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技术与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创新 被引量:11
1
作者 柳宗伟 景广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36,共5页
城市是各种危机最频发的地区,我国城市的危机管理形势非常严峻。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危机的特点及其管理现状,提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路,即建立以统一机构(城市危机管理中心)为核心的调度统一、联动协调、信... 城市是各种危机最频发的地区,我国城市的危机管理形势非常严峻。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危机的特点及其管理现状,提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城市危机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路,即建立以统一机构(城市危机管理中心)为核心的调度统一、联动协调、信息共享的城市综合危机管理机制,研制实用的城市危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支持该模式的高效运作。最后,讨论了建立城市危机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技术框架,并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国 城市管理 危机管理机制 创新 信息共享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抚州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国庆 陈彦军 +1 位作者 田明中 祝民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结合抚州市地籍管理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抚州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原则、设计思想、系统流程图、关键技术路线,在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划分为土地登记、地籍图形、... 结合抚州市地籍管理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抚州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原则、设计思想、系统流程图、关键技术路线,在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划分为土地登记、地籍图形、综合管理、统计汇总、系统维护、土地规划成果管理、帮助七大模块,并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 抚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级环境信息化工程数据共享与流量分析实例
3
作者 万军明 朱云 危俊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1,136,共3页
本文阐述了城市级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分析与流量分析的方法,并应用于佛山市南海区环保局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根据用户画出的流程草图整理、分析得出带泳道的流程图,再依次得出业务数据流图、业务数据UC矩阵和总体... 本文阐述了城市级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共享分析与流量分析的方法,并应用于佛山市南海区环保局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根据用户画出的流程草图整理、分析得出带泳道的流程图,再依次得出业务数据流图、业务数据UC矩阵和总体信息资源分布利用图,最后总结出业务信息资源管理一览表。实践说明,采用这种总体数据分析过程可以从强调环保业务办理过程仿真实现以及环保专业数据共享、流转、更新的角度,相对科学地宏观分析、解决城市级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共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系统 数据共享 环境信息资源 环境信息化 流量分析 信息化工程 业务数据 实例 信息资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计算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方法探讨
4
作者 马林兵 骆骏 《热带地理》 2007年第1期25-28,85,共5页
综合分析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几种基本方法,并重点探讨了G IS技术在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应用。指出多源数据的获取、数据共享、模型方法的互操是目前城市地理学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建议将网格计算这一新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应用到城市地理... 综合分析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几种基本方法,并重点探讨了G IS技术在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应用。指出多源数据的获取、数据共享、模型方法的互操是目前城市地理学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建议将网格计算这一新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应用到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中,并给出一个基本的城市地理学网格计算体系结构,讨论了实现这个计算体系的几个关键问题,认为采用W eb Service标准建立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网格计算体系是目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理学 网格计算 WEB SER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文一体化国土办公信息系统中工作流与GIS技术集成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彦军 周炎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1-163,共3页
介绍了基于GIS国土办公图文一体化系统的结构框架、关键技术,重点讨论了图文一体化办公系统中的图与文的数据集成以及功能集成实现方案,最后以佛山市南海区产权产籍信息系统为例,介绍了在国土办公过程,系统采用图文一体化集成技术,严格... 介绍了基于GIS国土办公图文一体化系统的结构框架、关键技术,重点讨论了图文一体化办公系统中的图与文的数据集成以及功能集成实现方案,最后以佛山市南海区产权产籍信息系统为例,介绍了在国土办公过程,系统采用图文一体化集成技术,严格土地审批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流 GIS 图文一体化 数据集成 功能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信息化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颖 贾秀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3-78,共6页
自然资源部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全新机构。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标志着空间规划进入了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文章在分析机构改革给规... 自然资源部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管,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履行全民所有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全新机构。自然资源部的组建标志着空间规划进入了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新时代。文章在分析机构改革给规划管理工作带来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的同时,探讨了三维信息化技术给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提出利用三维信息化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落实规划空间管控、实践可视化数字报批及城市设计管理等要求,为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支持,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部 机构改革 三维信息化技术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及其在环境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闫志刚 盛业华 左金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7-20,共4页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 3S技术及其在环境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3S 环境信息系统 应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大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桂兰 廖文翰 +1 位作者 张玉文 暴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10,17,共4页
系统地介绍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广州市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过程,并对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大比例尺 数字摄影测量 数字正射影像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线三维仿真系统中产品碰撞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锦昌 许有源 +1 位作者 姜立军 李哲林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6-308,317,共4页
生产线三维仿真系统中产品在生产线上会发生碰撞,尤其在多线型的生产线上产品碰撞更是常见的问题.对碰撞的研究可防止产品在生产线上的堵塞卡死.在生产线三维仿真系统中改进面向对象的碰撞检测方法,提出定向碰撞检测方法,解决生产线上... 生产线三维仿真系统中产品在生产线上会发生碰撞,尤其在多线型的生产线上产品碰撞更是常见的问题.对碰撞的研究可防止产品在生产线上的堵塞卡死.在生产线三维仿真系统中改进面向对象的碰撞检测方法,提出定向碰撞检测方法,解决生产线上产品间的动态碰撞问题,避免在三维仿真过程中产生产品阻塞生产线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生产线 产品 三维仿真 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正射影像在城市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桂兰 暴军 《遥感信息》 CSCD 2000年第4期57-58,64,共3页
数字正射影像已经成为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框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广州市为例 ,阐述了大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在城市规划、城市环保、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作用 ,并就一些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字正射影像 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环境保护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T集成框架的路面质量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鸿 林挺 廖兴国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4,共5页
当前的路面质量评价系统往往从头建立公路空间数据库和GIS-T通用功能模块,导致不能实现相关评价指标的共享以及功能的重用,评价结果等也不到及时广泛地传播和使用。提出基于GIS-T集成框架来快捷、经济地构造路面质量评价系统,一方面可... 当前的路面质量评价系统往往从头建立公路空间数据库和GIS-T通用功能模块,导致不能实现相关评价指标的共享以及功能的重用,评价结果等也不到及时广泛地传播和使用。提出基于GIS-T集成框架来快捷、经济地构造路面质量评价系统,一方面可以通过集成框架的数据共享从不同的来源获取评价指标数据,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借助集成框架的GIS-T功能实现指标定位和评价结果专题地图分析,同时还能够共享评价结果以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协同相关业务系统制定路面管理、路面维护等任务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T 集成框架 WEB服务 路面质量评价 动态矢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35
12
作者 蒋思敏 张青年 陶华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170,共9页
构建连接生态斑块的绿地生态网络,有利于以有限的生态用地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选取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境斑块,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潜在生态廊道,构建了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并对生态网络的连接度和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评价... 构建连接生态斑块的绿地生态网络,有利于以有限的生态用地来保障区域生态安全。选取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境斑块,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潜在生态廊道,构建了广州市绿地生态网络体系,并对生态网络的连接度和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生态网络的网络闭合度、网络点线率和网络连接度高,成本比低;该网络中以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三区交界处的森林公园群为关键生态节点,是北、中、南3部分景观物质交换的重要枢纽;北部森林遍布,生态斑块面积大,廊道阻力普遍较小,而中南部受建设用地阻碍,斑块小而且分散,廊道阻力相应较大;整体上廊道的适宜宽度在100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阻力面 重力模型 生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展望——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露 吴素芝 林慧敏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城市规划 天津 城市建设 标志性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虚拟现实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仿真展示平台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晓燕 姜广辉 +1 位作者 胡磊 李瑜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5-200,共6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理编制与实施,需要开放的技术平台提高公众参与度。集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及触摸屏等技术,探索了建设开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展示平台,以直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合理编制与实施,需要开放的技术平台提高公众参与度。集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及触摸屏等技术,探索了建设开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展示平台,以直观、形象及简洁的形式向公众展现了专业的规划工作内容。研究表明:二、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可与触觉等虚拟现实融合,实现了跨领域的技术创新的集成应用,创造了仿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展示环境,实现了"图、文、数、声"一体化呈现。该平台突破传统纸质张贴形式的局限,推动了"开门"规划的实现,为提升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GIS) 虚拟现实(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混凝用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 被引量:34
15
作者 邓忠良 朱云 肖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6,共3页
综述了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技术最新进展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常规的给水处理工艺、强化混凝处理过程、紧密联系实际充分挖掘已有设备的潜力 。
关键词 微污染水源处理 饮用水 强化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图贝叶斯的多目标QoS组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金涛 林亚平 +2 位作者 孔宇彦 陈治平 童调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57-460,471,共5页
随着实时组播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网络能够提供更加严格高效的 QoS(Quality ofService)路由保证,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同时满足不同 QoS 约束的高效组播路由算法。此问题可归结为图论中的 NP(Non-Polymenital)问题,一般方法是把多个 QoS... 随着实时组播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网络能够提供更加严格高效的 QoS(Quality ofService)路由保证,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同时满足不同 QoS 约束的高效组播路由算法。此问题可归结为图论中的 NP(Non-Polymenital)问题,一般方法是把多个 QoS 参数加权合并为一单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图贝叶斯的多目标 QoS 组播路由算法,算法在不需做预处理的情况下可对多个不同的 QoS 参数同时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快速收敛于一组满足不同 QoS 约束的非支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路由 多目标优化 QOS约束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日照分析在规划管理决策与辅助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成芳 麦新活 邓峰 《规划师》 2003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日照间距是住宅建筑间距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现行的日照标准,只是住宅建筑以及一些公建设施建筑的最低日照要求,规划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地对日照标准进行调整,以保证人们的阳光权益。科学的日照分析既能为规划设计单位增加辅助设计的手段... 日照间距是住宅建筑间距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现行的日照标准,只是住宅建筑以及一些公建设施建筑的最低日照要求,规划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地对日照标准进行调整,以保证人们的阳光权益。科学的日照分析既能为规划设计单位增加辅助设计的手段,也能为规划审批、房产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日照 日照间距 日照标准 日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用地业务链串接为核心的自然资源业务数据治理与重构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龚勋 文昌 管江霞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5-59,共5页
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实施前,由于原国土、规划、林业、海洋等部门的服务对象、业务规则及执行的行业标准不同,各部门围绕原业务板块独立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存在标准不贯通、内容可靠性低、关联性弱等问题,无法实现统... 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实施前,由于原国土、规划、林业、海洋等部门的服务对象、业务规则及执行的行业标准不同,各部门围绕原业务板块独立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存在标准不贯通、内容可靠性低、关联性弱等问题,无法实现统一的管理。文章从自然资源业务数据现状出发,剖析自然资源业务数据的问题根源,提出数据治理与串接技术路线和用地业务链数据关系梳理串接方法,总结用地业务链串接后的数据治理和重构优化路径。通过自然资源业务数据的治理与重构,形成一套结构科学合理、逻辑清晰、内容可复用的“活化数据”,为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实现自然资源业务的全流程贯通、全信息集成、全环节监管、内外互联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业务链 业务链串接 数据治理 重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模型法评估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连通性 被引量:21
19
作者 吴钰茹 吴晶晶 +2 位作者 毕晓丽 栗云召 肖鲁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15-1326,共12页
景观连通性是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重要表征。连通性的评估对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规划有重要意义。综合常用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模型,即最小耗费距离模型与电路理论模型,根据生态网络构建的一般范式,采取两种不同阻力面赋值方案,对黄河三... 景观连通性是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重要表征。连通性的评估对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规划有重要意义。综合常用的景观连通性评估模型,即最小耗费距离模型与电路理论模型,根据生态网络构建的一般范式,采取两种不同阻力面赋值方案,对黄河三角洲的湿地景观连通性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基本原理、工作性能、分析尺度等。结果表明:最小耗费距离模型能够识别最优生态廊道,为景观连通性评估提供基本模式。电路理论则能扩展到潜在生态廊道和关键生态点的量化识别,能确定具有生态功能的"夹点"和障碍区的空间位置。综合两种模型,可以量化评估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连通性,空间化三角洲湿地保护恢复的管理目标,即潜在廊道和关键生态节点,为区域生态系统功能评估和管理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电路理论 景观连通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评价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黄明 朱云 +1 位作者 肖锦 邓忠良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两类主要处理工艺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一种是采用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为主的工艺;另一种是先预处理改变BOD/COD比值,然后再采用生化法处理工艺。经过分析,根据大多数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的特点,... 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两类主要处理工艺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一种是采用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为主的工艺;另一种是先预处理改变BOD/COD比值,然后再采用生化法处理工艺。经过分析,根据大多数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的特点,指出对“物化(混凝)-兼氧/缺氧/厌氧-好氧”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是未来1~5a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并进一步指出针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的专用混凝设备这一研究较少的领域,研制经济实用的强化混凝设备,将会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工业废水 废水处理 化学氧化法 BOD COD 混凝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