及孔径分布的影响规律,然后重点探讨了抗压强度与孔径分布和孔隙量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抗压强度与孔径分布和孔隙量两类孔隙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砂浆试件在早期及后期强度均高于聚合物水泥砂浆基准试件,且平均孔径、中值孔径降低,最可几孔径变小,大孔和毛细孔比例大幅降低,过渡孔比例增加,凝胶孔比例变化较小,改性砂浆的孔隙结构得到极大细化。通过回归分析可知,对孔径分布参数来说,平均孔径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最高;对孔隙量参数来说,毛细孔孔隙量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最高,且考虑孔径分布和孔隙量两方面的孔隙结构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纳米SiO_(2)改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孔隙结构 聚合物水泥基材料 多元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