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工作“四位一体”专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构建——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方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文章以广州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为例,从实习接受单位、督导力量、高校管理体制等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从系统化的实习单位、本土化的专业督导、高校管理的配套支持、学生支持团队建设四... 文章以广州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为例,从实习接受单位、督导力量、高校管理体制等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从系统化的实习单位、本土化的专业督导、高校管理的配套支持、学生支持团队建设四个方面建立的社会工作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实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网络分析及核心维度 被引量:5
2
作者 林靓 徐博雅 +2 位作者 杨莹 张庆鹏 寇彧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2-1265,I0002-I0017,共30页
早期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包括遵规−公益、关系、利他、特质四个维度。本研究探索了中国青少年(小学高年级到高中,N=9160)亲社会行为四维度和15题项的网络结构,发现无论是整体网络,还是性别及学段网络,遵规−公益维度的预期影... 早期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包括遵规−公益、关系、利他、特质四个维度。本研究探索了中国青少年(小学高年级到高中,N=9160)亲社会行为四维度和15题项的网络结构,发现无论是整体网络,还是性别及学段网络,遵规−公益维度的预期影响指数都最高,之后依次是利他、关系及特质维度。网络比较结果显示,亲社会行为的维度网络结构和题项网络结构均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但存在学段间的差异,高中生的网络整体强度显著弱于初中生和小学生。这项研究为理解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提供了新视角,拓宽了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提示未来研究可通过干预遵规−公益维度和利他维度来促进青少年整体亲社会行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 网络分析 网络比较 核心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专业社会工作角度看我国慈善事业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念 《社会工作》 2008年第3期10-10,共1页
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慈善事业始终与社会工作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受到工业化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早期社会工作不断学术化和制度化,逐渐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现代意义的慈善事业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 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慈善事业始终与社会工作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受到工业化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早期社会工作不断学术化和制度化,逐渐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现代意义的慈善事业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非制度型的社会化公益事业。慈善救助则是慈善的内核和本质——无偿援助的一种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社会工作 慈善事业 社会结构变化 相互依存 公益事业 无偿援助 慈善救助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区矫正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念 卢玮 《社会工作》 2007年第7期17-19,共3页
社区矫正是我国正在探索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但目前这一制度往往过于强调社区矫正的刑罚性质,而容易忽视服刑人员继续社会化的需求。有必要将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本文拟从... 社区矫正是我国正在探索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但目前这一制度往往过于强调社区矫正的刑罚性质,而容易忽视服刑人员继续社会化的需求。有必要将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本文拟从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过程、个案工作与矫正体系建立,以及个案工作对于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养四个层面具体分析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功能,以验证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的科学性,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提升我国目前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和方法的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个案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码实践中的权力逻辑:教育不平等的新解释模型--基于对伯恩斯坦符码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利敏 谢小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共4页
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为解释西方学生学业成败和教育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成为阶级再制的场域,符码、阶级和权力三者存在何种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是达成阶级平等流动的重要途径,然... 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为解释西方学生学业成败和教育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成为阶级再制的场域,符码、阶级和权力三者存在何种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是达成阶级平等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伯恩斯坦却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符码背后蕴藏权力分配与社会控制原则,导致了教育不平等。学生来自不同阶层,言说符码有差异,造成学习起点明显差别。出身不利家庭的学生并未因学校教育而改善其学业成就不利现象,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与中、上阶层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因为国家的课程都是精致型编码,饱含中产阶级语言特点,因此,中产阶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容易成功,而劳工阶级学生容易失败,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也许是改变这一弊病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恩斯坦 公共语言 形式语言 限制型符码 精致型符码 权力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与自主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非正式途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利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10861-10863,共3页
本着"主动镶嵌"而非"被动镶嵌"的设想,从镶嵌与自主性的视角考察了农民工精英与城市社区互动的情形。认为农民工并非不能融入城市社区的主要原因——人们忽略了城市社区与农民工互相型构的关系,农民工可以通过积极... 本着"主动镶嵌"而非"被动镶嵌"的设想,从镶嵌与自主性的视角考察了农民工精英与城市社区互动的情形。认为农民工并非不能融入城市社区的主要原因——人们忽略了城市社区与农民工互相型构的关系,农民工可以通过积极镶嵌这种非正式途径获得自主性,使城市社区成为自己的支持者。提出了农民工与城市社区两种互动模式,即"在地化镶嵌"与"空投型镶嵌",在此基础上发现,农民工与城市社区镶嵌得越深越能得到自主性,与城市社区越对抗,就会越失去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镶嵌 自主性 农民工 城市社区 “在地化镶嵌” “空投型镶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视角:残疾人工作的新视角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亮 《社会工作》 2006年第10期49-51,共3页
在残疾人工作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工作视角,一种是问题视角也称之为缺陷视角,它是以问题为核心,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残疾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上;另一种则是关注于挖掘残疾人优势的优势视角。优势视角及其工作模式,是当前推进残疾人工... 在残疾人工作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工作视角,一种是问题视角也称之为缺陷视角,它是以问题为核心,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残疾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上;另一种则是关注于挖掘残疾人优势的优势视角。优势视角及其工作模式,是当前推进残疾人工作的更为合理的视角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视角 优势视角 比较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话语与专业话语的交互——睡眠“医学化”的广义论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琪 罗佳怡 陈清泚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102-120,共19页
睡眠已成为社会学家讨论的医学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已有研究揭示,大众媒体在睡眠医学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更易接近、普及的知识,实现了日常话语和医学话语之间的对话。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两种话语在医学化文... 睡眠已成为社会学家讨论的医学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已有研究揭示,大众媒体在睡眠医学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更易接近、普及的知识,实现了日常话语和医学话语之间的对话。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两种话语在医学化文本中是如何具体互动的,本文采用广义论证理论方法分析了华为睡眠监测智能手表的宣传文本。基于从华为“睡眠医学化”文本中提取的论证规则,研究发现日常话语和医学话语的交替轨迹围绕着受众认知状态的变化而展开,被精心设计以服务于论证分块功能,即从日常话语开始吸引受众,然后逐渐增加医学话语的使用以贩卖疾病,最后转回日常话语以提供日常生活中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有助于推进媒体话语中医学化问题的微观研究;基于研究发现建议广义论证理论与相关学科进一步协作,以揭示更为细微的话语规则,并在实践中更多地服务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论证 医学话语 医学化 专业话语 日常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爱般的精神
9
作者 谢秀钿 《社会工作》 2008年第11期55-55,共1页
记得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常常约几个朋友去福利院看望那些比我们还小,却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那时,我们已明白“遗弃”是怎样一种涵义。看到了一大堆小孩,却看不到一个自称是“爸爸”或者“妈妈”的大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缺少了... 记得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常常约几个朋友去福利院看望那些比我们还小,却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那时,我们已明白“遗弃”是怎样一种涵义。看到了一大堆小孩,却看不到一个自称是“爸爸”或者“妈妈”的大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缺少了很多我们所拥有而他们也应该拥有的东西,所以,每次回来,心情都是无比的沉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母爱 “妈妈” 六年级 福利院 孩子 遗弃 朋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组活动
10
作者 谢秀钿 《社会工作》 2008年第15期36-38,共3页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农民工的规模更加壮大。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据四川省农调队的一次专题调查结果,每外出1万个农...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农民工的规模更加壮大。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据四川省农调队的一次专题调查结果,每外出1万个农民工,将会产生4000个处于6~16岁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留守子女,并有1000个同类子女随其父母进城接受义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子弟学校 学校管理 目标设定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