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华 王华 +6 位作者 陈艳波 李兰英 崔小湖 张柏芳 赵泳谊 康健 陈荣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275-1277,共3页
慢性气道炎症和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两个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丧失和肺组织毁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活动能... 慢性气道炎症和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两个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丧失和肺组织毁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活动能力。药物治疗逆转肺功能损害没有太大的成效,越来越多的证据却表明,呼吸康复治疗能够延缓肺功能损害的进展、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和减少COPD疾病导致的致残率等,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COPD患者均可从中受益。为此.WHO和各国的COPD防治指南均已将呼吸康复列为稳定期COPD非药物治疗中的主要椎荐疗法。一项呼吸康复治疗计划包含了教育、运动训练和营养指导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各学科的专业保健人员的参与和指导。现将有关呼吸康复各方面的内容和研究现状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康复治疗 pulmonary COPD患者 肺功能损害 稳定期COPD 非药物治疗 慢性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自主呼吸实验在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晓青 黎毅敏 +3 位作者 何为群 陈思蓓 农凌波 桑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30-2133,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 SBT组(常规SBT组)和6 h SBT组(改良SB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SBT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最大吸气负压(MIP)、SBT和撤机结局、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结果:共入组41例患者,常规SBT组20例,改良SBT组2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SBT前APACHEⅡ评分、通气时间、氧合指数、RSBI和MI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规SBT组的患者SBT成功率(90.0%)显著高于改良SBT组(57.1%)(P=0.018)。通过SBT的患者中,常规SBT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72.2%)则显著低于改良SBT组(100.0%)(P=0.046)。两组患者的总体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的SBT法对老年COPD患者可以更好地预测撤机成功率,并且不增加患者的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实验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防治与研究热点问题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荣昌 高永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该疾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个人、社会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对7个地区20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该疾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个人、社会及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对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推算我国约有3800万慢阻肺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防治 慢阻肺 气流受限 生活质量 经济负担 患者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二氧化碳和体表氧饱和度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杰 陈荣昌 钟南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探索应用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监测推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方法和在特定范围内应用SpO2推算PaO2和计算氧合指数(OI)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为临床动态监测、无创评估和在没有血气分析的基...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探索应用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监测推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方法和在特定范围内应用SpO2推算PaO2和计算氧合指数(OI)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为临床动态监测、无创评估和在没有血气分析的基层医院中对呼吸衰竭病人的评价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3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支气管解痉剂、祛痰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部分患者联用BiPAP呼吸机鼻(面)罩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疗程5~7d,治疗前后均采用平静呼气法和延长呼气法记录呼出气PCO2和SpO2数据。结果治疗前平静呼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Q)]为(50.72±8.93)mmHg,延长呼吸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为(70.35±8.91)mmHg,PaCO2为(71.25±9.08)mmHg。PETCO2(Q)显著低于PaCO2(P<0.01),而PETCO2(P)与Pa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结果与治疗前类似。通过直线相关分析,治疗前后的PETCO2(P)和PaCO2均呈高度相关(r前=0.96和r后=0.97,P<0.01)。治疗前根据SpO2测定,从氧解离曲线图查得到相应的PaO2(Y)值。PaO2为(59.07±2.22)mmHg,PaO2(Y)为(59.96±1.42)mmHg,两组结果相当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由PaO2(Y)计算得到OI(Y)为219.15±24.63,用PaO2计算的OI为215.70±22.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直线相关分析,PaO2与PaO2(Y)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1,P<0.01);OI与OI(Y)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5,P<0.01)。结论对于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改进的呼出气CO2监测方法和调节吸入氧浓度使SpO2在90%左右时,可较准确地估计PaCO2和PaO2,适合于无创动态监测和在没有血气分析条件的基层医院用于评估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二氧化碳 呼出气 血氧饱和度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急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郑惠鹏 陈荣昌 +7 位作者 曾红科 王鑫 郑则广 罗群 李寅环 龙怡 吕波 胡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54-4357,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时机。方法: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急性呼吸性酸中毒68例患者按血气分析的酸中毒程度分别分为3组,其中A组26例(轻度酸中毒组),B组22例(轻度酸...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时机。方法:将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急性呼吸性酸中毒68例患者按血气分析的酸中毒程度分别分为3组,其中A组26例(轻度酸中毒组),B组22例(轻度酸中毒组)、C组20例(较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组),A组作为常规治疗对照组,B、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作NPPV,对比治疗2h后3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动脉血pH值和PaCO2的变化、24h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pH值恢复正常的人数,入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作saps(Ⅱ)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B组与A、C组相比,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其有效率分别为65.39%、95.45%和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2h后pH值和PaCO2明显好转,3组患者治疗后的saps(Ⅱ)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酸中毒纠正人数增加。结论:NPPV能有效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对中重度AECOPD合并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早期使用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会延误AECOPD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中毒 呼吸性 无创正压通气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的S蛋白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合成释放IP-10的信号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要国华 杨新艳 +1 位作者 姜勇 徐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蛋白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合成释放IP-10(interferon-gamma induc-ible protein 10)的信号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S蛋白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后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谱的变化;采纳RT-PCR...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蛋白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合成释放IP-10(interferon-gamma induc-ible protein 10)的信号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S蛋白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后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谱的变化;采纳RT-PCR、EMSA、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一步分析JAK-STAT通路中信号分子的磷酸化、IRF-1和IP-10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相应信号分子抑制剂对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S蛋白作用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诱导了JAK-STAT信号通路涉及的重要转录因子基因IRF-1的表达,该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STAT1在刺激后15 min发生磷酸化,2 h即可检出IP-10基因的表达,IP-10的表达可以完全被STAT1、JAK2抑制剂阻断。EMSA显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S蛋白的作用下,其核蛋白能够特异性与ISRE和GASDNA基序相结合,而不能与NF-κB的DNA基序相结合。结论:SARS-CoV的S蛋白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诱导IP-10在宿主细胞的生成。提示病毒诱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在病毒感染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发生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属 S蛋白 气道上皮细胞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肺功能检查专用呼吸过滤器应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怡 郑劲平 +1 位作者 郑志聪 郭智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768-3770,共3页
目的:对广州地区肺功能专用呼吸过滤器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方法:通过走访或电话问访,对广州地区74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9%(31/74)的医院已开展肺功能检查,其中三级医院有23家,占74.2%(23/31),二级医院有8家,占25.8%(8/31)。在... 目的:对广州地区肺功能专用呼吸过滤器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方法:通过走访或电话问访,对广州地区74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9%(31/74)的医院已开展肺功能检查,其中三级医院有23家,占74.2%(23/31),二级医院有8家,占25.8%(8/31)。在已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院中,41.9%(13/31)的医院目前有使用呼吸过滤器,主要为三级医院,占84.6%(11/13)。在目前有使用呼吸过滤器的医院中,15.4%(2/13)的医院用于所有受试者,30.8%(4/13)的医院仅用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受试者,53.8%(7/13)的医院用于有明显病情需要的受试者。对已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院但未使用呼吸过滤器的原因进行进一步调查,其中27.8%(5/18)的医院表示"使用呼吸过滤器成本较高";22.2%(4/18)的医院认为"呼吸过滤器与仪器接口不配套"。目前常用的肺功能检查专用呼吸过滤器主要为一次性抛弃型产品,在使用一次性呼吸过滤器的医院中,53.8%(7/13)的医院将使用后的过滤器消毒后循环使用,7.7%(1/13)的医院将一次性过滤器给同一个患者多次使用,30.8%(4/13)的医院将其作为一次性医疗垃圾进行处理后丢弃。结论:目前广州地区医院肺功能检查中呼吸过滤器的使用率较低且大多数医院使用不规范,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试验 问卷调查 呼吸过滤器 广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86
8
作者 申昆玲 邓力 +19 位作者 李云珠 李昌崇 刘恩梅 刘传合 向莉 陈强 陈育智 陈志敏 陈爱欢 张皓 何庆南 尚云晓 俞善昌 洪建国 赵德育 徐保平 殷勇 盛锦云 符州 鲍一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9,共7页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常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但在具体使用时的药物选择、给药方法、药物剂量及疗程等尚存在一定争议。为促进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化、规范化使用,由《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牵头组织国内儿科专家,... 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常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但在具体使用时的药物选择、给药方法、药物剂量及疗程等尚存在一定争议。为促进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化、规范化使用,由《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牵头组织国内儿科专家,根据目前我国儿科临床治疗现状制定《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以作为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舒张剂 呼吸道疾病 常见疾病 专家 儿童 应用 儿科临床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的修订看COPD的定义及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9
作者 冉丕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682-683,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 COPD 定义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头孢妥仑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娟 杨启文 +12 位作者 徐英春 孙宏莉 陈民钧 王辉 张嵘 卓超 胡云建 褚云卓 段穷 曹彬 刘勇 孙自镛 俞云松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目的研究头孢妥仑敏感性降低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来自全国各地10所教学医院的37株头孢妥仑最低抑菌浓度(MIC)≥1 mg/L的社区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作为研究组,并取6株头孢妥仑MIC≤0.5 mg/L的社区呼吸道... 目的研究头孢妥仑敏感性降低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来自全国各地10所教学医院的37株头孢妥仑最低抑菌浓度(MIC)≥1 mg/L的社区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作为研究组,并取6株头孢妥仑MIC≤0.5 mg/L的社区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作为对照组。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1种抗菌药物的MIC。采用多重PCR法对所有菌株进行血清分型。采用PCR法扩增43株菌的pbp2b、pbp1a、pbp2x和murM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pbp2b、pbp1a、pbp2x的指纹图谱分析。根据酶切试验分型结果,同一型的菌株挑选1~5个PCR产物送测序,测序结果与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R6比较以分析耐药菌株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保守基序,特别是SXXK盒、SXN盒、KT(S)G盒的突变情况。结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菌株分为3组:3株对青霉素敏感、头孢妥仑MIC值≤0.5 mg/L作为C1组;3株对青霉素中介、头孢妥仑MIC值≤0.5 mg/L作为C2组;37株对青霉素中介,头孢妥仑MIC为1~4 mg/L的为R组。R组的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头孢呋辛、头孢克洛、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均耐药,仅有8.2%和5.4%的菌株分别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曲松敏感。37株R组菌株血清学分型结果35株为19F型,1株为14型,1株为19A型。C1组菌的PBP氨基酸保守基序与野生株R6相比无突变。C2组菌PBP氨基酸保守基序与R6株相比在PBP2B、PBP2X和PBP1A中均发生3点突变。R组菌株PBP氨基酸保守基序与R6株相比则在C2组突变的基础上增加了2~3个活性位点的突变。结论 PBP2B、PBP1A和PBP2X的突变与肺炎链球菌的头孢妥仑耐药性密切相关,特别是PBP2B的Ala618→Gly,PBP2X的Met339→Phe和Tyr595→Phe可能与头孢妥仑MIC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头孢妥仑 青霉素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GRQ-C问卷评价广州2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患者生活质量 被引量:15
11
作者 江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811,81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SGRQ问卷COPD专用改良版(SGRQ-C)来评价广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为COP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的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采用SGRQ-C自... 目的探讨应用SGRQ问卷COPD专用改良版(SGRQ-C)来评价广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为COP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的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采用SGRQ-C自我评定。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278例门诊COPD患者,男245例,女33例,年龄(x珋±s)67.6±8.0岁。COPD患者生存质量普遍较低(SGRQ-C总分(x珋±s)为62.92±16.9分)。不同BMI、不同状态(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以及不同GOLD分级SGRQ-C三个部分评分和总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与FEV1占预测值%均呈负相关(-0.705≤r≤-0.543,P<0.01),且明显好过与FEV1/FVC的相关性。SGRQ-C各部分评分和总分均与呼吸困难评分(MMRC)均呈正相关(0.505≤r s≤0.835,P<0.01)。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SGRQ-C评分因素主要有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呼吸困难评分(MMRC)和目前是否处于急性加重期。结论 SGRQ-C可以准确地、灵敏地评价COPD患者病情变化,这为临床医师及时准确判断COPD的病情及发展变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SGRQ—C问卷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灌注豚鼠食管反流性疾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春丽 赖克方 +3 位作者 陈如冲 姚卫民 罗炜 钟南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0-621,624,共3页
目的:利用反复酸灌注的方法模拟人胃食管反流,建立豚鼠食管炎模型,以便为探讨反流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胃管插入豚鼠食管至食管中、下端,灌注含0.5%胃蛋白酶的0.1mol/LHCl(8drops/min,20min/d),连续灌注14d。结... 目的:利用反复酸灌注的方法模拟人胃食管反流,建立豚鼠食管炎模型,以便为探讨反流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胃管插入豚鼠食管至食管中、下端,灌注含0.5%胃蛋白酶的0.1mol/LHCl(8drops/min,20min/d),连续灌注14d。结果:酸灌注后出现明显食管炎症病理改变,光镜下可见食管下段粘膜基底细胞层增生,乳头延长、角化过度。部分食管鳞状上皮过度增生、核增大、变圆。固有层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粘膜下层内血管扩张、充血。气管、支气管粘膜也见水肿、基底膜增厚,部分上皮脱落,粘膜和粘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结论:连续酸灌注的方法成功地复制了豚鼠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同时伴有气管、支气管粘膜炎症,为探讨反流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豚鼠 模型 动物 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KPC酶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苏丹虹 李敏亮 +1 位作者 金光耀 卓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84-687,I0008,共5页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KPC酶的情况和耐药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681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为检测药物,筛选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KPC酶的情况和耐药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681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为检测药物,筛选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细菌产KPC酶及基因分型。结果在491大肠埃希菌株和190肺炎克雷伯菌株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6株。进行Hodge试验,12株菌全部阴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没出现目的基因片段。结论在12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中未发现产KPC酶的菌株。据国内的同类研究报道,目前我国主要以产KPC-2酶为主,而且产KPC酶存在地域性差异,课题研究显示本区域暂时没发现产KPC酶的菌株,有待进一步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PC酶 Hodge试验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社区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穗 王金华 +6 位作者 黄顺开 孙丽红 湛洁谊 陈汉英 邱秋霞 杨翠珍 肖雪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40-3243,共4页
目的:描述广州市城市社区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及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状况,为今后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社区0~14岁儿童5500例,通过过敏性疾病国际间对比调查问卷(ISAAC)对儿童哮... 目的:描述广州市城市社区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及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状况,为今后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社区0~14岁儿童5500例,通过过敏性疾病国际间对比调查问卷(ISAAC)对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及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哮喘患病率广州为2.09%,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59∶1,各年龄组患病率比较2~6岁年龄段儿童患病率最高,与2000年全国城区儿童哮喘调查结果相比,广州儿童哮喘患病率均有明显上升。儿童哮喘相关因素应重点关注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7.81%,3岁后逐渐上升,6~9岁儿童发病率较高;湿疹患病率随儿童年龄增加逐渐降低。结论:儿童过敏性疾病相关临床因素对哮喘诊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过敏性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4
15
作者 苏丹虹 卓超 +3 位作者 袁锦屏 易建云 杨灵 钟南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2005年我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84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7株(27.51%),革兰阴性菌1336株((72.4...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2005年我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184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7株(27.51%),革兰阴性菌1336株((72.49%)。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1.7%和87.6%。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的敏感率分别为88.0%和73%。未出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中介和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极敏感,耐药率最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6.6%和56.1%。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8.8%和90.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8.0%和39.2%,14.0%菌株对所有检测药物耐药。结论我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位居第一。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最高,非发酵菌数量呈上升趋势,且耐药状况严重,14%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检测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抑制IL-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存活延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赖克方 王长征 +3 位作者 郭晓明 郭先健 钱桂生 傅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01-603,606,共4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 (TP)对体外IL 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 (Eos)存活延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浓度IL 5和TP的条件下体外培养Eos ,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 ,结合原位末端标记和DNA电泳检测Eos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TP...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 (TP)对体外IL 5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 (Eos)存活延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浓度IL 5和TP的条件下体外培养Eos ,台盼蓝拒染法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 ,结合原位末端标记和DNA电泳检测Eos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TP刺激后Eos凋亡基因Fas表达的变化。结果 :IL 5显著延长Eos体外存活的时间 ,TP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IL 5介导的Eos存活延长作用 ,TP(10 - 7mol L)显著抑制IL 5 (1 0U ml)介导的Eos的存活 ,原位凋亡检测和DNA电泳表明此作用是TP诱导Eos凋亡所致。TP使Eos的Fas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TP具有拮抗IL 5诱导Eos凋亡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Eos的Fa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嗜酸性粒细胞 IL-5 FAS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4
17
作者 苏丹虹 邬全会 +3 位作者 卓超 易建云 杨灵 钟南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68-173,共6页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参加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CHINET)广州监测组2009年全年临床分离常见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2009年中该院共...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参加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CHINET)广州监测组2009年全年临床分离常见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2009年中该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菌2 07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3株,革兰阴性菌1 684株。所分离的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94.5%和83.9%。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中介和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各为51.3%、38.0%和9.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63.6%、62.8%、74.1%和71.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75.6%、81.8%、80.5%、80.2%和77.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75.4%、80.9%和91.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均在85%以上。结论该院2009年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分离细菌分布铜绿假单胞菌仍居第1位,鲍曼不动杆菌、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屎肠球菌均较2008年有所增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最高。本次分离菌中不动杆菌属增多,且耐药状况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有所下降,泛耐株约占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膈肌肌电信号降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燕江 杨智 +2 位作者 詹俦军 范正平 罗远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3-198,共6页
膈肌肌电信号是分析和诊断呼吸疾病最科学及有效的数据之一,该信号往往受到被测对象心电信号的严重干扰。利用小波变换的分析方法,在对原始信号小波分解的基础上,针对各尺度小波系数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阈值滤波算法。对来自临床食道电... 膈肌肌电信号是分析和诊断呼吸疾病最科学及有效的数据之一,该信号往往受到被测对象心电信号的严重干扰。利用小波变换的分析方法,在对原始信号小波分解的基础上,针对各尺度小波系数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阈值滤波算法。对来自临床食道电极采集的膈肌肌电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处理前后的时域信号对比以及频域的功率谱分析均表明,心电干扰信号能够被有效地去除,而膈肌肌电信号的信号特征得到较好地保留,为膈肌肌电信号的进一步分析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膈肌肌电信号 心电信号 小波变换 阈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代培养的大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彭公永 周玉民 +2 位作者 胡国平 蒋永亮 胡锦兴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探索原代培养的大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是否具有血管平滑肌的功能,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显微操作和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远端PASMC,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 目的探索原代培养的大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是否具有血管平滑肌的功能,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显微操作和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远端PASMC,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平滑肌α-ac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并用荧光显微镜法观测高钾(60 mmol·L-1KCl)溶液对大鼠远端PASMC的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影响。结果培养的大鼠远端PASMC呈血管平滑肌细胞典型的"峰、谷"状生长,平滑肌α-actin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反应,60 mmol·L-1KCl溶液使PASMC的[Ca2+]i明显增高,5μmol·L-1硝苯地平能完全阻断PASMC的[Ca2+]i对KCl溶液的反应。结论原代培养的大鼠远端PASMC具有典型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特征,具有功能正常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可广泛用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平滑肌细胞 原代培养 大鼠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时期肺康复的依从性 被引量:24
20
作者 梁少英 岑慧红 +4 位作者 郑则广 陈沁 崔立谦 罗俏玲 曾丽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66-2968,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期与稳定期肺康复的依从性。方法:将113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急性期康复组(76例)及稳定期康复组(37例)。急性期康复在患者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出院时即开始。稳定期康复在感染控制,症...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期与稳定期肺康复的依从性。方法:将113例COPD急性加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急性期康复组(76例)及稳定期康复组(37例)。急性期康复在患者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出院时即开始。稳定期康复在感染控制,症状缓解并稳定达8周时开始。康复项目包括步行锻炼及呼吸锻炼,持续8周。患者需完成康复日记,接受随诊及随访。结果:稳定期康复组患者步行锻炼、呼吸锻炼以及肺康复总的时间、次数、依从性得分均高于急性期康复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稳定期康复组步行锻炼、呼吸锻炼、肺康复总的时间、次数依从性好的百分率均高于急性期康复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患者康复依从性较低,急性期康复依从性比稳定期康复差,提示应重视COPD患者特别是急性期康复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康复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