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入场、转场与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创新——以广东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侯迎忠
杜明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124,共6页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对话的重要场所。基于场域理论分析了广东省新闻办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中的入场、转场与退场表现,发现地方政府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发布中能够通过顶层设计周密策划...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对话的重要场所。基于场域理论分析了广东省新闻办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中的入场、转场与退场表现,发现地方政府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发布中能够通过顶层设计周密策划组织;发挥政府官员和权威专家的在场效应;紧跟热点设置主题内容;多方联动全媒体发布;直接回应引导舆论;研判评估自我调整等。但仍存在发布形式与流程单一固化;发布渠道狭窄;边缘公众缺乏入场端口等可能造成公众离场的因素。因此应健全新闻发布制度体系;推进新闻发布常态化与全员参与机制;发挥各级融媒体机构的舆论引导作用;构建完善的全媒体新闻发布矩阵;加强多元场域沟通,保障对话回路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新闻发布
公共卫生事件
危机传播
公共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港主流报纸涉“一带一路”报道框架研究——以《南华早报》《经济日报》和《明报》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迎忠
蔡思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89,共5页
"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之一的香港如何融入这一倡议之中,把握发展机遇,有着特殊的意义。选取《南华早报》《经济日报》和《明报》三家媒体涉"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之一的香港如何融入这一倡议之中,把握发展机遇,有着特殊的意义。选取《南华早报》《经济日报》和《明报》三家媒体涉"一带一路"的报道,从新闻选择和新闻建构框架出发,通过内容分析呈现港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演变与典型解读。研究发现,《经济日报》重点关注"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议题,以传递政府和权威人士意见为主;《明报》对政治议题探讨深入,总体报道态度受中央行动影响较大;《南华早报》注重平衡报道,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采取多方信源,新闻内容的建构上平衡多方意见。最后提出:"一带一路"报道应寻求更多接地气的方式,扩大社会性议题报道,拓宽对沿线国的报道空间,以消除民众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香港媒体
新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派记者跨文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唐佳梅
洪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62,共6页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须提高外派记者的跨文化能力,根据拜拉姆跨文化能力多维度模型探讨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通过自评问卷和深度访谈,考察广州外派记者的跨文化能力,发现外派记者的跨文化知识储备较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理解不同文化...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须提高外派记者的跨文化能力,根据拜拉姆跨文化能力多维度模型探讨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通过自评问卷和深度访谈,考察广州外派记者的跨文化能力,发现外派记者的跨文化知识储备较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开放积极,跨文化采访突破能力是跨国报道最关键的技能,跨文化意识须结合态度维度和知识维度的能力才能真正形成。记者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外派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有组织的系统培训和前瞻性的专业教育,从记者个体、媒体机构和学校教育层面共同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派记者
跨文化能力
国际传播
多维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入场、转场与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创新——以广东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侯迎忠
杜明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
传播
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124,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D18CXW02)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新闻发布会是政府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对话的重要场所。基于场域理论分析了广东省新闻办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中的入场、转场与退场表现,发现地方政府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发布中能够通过顶层设计周密策划组织;发挥政府官员和权威专家的在场效应;紧跟热点设置主题内容;多方联动全媒体发布;直接回应引导舆论;研判评估自我调整等。但仍存在发布形式与流程单一固化;发布渠道狭窄;边缘公众缺乏入场端口等可能造成公众离场的因素。因此应健全新闻发布制度体系;推进新闻发布常态化与全员参与机制;发挥各级融媒体机构的舆论引导作用;构建完善的全媒体新闻发布矩阵;加强多元场域沟通,保障对话回路畅通。
关键词
政府新闻发布
公共卫生事件
危机传播
公共传播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港主流报纸涉“一带一路”报道框架研究——以《南华早报》《经济日报》和《明报》为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迎忠
蔡思岚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
传播
学院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
英国利兹大学传媒与
传播
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8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舆情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8AXW010)
教育部战略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暨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新时代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声音与中国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7ZDA18)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之一的香港如何融入这一倡议之中,把握发展机遇,有着特殊的意义。选取《南华早报》《经济日报》和《明报》三家媒体涉"一带一路"的报道,从新闻选择和新闻建构框架出发,通过内容分析呈现港媒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观点演变与典型解读。研究发现,《经济日报》重点关注"一带一路"的政治经济议题,以传递政府和权威人士意见为主;《明报》对政治议题探讨深入,总体报道态度受中央行动影响较大;《南华早报》注重平衡报道,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采取多方信源,新闻内容的建构上平衡多方意见。最后提出:"一带一路"报道应寻求更多接地气的方式,扩大社会性议题报道,拓宽对沿线国的报道空间,以消除民众刻板印象。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香港媒体
新闻框架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派记者跨文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唐佳梅
洪宇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
传播
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62,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本土媒体报道国际新闻的跨文化伦理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BXW059)的研究成果。
文摘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须提高外派记者的跨文化能力,根据拜拉姆跨文化能力多维度模型探讨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通过自评问卷和深度访谈,考察广州外派记者的跨文化能力,发现外派记者的跨文化知识储备较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开放积极,跨文化采访突破能力是跨国报道最关键的技能,跨文化意识须结合态度维度和知识维度的能力才能真正形成。记者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外派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有组织的系统培训和前瞻性的专业教育,从记者个体、媒体机构和学校教育层面共同推动。
关键词
外派记者
跨文化能力
国际传播
多维度模型
分类号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入场、转场与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创新——以广东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为例
侯迎忠
杜明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香港主流报纸涉“一带一路”报道框架研究——以《南华早报》《经济日报》和《明报》为例
侯迎忠
蔡思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派记者跨文化能力研究
唐佳梅
洪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