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内标校正因子法在乙酸乙酯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越华 李思靖 +3 位作者 王英 黄炜艺 陈庆 杨娟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282,共5页
针对传统阿贝折射仪在测定高含量乙酸乙酯时的局限性以及气相色谱标准曲线法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乙酸正丙酯作为内标,建立一种检测乙酸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GC)内标校正因子法。同时与标准曲线法进行对比,并对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稳... 针对传统阿贝折射仪在测定高含量乙酸乙酯时的局限性以及气相色谱标准曲线法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乙酸正丙酯作为内标,建立一种检测乙酸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GC)内标校正因子法。同时与标准曲线法进行对比,并对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等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GC内标校正因子法能准确测定质量浓度为0.093~45.018 g/L和质量分数为10.262%~97.930%范围内的乙酸乙酯,该方法的检出限为7.55 mg/L,定量限为24.46 mg/L,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2%、0.25%,白酒样品和合成样品中乙酸乙酯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96%和100.46%,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6%和0.31%,说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稳定性高,适用于检测乙酸乙酯含量,操作简便快捷,可显著提高食品分析和质量控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校正因子 标准曲线 气相色谱 内标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水压与水煮处理对热带海参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武玫怡 焦文娟 +7 位作者 赵甜甜 刘俊 周芳 刘伟峰 张业辉 南海军 陈晓瑛 黄利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为提升热带海参的价值,并改善因传统长时间热加工导致的海参口感欠佳和营养流失等问题,研究高静水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和水煮处理的不同处理顺序对热带海参的理化特性、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煮... 为提升热带海参的价值,并改善因传统长时间热加工导致的海参口感欠佳和营养流失等问题,研究高静水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和水煮处理的不同处理顺序对热带海参的理化特性、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水煮时间延长,热带海参质量损失率、总糖含量减少,而硬度、咀嚼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先HHP后水煮的热带海参随着压力升高,咀嚼性、黏性增加,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其中先经100 MPa HHP处理后再进行水煮处理的热带海参咀嚼性、黏性和硬度最低;先水煮后HHP处理的样品随着压力升高,咀嚼性降低,硬度、黏性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经500 MPa HHP处理的热带海参咀嚼性、黏性和硬度最低。以水煮30 min的热带海参作为对照,先HHP处理后水煮处理的热带海参水分由自由水向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移动,而先水煮处理再HHP处理热带海参的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减少,自由水增加。先HHP处理的热带海参肌原纤维会更加紧密、孔隙变小,咀嚼性和蛋白稳定性更好。不同加工顺序对热带海参的质构特性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评价营养和品质指标,先经HHP处理后经水煮处理的热带海参营养和感官品质更好。研究结果为热带海参在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参 高静水压 水煮 品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籽酶解液对酒精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研究
3
作者 林春燕 赵甜甜 +10 位作者 刘俊 焦文娟 周芳 刘伟峰 南海军 张业辉 陈晓瑛 黄利华 钟康荣 李金茗 关永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93-99,共7页
该研究旨在比较鲟鱼籽酶解液冻干粉(sturgeon roe enzymatic hydrolysate powder,SREHP)与市售解酒玉米低聚肽(corn oligopeptide,COP)在肝损伤保护及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差异。构建酒精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不同蛋白浓度(0.2... 该研究旨在比较鲟鱼籽酶解液冻干粉(sturgeon roe enzymatic hydrolysate powder,SREHP)与市售解酒玉米低聚肽(corn oligopeptide,COP)在肝损伤保护及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差异。构建酒精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不同蛋白浓度(0.2、0.5、1.0 mg/mL)的SREHP及COP对肝损伤细胞的保护效果,通过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以及细胞凋亡水平等多项生化指标来对比评估两者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经800 mmol/L乙醇诱导损伤24 h后的细胞活力为51.29%,造模成功。在0.2、0.5、1.0 mg/mL SREHP作用下,HepG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25.73%、51.11%、75.24%,均高于同等蛋白浓度下的COP处理组。经SREHP、COP预保护的T-AOC分别提高了10.67%和6.53%。此外,与COP组相比,SREHP组在降低AST、ALT和MDA水平以及增强SOD活性方面,均表现出更显著的优势,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抗氧化剂及功能性解酒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籽 HEPG2细胞 肝损伤 抗氧化 玉米低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