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探索
1
作者 占欢欢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4期154-156,共3页
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突破口。当前,小农户在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实践中,面临着生产规模小、信息获取能力弱等内部因素;其生产规模使智能农机装备、数字农业技术... 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突破口。当前,小农户在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实践中,面临着生产规模小、信息获取能力弱等内部因素;其生产规模使智能农机装备、数字农业技术等现代化生产手段难以有效应用于实际生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农资供应及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并面临服务供给不充分等多重困境。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一方面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小农户扶持工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休闲观光等多功能农业,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引导与金融支持力度,从而为小农户深度融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全方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产业视角看广东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大春 王明星 +2 位作者 吴惠粦 张兴龙 刘双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3期212-215,共4页
为从总体上把握广东数字农业发展状况,总结发展成效和经验,展望数字农业发展趋势,探究广东省数字农业发展方向及方法,以进一步加快数字农业发展,在广东省2020—2022年搜集的数字农业应用案例基础上,从应用领域、技术基础及科技创新几方... 为从总体上把握广东数字农业发展状况,总结发展成效和经验,展望数字农业发展趋势,探究广东省数字农业发展方向及方法,以进一步加快数字农业发展,在广东省2020—2022年搜集的数字农业应用案例基础上,从应用领域、技术基础及科技创新几方面进行了数字农业现状分析,并对广东省数字农业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数字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创新方法和路径方面,提出了广东省数字农业发展的对策,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改进YOLOv8n的荔枝病虫害检测方法
3
作者 朱军 陈钢 +6 位作者 蒋丽花 殷江栋 占欢欢 兰玉彬 邓海东 龙拥兵 徐海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7-215,共9页
荔枝病虫害智能检测是果园智慧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自然环境下荔枝病虫害的检测精度,兼顾模型部署至边缘设备的检测性能,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荔枝病虫害轻量化检测方法。首先,在荔枝果园自然环境下采集6种病虫害图片... 荔枝病虫害智能检测是果园智慧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自然环境下荔枝病虫害的检测精度,兼顾模型部署至边缘设备的检测性能,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荔枝病虫害轻量化检测方法。首先,在荔枝果园自然环境下采集6种病虫害图片构建数据集。其次,使用轻量级跨尺度特征融合模块(CNN-based cross-scale feature fusion,CCFM)改进颈部网络结构,减小模型的参数量、体量大小和计算量;在颈部网络引入轻量级动态上采样器(DySample),补偿模型轻量化造成的精度损失。再次,在YOLOv8n骨干网络部分引入感受野注意力卷积(receptive-field attention convolution,RFAConv),更细致地提取荔枝病虫害特征,减小自然环境因素对模型检测的干扰,以进一步提升模型精确度。最后,使用Inner-MPDIoU(combining inner-IoU with MPDIoU)损失函数代替原损失函数,优化预测框与真实框存在宽高比相同但具体尺寸不同情况的损失。试验结果表示,改进后模型参数量、模型权重大小和计算量相比于原YOLOv8n基准模型分别降低了33.3%、30.6%和16.0%,同时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了2.1、9.1、4.5个百分点。将改进后的模型分别部署至Jetson系列的Nano和Orin NX开发板上,并使用TensorRT加速模型,加速后的模型检测速度分别达到35.8和67.7帧/s,能够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真实环境测试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减少了漏检、误检,更适用于在果园环境下精准识别荔枝病虫害,可为病虫害智能检测设备的开发部署和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荔枝病虫害 YOLOv8n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惠粦 刘海峰 +1 位作者 钟林忆 张兴龙 《现代农业装备》 2022年第2期18-25,共8页
当前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烟囱式”,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孤岛,业务协同难、数据共享利用难等问题突出,阻碍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开展。在多年省农业农村政务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和思考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业务应用与... 当前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烟囱式”,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孤岛,业务协同难、数据共享利用难等问题突出,阻碍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开展。在多年省农业农村政务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和思考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业务应用与数据资源整合建设为对象,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旨在整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内外相关数据,构建广东省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体系,消除数据共享壁垒,提升数据服务效率,同时为其它政务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 大数据 资源整合 数据共享 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业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5
作者 黄萍 黄绍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4期82-84,共3页
依据技术的形成、结构和形态变化等要素,农业生物技术可分为传统农业生物技术(遗传育种技术)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继1996年第一个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品种问世后,转基因大豆在全球得到推广和使用。近年来,我国对转... 依据技术的形成、结构和形态变化等要素,农业生物技术可分为传统农业生物技术(遗传育种技术)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继1996年第一个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品种问世后,转基因大豆在全球得到推广和使用。近年来,我国对转基因大豆的进口与种植日益增多,该文旨在探讨当前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并为判断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 转基因 转基因大豆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s改进模型的小白菜虫害识别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俊键 兰玉彬 +3 位作者 熊万杰 李硕 杨润娜 董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4-133,共10页
小白菜是中国种植面积较广、深受大众喜爱的蔬菜,真实菜地环境中虫害往往出现在叶片的特定区域,且受环境因素如光照和背景干扰较大,影响对其的智能检测。为提高小白菜虫害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网络框架改进的YO... 小白菜是中国种植面积较广、深受大众喜爱的蔬菜,真实菜地环境中虫害往往出现在叶片的特定区域,且受环境因素如光照和背景干扰较大,影响对其的智能检测。为提高小白菜虫害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网络框架改进的YOLOPC(YOLO for Pak Choi)小白菜虫害识别模型。首先,引入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将其放在CBS(卷积层Convolution+归一化层Batch normalization+激活函数层SILU)的输入端构成CBAM-CBS的结构,动态调整特征图中各个通道和空间位置的权重;使用上采样和1×1卷积操作来调整特征图的尺寸和通道数,实现不同层次特征的融合,增强模型的特征表示能力。同时,改进损失函数,使其更适合边界框回归的准确性需求;利用空洞卷积的优势提高网络的感受野范围,使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像的上下文信息。试验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YOLOv5s模型相比,YOLOPC模型对小白菜小菜蛾和潜叶蝇虫害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达到91.4%,提高了12.9%;每秒传输帧数(Frame Per Second, FPS)为58.82帧/s,增加了11.2帧/s,增加幅度达23.53%;参数量仅为14.4 M,降低了25.78%。与经典的目标检测算法SSD、Faster R-CNN、YOLOv3、YOLOv7和YOLOv8相比,YOLOPC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高出20.1%、24.6%、14%、13.4%和13.3%,此外,其准确率、召回率、帧速率和参数量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模型可为复杂背景下小白菜虫害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识别 小白菜虫害 YOLOPC模型 注意力机制 目标检测 损失函数 空洞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东省海洋牧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7
作者 林珊珊 《海洋与渔业》 2024年第3期64-65,共2页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202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海洋经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海洋渔业发展依...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202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9%,海洋经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海洋渔业发展依然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发展方式粗放、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枯竭、产业发展单一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海洋渔业 海洋牧场 海洋大国 经济拉动 海洋生产总值 资源枯竭 思考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主栽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杨欣华 《农家科技》 2024年第20期19-21,共3页
甘薯,又名地瓜、红薯、山芋等,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甘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抗逆能力,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具有较好的耐贫瘠、耐干旱等性能。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与此同时,甘薯茎叶与快根具有非常强的再... 甘薯,又名地瓜、红薯、山芋等,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甘薯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抗逆能力,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具有较好的耐贫瘠、耐干旱等性能。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与此同时,甘薯茎叶与快根具有非常强的再生能力,在经历过自然灾害后,可以通过自身能力在短时间内恢复生长。块根能够逐渐生长膨大,对保产增收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近年来,甘薯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提升,广东地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不断提升甘薯种植规模,从而提升种植效益。本文对广东地区甘薯主栽品种以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甘薯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主栽品种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RetinaNet的笼养肉鸽繁育期个体检测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双印 范文婷 +8 位作者 邓皓 何国煌 陈耀聪 周冰 李锦慧 冯大春 吴惠粦 李景彬 尹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84-193,共10页
实现繁育期精准个体检测是提高集约养殖环境下肉鸽繁育效率和精准管控效果的有效手段,其中小目标鸽蛋及粘连乳鸽的精准检测是关键。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etinaNet的目标检测模型,以RetinaNet网络为基础框架,将ResNet50特征提取网... 实现繁育期精准个体检测是提高集约养殖环境下肉鸽繁育效率和精准管控效果的有效手段,其中小目标鸽蛋及粘连乳鸽的精准检测是关键。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etinaNet的目标检测模型,以RetinaNet网络为基础框架,将ResNet50特征提取网络与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PyramidNetworks,FPN)结合,增加特征金字塔网络中特征检测尺度,提升对图像中遮挡鸽蛋与粘连乳鸽的检测精度;在分类和回归子网络前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onvolutional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提升对小目标检测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模型对于笼养肉鸽个体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 AP)达到80.89%,相对SSD等传统模型有明显提升;对成鸽、乳鸽与鸽蛋检测的平均精度(Average Precision,AP)分别为95.88%,79.51%和67.29%,相对原始RetinaNet模型提高了2.16、21.74和22.48个百分点,在保证成鸽精准检测的基础上,提升了对复杂环境下存在局部遮挡的小目标鸽蛋以及粘连乳鸽的检测精度,为实现集约化养殖环境下肉鸽繁育周期个体检测和精准管控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养殖 小目标检测 鸽蛋 粘连乳鸽 RetinaNet模型 特征金字塔网络 卷积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肉鸽养殖数字化建设及应用示范 被引量:8
10
作者 冯大春 刘双印 +11 位作者 尹航 徐龙琴 郭建军 陈耀聪 邓皓 周文涛 郑灿杰 谢杰峰 邓景涛 陈伟波 吴惠粦 张兴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为了改善规模化肉鸽养殖中饲养方式原始粗放、对养殖人员经验依赖大、劳动力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研究基于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建模等技术,建立了数字技术在规模化肉鸽养殖全过程的应用示范。实施内容包括完成肉... 为了改善规模化肉鸽养殖中饲养方式原始粗放、对养殖人员经验依赖大、劳动力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研究基于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建模等技术,建立了数字技术在规模化肉鸽养殖全过程的应用示范。实施内容包括完成肉鸽养殖环境监控物联感知、操作过程数字化获取、指导养殖过程的一系列数学模型及养殖管理科学决策模型、肉鸽养殖过程的自动操作提醒与辅助决策、智能装备的应用等数字化核心应用;同时开发数字鸽业精准管控云服务平台,实现肉鸽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建设基于“数字孪生”的鸽养殖应用及展示系统。研究表明,相关数字化手段应用,提升了肉鸽养殖效率,为养殖标准建立、传统肉鸽养殖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物联网 人工智能 生产管控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fficientNet模型的作物害虫识别 被引量:49
11
作者 甘雨 郭庆文 +3 位作者 王春桃 梁炜健 肖德琴 吴惠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11,共9页
精准识别作物害虫是控制虫害发生态势的重要基础。针对现有害虫识别准确率较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害虫识别结构较复杂且计算成本较高、害虫识别模型泛化能力低及难以部署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EfficientNet模型的作物害虫... 精准识别作物害虫是控制虫害发生态势的重要基础。针对现有害虫识别准确率较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害虫识别结构较复杂且计算成本较高、害虫识别模型泛化能力低及难以部署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EfficientNet模型的作物害虫智能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CA)机制而改进EfficientNet主体结构,引入数据增强的组合训练策略及Adam优化算法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并采用迁移学习策略来训练改进的EfficientNet模型,从而提出了一个高性能轻量化的作物害虫识别模型CA-EfficientNet。在公开的大规模作物害虫数据集IP102上展开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CA-EfficientNet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69.45%,较改进前提高了4.01个百分点;与现有同类最优算法(GAEnsemble)的性能相比,识别准确率高出2.32个百分点。改进后的CA-EfficientNet模型参数量为5.38 M,较改进前仅增加了0.09 M;相比于经典分类网络VGG、ResNet-50、GoogleNet等,其参数量仅是这些网络模型参数量的3.89%、22.72%和52.63%。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作物害虫图像的识别准确率,较大幅度地减少了模型参数量,在保持轻量化计算的基础上获得了明显优于同类最优算法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害虫识别 EfficientNet 坐标注意力机制 ADAM IP102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捕食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万财 叶青青 +8 位作者 王飞凤 胡玉伟 刘金华 毛熊兴 张瑞峰 王兴民 邱宝利 刘玉涛 桑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4-522,共9页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脐橙等芸香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Fabricius)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天敌昆虫。为了评价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六斑月瓢...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脐橙等芸香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Fabricius)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天敌昆虫。为了评价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控害潜能,在室内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六斑月瓢虫的1龄、4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的低龄、高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反应。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的若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能较好地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其中六斑月瓢虫1龄幼虫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55.55头/d、高龄若虫为66.66头/d;六斑月瓢虫4龄幼虫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500头/d、高龄若虫为200头/d、成虫为200头/d;六斑月瓢虫成虫对柑橘木虱低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为333.33头/d、高龄若虫为250头/d、成虫为125头/d。六斑月瓢虫对柑橘木虱的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由于捕食者自身密度的干扰,当柑橘木虱密度不变时随着六斑月瓢虫密度的增加,瓢虫单头捕食量减小、捕食效率降低、分摊竞争强度增大。本研究为田间应用六斑月瓢虫防治柑橘木虱,控制柑橘黄龙病的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斑月瓢虫 柑橘木虱 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自身密度干扰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技术的火龙果智能补光调控器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卞智逸 肖德琴 +2 位作者 殷建军 欧周才 杨润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32,共9页
【目的】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光质的需求程度不同,本文旨在通过LED灯实时照射实现对植物的智能补光。【方法】针对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生长发育过程充足补光和调节果期的需要,应用新一代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 【目的】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光质的需求程度不同,本文旨在通过LED灯实时照射实现对植物的智能补光。【方法】针对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生长发育过程充足补光和调节果期的需要,应用新一代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技术,选择波长570~590 nm的黄色LED灯,本文设计了一套种植火龙果专用的智能补光调控器和相应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硬件选型、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建立了调控策略和远程通信协议,最后在广东省新兴县10666 m^(2)的火龙果农庄进行了实际布署与应用试验。【结果】该调控器能够长时间稳定地通过手动、自动以及远程的方式实现对火龙果的补光,并且数据传输稳定,调控器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 s,每次补光4 h。利用该调控器进行火龙果补光调控可以让果实成熟期提前2~4 d,部分果树挂果可以多2~3个,补光后产量提升16.7%。【结论】该装置实现了火龙果的智能补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智能补光 LED PLC 调控策略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热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杰荣 孙炳蕊 +5 位作者 王庆林 范芝兰 潘大建 陈文丰 李晨 刘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23-31,共9页
水稻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的提高是解决人类口粮问题的关键。水稻喜温,但温度过高会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稻热害频发,严重限制了水稻的高产、稳产,导致水稻产业受到较大影响。通过鉴... 水稻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的提高是解决人类口粮问题的关键。水稻喜温,但温度过高会对水稻的生长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稻热害频发,严重限制了水稻的高产、稳产,导致水稻产业受到较大影响。通过鉴定水稻耐热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克隆相关基因,并研究水稻耐热性状的分子机理,将水稻重要耐热相关基因应用于育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水稻耐热分子机理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迄今为止,国内外科研人员已通过不同的遗传群体鉴定了80个以上的水稻耐热相关QTL,并通过正向或反向遗传学手段克隆了部分水稻耐热相关基因,为水稻耐热分子育种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就水稻耐热相关QTL的鉴定、耐热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以及耐热相关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水稻耐热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热QTL 产量 分子机制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嵌入重构的跨模态哈希检索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炫淦 房小兆 +3 位作者 孙为军 韩娜 吴惠粦 黄永慧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5-1650,1672,共7页
针对大多数跨模态哈希检索方法仅通过分解相似矩阵或标签矩阵,从而导致标签语义信息利用不充分、标签矩阵分解过程语义信息丢失以及哈希码鉴别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语义嵌入重构的跨模态哈希检索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最小化标签成对... 针对大多数跨模态哈希检索方法仅通过分解相似矩阵或标签矩阵,从而导致标签语义信息利用不充分、标签矩阵分解过程语义信息丢失以及哈希码鉴别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语义嵌入重构的跨模态哈希检索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最小化标签成对距离和哈希码成对距离之间的距离差,从而将标签矩阵的成对相似性嵌入哈希码;接着对标签矩阵分解并重构学得共同子空间,共同子空间再回归生成哈希码,从而将标签矩阵的类别信息嵌入哈希码,并有效地控制标签矩阵分解过程的语义信息丢失情况,进一步提高哈希码的鉴别能力。在公开的三个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多个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态检索 有监督哈希 相似矩阵 标签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介导的HvIAP1基因沉默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妙金 郭木娟 +4 位作者 潘广 何诗淇 吴建辉 邱宝利 潘慧鹏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2-558,共7页
RNAi抗虫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害虫防控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是茄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对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用饲喂法RNAi探究了沉默凋亡抑制蛋白1(inhibi... RNAi抗虫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害虫防控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是茄科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对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用饲喂法RNAi探究了沉默凋亡抑制蛋白1(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1,IAP1)表达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HvIAP1在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每个发育阶段均表达,1龄幼虫和3龄幼虫的表达量最高,成虫的表达量最低。取食200 ng/μL ds HvIAP1浸泡处理的叶片2 d后,可导致92%的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死亡,同时在取食ds HvIAP124 h后,HvIAP1基因的表达量下降了2.40倍;另外,单头取食200 ng的ds HvIAP1可导致70%的4龄幼虫死亡,同时在取食48 h后,HvIAP1基因的表达量下降了2.58倍。并且RNAi处理后1龄幼虫和4龄幼虫大部分个体在48 h内出现急性取食障碍现象,基本不取食直至死亡。上述结果表明,HvIAP1基因在茄二十八星瓢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该基因表达受阻,会直接影响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取食、抑制其生长发育而死亡。这一研究表明HvIAP1基因可作为潜在的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的RNAi靶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二十八星瓢虫 IAP1基因 基因表达 饲喂法RNAi 取食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建水稻OsPUX2突变体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上 满淼淼 +2 位作者 赵华 张丽娜 王加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73-76,共4页
[目的]U-box蛋白是一类决定靶标蛋白特异性的E3泛素连接酶(少部分属于泛素链聚集因子-E4),在植物抗病、抗逆和生长发育各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揭示U-box蛋白家族基因OsPUX2在水稻防御反应中的具体生物学功能,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 [目的]U-box蛋白是一类决定靶标蛋白特异性的E3泛素连接酶(少部分属于泛素链聚集因子-E4),在植物抗病、抗逆和生长发育各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揭示U-box蛋白家族基因OsPUX2在水稻防御反应中的具体生物学功能,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对OsPUX2基因进行编辑。[方法]在OsPUX2第1外显子设计1个20 bp的编辑靶点,构建了OsPUX2基因敲除载体pRGEB32-OsPUX2-gRNA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侵染水稻Pik-H4 NIL愈伤组织,经潮霉素检测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并对T 0代转基因植株进行靶点区域序列进行PCR和测序分析,分析ospux2的突变类型。[结果]成功获得了ospux2的敲除突变体材料,对突变类型的分析发现,转基因编辑后代共存在7种突变类型,以缺失突变为主,其中一种纯合突变类型在OsPUX2第一个外显子的第115号碱基处缺失了一个C碱基,导致蛋白的翻译在第84个氨基酸处提前终止。[结论]该研究获得ospux2突变株系对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U-BOX OsPUX2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介导的HvCDA1基因沉默影响茄二十八星瓢虫存活和发育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亚洁 刘卓琦 +3 位作者 潘广 邱宝利 潘慧鹏 杨春晓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目的】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是茄科(Solanaceae)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昆虫体内几丁质脱乙酰酶1(chitin deacetylase 1,CDA1)催化N-乙酰氨基-D-葡萄糖胺脱去乙酰基,促使几丁质转化为壳聚糖,控制昆虫体内几... 【目的】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是茄科(Solanaceae)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昆虫体内几丁质脱乙酰酶1(chitin deacetylase 1,CDA1)催化N-乙酰氨基-D-葡萄糖胺脱去乙酰基,促使几丁质转化为壳聚糖,控制昆虫体内几丁质纤维有序堆积,并维持角质层结构的完整性。抑制虫体中CDA1基因的表达会抑制壳聚糖的合成,影响昆虫表皮结构的形成,使昆虫不能正常发育而亡。【方法】利用RT-qPCR方法测定HvCDA 1基因在茄二十八星瓢虫不同发育阶段(卵、1-4龄幼虫和预蛹)和4龄幼虫不同组织(表皮、脂肪体、中肠和马氏管)中的表达模式。通过饲喂茄二十八星瓢虫1龄幼虫不同浓度ds HvCDA1溶液浸泡处理1 min的茄子叶片后及直接饲喂4龄幼虫不同浓度ds HvCDA1溶液,探究沉默茄二十八星瓢虫HvCDA1基因对其幼虫存活和发育以及HvCDA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HvCDA1在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但在1龄末和2龄末幼虫中的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在茄二十八星瓢虫4龄幼虫的表皮中HvCDA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的高于其他组织中的。1龄幼虫取食50 ng/μL ds HvCDA1溶液浸泡处理的茄子叶片后,幼虫蜕皮后其枝刺不能直立,角质层不能正常形成,且出现取食障碍直至死亡;饲喂50,200和400 ng/μL ds HvCDA1溶液浸泡处理的茄子叶片后48 h时,死亡率分别高达84%,94%和100%。与对照组(饲喂ds GFP溶液浸泡处理的茄子叶片)相比,饲喂1龄幼虫50 ng/μL ds HvCDA 1溶液浸泡处理的茄子叶片后48和96 h时,其HvCDA1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下降了38.63%和79.00%。另外,4龄幼虫单头饲喂50,200和400 ng ds HvCDA1溶液,可分别导致29%,40%和66%的幼虫化蛹后呈畸形且不能正常羽化。与对照组(饲喂200 ng/头ds GFP溶液)相比,饲喂4龄幼虫200 ng/头ds HvCDA1溶液后48和96 h时,其HvCDA1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下降了52.99%和70.09%。【结论】上述结果表明,HvCDA1基因在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存活和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当该基因表达受阻,会负面影响茄二十八星瓢虫的蜕皮、化蛹以及羽化,最终死亡。本研究结果表明HvCDA1可作为1个潜在的防治二十八星瓢虫的RNAi靶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二十八星瓢虫 HvCDA1 RNAI 存活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特异性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引物快速鉴定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木娟 林妙金 +8 位作者 潘广 庾家琪 吕晶 郭威 张亚锋 杨春晓 邱宝利 ZHOU Xuguo 潘慧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6,共8页
【目的】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和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都是茄科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对茄科作物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这2种瓢虫由于外形非常相似,无法通过体表特征区分,因此很有必要... 【目的】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和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都是茄科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对茄科作物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这2种瓢虫由于外形非常相似,无法通过体表特征区分,因此很有必要开发一种准确且快速的区分方法。【方法】基于这2种瓢虫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I,mtCOI)的物种特异性,利用种特异性(Species-specific,SS)PCR引物建立了一种分子鉴定技术,即以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之间的mtCOI基因序列变异为基础,设计了2对SS-mtCOI引物Hvp和Hvm。【结果】用这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均出现物种特异性扩增现象。在不同的DNA质量浓度下对该SS-mtCOI引物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Hvp引物在茄二十八星瓢虫DNA质量浓度为3.13 mg/L时仍可检测到扩增条带,Hvm引物在马铃薯瓢虫DNA浓度为2.43 mg/L时仍能检测到扩增条带。此外,Hvp和Hvm引物也能准确鉴定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卵和1龄幼虫,从6个不同省份采集的田间种群也能通过Hvp引物准确鉴定。【结论】这2对SS-mtCOI引物能快速、准确、灵敏地鉴别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二十八星瓢虫 马铃薯瓢虫 SS-mtCOI引物 分子鉴定 敏感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WOX家族基因鉴定及其种子在逆境萌发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琪 张爱霞 +3 位作者 贾俊婷 赵华 刘军 陈兵先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09-1820,共12页
【目的】开展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在种子逆境萌发中的表达分析,可为探究WOX家族基因的功能、作用机制及水稻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理化性质、基... 【目的】开展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在种子逆境萌发中的表达分析,可为探究WOX家族基因的功能、作用机制及水稻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和染色体定位等进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在种子萌发过程的时空表达特征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从PlantTFDB数据库鉴定获得13个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OsWOX1~OsWOX13),可分为3个分支,其中,远古进化支仅含1个基因,中间进化支和现代进化支分别含有6个基因。13个OsWOXs家族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水稻的1、3、4、5、7、8、11号染色体上,其余5条染色体上则不含该家族基因,其基因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暗示WOX基因功能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13个水稻WOX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具有Homodomain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和10个保守基序,其中Motif 1和Motif 2位于每个蛋白的保守功能域中。OsWOXs基因启动子区域均含有较多的光响应元件和防御胁迫响应元件,种子特异性反应元件(RY-element)存在于OsWOX1、OsWOX9、OsWOX11和OsWOX12基因中。13个OsWOXs基因在水稻种子萌发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OsWOX8基因在萌发种子和幼苗中均呈较高的表达量,OsWOX9和OsWOX11基因在种子萌发期表达量较高,而OsWOX2、OsWOX6和OsWOX8基因在幼苗中的表达量较高。干旱胁迫下,幼苗中OsWOX1、OsWOX2、OsWOX4和OsWOX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CK)组的15.0倍、8.0倍、3.9倍和3.6倍,而种子中OsWOX3、OsWOX4和OsWOX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比CK组降低87.2%、86.9%和97.8%。【结论】相较于拟南芥和玉米,水稻WOX基因家族成员在系统发育进化上较先进,仅保留OsWOX8一个古老分支,且其启动子区域均含有大量光响应和胁迫响应元件,推测其在功能上偏向于参与光合作用和逆境应答方面。OsWOXs基因在水稻种子萌发、幼苗及各种非生物胁迫下呈现丰富多样的表达模式,其中OsWOX9和OsWOX11基因为调控种子萌发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OX家族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非生物胁迫下的种子萌发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