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第5节间长度与出穗促进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李志新
王美欢
徐超飞
李华军
李晓方
-
机构
长江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东南国金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
-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72-1876,共5页
-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482)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Q20121212)资助
-
文摘
出穗促进率和株高变化是反映水稻品种光温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能否在育种阶段采用相对容易识别的性状来判断水稻品种的生态响应能力,对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2个水稻亲本聚合杂交后代选出的36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亲本共48份材料,在湖北荆州作中稻以及在广州作早稻和晚稻,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株高及各组成成分变化与出穗促进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5节间长度是株高成分中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部分,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与出穗促进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早稻和中稻、中稻和晚稻、早稻和晚稻3种情况下,第5节间长度变化和出穗促进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52和0.49,均达极显著水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3和0.36,也都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第5节间长度容易受光温条件的影响,是生态响应变化的重要指标,越是敏感的材料响应越大,适应性越差。因此,不同环境条件下第5节间长度可用作判断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的响应指标。
-
关键词
水稻
出穗促进率
第5节间长度变化
相关性
广适性
-
Keywords
Rice
Heading acceleration percentage
Length change of the fifth intemode
Correlation
Wide adaptability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衰老的关系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梅银国
唐志明
李华军
李信年
华国来
李晓方
-
机构
长江大学农学院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
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77-2179,共3页
-
基金
长江大学楚天学者项目
宁波水稻育种创新团队项目(2009B21001)
-
文摘
为了探明叶绿素含量与叶片衰老的关系,分别利用复合杂交后代的34份和130份材料,研究水稻生育后期自然强光对不同叶绿素含量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材叶片SPAD值在42时,叶绿素含量降解最快。高叶绿素含量材料(叶片SPAD值42以上)在灌浆初期较低叶绿素含量材料(叶片SPAD值42以下)叶绿素降解慢,但随后却高于低叶绿素含量材料的降解。说明在灌浆初期高叶绿素含量材料相对低叶绿素含量材料对强光的耐受性好,随后由于高叶绿素含量材料叶片SPAD值降至42左右,其叶绿素降低速度反而较低叶绿素含量材料快。
-
关键词
水稻叶片SPAD值
临界点
衰老
-
Keywords
rice leaf SPAD
critical point
senescence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抗虫抗病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李玉营
李声春
李晓方
-
机构
长江大学农学院
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19-126,共8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 01B04)
-
文摘
褐飞虱、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一旦发生会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对于传统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将多个抗性基因聚合到同一材料中,可提高水稻对病虫害的综合抗性。总结了水稻主要抗病虫基因的研究和利用现状,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抗病虫育种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
关键词
褐飞虱
白叶枯病
稻瘟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聚合
-
Keywords
brown planthopper
bacterial blight
rice blast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gene pyramiding
-
分类号
S51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多集新3号的选育和相关问题说明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徐超飞
李华军
李晓方
-
机构
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
长江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暨农作物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中心
-
出处
《中国稻米》
2014年第2期71-73,共3页
-
文摘
以第一个商业化的多基因型种群水稻品种多集新3号为例,从育种技术、种子生产和种子执法3个层面,澄清了人们对精准化多基因型种群品种所存在的一些疑惑问题,并分析了精准化多基因型种群育种对作物育种的价值和种业发展的意义。
-
关键词
多基因型种群
品种形态
种子生产
多集新3号
-
Keywords
multi-genotype variety
variety form
seed production
duojixin 3
-
分类号
S5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多基因型常规籼糯稻南8糯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 5
-
-
作者
李声春
郭李豪
李晓方
-
机构
西昌学院攀西特色作物研究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6期113-116,共4页
-
基金
财政部(农业)行业计划专项-利用农作物自身遗传多样性的抗逆稳产种群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08)。
-
文摘
南8糯是广州南国农业有限公司利用水稻多基因型育种理论技术体系,以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体系选育的中间材料粤香糯1375为母本,以五山丝苗为父本,育成的感温型常规籼糯稻品种。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新品种权申请公告,公告号CAN019898E。此品种株型集中,分蘖力中强,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后期熟色较好。2013—2014年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387.83 kg/667 m^(2),2013年早季比对照种红荔丝苗增产26.71%,增产极显著;2014年早季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8.50%,增产不显著。2014年早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16.95 kg/667 m^(2),比对照种粤红宝增产13.23%,日产量3.01~3.46 kg。丰产性较好,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在广东地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水稻
南8糯
感温型
常规糯稻
-
分类号
S51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0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