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中文配对词语联想学习记忆的脑区和神经机制--脑功能磁共振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金龙 舒斯云 +6 位作者 刘颂豪 郭周义 吴永明 包新民 张增强 金梅 马翰章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5期38-45,共8页
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健康人参与语言的词语配对联想学习记忆任务的脑区和神经机制。对16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词语配对联想学习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实验任务(包括记忆编码相和记忆... 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健康人参与语言的词语配对联想学习记忆任务的脑区和神经机制。对16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词语配对联想学习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实验任务(包括记忆编码相和记忆提取相)与对照任务(共两个相)交替进行;数据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表明:左侧额叶,特别是左侧额叶的额中下回和枕叶的18,19区在词语联想学习记忆的编码阶段中起重要作用;而左侧顶上小叶、缘上回和角回则在进行记忆提取阶段起重要作用;左侧纹状体边缘区参与了人脑词语联想学习记忆作业的编码阶段。揭示了人大脑完成语言联想学习记忆任务时,除额、顶、枕和颞叶的皮层结构参与外,还新发现有皮层下结构如纹状体参与了词语联想学习记忆。在配对词语的编码和提取阶段,激活的脑区有所变化,显示了这两个语言阶段的神经活动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功能磁共振 配对词语 语言 联想学习记忆 皮层和皮层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大脑和小脑空间记忆认知功能的fMRI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金龙 吴永明 +7 位作者 舒斯云 韩立新 刘颂豪 郭周义 包新民 张增强 金梅 马翰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数据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显示:当统计阈值设定为P<0.0001时,大脑皮层和右侧小脑一起被显著激活;大脑皮层所激活的脑区有双侧顶叶的楔前叶、顶上小叶、缘上回(BA7/40,BA:Brodma-nn Area),双侧前额上、中、下回(BA6/9/47),双侧枕叶和枕颞交界处(BA18/19/37),右侧海马回;左侧中脑黑质及被盖部也被激活。上述结果提示:小脑和大脑皮层一起参与了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空间记忆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大脑和小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曾秀丽 谭楚红 +3 位作者 吴齐恒 何彦 尹恝 朱佳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8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相当的65例认知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采集空腹抗凝血和新鲜粪样,提取受试者粪便样... 目的探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8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相当的65例认知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采集空腹抗凝血和新鲜粪样,提取受试者粪便样本中的细菌DNA并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肠道菌群显著改变(P<0.05),主要表现为肠道内变形菌门、互养菌门、乳酸杆菌等细菌富集和费氏刺骨鱼菌的减少。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提示,高回声斑块数量(OR=11.511, 95%CI:1.406~94.226, P=0.023)和乳酸杆菌高丰度(OR=4.894, 95%CI:1.090~21.966, P=0.038)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关。结论肠道内乳酸杆菌高丰度可能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潜在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肠道菌群 16S RRNA 乳酸杆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恢复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游超 曾秀丽 +4 位作者 高徐璇 谭楚红 何彦 周宏伟 尹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特征和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8例脑梗死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人群的粪便样本,提取粪便中细菌DNA并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显著改变(P<0.001),肠道中机会致病菌肠杆... 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特征和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8例脑梗死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人群的粪便样本,提取粪便中细菌DNA并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显著改变(P<0.001),肠道中机会致病菌肠杆菌科、韦荣球菌科和链球菌科等显著增加而常驻菌如普氏菌属和拟杆菌属等显著减少。4周后其肠道菌群结构开始趋向于对照组但伴随菌群多样性的显著下降(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了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恢复的特征,但其菌群变迁的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肠杆菌科 RNA 核糖体 16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静脉血栓形成和隐源性卒中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曾秀丽 朱佳佳 +1 位作者 尹恝 吴齐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究隐源性卒中和肺静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venous thrombosis,PVT)的潜在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隐源性卒中患者。采用64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静脉进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Holter监测评估。结... 目的探究隐源性卒中和肺静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venous thrombosis,PVT)的潜在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隐源性卒中患者。采用64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静脉进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和Holter监测评估。结果在完善肺静脉CT血管成像的67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发现存在肺静脉血栓。PVT组与non-PVT组的入院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PVT组的出院NIHSS评分(P=0.039)和出院mRS评分(P=0.026)较高,且住院期间脑梗死部位出血转化的风险也较高(P=0.047)。PVT组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颅脑影像符合心源性栓塞表现,肺部影像多表现为双侧、多发的肺静脉血栓,其中12例患者合并肺部慢性炎症。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后,随访无1例卒中复发。结论肺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能被低估,该病可能是隐源性卒中的潜在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血栓形成 隐源性卒中 病因 抗凝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