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旋转法的发动机润滑油黏度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宇航 叶鸣 +3 位作者 张勇 肖怡 解祯 朱艳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98,共6页
在传统旋转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旋转式黏度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转子旋转时的黏滞力矩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传感器直流电机电流和油液黏滞力矩的关系来仿真计算油液黏度。研发一种发动机润滑油黏度在线检测传感... 在传统旋转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旋转式黏度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转子旋转时的黏滞力矩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传感器直流电机电流和油液黏滞力矩的关系来仿真计算油液黏度。研发一种发动机润滑油黏度在线检测传感器,通过高低温试验测试传感器对润滑油黏度的响应,并对传感器进行标定。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油液黏度变化具有较快的响应与较高的灵敏度,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克服了传统黏度计测量时间长、对环境要求苛刻、尺寸较大且价格昂贵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润滑油 黏度传感器 黏度检测 旋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形状生成的三维目标检测网络 被引量:4
2
作者 涂新奎 郑少武 +1 位作者 于善虎 李巍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2-263,共12页
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光点云能为场景理解提供精确的几何信息。然而,由于点云的稀疏性和物体间的遮挡关系,激光点云通常只能描述物体的部分形状,导致目标结构信息不完整,从而降低检测... 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光点云能为场景理解提供精确的几何信息。然而,由于点云的稀疏性和物体间的遮挡关系,激光点云通常只能描述物体的部分形状,导致目标结构信息不完整,从而降低检测精度。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基于对称形状生成的三维目标检测网络(SSG-RCNN),一种双阶段目标检测器。考虑到感兴趣目标形状的对称性,SSG-RCNN在一阶段生成候选框的同时为每个前景点预测镜像对称点,从而恢复目标的整体形状。二阶段中,使用自注意力池化层从原始点和对称点中聚合特征用于候选框修正,完成三维框预测。KITT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SSG-RCNN取得了卓越的检测性能,在测试集上对困难目标的检测精度达到77.64%,高于所有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目标检测 激光雷达点云 自动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动态规划法的HEV多目标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克刚 何坤阳 +3 位作者 黎杰 梁志豪 贝泾浩 王玉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8-148,共11页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EMS)优化问题是一类需要综合优化混合动力汽车多个性能指标的多目标多阶段决策问题,而传统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在求解EMS这类问题时面临求解效率低、收敛性难以保证等挑战。本文结合非支配排序算法的思想,将传统...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EMS)优化问题是一类需要综合优化混合动力汽车多个性能指标的多目标多阶段决策问题,而传统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在求解EMS这类问题时面临求解效率低、收敛性难以保证等挑战。本文结合非支配排序算法的思想,将传统的动态规划法(DP)拓展到多目标优化领域,提出了非支配排序动态规划法(NSDP)。该算法首先将行驶工况划分为多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求取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控制策略产生的累积目标值向量,并通过非支配排序算法获得当前的非支配解集以及对应的控制策略,然后利用各个阶段的非支配解集依次逆向迭代,直至获取整个行驶工况的非支配解集前沿以及对应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在仿真实验中,分别应用加权动态规划法(WDP)和非支配排序动态规划法求解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和串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匀加速工况的多目标能量管理策略优化问题,结果表明NSDP能够有效完成求解并保证收敛性,且求解结果在解集均匀性和求解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进一步,运用NSDP求解在世界轻型车辆测试工况(WLTC)下串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优化问题,所得非支配解集可用于分析汽车的工作特性,并能够为实际能量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能量管理策略 改进动态规划法 非支配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喷油器针阀偶件密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勇 游鹏 +3 位作者 赵晋 张耀中 于善虎 叶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99,共6页
以PT喷油器为研究对象,分析针阀偶件的密封特性对喷油器工作可靠性的影响。针对喷油器针阀偶件间燃油的泄漏问题,运用流体动力学和摩擦学原理,对针阀、针阀体与两者之间的油膜情况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燃油温... 以PT喷油器为研究对象,分析针阀偶件的密封特性对喷油器工作可靠性的影响。针对喷油器针阀偶件间燃油的泄漏问题,运用流体动力学和摩擦学原理,对针阀、针阀体与两者之间的油膜情况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燃油温度、初始载荷对针阀偶件间隙油膜的厚度及泄漏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针阀两端的压差增大、燃油温度升高、针阀偏心程度增大使针阀偶件间隙油膜的泄漏速率增大;燃油温度提高和偏转载荷增大易造成油膜的膜厚比下降,针阀偶件的润滑条件变差;针阀偶件两密封端面处油膜最薄,膜厚比下降,易出现刚性摩擦,发生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器 针阀偶件 密封特性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盘式制动分泵密封圈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东 ANOUSITH CHANTHAVONG +2 位作者 邹国峰 于善虎 叶鸣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77,共6页
车辆制动分泵中的橡胶密封圈在制动和释放过程中的受力变化特性影响车辆的制动性能。通过对密封槽和橡胶密封圈尺寸特性的分析,试验测试活塞与密封圈之间动静摩擦过程的受力特征;通过试验合理确定各仿真参数,建立密封橡胶圈基于Yeoh超... 车辆制动分泵中的橡胶密封圈在制动和释放过程中的受力变化特性影响车辆的制动性能。通过对密封槽和橡胶密封圈尺寸特性的分析,试验测试活塞与密封圈之间动静摩擦过程的受力特征;通过试验合理确定各仿真参数,建立密封橡胶圈基于Yeoh超弹性模型,分别分析在预压紧状态、制动状态和制动释放状态下,矩形橡胶密封圈的应力和应变的特性;分析制动分泵中矩形橡胶密封圈、密封槽结构,以及制动摩擦材料相关特性对制动的影响,并给出制动释放时橡胶圈回复力大小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盘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活塞的实际移动距离很小;在制动力释放时,制动盘与摩擦材料的分离间隙很小,制动盘和摩擦材料会处于轻微的接触状态;密封槽采用斜面结构可以即保证较好的密封效果,又可以减少橡胶圈的内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制动器 密封圈 受力特性 制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摩擦副磨损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黎杰 张中伟 +2 位作者 于善虎 卢小辉 谢小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针对油缸和曲轴构成的摩擦副磨损严重,影响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性能和寿命的问题,根据摩擦副油膜理论对该类液压马达在高速低载的工况下摩擦副易产生磨损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找出影响摩擦副油膜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适当地... 针对油缸和曲轴构成的摩擦副磨损严重,影响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性能和寿命的问题,根据摩擦副油膜理论对该类液压马达在高速低载的工况下摩擦副易产生磨损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找出影响摩擦副油膜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加摩擦副张角的范围有利于提高油膜的承载能力;液压马达在低速工况下运行稳定,当转速较高时,由于剪切流作用明显,导致摩擦副一侧的油膜承载能力有所降低,不利于摩擦副的稳定运行;在一定范围内,油液压力越大,油膜系统的响应灵敏度越高,马达运转速度较高时,有利于摩擦副系统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马达 摩擦副 油膜理论 油膜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翅片液冷板的电池热管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温达旸 赵荣超 +1 位作者 叶鸣 李巍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4-1268,共5页
为有效降低动力电池组最高温度和减小温差,减少液冷板质量和泵的功耗,提出非均匀翅片液冷板设计。Fluent软件建立了非均匀翅片液冷板与动力电池的流动传热耦合模型,通过实验获得电池在5 C放电条件下的产热率,研究该工况下固定几何翅片、... 为有效降低动力电池组最高温度和减小温差,减少液冷板质量和泵的功耗,提出非均匀翅片液冷板设计。Fluent软件建立了非均匀翅片液冷板与动力电池的流动传热耦合模型,通过实验获得电池在5 C放电条件下的产热率,研究该工况下固定几何翅片、X方向非均匀翅片和Y方向非均匀翅片对热管理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翅片直径沿Y方向递增可显著改善温度均匀性、降低压力损失和质量。与传统并行微通道设计相比,非均匀翅片液冷板设计使液冷板质量、水泵功耗、温度标准偏差分别降低30.39%、11.2%和3.24%,最高温度降低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热管理 锂离子电池 液冷板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密封锥面磨损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于善虎 龚堤 +2 位作者 叶鸣 张威 温必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针阀偶件是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三大精密偶件之一,在工作过程中针阀偶件的密封锥面容易因磨损而失效。对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密封锥面的磨损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分析表明,密封锥面的磨损主要是由针阀落座的冲击力与柴油中夹带杂质的综... 针阀偶件是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三大精密偶件之一,在工作过程中针阀偶件的密封锥面容易因磨损而失效。对柴油机喷油器针阀偶件密封锥面的磨损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分析表明,密封锥面的磨损主要是由针阀落座的冲击力与柴油中夹带杂质的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密封锥面磨损后会变形,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大,密封效果变差。通过发动机台架实验对喷油器进行试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针阀偶件密封锥面磨损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针阀的表面存在明显磨损现象,进而出现清晰的划痕和大面积的剥落,密封性能丧失;针阀磨损初期以磨粒磨损为主,导致表面产生划痕,后期主要是黏着磨损,材料大面积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阀偶件 密封锥面 磨损 喷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模型的无人赛车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龚国铮 郑少武 +2 位作者 钟思祺 叶鸣 李巍华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41,共10页
针对无人驾驶电动方程式赛车极限工况下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无人赛车路径规划算法。通过目标函数设计将路径规划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并将车辆动力学预测模型作为等式约束,依据赛车的稳态行驶特性,构建赛车行驶稳定... 针对无人驾驶电动方程式赛车极限工况下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无人赛车路径规划算法。通过目标函数设计将路径规划问题转化为最优化问题,并将车辆动力学预测模型作为等式约束,依据赛车的稳态行驶特性,构建赛车行驶稳定性组合约束,并综合考虑边界约束,生成满足赛车行驶要求的路径。在不同附着条件下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在满足实时性要求的前提下,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减小车辆前、后轴侧滑的风险,且在多项指标上优于RRT^(*)算法以及基于三次自然样条曲线的最优二次轨迹规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赛车 路径规划 模型预测控制 操纵稳定性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表示自编码网络的齿轮平稳型故障特征提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琛 丁康 +2 位作者 何国林 蒋飞 叶鸣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受到噪声和设备偏心等因素的干扰,定轴齿轮平稳型故障的整体特征参数难以准确提取,而智能诊断方法提取的多为抽象特征,不具备可解释性。联合平稳型故障响应机理与稀疏表示理论,设计了具备可解释性的稀疏表示自编码网络,将自编码网络的... 受到噪声和设备偏心等因素的干扰,定轴齿轮平稳型故障的整体特征参数难以准确提取,而智能诊断方法提取的多为抽象特征,不具备可解释性。联合平稳型故障响应机理与稀疏表示理论,设计了具备可解释性的稀疏表示自编码网络,将自编码网络的编码层和解码层分别等效为稀疏向量的求解与过完备字典的学习;基于平稳型故障信号参数的特征设计了自适应优化算法,有效实现了特征参数的快速全局寻优;结合设计的稀疏表示自编码网络与齿轮平稳型故障信号特征构建了深度神经网络,对故障信号进行高精度的特征重构。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特征提取精度高、抗噪性能好,能够直接提取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平稳型故障特征参数,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轴齿轮 特征提取 自编码网络 稀疏表示 平稳型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块U-Net-BiLSTM网络驱动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扬号 丁康 +2 位作者 蒋飞 何国林 黎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针对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难以准确识别故障始发时刻(FPT)和提取时间序列深层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高精度FPT点和多模块U-Net-BiLSTM网络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对小波降噪后原始信号功率谱中每一时刻内所有频率成分进行累加求和... 针对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难以准确识别故障始发时刻(FPT)和提取时间序列深层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高精度FPT点和多模块U-Net-BiLSTM网络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对小波降噪后原始信号功率谱中每一时刻内所有频率成分进行累加求和,联合欧氏距离准则与3σ原则识别高精度FPT点;分别将残差块、池化层和归一化层引入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实现多尺度特征融合,从而改进传统U-Net网络,有效提升了模型对时序信号的处理能力和预测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3种深度学习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快的预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寿命预测 故障始发时刻 U-Net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