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及其历史下限的思考 被引量:32
1
作者 赵春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8-91,共4页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曾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贸易关系。明清时期 ,是其发生演变并最后终结的时期。虽然从形式上看 ,中外海上交通的道路并未如古代陆上的“丝绸之路”那...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以丝绸贸易为象征的、曾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中外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及与之相伴随的经济贸易关系。明清时期 ,是其发生演变并最后终结的时期。虽然从形式上看 ,中外海上交通的道路并未如古代陆上的“丝绸之路”那样因阻断而荒废 ,反而借着西人的东来殖民而更趋畅达和兴盛 ,然而中西之间贸易关系的性质却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传统模式的“海上丝绸之路”正日渐让位于隶属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近代中西贸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下限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历史研究与新史料的刊布和利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春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2-117,共6页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澳门史料的发掘、刊布和利用情况,分析了新史料的刊布对于澳门史研究的推动作用,并对今后澳门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澳门 历史研究 史料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产生时代的历史考察
3
作者 魏晓明 汪清 《安徽史学》 2000年第4期9-11,8,共4页
关键词 殷墟 商代 陶器 甲骨文 文字 分布地域 学术界 历史考察 扩大 文化
全文增补中
近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近代广东为重点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华清 赵春晨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103,共9页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广东的社会变迁比起中国其它地方特别是内地更为迅速、显著。这种社会状况对宗教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使得近代广东乃至全国的宗教呈现出与古代社会不同的状况,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广东的社会变迁比起中国其它地方特别是内地更为迅速、显著。这种社会状况对宗教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使得近代广东乃至全国的宗教呈现出与古代社会不同的状况,表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宗教 特点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鱼价考 被引量:4
5
作者 丁邦友 魏晓明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9-203,219,共6页
According to the excavated bamboo slips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literature data,a compendium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prices of fish in the Han Dynasty is carried out in this article.It is demonstrated in that the n... According to the excavated bamboo slips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literature data,a compendium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prices of fish in the Han Dynasty is carried out in this article.It is demonstrated in that the normal fish price in the northwest boundary in Han Dynasty was 1 TOU(MEI) and several QIAN per JIN and the price would be up to 1 TOU and several twenty to thirty QIAN per JIN in the inflation periods in Han Dynasty.In the hinterland aera,the normal price of fish will be 1 TOU and Several QIAN per JIN and the lowest one will be 1.67 QIAN per JIN only.Meanwhile the price of premium fish would be 1000 QIAN per JIN or even hig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居延汉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潮州海商与区域社会 被引量:11
6
作者 冷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0,共8页
明清时期的潮州地区由于地方经济条件特色和国家海禁政策而发展起海盗现象。潮州海盗亦盗亦商,应该被称为"海上盗商"。他们与地方社会利益有紧密的关联,与中央政府有持久的矛盾。他们的发展为清代潮州地区的海外移民奠定了基... 明清时期的潮州地区由于地方经济条件特色和国家海禁政策而发展起海盗现象。潮州海盗亦盗亦商,应该被称为"海上盗商"。他们与地方社会利益有紧密的关联,与中央政府有持久的矛盾。他们的发展为清代潮州地区的海外移民奠定了基础。海外的潮州商人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勇于冒险、注重家族关系和富于乡土情怀的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区域社会 潮州 海盗 海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轻重篇》粮价考略 被引量:2
7
作者 丁邦友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31,共6页
《管子·轻重篇》有不少战国秦汉时期粮价的记载,但很少有人重视。本文对《管子·轻重篇》所载的粮价进行了较系统的考证,将之与其它文献和考古资料互相比照,发现《管子·轻重篇》反映的粮价,无论是低价、平价还是高价,都... 《管子·轻重篇》有不少战国秦汉时期粮价的记载,但很少有人重视。本文对《管子·轻重篇》所载的粮价进行了较系统的考证,将之与其它文献和考古资料互相比照,发现《管子·轻重篇》反映的粮价,无论是低价、平价还是高价,都与有关文献和简牍资料的记载基本一致。因此,本文作者认为《管子·轻重篇》所记载的物价是有重要研究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轻重篇》 粮食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后归国华侨复员菲律宾的交涉 被引量:1
8
作者 凌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149,共9页
二战结束后,归国菲律宾华侨迫切想返回原侨居地复业,国民政府就此问题与菲律宾政府进行交涉。华侨重返原侨居地不是简单的移民问题,也符合联合国救助战争难民的政策,然而复员结果却差强人意。独立后的菲律宾基于其自身的考虑,虽不敢公... 二战结束后,归国菲律宾华侨迫切想返回原侨居地复业,国民政府就此问题与菲律宾政府进行交涉。华侨重返原侨居地不是简单的移民问题,也符合联合国救助战争难民的政策,然而复员结果却差强人意。独立后的菲律宾基于其自身的考虑,虽不敢公开反对华侨复员,却利用甄审侨民资格、分期分批返回等手段加以拖延,尽量减少侨民的入境人数。美国的袖手旁观,联总的有心无力,加上国民政府因时局动荡而自顾不暇,华侨复员工作未能取得积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复员 菲律宾 交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发与中西文化的会通 被引量:4
9
作者 雷雨田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5期89-93,共5页
梁发的一生,与中国早期基督新教传播史密切关联:入华的各派著名传教士几乎都与他有过交往,受到他的引领或帮助;重要的华人教徒,多数同他有过共事的经历。梁发最重要的业绩,是亲自口传笔著,把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加以融合,用传统文... 梁发的一生,与中国早期基督新教传播史密切关联:入华的各派著名传教士几乎都与他有过交往,受到他的引领或帮助;重要的华人教徒,多数同他有过共事的经历。梁发最重要的业绩,是亲自口传笔著,把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加以融合,用传统文化诠释基督教,便于国人理解与接受。另方面,梁发并不完全墨守成规,他对传教士翻译的圣经,亦曾指出其不善之处,并刻意加以纠正。因此,梁发应被列于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士之列,他在中西文化会通方面的建树,应当给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发 传教士 圣经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生平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汉前期的“强本弱末”方略
10
作者 丁邦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西汉前期 “七国之乱” 诸侯王 中央政权 历史研究 同姓王 统治者 王国 “强本弱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逢甲的己亥港澳行
11
作者 赵春晨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近年来 ,随着新史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 ,丘逢甲己亥港澳行这段史实开始为研究者所注意。然而 ,这段史事至今还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 ,研究者对其认识也不尽一致。鉴于此 ,本文特就这一题目再作一些探讨 。
关键词 丘逢甲 己亥港澳行 目的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甲午战后至辛丑年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2
作者 赵春晨 《广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59-65,共7页
判断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 ,不能从理论与概念出发 ,而应考诸当时的历史事实。甲午战后至辛丑年间 ,以资产阶级为首的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随着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发动而日趋尖锐 ,这一国内阶级矛盾在各种社会矛盾中长期起着... 判断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 ,不能从理论与概念出发 ,而应考诸当时的历史事实。甲午战后至辛丑年间 ,以资产阶级为首的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随着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发动而日趋尖锐 ,这一国内阶级矛盾在各种社会矛盾中长期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 ,因而是 1 895— 1 90 0年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只是到了 1 90 0— 1 90 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资产阶级 封建主义 中华民族 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督轩尼诗“亲华人政策”思想根源探析
13
作者 徐霞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1877-1882年,香港第八任港督轩尼诗督港期间,推行一系列旨在尊重华人并改善其生存状况的"亲华人政策",掀起轩然大波。欧人一致反对,华人感激支持。结合轩尼诗的成长经历、抵港前的活动及其在港期间的言行进行分析,轩尼诗"... 1877-1882年,香港第八任港督轩尼诗督港期间,推行一系列旨在尊重华人并改善其生存状况的"亲华人政策",掀起轩然大波。欧人一致反对,华人感激支持。结合轩尼诗的成长经历、抵港前的活动及其在港期间的言行进行分析,轩尼诗"亲华人政策"的思想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种族平等情结与人道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轩尼诗“亲华人政策” 种族平等情结 人道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与岭南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述要
14
作者 晓江 晓江 《广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149-151,共3页
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和岭南历史文化研究所合办的'明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与岭南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7月27~29日在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各省市和香港地区的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提交论文60余篇... 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和岭南历史文化研究所合办的'明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与岭南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7月27~29日在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各省市和香港地区的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提交论文60余篇,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中国 西方国家 文化交流 岭南 社会变迁 学术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校本《宋会要辑稿》献疑一则
15
作者 孙廷林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69,共1页
点校本《宋会要辑稿》礼二十之四十五:“陈晓祠。在桂林府清风坊。乾道五年十二月赐庙额‘威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009页)按,“陈晓”当改作“陈曙”。侬智高之役,崇仪使、广南西路钤辖陈曙战败,为狄青所斩(参见《续资治... 点校本《宋会要辑稿》礼二十之四十五:“陈晓祠。在桂林府清风坊。乾道五年十二月赐庙额‘威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009页)按,“陈晓”当改作“陈曙”。侬智高之役,崇仪使、广南西路钤辖陈曙战败,为狄青所斩(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四“皇祐五年正月丁未”条,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190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广南西路 点校本 《宋会要辑稿》 《续资治通鉴长编》 桂林府 陈晓 侬智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