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市立博物院成建始末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鸿钧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9,共6页
1928年,广州市政府重修镇海楼,第二年以此为馆址设立广州市市立博物院,开岭南近代博物馆之先河。广州市市立博物院的设立,经历了市政会议提案、成立筹备委员会、广泛征集文物、建成开馆等阶段,制定了筹备委员会组织大纲、征集物品条例... 1928年,广州市政府重修镇海楼,第二年以此为馆址设立广州市市立博物院,开岭南近代博物馆之先河。广州市市立博物院的设立,经历了市政会议提案、成立筹备委员会、广泛征集文物、建成开馆等阶段,制定了筹备委员会组织大纲、征集物品条例、征集陈列品物奖励规程等相关的制度规范,其建设历程可称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史 广州市市立博物院 广州博物馆 镇海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力与故事的力量——美国博物馆联盟2013年年会纪实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芳 《中国博物馆》 2013年第3期122-126,共5页
2013年5月19—22日第107届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在巴尔的摩会展中心开幕,这是自去年9月美国博协改名后的首次聚会,但依然是世界上博物馆专业最大的盛事。“活力”是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上反复出现的词语,也是其战略规划的核心部分,有... 2013年5月19—22日第107届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在巴尔的摩会展中心开幕,这是自去年9月美国博协改名后的首次聚会,但依然是世界上博物馆专业最大的盛事。“活力”是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上反复出现的词语,也是其战略规划的核心部分,有四个关键目标:卓越、主张、持久力和联盟。美国联盟宣称“活力”将引导他们做出正确抉择,鼓励美国博物馆同行积极投入设计展项等活动,探索未来博物馆的新视角和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美国 联盟 学术动态 年会 纪实 力量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与网络“在线学习”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芳 《中国博物馆》 2012年第1期72-77,共6页
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博物馆积极发展博物馆"在线学习"的教育项目,用新兴媒体和新方式探索博物馆未来教育前景。中国博物馆面对新挑战,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并采取何种激励措施为未来的博物馆教育发展铺就更宽广的道路... 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博物馆积极发展博物馆"在线学习"的教育项目,用新兴媒体和新方式探索博物馆未来教育前景。中国博物馆面对新挑战,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并采取何种激励措施为未来的博物馆教育发展铺就更宽广的道路。"在线学习"将博物馆网站视为互动性教育推广平台,有助于博物馆打破空间、时间阻碍,努力达成为社会及其社会发展服务的"无墙物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网络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现代博物馆公共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浩 《中国博物馆》 1999年第1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现代博物馆 博物馆工作 流动展览 观众服务 博物馆建筑 自身建设 博物馆功能 陈列展览 传播媒介 临时展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广州外销通草画看清代广州的茶叶出口贸易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晖 《农业考古》 2015年第5期322-326,共5页
通草画是一种绘制在由通草茎髓切割而成的薄片上的水彩画,于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的广州地区兴盛了将近一百年。通草画涉及的题材范围极广,且多数采用记实的手法,是研究当时社会风貌的一手资料。通过对广州博物馆馆藏的两幅茶叶主... 通草画是一种绘制在由通草茎髓切割而成的薄片上的水彩画,于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的广州地区兴盛了将近一百年。通草画涉及的题材范围极广,且多数采用记实的手法,是研究当时社会风貌的一手资料。通过对广州博物馆馆藏的两幅茶叶主题的通草画的分析研究,我们详细讨论了清代广州外销茶叶的产区分布、制作、流通等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西茶叶贸易带来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茶 通草画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莫高窟晚唐第9窟探筹图非投壶图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同庆 宋琪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1,132,共4页
对于莫高窟晚唐第9窟主室中心柱南侧平顶画面内容,虽然早已有学者考证为密迹金刚力士经变,但之后另有学者则长期多次将其中探筹的画面定名为投壶图。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记载与图像对照,认为应该将该画面定名为"探筹图"或"... 对于莫高窟晚唐第9窟主室中心柱南侧平顶画面内容,虽然早已有学者考证为密迹金刚力士经变,但之后另有学者则长期多次将其中探筹的画面定名为投壶图。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记载与图像对照,认为应该将该画面定名为"探筹图"或"抽签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第9窟 探筹图 投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东千佛洞研究编年述评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同庆 宋琪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5,共5页
本文以编年的形式,尽可能详尽地介绍了自1926年至2006年计80年间有关安西东千佛洞的研究成果,并逐一进行了评说。
关键词 安西东千佛洞 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青瓷制瓷技艺影响下高丽青瓷的发展与传播 被引量:5
8
作者 帅倩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一直以来,高丽青瓷的研究备受中国学界关注。在中韩陶瓷交流史的研究中,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本研究将以朝鲜官方史料《高丽史》、《朝鲜王朝实录》及李奎报《东国李相国集》等朝鲜文人文集及科学实验数据为中心,辅以《宣和奉使... 一直以来,高丽青瓷的研究备受中国学界关注。在中韩陶瓷交流史的研究中,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本研究将以朝鲜官方史料《高丽史》、《朝鲜王朝实录》及李奎报《东国李相国集》等朝鲜文人文集及科学实验数据为中心,辅以《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等中、日方文献,探讨中国青瓷制瓷技艺对高丽青瓷的影响及高丽青瓷的发展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青瓷 越窑青瓷 制瓷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京师汉官的生活空间和关系网络——以陈名夏和刘正宗为个案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成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4-149,共6页
旗人入关后,在北京城实行旗汉分居,令汉族官员居住在外城。在外城特定的生活空间里,清初汉官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形成了多元互动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对汉官及政局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陈名夏和刘正宗为中心的两个交往群体... 旗人入关后,在北京城实行旗汉分居,令汉族官员居住在外城。在外城特定的生活空间里,清初汉官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形成了多元互动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对汉官及政局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陈名夏和刘正宗为中心的两个交往群体即在此环境形成。两个交往群体都明显利用了地缘关系资源,在外城圈定了各自地理位置和空间意义上的权力范围。各自政治利益集团与外城日常交往对象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网络 生活空间 陈名夏 刘正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京师汉官的生活空间和关系网络——以王士祯为个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成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8,共7页
清初旗人入关后,北京城实行旗民分居,汉族官员居于外城。在外城特定的生活空间里,汉官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形成了多元互动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对汉官及政局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是对以王士祯为中心的一个汉官交往群体... 清初旗人入关后,北京城实行旗民分居,汉族官员居于外城。在外城特定的生活空间里,汉官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形成了多元互动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对汉官及政局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是对以王士祯为中心的一个汉官交往群体的个案研究,通过考察在生活空间中汉官群体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展现了汉官的生活空间和关系网络与当时政局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网络 生活空间 王士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末年岭南佛教史迹小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存洁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76-78,共3页
东汉末年岭南佛教史迹小考程存洁随着佛教东渐史研究的不断深化,岭南地区何时有佛教传播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早年,梁启超曾提出一著名论断:佛教之东来,非由陆而由海,其最初根据地不在京洛而在江淮①。他是较早注意到东... 东汉末年岭南佛教史迹小考程存洁随着佛教东渐史研究的不断深化,岭南地区何时有佛教传播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早年,梁启超曾提出一著名论断:佛教之东来,非由陆而由海,其最初根据地不在京洛而在江淮①。他是较早注意到东汉后期南方江淮一带已有佛教流传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末年 佛教史 佛教传播 海上丝绸之路 《三国志》 岭南地区 佛教遗物 《后汉书》 康僧会 广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代江南铜矿开采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本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5年第4期48-53,共6页
采用矿山考古、模拟实验等方法,对中国商代采矿技术进行论证后得出如下论点:商代,探矿采用了重砂法和工程法。地下开拓采用竖井、斜井、平巷等多种井巷联合进行。采掘工具已使用铜质专门器。采用多种型、式不同的“预制”木构件,用于各... 采用矿山考古、模拟实验等方法,对中国商代采矿技术进行论证后得出如下论点:商代,探矿采用了重砂法和工程法。地下开拓采用竖井、斜井、平巷等多种井巷联合进行。采掘工具已使用铜质专门器。采用多种型、式不同的“预制”木构件,用于各地矿山井下,形成了规范的井巷支护技术。矿山提升采用滑车等简单机械。矿井采用自然通风。井下有了排水槽、水仓等排水设施。井下采用火把式照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江南 铜矿开采技术 探矿 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中后期节度观察使的司法权及运作问题研究——以敦煌写本《河西节度观察使判牒集》为起点的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100,共9页
唐代中后期形成了道、州、县三级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地方司法审级也随之变化,节度观察使府成为中央和州之间新的一级地方司法机构,具有司法监察、案件审覆、执行刑罚等司法权力。本文以敦煌文书P.2942《河西节度观察使判牒集》为基本材... 唐代中后期形成了道、州、县三级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地方司法审级也随之变化,节度观察使府成为中央和州之间新的一级地方司法机构,具有司法监察、案件审覆、执行刑罚等司法权力。本文以敦煌文书P.2942《河西节度观察使判牒集》为基本材料,结合唐五代典籍、诏敕、笔记小说、碑刻等材料对判文进行分析,讨论节度观察使司法权的具体内容,以及通过判官等僚属来执行的情况,从司法实践角度考察其司法权的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度观察使 判官 司法权 司法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采矿工程技术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本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年第4期43-49,共7页
采用矿山考古、模拟实验等方法,对中国古代采矿技术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系统论证后,得出三个论点:一是关于中国古代采矿工程技术的历史进程,可分为萌芽期(史前时期)、形成期(商代中期)、初步发展期(西周时期)、创新期(春秋至战国中期)、充... 采用矿山考古、模拟实验等方法,对中国古代采矿技术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系统论证后,得出三个论点:一是关于中国古代采矿工程技术的历史进程,可分为萌芽期(史前时期)、形成期(商代中期)、初步发展期(西周时期)、创新期(春秋至战国中期)、充实提高期(秦汉至元代)、全面发展期(明清时期)这六个发展阶段。二是中国古代采矿工程技术有着浓重的中国特色并具独特的发展体系,其多种技术的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中国古代各种社会要素的综合。三是中国古代采矿技术观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和综合的“和”的技术观,“和”明白地表述了采矿技术观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采矿技术 分期 特色 技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列设计中的人本意识 被引量:6
15
作者 白琰 《中国博物馆》 2003年第4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陈列设计 自由表达 人本意识 力量 人本主义 罗杰斯 自我意识 流派 自然本性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岭南民间文化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 被引量:3
16
作者 黎丽明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3期6-10,共5页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采中原精粹,纳四海新风。融会升华,自成宗系,独树一帜。为更好地保护无形文化遗产,作者疾呼要继承与弘扬岭南民间文化艺术。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弘扬 民间文化 岭南文化 作者 升华 继承 中原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列设计中的“展品密度”小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照华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陈列设计 文化局 文物博物馆 密度问题 先生 展览 展品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绣金银线绣的工艺特征及地域特色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晋 《服装学报》 2022年第6期498-505,共8页
广绣金银线绣是广绣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工艺技法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立足馆藏实物结合文献佐证,对广绣金银线绣的历史脉络、工艺特征及地域特色进行考证,梳理其以平绣、编绣、绕绣、凸绣、贴花绣为主的针法,以龙凤等为主的刺绣主... 广绣金银线绣是广绣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工艺技法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立足馆藏实物结合文献佐证,对广绣金银线绣的历史脉络、工艺特征及地域特色进行考证,梳理其以平绣、编绣、绕绣、凸绣、贴花绣为主的针法,以龙凤等为主的刺绣主题和“威”彩的色彩形态;指出传统金银线绣以男工“花佬”为主、女工为辅,在风格上形成了华贵艳丽、像生施绣、繁复精巧的岭南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绣 金银线绣 历史发展 工艺特征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物艺术品的搬运原则
19
作者 程存洁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1期69-74,共6页
关键词 博物馆 文物搬运 艺术品 搬运者 指导员 搬运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