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佘生林 宋真 +17 位作者 孙同文 翟金国 喻妍 杨宁波 房茂胜 郭文斌 王曼 寻广磊 张璐璐 徐西嘉 吴小立 魏钦令 刘芳 李惠萍 宋兴荣 汪友平 郑英君 宋学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3-524,共12页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 重症医学相关治疗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继发或合并精神障碍的情况,相关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尚无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协作组联合重症医学专家成立共识编写专家组,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总结已发表的国内外文献,反复讨论制定本共识,共识阐述了重症医学相关精神障碍药物规范化使用的原则、流程,以及各类精神科药物使用的临床指征、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选择,为精神科药物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精神障碍 谵妄 抑郁 焦虑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肖攀攀 宋来云 +2 位作者 郑小泳 曹健伟 黄淑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常规抗精神病药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效益。方法选择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同时,研究组加用阿戈美拉汀、对照组加用... 目的观察常规抗精神病药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效益。方法选择具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同时,研究组加用阿戈美拉汀、对照组加用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状8周。于治疗前、出院时及出院次月随诊时分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Yale-Brown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on scale,Y-BCOS)评估患者症状,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ale,SDSS)和肇事肇祸情况评定社会功能。出院时、出院次月随诊时以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比较两组安全性,药物经济学分析评价经济效益。结果治疗前两组各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次月随诊时PANS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Y-BCO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SDS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次月随诊时,研究组肇事肇祸率低于对照组(P=0.004)。出院时、出院次月随诊时,研究组TE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出院次月随诊时,研究组成本(P<0.001)、工资收入(P<0.001)高于对照组,但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P<0.001)。出院次月随诊时PANSS、Y-BCOS分别与TMR、SDSS、CER呈正相关(均P<0.05),与TESS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ESS与TMR、SDSS、CER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常规抗精神病药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安全有效,患者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状 阿戈美拉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MRI机器学习用于诊断和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晨宇 周素妙 +5 位作者 易芸 黄园园 李荷花 冯仕轩 黎浚豪 吴逢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98-1901,共4页
精神分裂症(SZ)是一种严重精神疾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诊断易漏、误诊。利用机器学习(ML)算法可从功能MRI(fMRI)数据中提取SZ相关特征,并进行诊断及疗效预测。本文就基于fMRI的ML用于诊断和治疗SZ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形态学脑灰质体积改变及静息态比率低频振幅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青年患者 被引量:12
4
作者 邹文锦 李日鹏 +3 位作者 黄建伟 黄癸卯 陈俊浩 黄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82-1786,共5页
目的观察首次发病且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SZ)青年患者脑灰质体积及神经元生理活动强度变化。方法收集首次发病且未经治疗的38例SZ青年患者(SZ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BM)DARTEL法分析全脑灰质体积变化,以静... 目的观察首次发病且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SZ)青年患者脑灰质体积及神经元生理活动强度变化。方法收集首次发病且未经治疗的38例SZ青年患者(SZ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VBM)DARTEL法分析全脑灰质体积变化,以静息态比率低频振幅(fALFF)法分析脑神经元生理活动强度变化,提取组间有差异脑区的数据,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Z患者左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中部灰质体积缩小,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fALFF降低,双侧前扣带回fALFF增高。SZ患者阳性症状评分与首次发病年龄呈正相关(r=0.34,P=0.03)。结论首次发病的SZ青年患者存在额叶及扣带回灰质结构与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静息态 基于体素形态学 比率低频振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技术在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念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宇航 易芸 +4 位作者 李荷花 吴逢春 江帆 吴凯 黄园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0-564,共5页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念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研究发现,两者在脑电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脑电静息态分析发现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Gamma绝对功率在特定电极点明显升高,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者的Beta和Gamma活性发...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自杀意念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研究发现,两者在脑电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脑电静息态分析发现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Gamma绝对功率在特定电极点明显升高,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者的Beta和Gamma活性发生变化。脑电微状态研究表明,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者、伴自杀意念者的微状态存在差异,其中微状态序列短片段具有一定潜力。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中,两者在P3波、N2波等成分表现出特定特征,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抑郁症患者N2波幅值较低。虽然脑电技术的机器学习相关研究较少,但已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概述两者相关的脑电研究进展,旨在为抑郁症自杀的早期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我伤害行为 自杀意念 自杀 脑电图 事件相关电位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彭琪 钟笑梅 +8 位作者 吴章英 王艳华 陈贲 麦乃铿 陈辛茹 张蔚茹 欧阳聪 刘莎 宁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遗忘型和非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on impairment,MCI)患者局部自发脑活动特点。方法纳入遗忘型MCI(amnesicMCI,aMCI)患者25例,非遗忘型MCI(non-amnesticMCI,naMCI)患者21例和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15名进行静... 目的探讨遗忘型和非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on impairment,MCI)患者局部自发脑活动特点。方法纳入遗忘型MCI(amnesicMCI,aMCI)患者25例,非遗忘型MCI(non-amnesticMCI,naMCI)患者21例和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15名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计算每个给定体素与其最邻近26个体素时间序列的相似性获得全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图,比较三组被试全脑ReHo差异。结果 aMCI组右侧额叶ReHo值低于NC组,左侧颞中回和左侧小脑ReHo值高于NC组(P<0.05,Alphasim校正);naMCI组前扣带回和右侧额中回ReHo值低于NC组,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中回和右侧楔前叶ReHo值高于NC组(P<0.05,Alphasim校正);aMCI左侧前额叶和左侧颞中回ReHo值高于naMCI组,右侧小脑ReHo值低于naMCI组(P<0.05,Alphasim校正)。结论 aMCI和naMCI患者左侧前额叶、左侧颞中回及右侧小脑自发脑功能活动存在差异,这为区别aMCI和naMCI两者脑功能活动特点提供了初步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吸烟与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沐钦 周燕玲 +5 位作者 詹妍妮 刘伟健 施海姗 黎伟城 张志沛 宁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76-480,共5页
目的研究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吸烟与其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11例,根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50例、非吸烟组161例。使用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量表对患者吸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17-i... 目的研究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吸烟与其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11例,根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50例、非吸烟组161例。使用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量表对患者吸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17)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使用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检测认知功能。结果吸烟组患者HAMD-17分高于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连线测验得分高于非吸烟组(P<0.01),符号编码测验、言语记忆测验得分低于非吸烟组(均P<0.01)。吸烟组抑郁症状中的迟滞因子与每日吸烟量呈正相关(r=0.30,P=0.04),认知功能中符号编码测验与烟龄呈负相关(r=-0.39,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每日吸烟量与迟滞因子相关联(β=0.33,P=0.02),烟龄与认知功能中符号编码测验相关联(β=-0.49,P<0.01)。结论相比非吸烟的抑郁症患者,吸烟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更重、认知功能受损更明显,提示吸烟可能是加重抑郁症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抑郁症状 吸烟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 rs10052957位点与环境交互作用增加自杀风险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艳华 陆奕彬 +4 位作者 瞿铭 黄缤慧 张琳娜 邱小英 褚成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54-1362,共9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相关基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II(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2,CRHR2)、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 5,FKBP5)及糖皮质激素... 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相关基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II(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2,CRHR2)、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 5,FKBP5)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ene,NR3C1)多态性和环境交互作用与自杀未遂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以及新疆奎屯市伊犁州奎屯医院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因自杀未遂就诊的抑郁症患者66例(病例组),年龄(32.2±16.7)岁,其中男性30名,女性36名,同期自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选取49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者(对照组),年龄(32.7±11.0)岁,男性23名,女性26名。采用Snapshot技术对目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分型。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评估过去1年的生活压力。特里尔社会应激试验(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评估HPA轴的反应性。使用多因子降维法(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MDR)软件分析基因、生活事件及HPA轴反应性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LES总分[(30.47±27.22)分]高于对照组[(7.80±10.14)分,P<0.001]。病例组HPA轴反应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NR3C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rs9324924、rs10052957,FKBP5基因的多态性位点rs3800373、rs9296158,CRHR2基因多态性位点rs3779250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R分析结果显示,最佳交互模型为NR3C1基因rs10052957位点、HPA轴反应性、生活事件形成的三阶模型,检验样本准确度最高为0.8837,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8)。结论NR3C1基因rs10052957位点-HPA轴反应性-生活事件交互作用增加了自杀行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HPA轴基因 HPA轴反应性 生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