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韶关南雄篛过县级森林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吴思露 陈军亮 +1 位作者 冯永军 刘金成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8期43-50,共8页
为掌握韶关南雄篛过县级森林公园鸟类资源现状,并为该公园的鸟类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23年3月、5月、10月、11月对该公园鸟类资源进行了4次调查。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进行鸟类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3目39科88种,其... 为掌握韶关南雄篛过县级森林公园鸟类资源现状,并为该公园的鸟类保护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23年3月、5月、10月、11月对该公园鸟类资源进行了4次调查。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进行鸟类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3目39科88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14种;以东洋界和留鸟为主,分别占51.89%和64.37%。夏季鸟类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度指数均为最高,春季鸟类Margalef指数最高。林区样线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均为最高;距离村落最远和最近的样线之间的鸟类群落差异最大。建议森林公园管理部门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结合智能化设备建立完善监测系统,以更好地掌握森林公园鸟类资源现状,为及时调整保护管理政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韶关南雄篛过县级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海丰县赤坑越冬黄鹡鸰的集群夜栖行为
2
作者 邓卓迪 刘金成 +1 位作者 郑胜峰 丁志锋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4-534,共1页
夜栖地是动物夜间休息的场所,了解夜栖地的利用模式对于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Naniwadekar et al.,2020)。鸟类的夜栖地选择与寄生虫回避(Rohner et al.,2000)、配偶选择和人为干扰(Peters&Otis,2007)、捕食压力(Bock et al.,20... 夜栖地是动物夜间休息的场所,了解夜栖地的利用模式对于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Naniwadekar et al.,2020)。鸟类的夜栖地选择与寄生虫回避(Rohner et al.,2000)、配偶选择和人为干扰(Peters&Otis,2007)、捕食压力(Bock et al.,2013;Johnston-González&Abril,2019)、栖息地偏好和躲避极端天气(Zoghby et al.,2016)、食物资源(Johnston-González&Abril,2019)等因素有关。在开展广东省汕尾市小微湿地越冬水鸟调查期间,2023年1月1日17∶54在海丰县赤坑镇吉屿村(115.512°E,22.889°N)发现黄鹡鸰Motacilla tschutschensis集群夜栖(图1),其飞离夜栖地时间为06∶40—06∶48,返回时间为16∶50—18∶03,个体数516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栖地 配偶选择 越冬水鸟 个体数 极端天气 食物资源 利用模式 海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