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早期阶段青年患者静息态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邹文锦 邓文皓 +3 位作者 林鄞 张晓菲 崔立谦 曹莉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Ⅰ型(BD-Ⅰ)青年患者早期静息态脑BOLD信号的低频振幅(ALFF)改变。方法对30例病程<2年的BD-Ⅰ型青年患者(BD组)及30名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行3.0T MR静息态扫描,组间ALFF差异采用SPM8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Ⅰ型(BD-Ⅰ)青年患者早期静息态脑BOLD信号的低频振幅(ALFF)改变。方法对30例病程<2年的BD-Ⅰ型青年患者(BD组)及30名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行3.0T MR静息态扫描,组间ALFF差异采用SPM8进行双样本t检验,并对ALFF值与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贝克躁狂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D组左枕中回-枕下回-颞中回、左颞上回、左侧小脑前叶ALFF强度明显降低,双侧后扣带回-右楔前叶、右顶下小叶ALFF强度增高,其中左侧小脑前叶ALFF值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379,P=0.039)。结论 BD早期阶段患者静息态神经元活动强度存在异常,并与情绪状况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青年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儿童期创伤及出生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何凌霜 曹莉萍 +6 位作者 向波 窦翊愷 朱玲 吴建桦 郝勤建 李涛 王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环境和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环境因素的研究滞后于遗传学研究,也制约后者的深入开展。系列研究报道精神障碍患者儿童期创伤发生率较高,早发精神障碍(15-25岁)儿童期创伤发生率在75%以上,成年精神分裂谱系障碍... 环境和遗传因素在精神疾病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环境因素的研究滞后于遗传学研究,也制约后者的深入开展。系列研究报道精神障碍患者儿童期创伤发生率较高,早发精神障碍(15-25岁)儿童期创伤发生率在75%以上,成年精神分裂谱系障碍和抑郁症患者也存在较高的儿童期创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儿童期创伤 出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