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垃圾及污水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力生 黄光华 +4 位作者 李耀辉 陈志澄 陈昭华 张政 王少勇 《中国医院管理》 1998年第2期60-61,共2页
对广州、佛山、江门地区16个大中型医院及卫生院进行了医疗垃圾及医疗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领导重视不够,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没有严格分开,病区使用后的空针、针头、导管等一次性用品还不能完全做到消毒毁型及填埋或... 对广州、佛山、江门地区16个大中型医院及卫生院进行了医疗垃圾及医疗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领导重视不够,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没有严格分开,病区使用后的空针、针头、导管等一次性用品还不能完全做到消毒毁型及填埋或焚化,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缺乏法规,医疗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就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等。对此提出如下建议:医疗垃圾仍以焚化为好,填埋的办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医疗垃圾应有明确的界定与相应的法规;对废弃物和污水的处理要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统一管理;对设备的添置和改造,医院既要舍得投入,又要充分论证,做到安全、有效、节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及污水处理 医疗垃圾 生活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屑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医院废水 被引量:2
2
作者 邹红林 陈恩鉴 许汇娟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45-48,共4页
用铁屑微电池原理深度处理了医院废水 ,分析了废水pH、铁屑用量、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最佳的反应条件为 :废水进水pH为 3.5 ,铁屑用量为 12 .5 % ,常温反应 80min。
关键词 医院废水 废水处理 PH值 铁屑微电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胸部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3
作者 吴春齐 高承亚 +1 位作者 李金声 杨镯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27-28,共2页
本文介绍11例胸部巨大肿瘤成功手术治疗的经验。纵膈肿瘤4例,胸腔肿瘤7例;良性7例,恶性4例,均手术切除效果满意。切除的瘤体重1070g~4500g。就其手术方式及如何控制致命性大出血等有关问题做一讨论。
关键词 巨大肿瘤 肿瘤切除 胸部 外科治疗 广州南方医院 大出血 异位胰 术中出血量 胸外科 右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对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 cccDNA和tDNA及血清HBsAg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志红 江建宁 +8 位作者 李华东 陆晖 周元平 苏明华 葛善飞 胡家光 江自成 邓一鸣 张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对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 cccDNA、tDNA及血清HBsAg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例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疗程>2年并达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停药标准)和12例未进行抗病毒治...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对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 cccDNA、tDNA及血清HBsAg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例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疗程>2年并达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停药标准)和12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血清HBV DNA<1.0×103copies/ml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cccDNA、tDNA和血清HBV DNA水平;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HBsAg水平,分析核苷(酸)类似物对患者体内HBV病毒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4例抗病毒治疗患者达到停药标准时,肝细胞内HBV cccDNA、tDNA水平及血清Hb-sAg水平较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明显降低,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检出低载量HBV cccDNA;4例患者分别随访至停药后9、12、19、19个月,均未反弹。结论 (1)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耗竭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并伴随肝细胞tDNA、血清HBsAg水平下降。(2)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达到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停药标准的患者肝细胞内可检出低载量的HBV cccDNA,停药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类 核苷酸类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住院病人来源地区分布的环状结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洪波 田柯 +2 位作者 易薇 萧诰延 谭伟潮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16,共2页
关键词 环状结构 病人来源 HIS系统 住院 结构模型 可操作性 宏观调控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建华 曾抗 +7 位作者 周再高 黄良 孙竞 彭学标 孙乐栋 徐丹 刁友涛 孟凡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住院的SLE患者进行APBSCT治疗。动员方案为环磷酰胺(CTX)4g/m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d),4~5d。预处理方案为CTX50mg/(kg&#...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安全性。方法:对20例住院的SLE患者进行APBSCT治疗。动员方案为环磷酰胺(CTX)4g/m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d),4~5d。预处理方案为CTX50mg/(kg·d),4d;抗胸腺球蛋白(ATG)15~25mg/(kg·d),共3d。预处理结束后回输采集到的CD34+造血干细胞。着重观察并评价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3年内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20例患者造血干细胞均成功植入。移植相关的死亡率为0%。移植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发热、呕吐、脱发等,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等,出院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带状疱疹、贫血、巨细胞病毒血症等。经对症处理均可好转。结论:APBSCT治疗SLE有良好的近期疗效,目前采用的动员及预处理方案均比较安全,充分估计到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做好应对措施,有利于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对银屑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趋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秦小卫 郑茂荣 +1 位作者 牟贤龙 孙君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4-155,共2页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拮抗剂的研究对银屑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应用琼脂糖玻片法对20例银屑病患者外用血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反应进行了观察,发现银杏叶能抑制PAF引起的趋化反应,为银杏叶治疗银屑病提供了...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银屑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拮抗剂的研究对银屑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应用琼脂糖玻片法对20例银屑病患者外用血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反应进行了观察,发现银杏叶能抑制PAF引起的趋化反应,为银杏叶治疗银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小板活化因子 银杏叶 趋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肝线粒体内膜的损伤 被引量:15
8
作者 缪明永 朱善宏 +1 位作者 石汉平 陈克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6-89,共4页
本文研究失血性休克时鼠肝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和细胞色素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活性不断下降:休克2h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显著低于假处理组;休克了3hNADH-Co.Q还原酶,琥珀... 本文研究失血性休克时鼠肝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和细胞色素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活性不断下降:休克2h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显著低于假处理组;休克了3hNADH-Co.Q还原酶,琥珀酸-Co.Q还原酶,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均明显低于假处理组,并随休克进程不断降低。另外,休克2h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明显减少,而细胞色素a、b,c1在休克4h也明显减少。上述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引起线粒体呼吸功能障碍除了与低流性缺氧有关外,还与线粒体利用氧的能力下降有关;而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电子传递活性下降可能与线粒体内膜发生了结构改变和细胞色素丢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大鼠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CD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云昆 沈洁 程天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用TCD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与分析张云昆①沈洁②程天明长期以来就认为,糖尿病病人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这两种病变发生率均比一般人群为高,而且发病早,病变亦较重。近年来由于胰岛素和抗菌素的应用,显著降低了糖尿... 用TCD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与分析张云昆①沈洁②程天明长期以来就认为,糖尿病病人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这两种病变发生率均比一般人群为高,而且发病早,病变亦较重。近年来由于胰岛素和抗菌素的应用,显著降低了糖尿病酸中毒及感染的发生率后,动脉粥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D 糖尿病 脑血管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聚丙交酯膜对椎管术后瘢痕粘连预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金大地 林献章 +2 位作者 王立 史占军 徐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62-164,共3页
健康成年新西兰兔40只,在L3、L5部位切除椎板1.0×0.6cm,一缺损作为空白对照,另一缺损在硬膜外放置聚丙交酯(PLA)膜或明胶海绵,分别于手术后3、6、9、12周进行CT和大体形态观察。大体观察:PLA膜3周时开始降解,6周时分解... 健康成年新西兰兔40只,在L3、L5部位切除椎板1.0×0.6cm,一缺损作为空白对照,另一缺损在硬膜外放置聚丙交酯(PLA)膜或明胶海绵,分别于手术后3、6、9、12周进行CT和大体形态观察。大体观察:PLA膜3周时开始降解,6周时分解成较大碎片,9周时吸收50%~70%,仅1例硬膜外产生少量薄膜状肉芽组织,12周时仅残留部分小碎片;明胶海绵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疤痕粘连发生率为95%和100%。CT观察:静脉增强造影前后,明胶海绵组和空白对照组硬膜外组织CT值各个周期均比同一周期的PLA膜组为高(P<0.01);PLA膜组各周期组CT值及同一周期造影前后CT值均无明显差异。提示PLA膜能防止椎管术后疤痕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交酯 椎管 手术后 瘢痕粘连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复合无痛人流病人离院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3
11
作者 肖金仿 林春水 梁仕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静脉麻醉 无痛人工流产 离院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基因剔除减少炎性相关因子在实验性胰腺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段佑才 姜泊 +5 位作者 马高峰 徐智民 陈晓文 程天明 戴益琛 陈学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Egr-1基因剔除对实验性胰腺炎小鼠胰腺组织中炎性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Egr-1基因剔除小鼠,采用大剂量雨蛙素诱导的实验性胰腺炎模型,观察Egr-1基因剔除后,胰腺组织水肿、MPO水平、血清淀粉酶水平、肺组织MPO水平的改... 目的:探讨Egr-1基因剔除对实验性胰腺炎小鼠胰腺组织中炎性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Egr-1基因剔除小鼠,采用大剂量雨蛙素诱导的实验性胰腺炎模型,观察Egr-1基因剔除后,胰腺组织水肿、MPO水平、血清淀粉酶水平、肺组织MPO水平的改变。并利用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组织因子(TF)、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PAI-1)、单核细胞趋化吸引蛋白1(MCP-1)、Gro-1、IL-6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结果:Egr-1基因剔除小鼠胰腺组织水肿明显轻于野生型,但组织MPO水平与血清淀粉酶与野生型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肺组织MPO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Egr-1基因剔除组,胰腺组织中TF、PAI-1,以及MCP-1、ICAM-1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少于野生型组。结论:Egr-1基因剔除可明显减轻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其作用可能通过减少胰腺组织中TF、PAI-1,以及MCP-1、ICAM-1和IL-6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 基因 Egr-1 基因敲除 趋化因子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返吸注给药法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廖荣宗 史誉吾 +3 位作者 区锦燕 张习良 李振威 王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663-665,共3页
目的 探讨往返吸注给药法 (barbotage,Bbt)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的调控作用。方法 16 0例随机等分四组 :Ⅰ组 (对照组 ) ,单次慢注 ;Ⅱ组 ,慢注加Bbt 2次 ;Ⅲ组 ,快注加Bbt 2次 ;Ⅳ组 ,快注加Bbt 4次。结果 慢Bbt组比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 ... 目的 探讨往返吸注给药法 (barbotage,Bbt)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的调控作用。方法 16 0例随机等分四组 :Ⅰ组 (对照组 ) ,单次慢注 ;Ⅱ组 ,慢注加Bbt 2次 ;Ⅲ组 ,快注加Bbt 2次 ;Ⅳ组 ,快注加Bbt 4次。结果 慢Bbt组比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 (达标 )快、作用持续时间 (持效 )短 (P <0 0 5 ) ;运动阻滞达标快、持效短 (P <0 0 0 1) ;阻滞平面固定虽快及其持时虽长 ,但无明显差异。两快Bbt组比对照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达标更快、持效更短、平面固定更快及其持时更长 (P <0 0 0 0 1)。两快Bbt组比慢Bbt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达标快、持效短 (P <0 0 5 ) ;阻滞平面固定快 (P <0 0 0 1) ,而其持时长 (P <0 0 5 )。两快Bbt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1)Bbt法阻滞起效快、持效短 ,而感觉平面固定较快、持效较长。 (2 )注药速度比Bbt次数的作用明显。用Bbt法腰麻施行下肢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阻滞 往返吸注给药法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返吸注与改变注药速度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荣宗 史誉吾 +4 位作者 区锦燕 彭健泓 陈耀雄 周曙 韩月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64-466,共3页
目的比较往返吸注(barbotage,Bbt)与改变注药速度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特征的影响。方法240例随机等分为六组,均用0.75%布比卡因1.2ml(9mg)蛛网膜下隙阻滞,前三组为单次注射的慢速(0.1ml/s)、中速(0.3ml/s)和快速(1.0ml/s)组,后三... 目的比较往返吸注(barbotage,Bbt)与改变注药速度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特征的影响。方法240例随机等分为六组,均用0.75%布比卡因1.2ml(9mg)蛛网膜下隙阻滞,前三组为单次注射的慢速(0.1ml/s)、中速(0.3ml/s)和快速(1.0ml/s)组,后三组注速同前但均加用Bbt。用反映阻滞特征的6项指标及有关成功率的4项指标共10项指标,对6种注药法进行分析排序,筛选出其中较好的方法。结果(1)慢速+Bbt组与中速组、中速+Bbt组与快速组,以及快速+Bbt组和快速组间分别比较,阻滞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中速+Bbt组的阻滞特征属最佳之一,操作成功率和痛觉阻滞达标率均最高,且无偏麻。结论为改善蛛网膜下隙阻滞效果,建议采用0.33ml/s的注射速度,并加用往返吸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返吸注 注药速度 蛛网膜下隙阻滞 BBT 注药速度 布比卡因 痛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梁仕伟 古妙宁 刘惠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观察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与硫喷妥钠进行临床比较。择期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二组,即异丙酚组(P组)和硫喷妥钠组(T组),每组各10例。诱导方法为静注异丙酚2.5mg/kg...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观察异丙酚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并与硫喷妥钠进行临床比较。择期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二组,即异丙酚组(P组)和硫喷妥钠组(T组),每组各10例。诱导方法为静注异丙酚2.5mg/kg或硫喷妥钠6~7mg/kg和琥珀酰胆碱1.5~2.0mg/kg后气管插管。应用BoMedNCCOM3-R7无创心功能监测仪分别在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1、5min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诱导后P组的血压和RPP明显降低而HR稍减慢,其血压下降的幅度比T组显著,而静注硫喷妥钠后HR明显增快,RPP反而增高,说明异丙酚可能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在插管后即刻P组的血压、RPP和HR上升幅度比T组小,说明应用异丙酚时插管刺激引起的高血压反应比硫喷妥钠弱。上述表明异丙酚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全麻诱导药,在老年人和其他方面的应用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异丙酚 全身麻醉 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广亮 文维群 邢福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子宫肌瘤患者4 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测定术前、术后2、2 4、4 8小时Th1、Th2细胞数量及血清IL 18、IL 10水平。结果:两组术后2小时均出现Th1/Th... 目的:为了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子宫肌瘤患者4 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测定术前、术后2、2 4、4 8小时Th1、Th2细胞数量及血清IL 18、IL 10水平。结果:两组术后2小时均出现Th1/Th2细胞平衡向Th2反应转换,Th1细胞、Th1/Th2比值、IL 18下降(腹腔镜组:P <0 0 5 ,P <0 0 1,P <0 0 5 ;开腹组:P <0 0 1,P <0 0 1,P <0 0 1) ,而Th2细胞、抗炎因子IL 10上升(腹腔镜组:P <0 0 1,P <0 0 1;开腹组:P <0 0 1,P <0 0 1)。但腹腔镜组术后2 4小时各项指标即恢复,而开腹组各项指标的变化与术后2小时类似,并持续至术后4 8小时。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Th1/Th2细胞平衡影响小,恢复快,优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TH1/TH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阴药液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霍启录 陈树圆 +1 位作者 黄建帮 张萍 《中成药》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24,共1页
本文测定了洁阴药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并观察了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洁阴药液对细菌繁殖体,霉菌,芽胞均有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64%。
关键词 洁阴药液 抗菌活性 湿疹 阴道炎 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素siRNA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增殖和侵袭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敬东 杨康群 +3 位作者 张振书 张以洋 陈小飞 吴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329-1333,共5页
目的:研究siRNA表达质粒沉默Survivin基因的效率及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凋亡、增殖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构建Survivin基因的siRNA表达质粒(pRNAT/sur-siRNA),用Westeron-blot和半定量RT-PCR研究该表达质粒转染SW480后Survivin蛋白和m... 目的:研究siRNA表达质粒沉默Survivin基因的效率及其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凋亡、增殖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构建Survivin基因的siRNA表达质粒(pRNAT/sur-siRNA),用Westeron-blot和半定量RT-PCR研究该表达质粒转染SW480后Survivin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Survivin基因沉默后SW480细胞凋亡的变化,MTT法检测SW480细胞体外增值的变化;细胞侵袭性实验研究SW480细胞的侵袭性变化。结果:针对Survivin的siRNA的表达质粒下调大肠癌SW480细胞株Surv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5.0%,80.0%;pRNAT/sur-siRNA转染SW480后,SW480细胞凋亡率为16.9%;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7.4%,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细胞侵袭实验示pRNAT/sur-siRNA/SW480细胞、pRNAT/SW480、SW480细胞的细胞穿透数分别为153±66、505±65、578±98个,(P<0.01)。结论:针对Survivin的siRNA可以显著降低Survivin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RNA 干扰 结肠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弓形虫病的临床及FFA和ICGA同步造影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世兴 阎宏 +4 位作者 魏湛云 李梅 谢楚芳 林少春 张悦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 探讨活动性眼弓形虫病(OT)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同步检查图像特征。方法 除临床检查外,对21例33眼活动性眼OT患者行眼底彩色照相,FFA和ICGA检查及血清抗体(单疱病毒、巨细胞病毒及抗弓形... 目的 探讨活动性眼弓形虫病(OT)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的同步检查图像特征。方法 除临床检查外,对21例33眼活动性眼OT患者行眼底彩色照相,FFA和ICGA检查及血清抗体(单疱病毒、巨细胞病毒及抗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 初诊5例为后部葡萄膜炎,16例为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但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22眼见黄斑区瘢痕样改变,15眼瘢痕周围可见小片状出血。19眼FFA和ICGA均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结论 可致盲的活动性眼弓形虫病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眼弓形虫感染可能是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病因之一,免疫因素可能参与了其发病过程;FFA和ICGA同步检查可增加CNV的检出率,给激光治疗提供定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弓形虫病 FFA ICGA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金仿 魏荣 古妙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非住院手术 麻醉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