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肌瘤数字化三维动脉血管网的构建和意义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春林 徐玉静 +10 位作者 刘萍 欧阳振波 许乙凯 毛东瑞 段慧 祝江红 王建平 任道坤 昌仁民 唐雷 钟世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CTA数据的子宫肌瘤数字化三维动脉血管网的方法 ,并通过其观察肌瘤的血供来源和血供分布类型。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64例行双源CTA扫描,获取CT原始图像后利用Mimics10.01软件对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CTA数据的子宫肌瘤数字化三维动脉血管网的方法 ,并通过其观察肌瘤的血供来源和血供分布类型。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64例行双源CTA扫描,获取CT原始图像后利用Mimics10.01软件对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并作分析。结果 (1)构建了64例患者的子宫肌瘤数字化三维动脉血管网,可清晰的显示盆腔大动脉、子宫动脉及肌瘤的主要供血血管和血供分布情况。(2)患者肌瘤的血供来源分别为子宫动脉(81.25%)、子宫动脉和单侧卵巢动脉(10.9%)、子宫动脉和双侧卵巢动脉(4.69%)及卵巢动脉(3.1%)。(3)子宫肌瘤血供的分布类型可分为4型:①Ⅰ型:一侧动脉供血为主型(一侧子宫动脉伴/不伴同侧卵巢动脉的供血量显著超过子宫肌瘤瘤体的1/2),占35.9%(23/64);②Ⅱ型:双侧动脉供血均衡型(双侧子宫动脉伴/不伴同侧卵巢动脉的供血量分别约为子宫肌瘤瘤体的1/2),占53.1%(34/64);③Ⅲ型:单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型,占7.8%(5/64);④Ⅳ型:卵巢动脉供血型,占3.1%(2/64)。结论利用CTA和重建软件可以构建出数字化三维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并可进行血供来源及分布的分析,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血管网 动脉栓塞术 数字化 血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周膜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34
2
作者 高秦 刘宏伟 +2 位作者 金岩 聂鑫 刘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特点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和D ispase酶联合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将克隆形成的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特点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和D ispase酶联合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将克隆形成的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抗波形丝蛋白(V im en-tin)、STRO-1、骨粘素(ON)、骨涎蛋白(BSP)的表达。结果:获得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这种细胞核质比例大,核大,细胞器少;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大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为慢周期性;该细胞抗波形丝蛋白、STRO-1表达阳性、骨粘连素、骨桥蛋白弱阳性表达。结论:提供了比较有效的分离纯化牙周膜干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分离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及表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克隆 超微结构 细胞周期 免疫细胞化学 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曾庆乐 陈勇 +2 位作者 赵剑波 张克伟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660,共5页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PLE-IASE)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的影响因素。方法89例诊断明确的SCHL患者,瘤体直径为(8.3±3.8)cm。临床症状上仅有焦虑症状者53例,右上腹疼痛35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1例。PLE-IASE治...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PLE-IASE)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的影响因素。方法89例诊断明确的SCHL患者,瘤体直径为(8.3±3.8)cm。临床症状上仅有焦虑症状者53例,右上腹疼痛35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1例。PLE-IASE治疗前根据肝动脉造影表现进行动脉造影分型,分型确定后配制PLE经供血动脉注射。其中平阳霉素(PYM)用量为(9.8±4.4)mg,碘油(lipiodol,LP)用量为(5.9±2.9)ml。治疗结束后根据复查点片确定其碘油沉积状态。随访6~72个月,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症状缓解率和瘤体缩小率。以瘤体缩小率为应变量,术前肿瘤直径、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LP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89例患者动脉造影分型富血型51例,乏血型26例,动静脉分流(AVS)型12例。治疗后碘油沉积状态良好64例,不良25例。随访结束时53例焦虑患者症状缓解,35例右上腹疼痛者33例缓解,2例术后仍有间歇性疼痛。1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随访症状缓解率98.7%。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对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影响,而术前肿瘤直径及LP用量对瘤体缩小率无显著影响。结论PLE-IASE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对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影响,而术前肿瘤直径及LP用量对瘤体缩小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 超液化碘油 栓塞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康复的比较 被引量:23
4
作者 朱静 范建中 +1 位作者 张善纲 尹瑞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兼与人工训练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法,将34例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工训练组和计算机训练组,其中人工训练组17例,计算机训练组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计算机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康复及预后的影响,兼与人工训练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数种子的方法,将34例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人工训练组和计算机训练组,其中人工训练组17例,计算机训练组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训练内容相同,包括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6个方面,人工训练由治疗师利用图片、器械等工具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训练,计算机训练利用OT-SOFT软件将训练过程由计算机实现,30min/次,1次/d,两训练组分开,避免相互干扰。结果:两组治疗后LOTCA总分及各条目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相比,其治疗后LOTCA总分的差值及定向测试、视知觉测试、空间知觉测试、动作运用测试、视运动组织测试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思维运作测试方面明显好于人工训练。结论:计算机训练与人工训练均能改善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提高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但与人工训练相比,计算机训练在思维运作测试方面明显好于人工训练,并且具有内容丰富,节约人力等优点,可提高认知训练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计算机训练 人工训练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2 位作者 漆松涛 王琰 何婧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语言组(n=20)和语言认知组(n=2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语言治疗,语言认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每次治疗30 min,每天1次,共1...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在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语言组(n=20)和语言认知组(n=2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语言治疗,语言认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每次治疗30 min,每天1次,共1个月。语言功能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进行评定,认知功能采用中文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电脑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CRRCAE中的各项指标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CRRCAE中除听写(P>0.05)外,语言认知组治疗后其他指标分值均高于单纯语言组(P<0.05)。失语症患者CRRCAE及LOTCA中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听理解与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均存在相关性。结论认知康复可改善颅脑损伤后失语症的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失语症 认知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静波 解亚宁 +2 位作者 许军 任忠文 石梅初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海拔3000-4000米高度的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以及高原环境和服役认知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 目的:探讨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海拔3000-4000米高度的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以及高原环境和服役认知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原军人的自测健康水平各因子均分在6.5 ̄7.9之间(满分10分);对高原军人自测健康影响较大的认知评价项目主要为信息沟通不便(53.6%)、与异性接触少(51.8%)、休闲娱乐单调(48.4%)、卫生保健不便(46.2%);高原军人认知评价的身心健康影响因子、当前生活影响因子、基本需要影响因子得分与自测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三个子量表得分和总分均呈一定的相关(r值在0.20 ̄0.58之间,P<0.01)。结论:高原军人的认知评价与其自测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高原 横断面研究 认知评价 白测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支架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综合征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剑波 曾庆乐 +4 位作者 陈勇 何晓峰 卢伟 梅雀林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贴壁不良综合征(dys-seal syndrome,DSS)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收集我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行食管支架手术患者98例,共置入99枚金属支架。其中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狭窄19例,术前有食管癌放疗病史26例,伴...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贴壁不良综合征(dys-seal syndrome,DSS)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收集我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行食管支架手术患者98例,共置入99枚金属支架。其中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狭窄19例,术前有食管癌放疗病史26例,伴食管-气管瘘34例。结果术后7例患者出现DSS(发生率7.1%)。其中有放疗病史及梗阻上段食管明显扩张患者DSS发生率明显升高(χ2=0.017,0.005,P=0.036,0.013)。经禁食,静脉输液或鼻饲等营养支持治疗后,1例患者逐渐恢复至进食半流质;1例于原支架上端再次置入较大直径支架,术后症状无缓解,后失访;2例改行鼻饲管置入;余3例内镜下取出支架。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DDS为并发症之一,临床处理预后不良。取出已经置入的支架是较好的治疗措施。应在术前进行适当的评估以排除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等有助于DSS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支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黄连提取物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永红 李建华 +2 位作者 刘尚喜 刘志强 周展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I/R)的机制及胡黄连提取物对I/R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7只,分为假手术组(5只)、手术对照组(8只)、不同剂量(40、80、160mg/kg)胡黄连提取物给药组(各8只),采用切除右肾后,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6...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I/R)的机制及胡黄连提取物对I/R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7只,分为假手术组(5只)、手术对照组(8只)、不同剂量(40、80、160mg/kg)胡黄连提取物给药组(各8只),采用切除右肾后,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60min再灌注72h的方法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模型,测定血肌酐、尿肌酐,结合尿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并进行肾小管计分,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改良DTNB显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肾脏I/R损伤时大鼠肾功能明显减退,肾脏病理变化明显,血清MDA、TNF-α升高,GPx下降;与手术对照组相比,各胡黄连提取物给药组肾小管计分降低(P<0·01或P<0·05),血清MDA降低(P<0·01或P<0·05),TNF-α降低(P<0·05),GPx含量升高(P<0·01),胡黄连提取物80mg/kg给药组和160mg/kg给药组Ccr升高(P<0·01)。结论胡黄连提取物可以减轻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黄连提取物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大脑和小脑空间记忆认知功能的fMRI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金龙 吴永明 +7 位作者 舒斯云 韩立新 刘颂豪 郭周义 包新民 张增强 金梅 马翰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 本研究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大脑和小脑参与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通过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进行一项短时空间记忆任务作业的同时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实验采用组块设计,任务与对照任务交替进行,数据采用SPM9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显示:当统计阈值设定为P<0.0001时,大脑皮层和右侧小脑一起被显著激活;大脑皮层所激活的脑区有双侧顶叶的楔前叶、顶上小叶、缘上回(BA7/40,BA:Brodma-nn Area),双侧前额上、中、下回(BA6/9/47),双侧枕叶和枕颞交界处(BA18/19/37),右侧海马回;左侧中脑黑质及被盖部也被激活。上述结果提示:小脑和大脑皮层一起参与了空间记忆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空间记忆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大脑和小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刚 成官迅 +4 位作者 刘婷 张静 侯玉清 郑华 崔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09-05~2009-1247例1周内同时做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09-05~2009-1247例1周内同时做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CAG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DSCT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47例中,DSCT显示的冠状动脉节段共有631个,其中595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显示良好可以进行评估。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79.7%(126/158),特异度为96.3%(421/437),阳性预测值为88.7%(126/142),阴性预测值为92.9%(421/453),正确率为91.9%(547/595),DSCT与CAG检查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668)。DSCT对冠状动脉钙化、小分支病变诊断准确性欠佳。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准确诊断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可作为临床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CAG术前筛查及支架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脑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湘乔 张雪林 +2 位作者 张玉忠 邱士军 文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 探讨海洛因脑病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有海洛因吸食史患者的MRI资料 ,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及FLAIR序列。结果  2例患者MRI表现未见异常 ,其余 2 0例患者幕上或 (及 )幕下脑实质有不同程度的受累 ,17例有灰质受累 ... 目的 探讨海洛因脑病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有海洛因吸食史患者的MRI资料 ,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及FLAIR序列。结果  2例患者MRI表现未见异常 ,其余 2 0例患者幕上或 (及 )幕下脑实质有不同程度的受累 ,17例有灰质受累 ,病变双侧对称 ,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 ,T2WI及FLAIR序列高信号 ,2例有轻度占位效应 ,1例轻度脑萎缩。结论 海洛因所致脑病既可侵犯白质也可侵犯灰质 ,称之为海洛因脑病更恰当 ;海洛因脑病具有典型的MRI表现 ,结合临床病史可与其他脑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脑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3
12
作者 雷作熹 罗仁 +1 位作者 董晓蕾 钟先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3-165,F0011,共4页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其肾脏损害规律。方法用STZ6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方式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饲养14周,期间观察大鼠血糖、尿糖及一般情况变化,实验结束时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 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其肾脏损害规律。方法用STZ6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方式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饲养14周,期间观察大鼠血糖、尿糖及一般情况变化,实验结束时测定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取肾作病理及超微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白蛋白明显升高,出现肾脏肥大,病理显示明显的肾小球、肾小管病变。结论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表现肾小球及小管间质损害,可以用作糖尿病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克锋 江千里 +12 位作者 刘启发 孙竞 王怀明 徐丹 张钰 范志平 黄芬 周红升 李小芳 魏永强 戴敏 孟凡义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8-182,共5页
目的:本研究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南方医院血液科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CML allo-HSCT患者106例,依据移植早期(移植后100 d)患者... 目的:本研究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危险因素以及心衰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搜集南方医院血液科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CML allo-HSCT患者106例,依据移植早期(移植后100 d)患者有无发生急性心衰事件而分为心衰组(15例)和对照组(91例)。运用Logistic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Pearson 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及心衰组的临床特点。结果:CML allo-HSCT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发生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 d(移植前1 d-移植后84 d)。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格列卫治疗史、格列卫治疗时间及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GVHD预防方案为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心衰组肝静脉闭塞病(HVOD)、细菌感染及死亡等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都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急性心衰事件多发在移植早期,移植前格列卫治疗及含ATG的GVHD预防方案是CML患者移植早期急性心衰事件的危险因素,心衰组患者常伴随较高的HVOD、细菌感染及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心衰 格列卫 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胎发病新基因F10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瑾 余良宽 +2 位作者 冯桂萍 庞战军 邢福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2-1042,共1页
关键词 基因 F10 原位杂交 子宫内膜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乐栋 曾抗 +3 位作者 刁友涛 林子刚 周再高 兰海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8-298,共1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念珠菌 感染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晚期耳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杜莎莎 任陈 +4 位作者 田允鸿 谢国柱 刘英 孙权权 袁亚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34-3736,共3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耳损伤听力学的改变,探讨其病变部位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调强放疗模式对早期鼻咽癌患者(T1~2N0~1M0)行根治性放疗Dt(66~70Gy/6~7w)。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后行纯... 目的:观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后耳损伤听力学的改变,探讨其病变部位及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调强放疗模式对早期鼻咽癌患者(T1~2N0~1M0)行根治性放疗Dt(66~70Gy/6~7w)。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后行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并对包括就诊时年龄、患者性别、TNM分期、内耳剂量以及同步化疗在内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6个月后听阈升高>15dB者占61.8%(47/76),2年后达76.3%(58/76)。放疗后所有患者ABR检查与放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发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DPOAE幅值较放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年龄以及同步顺铂化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晚期耳听力损伤发生率高,主要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耳损伤主要部位在内耳耳蜗,而听神经传导通路功能变化不明显;确诊时患者年龄以及放疗过程中合并同步化疗可能影响放疗晚期SNH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实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晶 王峰 +4 位作者 薛金凤 赵霏 钟梅 宋柳江 谭孟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能否有效转染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细胞,通过体外途径基因治疗地中海贫血。方法 6只BALB/c裸小鼠分为转染组(n=4)和未转染组(n=2),经X射线照射后,分别移植入经rAAV2β-珠蛋白病毒转染(MOI=50)或... 目的探讨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能否有效转染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细胞,通过体外途径基因治疗地中海贫血。方法 6只BALB/c裸小鼠分为转染组(n=4)和未转染组(n=2),经X射线照射后,分别移植入经rAAV2β-珠蛋白病毒转染(MOI=50)或未转染的β41-42/β654杂合子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流产胎儿造血细胞,转染后第28天和第70天分别处死rAAV2转染小鼠(n=2)和未转染受体小鼠(n=1)。采用RT-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检测rAAV2介导的人β-珠蛋白基因在小鼠骨髓中的表达,并以高压液相色谱法量化分析受体小鼠外周血中人β-珠蛋白肽链的水平。结果①RT-PCR于所有受体小鼠样本中均可检测到人β-actin和人β-珠蛋白基因的表达。②ASPCR检测中,β41-42突变基因稳定表达于所有受体小鼠,β654突变基因仅在移植后第70天受体小鼠样本中被检测到;移植后第28天,rAAV2转染及未转染小鼠体内均可检测到主要来自于β654突变基因的正常β-珠蛋白基因表达;但至移植后第70天,仅rAAV2转染小鼠骨髓样本中仍可检测到rAAV2-β-globin载体介导的正常β-珠蛋白基因表达。③移植后第70天处死的转染小鼠外周血中人β链/α链分别为0.328和0.325,相对未转染组0.135的比值,两者的增加百分比高达144.78%和142.54%。结论经rAAV2介导基因修饰后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造血细胞在体内可长期稳定表达正常人β-珠蛋白基因,而其分化产生的外周血人红系细胞内β-珠蛋白肽链的合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相关病毒 Β-地中海贫血 人造血细胞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A1基因编码区SNP检测及R1587K与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亚洋 郭志刚 +2 位作者 屠燕 查政 王琦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ABCA1 R1587K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中国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及该多态性与脂代谢和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2例和同地区正常人108例,以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ABCA1 R1587K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中国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及该多态性与脂代谢和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2例和同地区正常人108例,以引物引入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IRA-PCR)方法对ABCA1的R1587K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进行血脂水平检测。结果全部检测人群中RR型占49.1%,RK型占44.1%,KK型占6.8%。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冠心病及正常人中R携带者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携带者(P〈0.01)。在ABCA1的RR、RK和KK3种基因型中,HDI,C水平依次下降(分别1.35±0.29、1.24±0.27、0.77±0.21mmol/L,P〈0.01)。多重回归分析提示,R1587K基因型与HDL-C水平有显著相关(P=0.000)。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K基因型携带者与非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无显著性差异(OR=0.889,95%CI=0.49~1.61,P〉0.05)。结论ABCA1基因编码区R1587K携带情况与人群血浆HDL-C水平密切相关,K携带者血浆HDL-C水平明显下降,但与冠心病患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子A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 ABCA1 冠状动脉疾病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晓峰 余志金 +1 位作者 许岸高 姜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和中老年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方法:总结分析南方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1985~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3870例资料。结果:①年龄分组构成比: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占17.0%、45.3%和37.7%,...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和中老年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方法:总结分析南方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1985~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3870例资料。结果:①年龄分组构成比: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占17.0%、45.3%和37.7%,近20年青年大肠癌所占比例从21.7%下降到12.2%。而老年大肠癌从22.5%上升到47.2%。②发病部位:直肠癌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3组分别占59.8%、59.8%和51.3%,青年组与中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老年组(P〈0.01);左半结肠癌3组分别占17.0%、17.8%和18.9%,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右半结肠癌3组分别占23.2%、22.3%和29.8%,青年组与中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老年组(P〈0.01)。③组织学分型:腺癌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3组分别占66.5%、83.7%和88.8%,老年组显著高于中年组(P〈0.01),中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P〈0.01);黏液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较高恶性程度肿瘤在3组人群中分别占28.8%、14.5%和9.4%,青年组显著高于中年组(P〈0.01),中年组显著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近20年青年大肠癌所占比例下降,而老年大肠癌上升。青年组大肠癌病变部位与中年组相似,直肠癌显著高于老年组,右半结肠癌显著低于老年组。青年组大肠癌组织学分类黏液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腺癌等恶性程度较高者多在中年组和老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直肠 肿瘤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下双导丝置管法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桥华 陈勇 +2 位作者 曾庆乐 赵剑波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透视下双导丝置管法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置管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在透视下采用双导丝引导经鼻分别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和胃肠减压管,统计其技术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并发... 目的探讨透视下双导丝置管法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置管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在透视下采用双导丝引导经鼻分别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和胃肠减压管,统计其技术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并发症以及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和胃肠减压管,技术成功率为100%。单个患者置管时间为5~8min,平均6min。操作及置管使用过程中未出现心律失常、误插、吸入性肺炎、会厌功能紊乱等并发症。10例治愈,愈合时间为17~37d,平均28d。2例死亡。结论透视引导下双导丝置管法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和胃肠减压管可提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吻合口瘘 治疗 置管 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