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皮黄酮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顾采琴 谢琳琳 +4 位作者 张织芬 朱冬雪 刘鹏 赖雅平 曾庆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8-102,共5页
以香蕉皮为原料,通过比较X-5、AB-8、H103、D101大孔树脂对香蕉皮黄酮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分离纯化香蕉皮黄酮的大孔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同时测定了香蕉皮黄酮纯化前后对3种常见微... 以香蕉皮为原料,通过比较X-5、AB-8、H103、D101大孔树脂对香蕉皮黄酮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分离纯化香蕉皮黄酮的大孔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同时测定了香蕉皮黄酮纯化前后对3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H103树脂为分离纯化香蕉皮黄酮的最佳树脂,其对香蕉皮黄酮的最大吸附量为3.66mg/g,平衡吸附时间约3h,解吸率达89.11%,解吸平衡时间约2.5h;H103分离纯化香蕉皮黄酮的动态吸附和解吸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pH7.0、上样流速2.0mL/min、洗脱流速3.0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5%,此条件下黄酮回收率为72.50%,所得黄酮纯度为73%。香蕉皮黄酮对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酮纯化后的抑菌效果优于纯化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黄酮 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多肽-锌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许庆陵 曾庆祝 +5 位作者 闫磊 林金莺 顾采琴 战宇 樊亚鸣 黄儒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80,共6页
目的:探索罗非鱼多肽-锌配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并通过动物实验测试其生物活性。方法:比较影响蛋白多肽与锌发生配合反应的因素,筛选适宜工艺条件,采用光谱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初步鉴定,并以小鼠为动物实验对象,选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目的:探索罗非鱼多肽-锌配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并通过动物实验测试其生物活性。方法:比较影响蛋白多肽与锌发生配合反应的因素,筛选适宜工艺条件,采用光谱法对配合物结构进行初步鉴定,并以小鼠为动物实验对象,选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确定配合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结果:蛋白多肽-锌配合物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为pH5.0、温度80℃、蛋白质的水解度15%、多肽与Zn的质量比为4:1,制备配合物的得率约为54%、Zn的配合率为55%,配合物中锌含量为6.5×104mg/kg;配合物的光谱特征峰证实多肽与Zn2+生成了一种新型配合物;配合物能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提高小鼠肝组织匀浆中SOD和肾组织中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力,并对体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效果。结论:多肽与Zn2+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配合作用生成多肽-锌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清除氧自由基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多肽-锌配合物 制备: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果皮黄酮及与丙酸、茶多酚复配剂的抑菌防腐作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赖建平 顾采琴 +3 位作者 朱冬雪 梁凤 刘燕飞 罗军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3-57,共5页
从香蕉果皮中提取的黄酮分别与丙酸、茶多酚复配得到不同复配剂,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研究不同复配剂对食品中常见污染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并对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复配剂在部分食品上的防腐保鲜效果进行探讨。... 从香蕉果皮中提取的黄酮分别与丙酸、茶多酚复配得到不同复配剂,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研究不同复配剂对食品中常见污染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并对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复配剂在部分食品上的防腐保鲜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香蕉皮黄酮-丙酸(体积比1:0.25)对白假丝酵母的抑菌圈直径是香蕉果皮黄酮的7.2倍,也优于苯甲酸钠,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其MIC为41.7mg/mL;香蕉皮黄酮-丙酸(体积比1:1)对黄曲霉的抑制也有协同增效作用,其MIC为10.4mg/mL;香蕉皮黄酮-茶多酚(体积比1:1)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均好于茶多酚,也好于苯甲酸钠,表现出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其MIC为7.8mg/mL。以上3种复配剂分别用于菠萝汁饮料、面包和新鲜猪肉的贮藏保鲜均表现出良好的防腐保鲜效果,并优于相同质量浓度的苯甲酸钠和丙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果皮黄酮 复配剂 抑菌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皮渣半固态法酿醋工艺 被引量:5
4
作者 顾采琴 陈婉玲 +6 位作者 郑志茂 朱冬雪 赖建平 林金莺 赖雅平 曾庆祝 周勇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56-60,共5页
以菠萝皮渣为主要原料、果酒酵母和沪酿1.01醋酸菌粉为菌种,采用半固态发酵和二次补糖工艺,对菠萝皮渣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优酿造工艺参数和实现菠萝皮渣果醋的高效生产。结果表明:菠萝皮渣酒精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 以菠萝皮渣为主要原料、果酒酵母和沪酿1.01醋酸菌粉为菌种,采用半固态发酵和二次补糖工艺,对菠萝皮渣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优酿造工艺参数和实现菠萝皮渣果醋的高效生产。结果表明:菠萝皮渣酒精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2℃、糖度16°Brix、pH3.5、发酵时间6d;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的葡萄糖质量分数2%、初始乙醇体积分数8%、发酵温度29℃、醋酸菌粉添加量0.09%、发酵时间3~4d,得到总酸量(以醋酸计)达6.78g/100g的菠萝果醋半固态混合物,醋酸转化率为82.5%。经浸泡、过滤和陈酿1~2个月后,所得菠萝果醋成品总酸含量(以醋酸计)为3.672g/100mL,色泽金黄,清亮透明,既有酸香,又有菠萝果香,口味柔和爽口。半固态果醋发酵法与液态果醋发酵法相比,能明显提高总酸产量和缩短发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果醋 半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鱿鱼皮胶原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郭恒斌 曾庆祝 《南方水产》 CAS 2008年第1期58-63,共6页
研究了酶法提取鱿鱼皮胶原蛋白的工艺条件。根据5种蛋白酶水解液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确定了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这2种提取率高的酶为水解用酶,采用L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这2种酶水解鱿鱼皮以制备胶原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 研究了酶法提取鱿鱼皮胶原蛋白的工艺条件。根据5种蛋白酶水解液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确定了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这2种提取率高的酶为水解用酶,采用L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这2种酶水解鱿鱼皮以制备胶原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鱿鱼皮以制备胶原蛋白的最佳温度、加酶量、底物浓度、pH、时间分别为55℃、1200U.g-1、1:20、pH8.0、4h和50℃、3200U.g-1、1:20、pH6.0、6h。2种蛋白酶提取的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11.08%和11.36%,提取率分别为95.16%和9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皮 胶原蛋白 蛋白酶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膜分离组合制备ACE抑制肽 被引量:6
6
作者 曾庆祝 许庆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3,共5页
测试了膜分离操作压力、温度、pH值、料液体积浓度等操作参数对酶活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分离的影响,并建立分段酶解、分级膜分离组合模式实现从扇贝裙边酶解产物中分离ACE抑制肽。结果表明:膜分离操作操作参数对酶活力、AC... 测试了膜分离操作压力、温度、pH值、料液体积浓度等操作参数对酶活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分离的影响,并建立分段酶解、分级膜分离组合模式实现从扇贝裙边酶解产物中分离ACE抑制肽。结果表明:膜分离操作操作参数对酶活力、ACE抑制肽分离均有较大影响;二段酶解-二级膜分离组合模式制备及分离ACE抑制肽的得率最高,为5.73%,其IC50为0.088mg/ml;一段酶解-二级膜分离组合模式制备及分离ACE抑制肽的得率为3.19%,其IC50为0.081mg/ml;一段酶解-单级膜分离组合模式制备及分离ACE抑制肽的得率只有2.31%,其IC50为0.078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活性肽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nap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7
作者 罗军 龙北国 +4 位作者 李妍 赖建平 胡平 张文炳 龙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的原核表达系统,为Hp候选疫苗研制打下基础。方法从Hp标准株NCTC11639染色体DNA中扩增napA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Hp菌株的nap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目的...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的原核表达系统,为Hp候选疫苗研制打下基础。方法从Hp标准株NCTC11639染色体DNA中扩增napA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Hp菌株的nap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目的基因片段酶切后,与表达载体连接,转化至宿主菌,构建nap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GEX-4T-1-napA-E.coli Top10。优化诱导表达条件,采用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GST亲和层析纯化收集重组NAP蛋白,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NAP的免疫性;采用ELASA法检测胃癌患者Hp阳性血清中抗NAP抗体效价,通过间接ELASA法从29株小鼠抗Hp全菌单克隆抗体(mAb)中筛选抗Hp-NAP mAb。结果所克隆的napA基因全长为435bp,在GenBank上登录(No.DQ341279),与GenBank公布的其他Hp菌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98%,与国际测序模式株Hp26695、HpJ99同源性达97%,表达的NAP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4000,1mmol/L浓度IPTG诱导4h表达产物量较高,表达产物可被Hp感染患者的血清及兔抗Hp全菌抗体特异性结合,胃癌患者血清中抗NAP抗体效价高于正常人群血清,29株小鼠抗Hp全菌mAb中有3株mAb能与NAP发生强免疫反应。结论成功构建napA基因高效可溶性原核表达系统,重组NAP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NAP在胃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病有关,NAP是具有良好前景的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NAP 克隆 基因表达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防腐剂富马酸单苄酯的合成 被引量:6
8
作者 黄艳 战宇 宁正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3-205,共3页
合成了具有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新型防腐剂富马酸单苄酯,结果表明在马来酸酐和苯甲醇摩尔比为1∶1的情况下,于80℃反应10min实现单酯化,然后加入无水三氯化铝作为异构化催化剂,90℃反应2~3h后得产物,最终产率达52.72%。并基于量子... 合成了具有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新型防腐剂富马酸单苄酯,结果表明在马来酸酐和苯甲醇摩尔比为1∶1的情况下,于80℃反应10min实现单酯化,然后加入无水三氯化铝作为异构化催化剂,90℃反应2~3h后得产物,最终产率达52.72%。并基于量子化学理论,采用CNDO算法,从理论上论证了富马酸单苄酯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单苄酯 防腐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UPLC-MS/MS同时测定牛奶和奶粉中42种类固醇激素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晓鹏 顾采琴 +1 位作者 綦艳 张施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4-321,共8页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Qu ECh 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同时测定牛奶和奶粉中42种类固醇激素残留量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并优化检测条件,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样品用0.1%甲酸-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离... 采用分散固相萃取Qu ECh 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研究同时测定牛奶和奶粉中42种类固醇激素残留量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并优化检测条件,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样品用0.1%甲酸-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离心后经50 mg十八烷基硅烷(C18)、100 mg乙二胺-N-丙基硅烷(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和300 mg中性氧化铝(Al_2O_3-N)净化,40%乙腈溶液复溶,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在0.5~50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42种类固醇激素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的检出限在0.06~1.5μg/kg之间。在牛奶和奶粉中分别进行3个水平添加实验(n=6),42种类固醇激素的回收率为70.3%~118.1%,相对标准偏差为0.6%~14.7%。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好、精密度高,适合于牛奶和奶粉中42种类固醇激素残留量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牛奶 奶粉 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