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Transformer时序算法的区域经济预测
1
作者 刘海宏 刘敏 朱岸青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5,共8页
现有的区域经济预测模型指标变量存在冗余,且忽略了行业、区域等静态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导致预测效率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Transformer时序算法的区域经济预测模型.首先利用Copula函数对传统Transformer模型进行优化(Cof... 现有的区域经济预测模型指标变量存在冗余,且忽略了行业、区域等静态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导致预测效率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Transformer时序算法的区域经济预测模型.首先利用Copula函数对传统Transformer模型进行优化(Coformer);其次选取区域经济的影响指标,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去除冗余信息;然后将降维后的指标变量和静态变量作为Coformer的输入,对变量进行编码,并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增强重要信息,最后用解码器对编码的变量解码,利用Softmax输出区域历年生产总值序列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0.908,比另外三种模型分别提高了15.9%、12.3%和6.7%,表现出了优异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预测 TRANSFORMER COPULA函数 主成分分析 多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初期新型职业农民多元主体重塑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金梅 刘芬华 何强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0年第3期62-69,共8页
基于对豫东北某地区粮蔬种植区的调研发现:当前阶段,粮蔬种植产业中的新型经营主体,多脱胎于当地农地承包户或者家庭农场的积淀和拓展;受可流转和托管农地规模约束,调研区域粮蔬种植产业中的新型经营主体已趋饱和状态,但农民职业化效应... 基于对豫东北某地区粮蔬种植区的调研发现:当前阶段,粮蔬种植产业中的新型经营主体,多脱胎于当地农地承包户或者家庭农场的积淀和拓展;受可流转和托管农地规模约束,调研区域粮蔬种植产业中的新型经营主体已趋饱和状态,但农民职业化效应尚未充分显现,高知型人才和外部资本“入乡”潮、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潮等尚未如期而至。农地分散经营模式的就业吸收能力、农民职业的人才竞争劣势以及返乡创业的风险预期等,是当前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建构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此,以粮蔬种植为主产业的区域,其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建构,尚需政府强化初始推动力,其中政策引导加速农地流转和引入外部资本,可视为近期工作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多元主体重塑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外部资本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佳诺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52-57,共6页
围绕产业融合的经济背景、融合理论、融合模式,对目前广州市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对策。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均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策、技术... 围绕产业融合的经济背景、融合理论、融合模式,对目前广州市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对策。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均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策、技术、制度等因素的有力推动下,二者融合发展有助于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形式,推动业态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广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独特的旅游景点,在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文化创意产业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产配置激励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9
4
作者 蔡宗朝 吴非 李华民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共6页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和扰动企业财务稳定水平来实现的,特别的是,这种不利扰动对于高端创新而言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面临金融资产配置激励时会产生有差异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金融化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及当前政府出台"脱虚向实"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配置 技术创新 机制检验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基于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永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文章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服务贡献表"数据,借助R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广东省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测算模型,依据就业状况、科研项目、社会培训等三个方面的九个评价指标对各高职院校社会... 文章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服务贡献表"数据,借助R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广东省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测算模型,依据就业状况、科研项目、社会培训等三个方面的九个评价指标对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进行相关性检验、因子分析等得出社会服务绩效的评价模型,进而提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绩效评价 变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方应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4-58,共5页
文章基于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绿色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展开评价,运用探索性分析法揭示其空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9年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结构持续优化,社会公平为显著短板;各经济带绿色发展地区差异趋缓,结构... 文章基于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绿色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展开评价,运用探索性分析法揭示其空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9年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结构持续优化,社会公平为显著短板;各经济带绿色发展地区差异趋缓,结构各异,东部表现为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双轮驱动”,社会公平短板尚存,中部表现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共同发力,社会公平相对稳定增长的“三轮驱动”,西部则形成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社会公平协同的“三轮驱动”;空间上,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分布历经带状、“东-西”阶梯型、“T”型的演变,且局部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高-高集聚类型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投影寻踪模型 探索性分析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征信系统优化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思璐 李华民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0,共5页
当前,供应链金融信用系统依然存在信用数据壁垒、信用记录不完整、信用信息虚假和信用数据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难以承托整个融资链条信用系统的周延闭合,因此嵌入金融科技以提升征信能力尤为迫切。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技术支持,以其不可... 当前,供应链金融信用系统依然存在信用数据壁垒、信用记录不完整、信用信息虚假和信用数据安全性不高等问题,难以承托整个融资链条信用系统的周延闭合,因此嵌入金融科技以提升征信能力尤为迫切。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技术支持,以其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性、可靠性等优势当能胜任。为此,嵌入区块链技术,积极构建开放式共享式征信架构,搭建"官民结合"征信平台,强化利益相关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全生命周期监控机制,完善"红黑名单"共享清单等,以优化现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系统,有效提升全链条融资运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供应链金融 信用系统 征信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侵染后抗、感近等基因系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圣贤 万瑶 +1 位作者 张慧 刘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88-96,共9页
【目的】研究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受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病菌侵染后酶活性的变化,为研究水稻细条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LR19和LS19为材料,用针刺法接种细条病菌(处理),对照则用无菌水模拟接... 【目的】研究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受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病菌侵染后酶活性的变化,为研究水稻细条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LR19和LS19为材料,用针刺法接种细条病菌(处理),对照则用无菌水模拟接菌。在接菌后0、24、48、96 h 取水稻分蘖期叶片为样品,分析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接种后,LR19处理CAT、PAL、POD、PPO、SOD活性分别为269.36、39.61、31 677.75、106.4、2 035.44 U/g,对照分别为195.16、33.23、21 449.75、85.67、1 139.38 U/g。LS19处理CAT、PAL、POD、PPO、SOD活性分别为149.13、34.3、26 635.25、87.6、1 354.82 U/g,对照分别为73.95、30.45、10 506.43、62.3、779.5 U/g。细条病菌侵染后,LR19和LS19的CAT、PAL、POD、PPO和SOD活性均增加,且都高于LS19;而细条病菌侵染导致LR19和LS19的MDA含量降低,且LR19总体低于LS19。【结论】CAT、PAL、POD、PPO、SOD活性的增强有助于提高细条病抗性,而MDA含量积累与细条病抗性呈负相关。这些酶活性可作为水稻细条病抗性鉴定的辅助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近等基因系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