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照治疗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滔 戴旭 +7 位作者 黄贺滨 陈宁宁 田鑫荷 郑文静 卢玮聪 徐贵云 苏国辉 林康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256,I0001,共6页
现有抗抑郁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抑郁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不甚理想。多项研究探索了光照治疗BD抑郁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并对光疗的参数、设备和安全性等进行研究。较多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光疗能明显改善BD患者的... 现有抗抑郁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抑郁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不甚理想。多项研究探索了光照治疗BD抑郁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并对光疗的参数、设备和安全性等进行研究。较多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光疗能明显改善BD患者的抑郁症状,无论是低光强还是高光强的白光均有这种效果,蓝光抗抑郁疗效尚不明确。光疗起效快,最好在清晨进行,每次持续30~60 min不等,对患者最有益的光照疗程尚无定论。目前最常用的光疗设备是灯箱,光疗眼镜的安全性有待探索。如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光疗灯,BD患者光疗整体安全性较高,转躁狂或轻躁狂风险低。总之,光照治疗BD抑郁发作期患者具有较好前景,未来可开展更多的BD患者光疗研究,以期形成BD患者的光疗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治疗 双相障碍 抑郁症状 疗效 参数 光疗设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境障碍青少年主客观睡眠质量的一致性分析
2
作者 陈腾伟 牛璐 +10 位作者 朱佳鑫 邱丹 张成成 陈月东 张宏会 侯筱菲 陶好娟 陈夕圆 马亚荣 林康广 周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6-1575,共10页
目的:科学、准确地评估睡眠质量对于理解睡眠问题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心境障碍青少年主观睡眠评估与客观睡眠监测结果的一致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学基础。方法:在国内3家医院的精神科门诊招募心境障碍... 目的:科学、准确地评估睡眠质量对于理解睡眠问题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心境障碍青少年主观睡眠评估与客观睡眠监测结果的一致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方法学基础。方法:在国内3家医院的精神科门诊招募心境障碍青少年患者,采用共识睡眠日记和活动记录仪(运动手环)进行14 d的睡眠监测。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主客观测量数据的差异,Bland-Altman图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对二者的一致性进行描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描述二者的相关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主客观测量数据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睡后觉醒次数(number of awakenings during sleep,NWAK)、入睡后清醒时间(waking after sleep onset,WASO)、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醒来时刻的主观和客观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入睡时刻的主观和客观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入睡时刻(ICC=0.821,r=0.838)、醒来时刻(ICC=0.821,r=0.836)的主观和客观测量值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TST表现出中等的一致性(ICC=0.640)和相关性(r=0.682);NWAK(ICC=0.210,r=0.276)和WASO(ICC=0.358,r=0.365)则表现出较差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在Bland-Altman图中,入睡时刻、醒来时刻、TST的散点大多数均匀分布在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LoA)之间,WASO、NAWK的主客观测量差值随着主客观均值的增加而变大,但是以上指标的主客观测量差值95%LoA均超过相应指标的可接受范围,表明一致性差。基线抑郁水平与NWAK(β=0.034,P<0.05)、TST(β=2.617,P<0.01)和入睡时刻(β=1.454,P<0.05)的主客观测量差值大小有关,睡眠质量评分与WASO的主客观测量差值大小有关(β=0.051,P<0.01)。结论:主观睡眠日记和活动记录仪(运动手环)睡眠监测数据仍存在较大差异,后续应进一步探索影响主客观测量差异的因素,并优化测量方法以获得更可靠的睡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障碍 睡眠日记 活动记录仪 一致性 相关性 影响因素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经历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相关因素
3
作者 马若云 钟丽霞 +3 位作者 李珠琳 谢姣 朱彩红 林小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9-566,共8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自尊、抑郁和自杀意念间的相关性,及自尊和抑郁在儿童期虐待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292例双相障碍门诊患者,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Beck...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自尊、抑郁和自杀意念间的相关性,及自尊和抑郁在儿童期虐待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292例双相障碍门诊患者,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Beck自杀意念量表(BSICV)、自尊量表(SES)、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杨氏躁狂量表(YMRS)分别评估儿童期虐待、自杀意念、自尊、抑郁及躁狂症状,采用SPSS PROCESS程序检验中介作用。结果:BSICV得分与CTQ、HAMD-17得分呈正相关(r=0.37、0.53,均P<0.010),与SES得分呈负相关(r=-0.50,P<0.010);SES得分和HAMD-17得分分别在CTQ和BSICV得分间起中介作用(95%CI:0.01~0.09、0.01~0.10)和链式中介作用(95%CI:0.02~0.06)。结论:儿童期虐待、低自尊、高抑郁水平可能是双相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儿童期虐待 自尊 抑郁 双相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谱系诊断量表在鉴别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老帼慧 关力杰 +2 位作者 李小岳 徐贵云 林康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3-516,共4页
目的评估双相谱系诊断量表(bipolar spectrum diagnostic scale,BSDS)中文版在鉴别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BSDS对抑郁发作期患者进行评定,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研究版(struct... 目的评估双相谱系诊断量表(bipolar spectrum diagnostic scale,BSDS)中文版在鉴别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BSDS对抑郁发作期患者进行评定,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研究版(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ⅣAxisⅠDisorders,research version for patients,SCID-I/P)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将SCID-I/P诊断与BSDS筛查结果比较,分析BSDS筛查双相障碍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582例抑郁发作期患者完成BSDS评分及诊断。以BSDS得分≥13分标准判断为双相障碍患者238例(40.20%),根据SCID-I/P标准诊断为双相障碍患者261例(44.80%),其中BSDS得分≥13分者162例。BSDS筛查双相障碍的准确率为69.59%,敏感度为65.13%,特异度为73.21%。结论采用BSDS从抑郁发作期患者中筛查出双相障碍患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临床早期识别双相障碍患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谱系诊断量表 双相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单相抑郁与双相障碍抑郁期患者脑自发性神经元活动 被引量:6
5
作者 邹文锦 陈宁宁 +4 位作者 李小岳 卢玮聪 张若曦 徐贵云 林康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58-1463,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比观察单相抑郁(UD)与双相障碍(BD)抑郁期患者脑自发性神经元活动(SNA)的异同。方法纳入40例病程<24个月的UD患者(UD组)、43例BD抑郁期患者(BD组)及44名健康人(对照组),采集颅脑rs-fMRI,观察3组间及...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比观察单相抑郁(UD)与双相障碍(BD)抑郁期患者脑自发性神经元活动(SNA)的异同。方法纳入40例病程<24个月的UD患者(UD组)、43例BD抑郁期患者(BD组)及44名健康人(对照组),采集颅脑rs-fMRI,观察3组间及每2组间局部一致性(ReHo)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上述脑区的ReHo值与基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双侧楔前叶、左侧前扣带回及顶上小叶、右侧小脑前叶、顶上、顶下小叶及角回ReHo值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相比对照组,BD组右侧小脑前叶ReHo值降低(P<0.05),左侧顶上小叶及右侧顶上、顶下小叶、角回ReHo值增高(P均<0.05);UD组双侧楔前叶及右侧小脑前叶ReHo值降低(P均<0.05)。相比BD组,UD组右侧顶上、顶下小叶ReHo值降低(P均<0.05),左侧前扣带回ReHo值增高(P<0.05)。以上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ReHo值与年龄、受教育年限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UD与BD抑郁期患者小脑前叶SNA均降低;而UD患者楔前叶SNA降低,BD抑郁期患者顶叶、角回SNA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方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荣 吴诗韵 +7 位作者 宋采 戴旭 张永平 黄贺滨 卢玮聪 王润华 徐贵云 林康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91-597,共7页
目的评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不同配比对抑郁症及其认知功能损害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抑郁症患者后随机分配到改善认知组、改善抑郁组和安慰剂组。改善认知组... 目的评价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ω-3 PUFA)不同配比对抑郁症及其认知功能损害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抑郁症患者后随机分配到改善认知组、改善抑郁组和安慰剂组。改善认知组每天服用1388 mg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与692 mg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acid,EPA),改善抑郁组每天服用1248 mg EPA与832 mg DHA,安慰剂组服用相等剂量大豆油,连续治疗12周,期间维持精神科药物治疗。治疗6周和12周末,以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价抑郁症状疗效,以标准化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评价认知功能损害疗效。结果共纳入抑郁症患者46例,其中改善认知组22例、改善抑郁组12例、安慰剂组12例。最终改善认知组21例、改善抑郁组12例、安慰剂组10例完成至少1次随访并纳入分析。经6周治疗后,改善抑郁组(19.00±10.70)和改善认知组(16.58±9.39)的HAMD-24得分均低于安慰剂组(31.10±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12周后,仅改善抑郁组(13.58±8.43)低于安慰剂组(28.10±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认知功能方面,经6周和12周治疗后,3组未发现任何维度的认知测评得分存在分组与时间交互效应(均P>0.05)。改善抑郁组(2例,16.7%)、改善认知组(0%)及安慰剂组(0%)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13)。结论连续6周服用ω-3PUFA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改善作用,其中EPA比例较高的配方作用较为明显,而两种不同比例的ω-3PUFA配方对认知功能均没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脂肪酸 认知功能 抑郁症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未患病子代前驱症状及其对整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卢玮聪 张若曦 +1 位作者 徐贵云 林康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索双相障碍未患病子代的前驱症状,及前驱症状对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8~25岁双相障碍子代及对照子代,使用双相障碍前驱症状清单评估症状,使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GAF)评估整体功能。结果共纳入10... 目的探索双相障碍未患病子代的前驱症状,及前驱症状对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8~25岁双相障碍子代及对照子代,使用双相障碍前驱症状清单评估症状,使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GAF)评估整体功能。结果共纳入104名双相子代及48名对照子代。双相子代情感低落、担心/焦虑、精力缺乏/易疲劳、失眠/入睡困难、注意力集中困难、犹豫不决、能力减退/任务完成差、兴趣缺乏/减退、紧张害怕、活动缺乏/减少、绝望/无助感、易激惹/易愤怒等症状在一生中(15.4%~44.2%)及近3个月(12.5%~30.8%)的出现率,均较正常子代(2.1%~25.0%,0.0%~4.2%)高(P<0.05)。有前驱症状的双相子代GAF分较无前驱症状双相子代更低(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提示,前驱症状中情感低落(B’=-0.27,P<0.01)、活动缺乏/减少(B’=-0.25,P<0.01)、绝望/无助感(B’=-0.23,P=0.14)及易激惹/易愤怒(B’=-0.20,P=0.03)与双相子代GAF得分负相关。结论双相子代较对照子代有更多的双相障碍前驱症状,且前驱症状的存在和整体功能下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前驱症状 高危 整体功能 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